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禅修课】第三期 028 “怎样修”






 ▼禅修课


         ∧第三期∨


    “怎样修”





点亮星标

---------醍醐---------?1分钟前

悲是以众生心为心,无私无我去行利益之事。

智慧是审时度势,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二者结合,才是佛法。


只有慈悲而无智慧,则行不远,

慈悲反成了愚法和炮灰,引人嗤笑,给佛抹黑。



                     

大家好!今天是农历的七月十五日。在佛陀住世的时候,今天也是一年一度的「休夏自恣」之日。

「休夏自恣」是在三个月的结夏安居结束之后,僧众们聚到一起,互相检举对方的过失,也检举自己的过失(作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前一阶段的教学与修学做一个总结。  平常佛陀是不倡导大家总是挑别人的过失的,但是在今天是例外的,是为了促进彼此的进步。

今天我们学院的「精修班」也仿照休夏自恣,我们也进行了一下对前一段时间修学成果的一个总结。很多师兄的「忏悔文」非常的深刻;也有的师兄为了防止刷屏,让其他师兄感觉不适,就很精心地把自己的忏悔文做成了图片的格式,这样的菩萨师兄我们随喜赞叹,非常地感恩(能总为其他师兄着想)!

在我们的QQ群和微信群(这些大群),我们没有进行这样的自恣活动,主要是人数太过庞大,如果一人发一条,实在是无法承受。那大家知道今天是自恣的日子,就仔细地想一想:前一阶段的修行哪里还有欠缺?未来作一个计划。

我大概地看了一下「精修班」很多师兄的忏悔文,大部分都是在呵责自己习气方面断得不好,像懒惰、贪睡,或者是瞋恚心等等。还有关于与婆婆相处的时候,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一些方式不是很圆融和恰当,大家都在诚心诚意地做忏悔。

我个人也做了一些忏悔……学佛也有几年的时间了,每天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这种经常的回头反省,确实是非常必要的。在2018年阴历的七月十五日(这天)我回顾——突然想到2016年的一个场景:那个时候,因为我是2015年10月左右开始讲法,到2016年(可能是春节附近)吧,那个时间也讲法讲了几个月了……

但是,我记得当时在天津妙音师兄的公司里,她那天给地板打蜡,我当时讲法嘛,就有傲慢心:「一切皆空」嘛,干嘛著那个外在的相啊?对这些物质不要太执著,打什么蜡呀?我其实很不情愿地去帮忙,地板打完蜡很亮、很滑……

后来,妙音师兄就下了趟楼,回来的时候一按门铃,我就冲过去给她开门,结果一下就滑倒了,摔得两条腿非常疼,好像还摔破了,当时就哭了……

妙音师兄一进门,我就开始埋怨她(抱怨她),说:你为什么给地板打蜡呀?这么光滑,我都摔倒了……妙音师兄当时还半开玩笑地说:你修得真好!然后就哭笑不得地帮我抹药……

就在今年的休夏自恣之日,我突然回想起2016年的这个场景。两年多过去了,自己感觉自己通过修行,真的改变了很多很多……

我知道自己现在并不完美,距离《华严经》中诸位大菩萨的境界还差很远,但我知道自己一直在努力,也在完善。看到师兄们各自的忏悔文时,又好像是看到同一个众生写的忏悔文——这个众生就是在六道轮回中,不知道轮回了多少次的同一个众生。

贪、瞋、痴、慢、疑,或者对于财、色、名、食、睡的贪著,我们每个师兄身上都有的,只是程度上有轻有重。别人身上的那些习气,我们一看似曾相识,因为我们也拥有着或者曾经有过。但是现在一回想的时候,发现自己毕竟是经由修行变化了很多,而且持续在进步着,就非常地感恩。

感恩我们能得到人身,能有幸遇到佛法;感恩我们很多师兄有缘聚在一起共修,互相像镜子一样照对方,也照自己。

所以我们说,共修的意义就在这里。你一个人听经闻法好像「悟」了(很得意),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潜藏的习气。你跟很多人一起共修的时候就发现了,有没有贪、瞋、痴、慢、疑等等?这习气一下子就泄露出来了……你除非是藏得好好的,不在群里发言,一直保持潜水,不然你说的每句话,你发的每个图标,都能够表现出你有没有习气。


                     

古之人,行履笃;言不诳,心不曲」……

我们继续来修学《佛教三字经》最后的一些内容。

上节课《佛教三字经》举了历史上的五位大德让我们学习,给很多师兄以非常大的触动。

我昨天讲到道丕法师对于母亲尽孝,然后疯狂念经去召唤父亲的尸骨那一段,确实留下了眼泪,确实非常的感动……今天的内容,其实确实也是让我个人非常的感动。

感应者,如道生,石头点,听讲经。

这里提到的是道生法师,也叫竺道生。这个故事我们过去在课上讲过了,这个道生法师他非常有才华,他曾经拜鸠摩罗什法师为师,他也是鸠摩罗什门下的「四圣十哲」之一(就是「四圣」里面有他,「十哲」里面有他),才德兼备。

道生法师跟随鸠摩罗什游学多年,深得龙树菩萨和提婆菩萨学说的「缘起无性」之旨,他体会到:语言文字只是去表达真理的「工具」,我们也不能过于执著文字相。也就是说,要「依义不依语」,我们不能成为文字相的奴隶,要「悟」这个言外之意。

所以,道生法师也写过一句话,说:「夫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自经典东流,译人重阻,多守滞文,鲜见圆义。若忘筌取鱼,始可与言道矣」……意思是说:大家学经的时候,不要只执著文字相。初期,文字相含义肯定要搞懂,那么搞懂之后,目的是「悟入」。就是说,你不能把一切的重点就永远放在指月亮的「手指」上,而不看「月亮」,是这个意思。

道生法师就一直强调着「顿悟成佛」等等的法义。但是,当时很多佛门的修行者还是比较执著文字相的(就是说,经里没讲的就一定是错的,他们就这样认为)。但当时,凉译的《大本涅槃经》还没有传到南方,只有六卷本的《泥洹经》在那边译出来了。道生法师看《泥洹经》的时候,就感觉:一阐提之人,他应该也能成佛(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嘛,应该也能成佛)。

但是,当时《涅槃经》的全本没有传过来,那很多这些保守派的学者就认为:你说的这句话,经里没有啊!就把他赶出了僧团……

道生法师后来就来到了苏州虎丘山,他就把很多石头聚在一起围着自己,就假设自己在讲经,石头就是大众,在听经。他就来讲《大般涅槃经》,讲到「一阐提之人也有佛性」的时候,石头都给他点头了……

道生法师是真的悟入了佛法的真实义的,就算经还没到,他已经悟入了——一阐提也有佛性。无情众生「石头」都给他点头,都显灵了……后来《涅槃经》的全本传到了建业(南京)这里的时候,大本的《涅槃经》里果然提到说:「一阐提人也有佛性」。业障尽了,他只要开始修学佛法,那不就有佛性吗?他确实有佛性,只是被障蔽了呀。然后,之前跟他对着干的很多大众才开始佩服道生:哦,这个经还没传过来,您就已经了悟了经义了(就很佩服他)!

后来,道生法师在庐山精舍就开讲《涅槃经》,讲得「穷理尽妙」,把法义完完全全地都展现出来了,使听众得到了大的悟悦(开悟式的这种愉悦),法喜充满!当时曾经批判过道生法师的这些僧众们,还有驱赶(把他赶出僧团)的这些僧人们,都心生惭愧、忏悔之心。

后来,道生法师对《涅槃经》一直就比较看重嘛,就用了很多年的时间去讲说《涅槃经》。在公元434年,他是在讲法的座位上端身正坐就涅槃了(就走了),享年79岁。道生法师是所有法师的榜样啊!

其实我们知道,现在我们的经虽然很多,但也不全。《涅槃经》讲:很多外道、很多魔烧毁了很多经,是不是啊?这无数次的毁佛、灭佛的事件毁掉了很多经,我们现在得到的经也不全。但是,能把这不全的经、律学完,已经很了不得了,对于佛法的真实义已经可以了解个大概了……如果你连不全的经都不学,只学一本、两本就去下判断,我们真的是很担心!但是悟入「真实义」绝对是最重要的,当你能够悟入诸法的真实义,就算经遗失了,经还没有传过来,你的知见都不会有任何的偏颇。

讲到古代的这些大德,确实是能够很震撼我们的灵魂。「灵魂」这个词佛门不常用,但是个别经中也用。这个跟当时的翻译家翻译有关,所以有的师兄也不用过于敏感(对于这个文字相),只要了解它代表的含义就行了。因为确实有的法师在翻译经的时候,把「神识」翻译成「灵魂」。

求通经,如灵辨,骨肉穿,妙义显。

这个时候讲的是北魏「太和元年」的灵辨法师。他是山西人,幼年就出家了,当时修学佛法非常的认真,数年间就博通诸经(博览群经,深入经藏)。但是,学了这么多经,只有《华严经》不能够完美地契入,《华严经》的含义不能够明了地洞彻。于是,灵辨法师就背着《华严经》开始行道,一直到五台山去(当时叫清凉山,实际上就是五台山)。

灵辨法师知道文殊菩萨的道场就在那儿。所以,他想祈求文殊菩萨开示,让自己能够明了、洞彻《华严经》的真实义。这一路上,灵辨法师是赤着脚走路的……当时是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交通也不发达,他是徒步走着去的,一步一步就这样走着去……传说,这个鞋就破了嘛,后来直接就光着脚走(光着双脚长途艰难地跋涉)。后来,脚底的皮都磨破了,肉都露出来了……后来,肉也磨烂了,骨头都露出来了……灵辨法师还是这样向五台山走去,去祈求文殊菩萨加持他,让他能够完美地悟入《华严经》的真实义。

就这样,终于走到了当时的清凉山(也就是现在的五台山),他来回寻觅文殊菩萨,而找不到文殊菩萨。突然,就听到空中有向他讲述《华严经》法义的声音,也传授他怎么样研学经论的方法……灵辨法师听后,豁然开解,叹未曾有!后来,在公园516年,他就开始修学《华严》,后来又讲说《华严》,又得到了弟子灵源等等人的帮助。在公元520年完成了对于《华严经》的注疏(注解)(有一百卷),后人称之为《华严论》(一百卷,现在只剩下第十卷了)。

有的师兄说:哎呀,《华严经》太难了,听不懂!就放下了……你看看灵辨法师的这种精神,他已经博通诸经,只有《华严》不能够懂,他去求文殊菩萨……脚底的皮磨破了,肉也磨没了,就露出骨头来了,终于文殊菩萨示现了……

今天的这个休夏自恣之日,确实是非常的特别!这些古圣先贤就好像来到我们面前,以身示法,告诉我们怎样修行……

冲举者,尼净检,凌霄去,身冉冉。 

净检尼师,她是一个女性的出家师父,早年寡居,家里非常的贫困。因为有学问,曾经给贵族的这些子女教授琴书。建兴年间,公元313年到316年(那个期间),听闻佛法生起了至深的信乐。后来就出家了,受了十戒……后来又受了具足戒。据说净检法师受具足戒的那天,有奇特的异香扑鼻而来,所有闻到这种异香的人都非常的赞叹。           

净检师父住在竹林寺的时候,严持戒律、潜心学法。信众供养的一切财物她几乎都捐舍出去了,捐舍给贫穷人了,数十年如一日。有的时候,我们说要按「六度」修,有的师兄为了「修」而修,在群里赶紧发个红包(意思一下),群里的师兄可能都不是太需要。你要找到那些真正需要的人,要用点儿心哪!你就是「财布施」,也用点儿心哪!

比如说:有一些要做大手术没钱的,用一些筹款的平台去筹款的,虽然有真有假,但也有真的呀,对吧?或者救助流浪猫、流浪狗的组织,爱护这些智障儿童的组织——你用点儿心、花点儿力气,找到他们!或者还有贫困的一些地区的这些众生,你找到他们,给他们做布施!你这一滴水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大海呀!你要是为了做布施而布施,随便发个红包给不太需要的人,其实没有太多的诚心在里面哪……

净检师父是女性的出家师父,严持戒律。据说她在圆寂的那一天,也是让大众都闻到了奇妙的这种香气,非常的香。并且看到赤红色的一团气当中,有一个天女化现出来了,手捧着五色的鲜花,从空中下来……净检法师见了之后,就欢迎这个天女,欣然相迎,就与大众告别,之后就随着这个天女腾空而起,飞走了……当时,天上的道路(云霄间的道路)就好像霓虹一样五颜六色的,直达九霄,就一直延伸到虚空中去了……

「严持戒律」,我们过去讲道宣律师严持戒律,感得天人下来给他送饭吃,甚至四大天王也下来保护他,种种神迹,不胜枚举……有的师兄觉得学法有点儿太繁琐,你就是「持戒」也能成就呀!

接下来讲的是李通玄长老:

神解者,李通玄,《华严论》,千古传。

唐代的长者李通玄,也被称为李长者,或者被称为「枣柏大士」,或者叫方山长老,是华严宗师。他生活在唐代,青少年的时候,一开始是研究《易经》的,四十岁的时候开始学佛了。所以,《易经》算得虽然准,但是背后好像还有一种神秘力量在推动,他四十岁的时候开始潜心修学《华严经》。当时正好赶上八十卷的《华严经》刚刚翻译成,他很幸运!我们知道,我们现在所学的就恰好是八十卷的《华严经》——时空穿梭,李通玄长老在唐代潜心修学八十卷的《华严》……2018年,我们也在修学八十卷的《华严》……

为了修学《华严经》,曾经有三年时间,李通玄长老足不出户,每天早晨就吃十颗左右的枣子,再吃一个柏叶做的饼,所以世间很多人就说他是枣柏大士。后来,他终于写了《华严论》,就由一只老虎引到了山下,到了一个土龛那儿居住着,继续开始完善,到了晚上没有光、没有灯,李通玄长者口吐白光代替灯烛来继续写《华严经论》(他的嘴里放射白光,代替着灯光来写这个论)……后来,又有天女下凡服侍他饮食,经过五年时间,论著刚好写完,这位女子也不见了……这就是《新华严经论》四十卷。

后来,李通玄长者走的时候,也是端坐在那儿,很安详地就走了,享寿96岁。宋徽宗亲自赐他一个号,叫「显教妙严长者」。李通玄长者除了《新华严经论》四十卷之外,还有《华严经会释论》《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等等著作。在分享《大藏经》金句的时候,我们也讲过李通玄长者,非常的感慨……

机捷者,灵照女,老庞公,徒延伫。

这里讲的是唐朝的一个女子,叫灵照,她姓庞,人称「庞女」。她们一家四口全信佛,而且庞居士一家非常的有名气。

庞公常说:「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栾头,共说无生话」。这一家四口全信佛,男的不打算娶妻,女的也不打算嫁人。所以,就自我解嘲,说:大家聚在一起,就一起讲「无生无灭」,就讲「第一义谛」吧,都不著相了……

庞居士还说:「心如境亦如,无实亦无虚。有亦不管,无亦不拘。不是贤圣,了事凡夫。若舍烦恼入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这是绝对的大开悟者啊!这个境界确实就跟维摩诘居士不相上下了。

五蕴里面有真的智慧,这是庞居士讲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有真的智慧)。十方世界不都是被「一乘」所统一的吗?都是究竟了义的……到处(看到哪儿)都是无相的法身,一切相也是一切法身,难道有「二」的分别吗?如果你一定要舍离所有烦恼,证入什么菩提,说明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佛——这是庞居士他所讲的。

那么,他们一家人闲下来就喜欢论经说法嘛,庞居士的老婆就说:「易易易,百草头上西来意」。

庞居士说:「难难难,十担麻油树上摊」。

庞居士的女儿说:「也不易,也不难,饥来吃饭困来眠」。

非常的禅宗,非常的了义!要真正悟了,这个人是最简单的。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也不用死参什么的。那些疯狂用功的,是还没有真的见性的人呢,但是这个阶段绝对是必要的。

当时,他们一家几口就这样玩笑式的、游戏式的在这个相的世界生活,走的时候就很轻松、很逍遥、很洒脱。灵照女提前父亲先走的,登上了父亲经常打坐的座位,双手合十,直接坐脱立亡就走了。

庞居士回转头一看,说:你这个小女儿,走得倒是快呀,「吾女锋捷矣」!你走得倒是快,也不等等你爸爸……女儿走了呢,庞居士就办后事嘛,延缓了七天。后来,有人去看望他,庞居士就说:「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好住世间,皆如影响」,说完这句话,立刻就坐化了……

也许是庞居士的女儿太孝顺了,不忍心走在父亲的后边;也许是她感觉反正相的世界就是一场游戏,说走我就走吧,也没跟爸爸打个招呼,就提前走了。庞居士也没有多难过,「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你要把你一切执著的都放下,千万不要抱着那不该执著的去执著。

我们修行者住在世间,随着「业因缘」或者「愿因缘」住在世间,如同幻影,如同空谷传响,一切非真,也非非真,说走就走了……这就是庞居士一家人。关于他们一家人的详细故事,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

《佛教三字经》里,前面就列举了十位大德。

举十德,励初学,依此修,成正觉。

这古来的十位大德,有比丘七人,比丘尼一人,男居士一人,女居士一人。有出家弟子,也有在家弟子,就是四众弟子都全了。在这四众弟子中,有广作财布施,分文不留的,爱布施的慧开法师;有严持清净戒律的道林和尚;有勤修安忍的道安法师;有精勤求法的灵辨沙门;有如如不动,根本不贪功名利禄的道恒法师;有智慧超群的、能够悟入诸法真实义的道生法师(经还没到,法义他都知道了);也有孝顺父母到达极致的道丕法师,而且道丕法师非常有才华,却一点儿也不骄傲;还有受具足戒,以及圆寂的时候异香扑鼻,后来被天女接走的净检法师;还有说走就走的很年轻的女居士灵照;这十位大德里还有著名的枣柏大士——李通玄。这所有的大德足以激励我们了!我们真的非常感谢《佛教三字经》,到最后能够讲这些。

一切佛法都会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中、生命中,如果它只是在座上、在经中,它就不是真的佛法了。

《佛教三字经》还有相当谦逊的「余韵」,说:

【三字偈,随分说,如风过,万籁歇。非有言,非无言,会此意,是真诠。】

再次感谢栴檀(心慧)师兄的推荐,推荐我们第三期的禅修课,按照《佛教三字经》来好好地梳理一下我们佛法修学的脉络,今后的修行相信大家的路线将更为清晰……


点亮星标





END
  • 儿童节快乐

    儿童节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 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 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 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禅修课」目录

相关文章

【禅修课】第三期 032 “常修定慧”

【禅修课】第三期 032 “常修定慧”

 ▼禅修课▲         ∧第三期∨&nbs...

【禅修课】第三期 031 “正念”

【禅修课】第三期 031 “正念”

 ▼禅修课▲         ∧第三期∨&nbs...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中)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中)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讲到,善财童子终于看到了普贤菩萨!并且看到普贤菩萨身体的每一个毛孔中,...

【佛教故事】女子难陀得度因缘

【佛教故事】女子难陀得度因缘

关注「醍醐禅院」公众号佛教故事|Buddhist stories|女子难陀得度因缘昔日,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在...

《华严经》272(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上)

《华严经》272(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上)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弥勒菩萨告诉善财童子,说就着相讲,他是从摩罗提国来的……【善男子,我...

《华严经》269(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

《华严经》269(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讲到,弥勒菩萨邀请善财童子进入到自己的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里,...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