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大乘密严》之境 18

尔时,圣者观自在菩萨、慈氏菩萨、得大势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宝髻菩萨、天冠菩萨、总持王菩萨、一切义成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及余无量修观行者,皆是佛子有大威德,善能开示观行之心,悉从座起互相观察,向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而说偈言:惟愿金刚尊,显示于法眼!尊者善地相,一切咸综知,如来常念持,佛子所宗敬。今此大力众,同心而劝请:瑜伽自在者,显示于密严,普令诸世间,得所未曾有!此法最清净,远离于言说,化佛诸菩萨,经中未开演!诸圣现法乐,见真无漏界,自觉智所行,清净最无比!具足众三昧,及以陀罗尼,诸自在解脱,意生身十种,严净佛国土,不可思议数。佛及诸菩萨,身量如微尘,乃至如毛端,百分中之一。密严佛国土,诸土中最胜,如是观行者,来生于是间,此皆何所因?佛子愿宣说!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为欲宣示无分别离分别先佛法眼,如师子王普观众会,知其智力堪能听受,即以梵声、迦陵伽声、广长舌相清美之声,其声决定,众所悦可,无有粗犷调柔简畅,键罗摩声、乌拖多声、悉利多声、离沙婆声、般遮摩声、毗岚弭儋度路等声,皆悉具足无量功德而共相应,不令听者其心迷著,善能了达音声之相,一切天、人、乾闼婆等莫不欣乐。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口无言说,以本愿力,于其身上眉额顶鼻乃至肩膝,犹如变化自然而出如是之音,为诸大众演说法眼。譬如鹅王群鹅翼从,在沙汀上素洁严好;金刚藏大精进者,住于自在清净之宫,诸佛子众所共围绕严洁亦尔。如空中朗月光映众星,金刚藏菩萨亦复如是,处师子座映蔽一切,诸修行者如月与光无有差别。佛与金刚藏菩萨,亦复如是等无有异。


尔时,如实见菩萨摩诃萨住修行地众中上首,从座而起,合掌恭敬观诸菩萨,说是偈言:呜呼大乘法,微妙不思议!如来之境界,佛子应顶礼,无思离垢法,希有甚难遇!一切国土中,诸佛所观察,大乘真实义,清净无等伦!远离诸分别,转依之妙道,八种识境界,诸自性不同;五法及无我,差别而开示,五种习所缠,生诸恶分别;见此微妙法,清净如真金,得于清净者,即住佛种性。如来性微妙,非外道声闻!一切国土中,密严为最上,种性成就已,而来生此国。尊者金刚藏,已得何三昧?所说清净法,是何三昧境?

 

尔时,会中有无量菩萨众,稽首作礼而说偈言:大智金刚藏,愿为我开演,住何三昧中,而能说是法,此诸佛子等,一切皆愿闻!

 

尔时,金刚藏菩萨大无畏者,普观众会智慧之力,为任听受不思议法,为不任耶?谛观察已,知诸佛子堪受斯法,即说偈言:汝等诸佛子,咸应一心听,我今为汝说,转依之妙道!我所得三昧,名大乘威德,菩萨住是中,能演清净法;亦见拘胝刹,所有诸如来,尘数那由他,在前而赞叹:善哉汝所说,此是瑜伽道!我等诸如来,皆行此三昧,于斯得自在,清净成正觉。未曾有一佛,非此三昧生,是故此三昧,思惟不能及。若有诸菩萨,住是三昧中,即住不思议,诸佛之境界。证于自智境,及见于诸佛,变化百千亿,乃至如微尘。内证之妙理,诸佛所安住,此法无诸相,远离于声色。名从于相生,相从因缘起,此二生分别,诸法性如如,于斯善观察,是名为正智。名为遍计性,相是依他起,名相二俱遣,是为第一义。藏识住于身,随处而流转,习气如山积,染意之所缠,末那有二门,意识同时起,五境现前转,诸识身和合,犹如有我人,住在于身内。藏识瀑流水,境界风所飘,种种识浪生,相续恒无断。佛及诸菩萨,能知法无我,已得成如来,复为人宣说。分析于诸蕴,见人无我性,不知无有法,是说为声闻。菩萨善能观,人法二无我,观已即便舍,不住于真际。若住于真际,便舍大悲心,功业悉不成,不得成正觉。希有难思智,普利诸群生,如莲出淤泥,色相甚严洁,诸天圣人等,见之生爱敬。

如是佛菩萨,出于生死泥,成佛体清净,诸天所欣仰。从初菩萨位,或作转轮王,天主阿修罗,乾闼婆王等,了悟大乘者,获于如是身,渐次而修行,决定得成佛。是故诸佛子,宜应一心学,世间诸众生,染净等诸法,皆依于藏识,为因而得生,此因胜无比,证实者宣示。非与于能作,自在等相似,世尊说此识,为除诸习气。了知解脱已,此亦无所得;赖耶有可得,解脱非是常。如来清净藏,亦名无垢智,常住无始终,离四句言说。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譬如巧金师,以净好真金,造作指严具,欲以庄严指,其相异众物,说名为指环;现乐诸圣人,证于自智境,功德转增胜,自共无能说。现法诸定者,了境唯是识,得第七地已,转灭不复生。心识之所行,一切诸境界,所见虽差别,但识无有境。瓶衣等众物,境界悉皆无,心变似境生,谓能取所取。譬如星月等,依须弥运行,诸识亦复然,恒依赖耶转。当知赖耶识,即名为密严,譬如好真金,光色常充满。自证清净境,非分别境界,性与分别离,不可得分别,体实而是常,定者能观见。意识所行境,但缚于凡夫,圣见悉清净,譬如阳焰等!

 

尔时,世尊说是经已,金刚藏等无量菩萨摩诃萨,及从他方来此会者无央数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讲解部分:

 

「法明者。以觉心本不生际。其心净住生大慧光明。善照无量法性。见诸佛所行之道。故云法明道也。」---《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第一卷

 

《大乘密严经》最后一课,第18课。

【尔时,圣者观自在菩萨、慈氏菩萨、得大势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宝髻菩萨、天冠菩萨、总持王菩萨、一切义成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及余无量修观行者,皆是佛子有大威德,善能开示观行之心,悉从座起互相观察,向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而说偈言:】

伟大的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讲法讲到此时,在密严佛国圣会上的圣者,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宝髻菩萨、天冠菩萨、总持王菩萨、一切义成菩萨,就像这样的无量无数的菩萨摩诃萨,以及其他无量的修习观行、常修禅定的圣者们,这些菩萨都是佛子,能够绍隆佛之种性。这些伟大的菩萨们都身具大威德,「善于开示观行之心」。这些菩萨都从座位上起来互相观察,对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讲说了一个偈颂:

【惟愿金刚尊,显示于法眼!尊者善地相,一切咸综知,如来常念持,佛子所宗敬。】

伟大的金刚藏菩萨——无上尊者,希望您能向大众显示正法之眼。伟大的尊者金刚藏,您善于了解从初地到十地诸地之相,一切一切您都了解都知道。如来经常念着您、加持您,所有的佛子都尊敬您、爱戴您。

【今此大力众,同心而劝请:瑜伽自在者,显示于密严,普令诸世间,得所未曾有!】
今天在此次大会上,这所有大众同心协力劝请您,伟大的金刚藏菩萨,您是修习瑜伽密严诸定的大自在者,您善于显示密严境界,愿您使一切世间都能听闻所未曾听闻的妙法、圣法。

【此法最清净,远离于言说,化佛诸菩萨,经中未开演!】

您所讲说的密严大法是最清净的,远离于所有文字言说。过去有无量的应化身佛、应化身菩萨们,他们在经中都未曾讲过这样的内容。

【诸圣现法乐,见真无漏界,自觉智所行,清净最无比!】

所有的圣者们在自证的法乐境界,见到了一真的无漏之境,那是自觉圣智所行,那是最清净无比的境界。

【具足众三昧,及以陀罗尼,诸自在解脱,意生身十种,严净佛国土,不可思议数。】

伟大的金刚藏菩萨,您具足圆满了众多的三昧,具足总持陀罗尼;您是如此的自在解脱者,有无量的意生身;您已经获得了诸佛的十种神通力用,您能够庄严净化无量的佛国净土。您所庄严净化的佛国净土,数量是不可思议的。

【佛及诸菩萨,身量如微尘,乃至如毛端,百分中之一。】

所有的佛及菩萨们,他们的身形数量像微尘一样多,乃至像毛端的百分之一一样细小。他们都有无量的神通。

【密严佛国土,诸土中最胜,】

在伟大的密严佛国净土上,我们发现密严佛土是一切佛土中最为殊胜的。

【如是观行者,来生于是间,此皆何所因?佛子愿宣说!】

这么多修习止观、常修禅定的圣者们,竟然都愿意来到密严净土中,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所有佛子们共同劝请您——伟大的金刚藏菩萨,请您为我们宣讲开示一下吧!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

这个时候,伟大的金刚藏菩萨摩诃萨,我们看到他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身相无比庄严。

【为欲宣示无分别离分别先佛法眼,如师子王普观众会,知其智力堪能听受,】

他即将为大众宣示这无分别、离分别的诸佛世尊曾经讲过的正法眼藏了。此时伟大的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就如同狮子王一样,普遍地观在座的各位大众们。金刚藏菩萨知道大众们以他们各自的智力,「堪能听受」这样的大法,他们足以承受这样的大法。

【即以梵声、迦陵伽声、广长舌相清美之声,其声决定,众所悦可,无有粗犷调柔简畅,键罗摩声、乌拖多声、悉利多声、离沙婆声、般遮摩声、毗岚弭儋度路等声,皆悉具足无量功德而共相应,不令听者其心迷著,善能了达音声之相,】

于是,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就用他美妙的梵音声,迦陵频伽一样美妙的声音,用他的广长舌相清美之声,他的声音是决定成就之声,是众所悦可之声,是无有丝毫粗犷之声,是如此调柔而简畅的声音。金刚藏菩萨的声音是键罗摩声、乌拖多声、悉利多声、离沙婆声、般遮摩声、毗岚弭儋度路等声……金刚藏菩萨的声音,「皆悉具足无量功德而共相应」。这来自空性妙智的声音,这来自一真净土的声音,无有任何的杂染在其中,不会让任何的听者其心着迷;这无上清净的神圣之音,不会让听众产生像迷著五欲六尘一样的迷著。金刚藏菩萨善能了达音声之相。

【一切天、人、乾闼婆等莫不欣乐。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口无言说,以本愿力,于其身上眉额顶鼻乃至肩膝,犹如变化自然而出如是之音,为诸大众演说法眼。】

一切天界的众生、人界的众生、乾闼婆等等众生,听到金刚藏菩萨的声音无不欣乐。金刚藏菩萨摩诃萨,他的口中并没有发出任何的言说,但是在他慈悲的本愿力的加持下,金刚藏菩萨的身上、眉间、额头、头顶、鼻子,乃至他的肩头、膝盖,就好像变化一样自然发出以上种种美妙的声音,为所有在场的大众们演说佛陀的正法眼藏。

这是梵声、迦陵频伽声、广长舌相清美之声。此声决定,众所悦可,无有粗犷,调柔而简畅。

【譬如鹅王群鹅翼从,在沙汀上素洁严好;金刚藏大精进者,住于自在清净之宫,诸佛子众所共围绕严洁亦尔,如空中朗月光映众星,】

金刚藏菩萨摩诃萨,此时就好像鹅中之王,被群鹅所推举、所尊从。他在水边的陆地上庄严美好、素洁高雅。金刚藏菩萨——这举世无比的大精进者,他安住在自在清净之宫,被所有的佛子大众们所共围绕。他是如此的庄严明洁,像空中的朗月,光耀众星。

【金刚藏菩萨亦复如是,处师子座映蔽一切,诸修行者如月与光无有差别。佛与金刚藏菩萨,亦复如是等无有异。】

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安处在高高的狮子座上映蔽了一切。我们发现所有的修行者像月亮、像光芒本身,都没有任何的差别。此时此刻佛与金刚藏菩萨没有任何的差别,金刚藏菩萨与密严净土的释迦牟尼佛以及无量诸佛没有任何差别。

【尔时,如实见菩萨摩诃萨住修行地众中上首,从座而起,合掌恭敬观诸菩萨,说是偈言:】

此时,如实见菩萨摩诃萨,在众多修习观行的大众中位于上首的位置。他从座位上起来合掌恭敬,遍览了在座的诸位菩萨,而说了一个偈颂:

【呜呼大乘法,微妙不思议!如来之境界,佛子应顶礼,无思离垢法,希有甚难遇!】
呜呼!这难以言表的大乘妙法,这不可思议的殊胜境界!这是如来的境界呀,诸位佛子都应该顶礼呀!这离开意识思惟的、离开所有染著污垢的妙法是如此的希有,百千万劫难得一遇呀!

【一切国土中,诸佛所观察,大乘真实义,清净无等伦!远离诸分别,转依之妙道,八种识境界,诸自性不同;】

「远离诸分别」,转幻依真,转识成智,无上妙道。无论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还是阿赖耶识,这诸种境界都是自性的应化,自性的妙用。

【五法及无我,差别而开示,五种习所缠,生诸恶分别;见此微妙法,清净如真金,得于清净者,即住佛种性。】

无论是相、名、分别、正智、如如,还是人无我、法无我,在种种差别中显示诸法实相。众生常被贪、嗔、痴、慢、疑种种习气所缠绕而生出种种恶性的分别。但当众生见到密严净土如此殊胜微妙的大法时,众生都变得清净,像真金一样。证得清净的圣者们,安住在佛陀的种性当中。

【如来性微妙,非外道声闻!一切国土中,密严为最上,种性成就已,而来生此国。】

这如来之性秉承真如实相而来,是如此的微妙,并不是外道声闻众所能证知的。在一切的国土中,密严净土是最上、最圣的,所有菩萨的种性在密严净土得以成就。所有菩萨修到最极之处,都会来到密严净土。

【尊者金刚藏,已得何三昧?所说清净法,是何三昧境?】

伟大的尊者金刚藏菩萨,您已证得何种三昧呢?您所讲说的清净之法,是何种三昧境界呢?

【尔时,会中有无量菩萨众,稽首作礼而说偈言:大智金刚藏,愿为我开演,住何三昧中,而能说是法,此诸佛子等,一切皆愿闻!】

此时,密严圣会上有无量的菩萨大众们共同向金刚藏菩萨稽首作礼而说偈言,大智慧的金刚藏啊,请您为我们广泛地开演吧,任何三昧都不及您所证的三昧。您住在何等三昧而能讲说如上的妙法呢?在场的所有佛子们,大家都一心想要听闻呢。

【尔时,金刚藏菩萨大无畏者,普观众会智慧之力,为任听受不思议法,为不任耶?谛观察已,知诸佛子堪受斯法,即说偈言:】

这个时候,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已经获得了大智慧的无所畏惧者,普遍地观察与会大众的智慧之力,观察大众的根性,看看大众是否适合听闻这不思议的妙法。仔细地观察之后,金刚藏菩萨摩诃萨知道,在场的佛子们都可以听受这样的妙法了,于是他就讲说了一个偈颂。

【汝等诸佛子,咸应一心听,我今为汝说,转依之妙道!我所得三昧,名大乘威德,菩萨住是中,能演清净法;】

你们在场的所有佛子们啊,都应该一心一意地认真听,我即将为你们讲说这转幻依真的无上妙道了。我所证得的三昧,名字叫「大乘威德三昧」。所有的菩萨安住在这样的大乘威德三昧,都能够敷演开示清净的如来妙法。

【亦见拘胝刹,所有诸如来,尘数那由他,在前而赞叹:善哉汝所说,此是瑜伽道!】

安处在大乘威德三昧,所有众生都能见到无量无数的佛国刹土,以及所有刹土的所有如来,数量像微尘一样多,无量那由他数不清啊。像微尘一样无量的诸佛都会现化在你的面前而赞叹你:「善哉汝所说,此是瑜伽道!」善哉!善哉!你讲的太好了!安处在大乘威德三昧中,你讲的正是瑜伽观行之道啊。

【我等诸如来,皆行此三昧,于斯得自在,清净成正觉。未曾有一佛,非此三昧生,是故此三昧,思惟不能及。若有诸菩萨,住是三昧中,即住不思议,诸佛之境界。】

我们所有如来都是修习大乘威德三昧而证得大自在、证得清净正觉的。古往今来,没有一尊佛不靠着大乘威德三昧而生。所以说,大乘威德三昧是思惟、意识所不能及的。如果有诸位菩萨安住在大乘威德三昧中,就会立刻处于不可思议的境界——诸佛如来的境界。

【证于自智境,及见于诸佛,变化百千亿,乃至如微尘。内证之妙理,诸佛所安住,此法无诸相,远离于声色。】

安处于大乘威德三昧,证于自智圣境,你可以见到无量的诸佛,变化百千亿乃至微尘一样无量无数的身形。诸佛常处内证圣智之妙理,诸佛在内证境界中安住。这大乘威德三昧无诸法相,远离声、色之尘相。

【名从于相生,相从因缘起,此二生分别,诸法性如如,于斯善观察,是名为正智。】

一切名字相都依着相而生,相又是因缘会遇而产生的。无论是名字相还是一切相,都让众生执取而生分别之心。而诸法之性本自如如,离开名字相,离开一切言说相,离开一切相的分别。诸法本性正智如如。

【名为遍计性,相是依他起,名相二俱遣,是为第一义。】

你在禅定中常修止观,就会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正智——远离一切分别。当你著相的时候,就生起了「遍计所执性」;在相中,相与相的关系就是「依他起性」。当名字相、言说相、思惟相……一切都遣除干净的时候,远离名、远离相,这就是第一义的境界了。

【藏识住于身,随处而流转,习气如山积,染意之所缠,末那有二门,意识同时起,五境现前转,诸识身和合,】
一切源于藏识,藏识在身形中显化,随缘处处而流转。众生的习气堆积得像山一样,被染著的意识所纠缠。末那识有两扇门,「意识同时起」,两扇门一个是意根(第七识),一个是识(前六识)。在色、声、香、味、触之前,众生的五识被激发了,这五识配合着五境,一直在攀缘和贪著。「识」攀缘而生,根、境、识相和合。

【犹如有我人,住在于身内。】

根、境、识相和合,根、尘、识相和合,你感觉好像真的有一个「我」,真的有人住在这个虚妄的肉身之内。

【藏识瀑流水,境界风所飘,种种识浪生,相续恒无断。】

藏识在境界中如同瀑布,如同无穷无尽的流水。境界之风飘动,激荡藏识产生种种波浪,相续不绝,永恒无法断灭。

【佛及诸菩萨,能知法无我,已得成如来,复为人宣说。】

而诸佛菩萨已经知道了不仅「人无我」而且「法无我」,诸佛菩萨已经成就了如来境界,同时又能为众生广泛地宣说开示。

【分析于诸蕴,见人无我性,不知无有法,是说为声闻。】

当大家在禅定中,分析色、受、想、行、识诸蕴的时候,见到人空,「人无我性」。如果你还没有证得人空,证明你还没有证得声闻的圣位。

【菩萨善能观,人法二无我,观已即便舍,不住于真际。】

而菩萨观人空、法也空;人无我、法也无我,「二无我」俱证得。人空法也空,观空已即便舍人、舍法,无所住。不住任何处,而安处于真如实际当中。

【若住于真际,便舍大悲心,功业悉不成,不得成正觉。】

如果安处在真如实际当中,如果执取一个所谓的实际,如果执著那个人空法也空,执著那个空,你就失去了大悲心,你的功业就无法建立,你就无法成正觉。

【希有难思智,普利诸群生,如莲出淤泥,色相甚严洁,诸天圣人等,见之生爱敬。】

所以诸佛如来的智慧甚深,甚希有难思议。诸佛如来,能够普遍地利益无量的众生,像莲花出于淤泥一样,在一切色相中如此庄严明洁。大家要知道,不要偏于所谓的空,不要把那个「空」当成真如实际。正是因为诸佛如来建立了种种功业,成就了种种正觉,证得了希有不可思议的智慧,普遍地利益众多的群生,才被诸天圣人爱敬。

【如是佛菩萨,出于生死泥,成佛体清净,诸天所欣仰。】

于是诸佛菩萨出于生死轮回的淤泥,成佛之体,无漏清净,诸天欣仰。

【从初菩萨位,或作转轮王,天主阿修罗,乾闼婆王等,了悟大乘者,获于如是身,渐次而修行,决定得成佛。是故诸佛子,宜应一心学,】
无论是从最初菩萨的初地之位,或者从转轮圣王之位开始修;或者从天主之位、从阿修罗之位、从乾闼婆王之位开始修起,了悟大乘圣法的圣者,获得正觉之身,是这样渐次而修行来的。从初地到十地渐次修行,究竟圆满,得成正觉,成为无上的觉悟者。无上的觉悟者,不仅仅晓悟空理,更能践行慈悲智慧、悲智双运的大乘妙道,所以诸位佛子们都要一心地学。

【世间诸众生,染净等诸法,皆依于藏识,为因而得生,此因胜无比,证实者宣示。】

世间的所有众生,不管是迷于染法还是净法,要知道染、净之法——这二元之法,都是依着藏识而化现出来的。藏识是一切染法、净法的根本因。这藏识之根本因殊胜无比,只有证得真如实际的圣者才能够宣示讲说。

【非与于能作,自在等相似,世尊说此识,为除诸习气。了知解脱已,此亦无所得;】

这藏识之因并不仅仅依着能作之物而显化,也并不与大自在天的能作相似。在能作、所作的二元中,你要跳出去。伟大的世尊讲说藏识的时候,目的是除掉众生所有的习气,了知解脱相就是依着藏识的清净而解脱,而到达这里之后才了悟一切无所得。

【赖耶有可得,解脱非是常。如来清净藏,亦名无垢智,常住无始终,离四句言说。】

众生认为阿赖耶识是种子库,装了很多东西,还可得。但是真正的解脱,真正的藏识无可得、无所得,「解脱非是常」。如来清净之藏也叫无垢的智慧,是常住的、是无始无终的。离开「四句言说」没有任何言说能讲说清楚。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佛陀告诉我们,如来藏其实就是阿赖耶那清净的本体;阿赖耶那清净的本体就是如来藏。但是在智慧上有欠缺、有漏的人,不能了解如来藏就是阿赖耶。在如来看来是清净之藏,在世间迷失的众生看来就是染污的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譬如巧金师,以净好真金,造作指严具,欲以庄严指,其相异众物,说名为指环;】

就好像一个是金子,一个是用金子打造的指环,如来看的是金性的本体,而众生看的是金子打造的指环、是幻化。而在本质上,无论金子还是金子打造的指环,都没有任何差异,这金性都没有任何差异。就好像工巧的金师,以净好的真金可以造作各种庄严之具,可以美化庄严他的手指。在相状上有差异,说这个是指环、那个是戒指、那个是手镯、那个是金项链……相上有差异,本性都是一。

【现乐诸圣人,证于自智境,功德转增胜,自共无能说。】

已经通过修习观行而证得法乐的圣者们,在自证圣境中安住。他们的功德不停地转增、转胜。这微妙难思议的自证境界无法用言语去形容。

【现法诸定者,了境唯是识,得第七地已,转灭不复生。】

已经亲证了法乐诸定的圣者,了悟一切境相都是识心所幻现的。证得了第七「远行地」,远离了一切的分别,远离了思惟意识。一切分别,一切思惟意识都转灭,不再生起。

【心识之所行,一切诸境界,所见虽差别,但识无有境。瓶衣等众物,境界悉皆无,心变似境生,谓能取所取。】

心识所化现的一切境界,看上去虽有差别,本自里都源自藏识。藏识本空,本无差别。一切瓶子、衣服等等众多的物相,当体即空。识心所变随境而生,在你分别的时候有了能取和所取。

【譬如星月等,依须弥运行,诸识亦复然,恒依赖耶转。当知赖耶识,即名为密严,譬如好真金,光色常充满。】

就好像星星、月亮依着须弥山而运行,一切诸识依着阿赖耶而转化。大家要知道,阿赖耶识这清净明洁的本体,就是密严净土啊!清净明洁的阿赖耶就是如来藏;就是密严、首楞严、般若波罗蜜;就是法性、法身。所以诸佛如来在一切佛国都赞叹密严佛国,是一切佛国中最殊胜的。因为这里就是法性、法身、如来藏、般若波罗蜜、最圣最上的第一义。大家要知道,阿赖耶的本体就是密严,就如同最纯好的真金,无量光色,常自充满。

【自证清净境,非分别境界,性与分别离,不可得分别,体实而是常,定者能观见。意识所行境,但缚于凡夫,圣见悉清净,譬如阳焰等!】

这是自证的清净圣境,不是用思惟意识心所能分别的。这如来的真性、法身常住大涅槃圣性,远远地离开所有分别,不能去分别,体性真实而恒常。修习诸定、超越十地的菩萨们了了明见此境界。如果你一直陷在思惟意识当中,被意识的分别所缠绕捆绑,你就依然是凡夫,无法见到这清净的圣者所见的境界。圣者从密严妙土观过去,一切世间像阳焰一样幻化不实,而背后的本体如此的清静。一切幻化的背后如此的清静,不就是阿赖耶?不就是密严吗?

--------------------------------------------------------

在密严妙土,金刚藏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就是金刚藏,无二无别。诸佛共一法身,诸佛共住密严妙土,诸佛融于密严妙土。


如是我闻:一时,释迦牟尼佛安处在超过欲界、色界、无色界及无想天的密严妙国。释迦牟尼佛于一切法自在无碍,神足力通密严妙国,不是外道和二乘修行者能抵达的地方。

此时,释迦牟尼佛与他的同伴们——这些修习观行到达了极处的止观双运的圣者们,这无量无数的菩萨摩诃萨们,全都超越了三界的心、意、识之境。大家获得了无量的意生身,转识成智,转幻依真,安处在如幻的首楞严法云三昧中。处在密严妙国的圣者们被无量的佛手亲自灌顶。这无量的圣者们,他们是摧异论菩萨、大慧菩萨、如实见菩萨、持进菩萨、解脱月菩萨、观自在菩萨、得大势菩萨、神通王菩萨、文殊师利菩萨、金刚藏菩萨……如是等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们。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应供、正等觉,从他自证的智慧境界显现法乐,安处神通辩才,显现出无量众多的色相,放出彩虹一样的电光,庄严了这密严妙殿。释迦牟尼佛与诸位菩萨们,入到无垢月藏宫殿中,升到了密严场的狮子之座。从释迦牟尼佛的眉间放出了清净的光明,髻珠庄严,清净光明。有无量的光周匝交映,变成了光明之网。光明之网流照之时,一切佛国的庄严之相,分明在光明网中显现。


密严佛国,超越一切佛国!


这里无有太阳、月亮,无有星宿。密严佛国无为之性,一真之境,无量无数的诸佛及菩萨们来到此处。这是无漏的圣地,清净无垢,远离分别,众圣所依,观行者充满。


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在密严佛国,可以显化佛身,可以显化独觉身、显化声闻身、显化无量无边的身形而讲说诸佛讲过的妙法。


密严佛土是诸如来解脱之处,从智定得,若乐解脱,应善修习密严之道。 


【尔时,世尊说是经已,金刚藏等无量菩萨摩诃萨,及从他方来此会者无央数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尔时,释迦牟尼佛说是经已,金刚藏等无量菩萨摩诃萨,及从他方世界来到密严圣会的无量无数的菩萨大众们,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相关文章

《弟子规》浅释 01

《弟子规》浅释 01

国学︽弟子规︾  恒宁老师浅释《弟子规》浅释01各位家人、各位好朋友、各位同学!很高兴我们能够聚集...

【随缘分享】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

【随缘分享】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Tihu Buddh...

【禅修课】第三期 033 “众生界即是法身”

【禅修课】第三期 033 “众生界即是法身”

 ▼禅修课▲         ∧第三期∨“众生界...

【佛教故事】未曾闻死亡声响

【佛教故事】未曾闻死亡声响

关注「醍醐禅院」公众号佛教故事|Buddhist stories|未曾闻死亡声响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华严经》274(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华严经》274(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讲到,要是能够听闻普贤菩萨的名字,或者说见到普贤菩萨的身形,这样的众生...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在前面的两节课当中,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一下三昧之王——伟大的普贤菩萨有着怎样...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