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华严经》终极版 > 正文内容

《华严经》069(第二一卷)十无尽藏品 第二十二(下)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醍醐语录


知而不行,
等于无知。


——【醍醐】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


继续回到夜摩天王的宫殿。此时功德林菩萨正在给大家讲解菩萨摩诃萨的十种「无尽藏」。
上节课已经讲完了两个,分别是「信」无尽藏以及「戒」无尽藏,我们接着来看第三个——「惭」无尽藏。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惭藏?】
功德林菩萨说:佛子,什么是菩萨摩诃萨的「惭」无尽藏呢?
【此菩萨忆念过去所作诸恶而生于惭,谓彼菩萨心自念言:‘我无始世来,与诸众生皆悉互作父母、兄弟、姊妹、男女,具贪、瞋、痴、憍慢、谄诳及余一切诸烦恼故,更相恼害,递相陵夺,奸淫伤杀,无恶不造;】
功德林菩萨说:菩萨们要是有了「宿命通」之后,就能回忆起过去及过去世造作的很多恶,了解到自己过去曾经造过这么多恶,菩萨摩诃萨心里就会生起惭愧心,他们心里会这样想:我从那个没有开始的开始以来(无数世以来),与这所有的众生都互相做过父母、兄弟、姐妹、男女,但是一直以来,因着无明,我是那样地充满了贪欲、瞋恚、愚痴、骄慢,总是进行一些谄媚、虚诳的行为,而且总是陷在其他各种各样的一切种种烦恼中。
      想想这无数世以来,跟这所有的众生本来都可能互相做过父母(这个众生可能做过我的父亲、母亲,我也做过他的父亲、母亲);这个众生可能做过我的兄弟(可能做过我的哥哥或弟弟),我也可能做过他的兄弟;这个众生可能做过我的姐姐或妹妹,我可能也做过他的姐姐或妹妹;这个众生可能做过我的爱人……
这一切众生跟我都是这样亲近的关系,但是因为无明,我却充满了贪、嗔、痴、骄慢和谄诳,还有各种各样的烦恼,跟他们之间互相恼害(「恼害」,一个是让对方生烦恼,再一个就是伤害对方,互相之间都在这样做)。「递相陵夺」,谁也不让谁,争来抢去;而且奸淫、杀伤……无恶不造。
      曾经有师兄,就回忆起(打坐中看到)自己过去还真的也做过奸淫之类的事情,非常残忍,忏悔不已;也有个别师兄,是梦中回忆起过去世的种种恶行,惭愧不已。这无数世以来,我们真的什么恶都造过:有一些恶,是我们把那个众生当作陌生人了,去造恶伤害了他(她);那么有一些恶,明明知道他(她)就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爱人,但却还是伤害了他(她)。推而广之,一切众生不都是这样吗?菩萨们只是有了宿命通想起来了,或者打坐中看到了;一切众生都是这样的,只是有的还没想起来,还没看到。彼此之间曾经都是如此亲密的关系,但是却一直互相伤害着……因着种种烦恼,造下了众多的恶行,无恶不作。

         

【一切众生,悉亦如是,以诸烦恼备造众恶,是故各各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不相承顺、不相谦下、不相启导、不相护惜,更相杀害,互为怨仇。】
为什么说「以诸烦恼备造众恶」呢?因为众生,他越是在烦恼、痛苦中,他越是容易伤害别人。难道不是这样吗?如果他很愉悦,他很少会伤害别人。有个别众生是表面上愉悦,内心有解不开的结(郁闷、痛苦、憋闷),还有拿着小宠物发泄的,是吧?虐猫的、虐狗的也有。现在个别国家发生的打、砸、抢的事件,这缘起也是因为烦恼,对吧?充满怨恨心和烦恼心的众生就很容易造作众恶,伤害别人。殃及无辜,他也不管了,就是发泄自己内在的不满。所以说众生与众生之间,「各各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不相承顺、不相谦下、不相启导、不相护惜,更相杀害,互为怨仇」。
挨个来看一下:众生与众生之间很多都无法互相恭敬,都暗自自是非他、自赞毁他;有的恭敬也是表面上装的,他内心没有真的恭敬,很多都是这样的。互相也很难尊重对方,有一些尊重也是不得已,社交礼仪,那是表面的客套,内心未必真的互相尊重。
「不相承顺」就是谁都想对方顺从自己的心意,没有人想顺从对方的心意(为别人着想,没有)。我们要经常换位思考,各有各的难处,谁都不容易。但是事情来的时候,我们总是先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抱怨别人,烦恼就产生了、痛苦就产生了、怨恨就产生了。
「不相谦下」就是谁都很骄傲、很傲慢,学不会真正的谦虚卑下,即使做出样子,往往也是装出来的,很多都是。
「不相启导(启发诱导)」,没有想我帮助对方开启智慧,我引导他,很少有主动的、无私的菩萨。大部分的众生懒得管你,你要过得太好了,他还嫉妒你;看你差一点呢,他还觉得跟你一比较,他还不错。他喜欢这种相对的优越感,他不太想帮你。「不相启导」的这个「导」是引导的「导」,你翻译成诱导也行,或者指导也行。有的人真正有两下子了,他不想指导你,怕你学会了以后超过他,暗自都有这种自私心,很多凡夫都是这样的。
「不相护惜」,都是先护惜自己,都是爱护、爱惜自己,很少考虑对方,这是指凡夫了。互相之间很多都是杀害的关系,这个伤害有武器上的有形的伤害,有语言上的攻击和伤害,还有内在的这种怨恨,形成一种戾气在这个世间,使得天灾人祸不断。我们知道,我们所生存的环境是大家的共业铸就的(大家的共业造出来这样的相给我们)。如果众生不是前面提到的这样子,我们的环境也不会是我们看到的这样的。众生与众生之间很多都互为怨仇,总是想着对方的不好,很少想着对方的好,这还了得吗?这是个怎样的世界呢?
功德林菩萨说:修到某种程度,有了宿命通的这些菩萨们,清清楚楚地看到无数世以来,本来众生与众生之间都是父母、兄弟、姐妹、爱人这样的关系,到最后都弄得像仇敌一样,真的是很心痛啊!都不是外人,为什么要互相戕害?

【自惟我身及诸众生,去、来、现在,行无惭法,三世诸佛无不知见。今若不断此无惭行,三世诸佛亦当见我。我当云何犹行不止?甚为不可!是故我应专心断除,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广为众生说真实法。’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三惭藏。】
菩萨们想:哎呀!我这无数世以来我都不知道造了多少恶,然后看看那些众生还在继续造着这些恶。过去、未来、现在,如果不觉悟的话,就一直行着这种无惭愧之法呀!什么叫「惭」呢?就是自己觉得自己不好,过意不去,这叫「惭」。这些有宿命通的菩萨们看到这一切真是心痛,也着急,他们也知道:我过去世造作的这些不光彩的事儿,三世诸佛哪个不知道啊?全看见了!现在我要是不断掉以前造作的这些羞耻之行,三世诸佛也会看见。我过去世造了很多恶,犯了很多错,要赶快终止,不然三世诸佛都看着呢!你想菩萨们修得宿命通,都知道过去这一世又一世自己都干过什么,三世诸佛都早有宿命通了,什么不知道啊?只是不揭穿你,怕你没面子啊!
「我当云何犹行不止?甚为不可!」这些菩萨们想到自己过去世造作的那些,以及众生们还在继续造的这一切,他就想:我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千万不能再继续过去的错误了,我要专心地断除一切的那些羞耻之行,我一定要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要广泛地给众生讲说真实之法。我们一直在做的都是什么?颠倒之事。我们要回归真实了,这就叫菩萨摩诃萨的第三「惭」藏,「惭」藏预示着一切恶行即将终止了,对吧?
接下来看,第四是「愧」无尽藏。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愧藏?此菩萨自愧昔来,于五欲中种种贪求,无有厌足,因此增长贪、恚、痴等一切烦恼:‘我今不应复行是事。’】
拥有了宿命通的这些菩萨们,想想过去非常羞愧,说:我对于「财、色、名、食、睡」(五欲)或者说「色、声、香、味、触」(五欲),我是种种贪求,没有厌足!就是因为贪求五欲所以增长了贪、嗔、痴等一切烦恼。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对于「财、色、名、食、睡」或者「色、声、香、味、触」完全没感觉的人,他有烦恼吗?绝对不会有烦恼的!我们的烦恼都来自哪儿啊?都来自五欲,真的完全来自五欲啊!你贪财,太在乎钱,钱多,有时候不安全,谁都朝你借,你也烦恼,钱太少,不够用,也烦恼;贪色,见了美色就迷恋,也会给你带来种种烦恼,有精神上的,有身体上的烦恼;贪名,希望自己有很好的名声,或者自己名声响亮,谁都知道你,这也会给你带来烦恼,你只要有求就有烦恼;有的人贪恋美食,贪恋美食的也有几种,有的是有一定理性的美食家,还有所节制,世界各地找美食,也浪费钱吧?也花精力吧?但是也还好,他还有理性。就怕那些不理性的人,一吃就吃上瘾了,甚至撑破肚皮,这都有。就有点像那个神话故事当中的「饕餮」一样,吃个没完没了的,吃什么都上瘾,到最后把自己都吃了,那还是龙的儿子之一呢!太在乎饮食,有的时候就挑剔:好吃、不好吃,咸了、淡了,这了、那了……浪费很多时间在食物上,也会生种种烦恼。然后有的人特别贪恋肉食或者甜食,结果自己身体「三高」了,也有种种烦恼;也有的人特别贪睡,睡个没完没了,想精进修行的时候也总是昏昏欲睡,也是给他带来烦恼。还有的呢,是苦于失眠睡不着,也有烦恼。
      你看众生的烦恼,基本上都围绕着「五欲」,是吧?「五欲」还有一种划分标准,是另一个角度,说「色、声、香、味、触」,一切色相、一切声音、一切香味、一切味道、还有身体的触受等等,只要你迷恋、贪求,你绝对就会有烦恼。

功德林菩萨说:此时,菩萨们想想,自己过去一直就是这样的,贪求「五欲」,没有厌足,所以增长了贪、嗔、痴一切烦恼。
他现在就想:我可不能再走到老路上了,我不想继续下去了,我厌倦了。
【又作是念:‘众生无智,起诸烦恼,具行恶法,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乃至展转互为怨仇。如是等恶无不备造,造已欢喜,追求称叹,盲无慧眼,无所知见。】
菩萨们还想:众生没有智慧,起种种的烦恼,造作种种恶行,互相之间没有办法发自真心地去恭敬,也没有真的互相尊重。甚至很多众生,相处起来就像怨家仇敌一样。就因为互相都怀着敌意看对方,所以「如是等恶无不备造」,什么恶都造了,造了恶还挺欢喜,伤害了对方还很满足。
      刚在网上看个帖子,一个男子已经花了几万块钱买宠物狗(小泰迪),买了之后就虐待致死,往这个小狗的舌头上扎牙签,或者往它嘴里灌开水,或者是进行电击等等。买了那么多狗都被他虐待而死,他还很欢喜。他还说,自己剥夺小狗的生命是自己的权利,那是宠物嘛,自己花钱买的,想怎么折腾怎么折腾……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其他众生的痛苦之上。这些虐猫、虐狗的,很多很多,还追求别人的称扬赞叹,还去网上拍视频炫耀……太多了啊!造作了恶,不以为耻,还以为荣,像盲人一样没有智慧的眼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有因果。你说那个小狗被你那样虐待致死了,它讨不讨债呀?你下一世会是什么样的果报啊?想都不想,不知道因果。
      所以有的时候看到这个世间众生(像人道或者畜生道很多众生),确实生活极其悲惨,刚想生起怜悯心的时候,你打坐一看,他过去世造的那个恶,你真的是恨恨地说:活该!真是活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因果真实不虚!很多过得特别苦的,你看他过去世怎么折磨别人的……但是众生愚痴,像盲人一样,没有智慧,他不知道这一切。很多人不相信因果,也不知道有轮回,所以就继续造恶。

【于母人腹中,入胎受生,成垢秽身,毕竟至于发白面皱。】
功德林菩萨说:这些菩萨们,想想这些众生,神识入胎(入到妈妈肚子里),入胎受生(神识为什么会入胎呢?一般都是随着业流转的,随着业力去父母交媾的地方,所以注定了这个胎就是不净的,他是来自淫欲的),只要受生了,他就是垢秽的,象征着淫欲的行为。就这样在妈妈肚子里待一段时间出来了,一直受困于这种「原欲」(基督教也讲「原欲」(根本欲),一辈子就这样,很多人就被这个「欲」事困扰了一辈子,一直到头发白了,面容起皱纹了,还没有停止。
      有的到了七八十岁、八九十岁了,还是很记挂这个事情,还是停不下来,男子如此,女子也如此,都差不多。
      也是网上刚看到的消息:一个六十一岁的女人,爱上了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结果被对方诈骗了四十多万。如果她没有那种对于「欲」的贪恋,她会上当受骗吗?
【有智慧者,观此但是从淫欲,生不净之法,三世诸佛皆悉知见。】
功德林菩萨说:真正有智慧的人,观众生的很多忧愁、痛苦、烦恼都是从淫欲而生的,从淫欲这里生出了种种不净之法。
      因为你有淫欲心,你就不清净了。你只要有淫欲心,你必然有贪、嗔、痴,不信你就观。你有淫欲心你就贪恋,对吧?然后你就会生起嫉妒,就会有嗔恨,他(她)不够爱你,你也生嗔恨,然后越来越愚痴。处在爱欲中的人,「智商为零」,是不是啊?越来越愚痴。只要有淫欲,必有贪、嗔、痴!
所以三世诸佛都这样了解,都这样看见了。不仅了解,是实实在在地看见了:那些场景一幕一幕地就在眼前……

         

【若我于今犹行是事,则为欺诳三世诸佛。】
所以,菩萨们就想:如果我已经意识到了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我要是还继续进行的话,我就等于在欺骗和诳惑(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了。我都明白怎么回事了,难道我还继续上当吗?
【是故我当修行于愧,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广为众生说真实法。’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四愧藏。】
所以,这些菩萨们就想:我要对这个事情感觉很羞愧。对什么事情呢?就是对于五欲的迷恋(五欲其中包括淫欲),对这一切的迷恋,我觉得是让人羞愧的事情,我要断掉这一切羞愧之事,我要速速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广泛地给众生讲说真实不颠倒之法。这就是菩萨摩诃萨的第四「愧」藏——「愧」无尽藏(愧指的是羞愧心),看到对于五欲的迷恋而生起羞愧心,真菩萨对于欲都有羞愧心。
      那就更不会去搞什么双修了,是不是啊?都羞愧到如此的程度了,说:我再去做,我就是欺诳三世诸佛,他怎么会去搞什么双修?不会,永远不会的!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闻藏?此菩萨知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无故是事无;是事起故是事起,是事灭故是事灭;是世间法,是出世间法;是有为法,是无为法;是有记法,是无记法。】
接下来讲的是,菩萨摩诃萨十种无尽藏当中的第五个「闻」无尽藏。
拥有着「闻」无尽藏的菩萨摩诃萨,了解什么事情,到底是有,还是无;是真有,还是假有;这个事情是真的起了,还是真的灭了(对于事情的真相,他能够了解);而且他们了解:这个事情是属于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这个事情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是有记法,还是无记法(什么是「记」呢?记就是判断,能判断善恶、正邪的,能分出二元的,这叫有记法;无法判断善恶、正邪等等二元的,那是无记法)。
      我们都说:我们要行一切善、断一切恶,是吧?那么早晨起床、洗脸、刷牙、走路……这些事情只能是作流水账记录,但是你说它善还是恶?无法分,不好划分,这就叫「无记法」。
接下来,功德林菩萨详细讲:拥有「闻」无尽藏的菩萨们的表现。

         

【何等为是事有故是事有?谓:无明有故行有。何等为是事无故是事无?谓:识无故名色无。何等为是事起故是事起?谓:爱起故苦起。何等为是事灭故是事灭?谓:有灭故生灭。】
他们了解「是事有故是事有」什么意思呢?说:「无明有故行有」。
因为众生有无明,什么是无明呢?《华严经》前面也提到了,没有明心见性那就是无明,没有见到自己的真心(自性、佛性),这就是无明,没有见到自性的大光明,这就是无明。因为无明,所以就继续造作轮回,就好像蒙着眼睛在走错误的道路一样。
「是事无故是事无」指的是:要是没有「识」,就没有「名、色」,「名」往往特指精神性的概念,「色」是一切的物质,要是说我们没有这个识别能力的「识」,我们就无法了解一切的精神和物质。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如果没有神识的入胎,那也就没有生命了,那也就无所谓精神或者物质。
关于「是事起故是事起」,指的是:爱欲生起的时候,我们的苦就生起了,如果你有爱欲,你必然有苦。
「是事灭故是事灭」指的是:「有」灭,「生」就灭了(「有」代表什么呢?生命的存有,就是轮回),轮回灭的话,就没有东西生起了,「生」就结束了。
【何等为世间法?所谓:色、受、想、行、识。】
拥有着「闻」无尽藏的菩萨们,也知道什么是「世间法」,世间法就是色、受、想、行、识,都属于世间法:一切的色相,一切外在存有给我们的感受,一切感受以及色相到我们心里留下的印记,我们因这些印记而起的种种行为以及惯性,还有我们的识别能力或者说神识,或者说(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加上第七「末那识」,再加上第八识。色、受、想、行、识指的都是世间法,世间就存在于这五蕴(五阴)当中,逃不出这五阴。

         

【何等为出世间法?所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那什么是「出世间法」呢?菩萨们也知道,比如说:「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你看这名词就是出世间法,帮助我们出离色、受、想、行、识。持戒、禅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解脱知见其实就是关于解脱方面的知识和见解。
【何等为有为法?所谓: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界。】
那什么是「有为法」呢?大家也想知道,整天听这个词,什么是「有为法」呢?
功德林菩萨说:其实「有为法」,指的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界),这三界的存有,这都属于「有为法」的层面。
【何等为无为法?所谓:虚空、涅槃、数缘灭、非数缘灭、缘起法性住。】
那什么是「无为法」呢?比如说:「虚空、涅槃、数缘灭、非数缘灭、缘起法性住」。这些讲的都是「第一义」,超离三界的这些第一义的内容,都属于「无为法」。
【何等为有记法?谓:四圣谛、四沙门果、四辩、四无所畏、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
那什么是「有记法」呢?在这个地方,有记法,这个「记」也代表概括,就是说,我们能够概括清楚的这些法,比如说:「四圣谛、四沙门果、四种辩才、四无所畏、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这些都属于有记法(能够记录清楚、能够概括清楚的,这是有记法)。

【何等为无记法?谓: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亦有边亦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
那么,「无记法」呢?从另一个角度讲了,就是这个世间是有边,还是无边呢?或者说世间又有边又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就是很难讲说的、难以记录的,很难概括的,这是「无记法」)。
【世间有常,世间无常,世间亦有常亦无常,世间非有常非无常;如来灭后有,如来灭后无,如来灭后亦有亦无,如来灭后非有非无;】
比如说:「世间有常、世间无常、世间又有常又无常,或者非有常非无常」;或者「如来灭后有,如来灭后无,如来灭后亦有亦无,如来灭后非有非无」。
      这指的是什么?就是说如来涅槃之后他还存在吗?你说他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是又存在又不存在,还是非存在非不存在?很难讲的。比如说释迦佛涅槃之后你说他还在吗?在吧,你看不见原来那个人形;要说不在吧,应化身无边无量,法身也一直恒存,是吧?很难讲。这都属于「无记法」(难以记述的、难以讲说的)。
【我及众生有,我及众生无,我及众生亦有亦无,我及众生非有非无;】
还有「我及众生有,我及众生无,我及众生亦有亦无,我及众生非有非无」。
      到底有没有「我」?有没有「众生」?《金刚经》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讲「无」;《大般涅槃经》又讲「有」,有真我,到底是「有」还是「无」?这些难讲说的,这都属于「无记法」。

         

【过去,有几如来般涅槃?几声闻、辟支佛般涅槃?未来,有几如来?几声闻、辟支佛?几众生?现在,有几佛住?几声闻、辟支佛住?几众生住?何等如来最先出?何等声闻、辟支佛最先出?何等众生最先出?何等如来最后出?何等声闻、辟支佛最后出?何等众生最后出?】
还有,过去到底有多少佛涅槃了?有多少声闻、辟支佛涅槃了?未来有多少佛?有多少声闻、辟支佛?未来会有多少众生?现在到底有几个佛住世?有多少声闻和辟支佛住世?到底有多少众生住世……这些很难讲清楚的,也可以算作「无记法」。
      那么,拥有「闻」无尽藏的这些菩萨们,因为很有智慧,他们就比较了解以上的内容。有一些东西虽然讲不清,但是心里是很明了的。我们知道,确实有一些情况是我们内心很明了,但就是讲不清楚,因为它不是用语言文字能讲清楚的。
这些菩萨们也了解:什么样的佛最先出现于世?什么样的声闻、辟支佛最先出现于世?什么样的众生最先出现于世?什么样的佛最后出现于世?什么样的声闻、辟支佛最后出现于世?什么样的众生最后出现于世?他们都了解。为什么呢?因为贯穿了时间的始终(超越了时间的缘故)。
【何法最在初?何法最在后?世间从何处来,去至何所?有几世界成?有几世界坏?世界从何处来,去至何所?何者为生死最初际?何者为生死最后际?是名无记法。】
所以这些拥有「闻」无尽藏的菩萨们也了解,什么法是在最开始讲的?什么法是在最后讲的?这个世间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些其实他们都知道。法界内有多少个世界成?有多少个世界坏?世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什么是生死最开始的那个时间点呢?什么是生死最末后的时间点呢?这一切都叫「无记法」。是难以记录讲说的,但是这些菩萨还真明了。

         

【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一切众生于生死中,无有多闻,不能了知此一切法。我当发意,持多闻藏,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真实法。’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五多闻藏。】
      即便是个别问题还没有搞得太明了,菩萨们也是在即将明了的路上。因为他们已经开始行走了(开始走向无上正等正觉了)。
所以他们心里总是这样想:一切众生在生死轮回中没有多闻、没有智慧,以上种种一切法,他们不能了解,或者只能了解很少的一部分,所以我要发大愿了,我要持「多闻」藏(我要广学多闻,我什么都了解,以上种种问题,我要全了解),我要证得佛一般的无上正等正觉。到时候,给所有众生讲说真实之法(讲说真相),这就是菩萨摩诃萨的第五「多闻」藏。
      首先,有广学多闻的这种好学精神,再一个行动上要匹配得上。只要有这种精神,这就是拥有智慧的开始了。
      到这里,功德林菩萨就给我们讲完了五种无尽藏,分别是:「信」藏、「戒」藏、「惭」藏、「愧」藏和「闻」藏。真正的菩萨都会拥有十种无尽藏,所以我们就可以对照《华严经》来衡量一下自己算不算真正的菩萨。如果有点悬的话,以后在那个地方再多下一点功夫。其实在修习佛法的道路上,最开心的就是找到自己的疏漏和不足,这样下一步就知道针对哪里下手了。怕就怕我想成佛,还不知道我应该在哪里下功夫,这是最可怕的。如果有这个问题,那就学《华严经》,《华严经》一学就一目了然。那这样学下来,我们也会越来越明确:凡夫和圣人确实是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彻底相反的两个方向),我们到底是下坠还是上升,全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今天就先到这里,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再见!


设置星标,不错过每一份精彩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华严经》目录

相关文章

《华严经》008(第〇三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008(第〇三卷)上〔终极版〕

大家好!今年的这个年,是我们过的最特别的,也是最难忘的一个年。从去年的年末到今年的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

《华严经》 013(第〇六卷)〔终极版〕

《华严经》 013(第〇六卷)〔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六如来现相品 第二大家好!今天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六卷,「如来现相品」第二。章...

《华严经》 018(第〇七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 018(第〇七卷)下〔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七世界成就品 第四上节课,普贤菩萨给我们讲解了法界内很多世界海的样子……【尔时...

《华严经》 035(第一三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 035(第一三卷)下〔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尔时,光明过百万世界,遍照东方一亿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华严经》 038(第一四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 038(第一四卷)下〔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大家好,我们继续回到《华严经》净行品。【若在宫室,当愿众生:入于圣地,永除秽欲。...

《华严经》043(第一五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043(第一五卷)上〔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又放光名眼清净,能令盲者见众色,以灯施佛及佛塔,是故得成此光明。】贤首菩萨说:...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