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华严经》终极版 > 正文内容

《华严经》070(第二一卷)十无尽藏品 第二十二(上)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醍醐语录



若得无私心,
便得无私智。

若得有私心,
便得有私智。

道何其大哉,
包容私无私。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

大家好!

我们继续跟随功德林菩萨来学习菩萨摩诃萨的十种「无尽藏」。今天讲第六种——「施」无尽藏。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施藏?】

佛子,什么是菩萨摩诃萨的「施」无尽藏呢?

【此菩萨行十种施,所谓:分减施、竭尽施、内施、外施、内外施、一切施、过去施、未来施、现在施、究竟施。】

功德林菩萨说:

拥有「施」无尽藏的这些菩萨们,他们通常会行十种布施,哪十种呢?分别是:分减施、竭尽施、内施、外施、内外施、一切施、过去施、未来施、现在施、究竟施。

接下来详细地解释。

【佛子,云何为菩萨分减施?】

首先,什么是菩萨摩诃萨的「分减施」呢?

【此菩萨禀性仁慈,好行惠施。若得美味,不专自受,要与众生,然后方食;凡所受物,悉亦如是。】

功德林菩萨说:

拥有「分减施」的这些菩萨们,禀性非常仁慈,特别爱作布施。如果说他们得到了美味佳肴,从来不只想着自己品尝,总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甚至周围的众生都照顾到了(大家都得到这种美味佳肴了),他才开始吃自己的那一份(有那种「先人后己」的精神)。而且不仅仅美味佳肴方面如此,他们所领受的任何物品都是这样:有什么好东西都喜欢跟别人分享……

【若自食时,作是念言:‘我身中有八万户虫依于我住,我身充乐,彼亦充乐;我身饥苦,彼亦饥苦。我今受此所有饮食,愿令众生普得充饱。’】

就拿「美味佳肴」来说,就算周围的众生都照顾到了(大家都有的吃了),这菩萨才开始吃自己那一份,吃的时候心里还这样想:我的身体里住着八万户虫儿,它们依赖着我这个肉身寄居在这里,我这个肉身要是充盈、饱满、喜乐呀,这八万户虫儿也会充盈、饱满、喜乐;要是我的这个身体非常饥苦、瘦弱呀,那我身体上的八万户虫儿也将饥苦、瘦弱——营养不良。所以我今天接受这种种的饮食,目的都是为了我身体上住的这八万户虫儿,我希望它们得到满足——充盈、饱足。为了它们,我才吃东西的,我不是纯为自己而吃的。

      想一想也很有道理。我们每个人身体的内内外外,都住着无数大大小小的虫儿(「虫儿」这个词听上去还挺美好呢),我们这个身体要是真的充盈、饱满,这些虫儿自然也就营养均衡——充盈、饱满;我们要是特别瘦弱,它们肯定也是瘦骨嶙峋喽。那么菩萨们,关键是他们想到这儿了;而我们,很多时候只顾着自己吃,就忘记这些众生了。菩萨们是常常想着众生的:周围那些「大的众生」都照顾到了,还想着自己身体内外的「小众生」呢。他们希望一切众生都得充盈、饱满。

【为施彼故而自食之,不贪其味。】

所以,菩萨们这时候吃东西是为什么而吃啊?是为了布施给自己身体内外的这些虫儿才吃饭的,不是为贪著食物的味道去吃饭的。

——这就看出我们与菩萨的差距了。

      我们身体内外寄居的这些虫儿们,跟我们在一起生活久了,口味其实跟我们也类似:我们喜欢咸一点,他们也喜欢咸一点;我们喜欢甜一点,他们也喜欢甜一点……朝夕相处久了就同化了,他们的爱好跟我们的其实也就差不多了。那么我们开个玩笑:如果我们不慎吃了一些脏污的、(甚至)有毒的食物,那我们身上这八万户虫儿也跟着一起遭殃了,是不是啊?所以为了他们,我们在食品的干净卫生方面要注意一下,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这个肉身,更是为了肉身上所居住的这些虫儿们。

【复作是念:‘我于长夜爱著其身,欲令充饱而受饮食。今以此食惠施众生,愿我于身永断贪著。’是名分减施。】

而且这些菩萨们还这样想:我在这个轮回的长夜里(为什么说是「轮回的长夜」呢?因为无明嘛,没有明心见性,就好像一直没看到那个「自性的大光明」,总在夜晚一样;又有好像一直做梦没醒一样……),我在这轮回的长夜里一直非常爱著这个肉身,天天为了让这具肉身充盈、饱满,去饮水、吃东西。今天我要把我吃的一切食物,都布施给我身体内外的一切众生,希望「我于身永断贪著」。就是说,我吃的东西,希望都分给我身体内外的一切虫儿,我什么也不要,希望都分给他们,以此来断掉我对于自己肉身的贪著。

这个方法其实很奏效。我们想一想:在吃东西的时候,不管多么好吃,总是想着为自己身上的虫儿而吃,完全不想着自己,这不就把对于自身的贪著给断了吗?所以说这种布施叫「分减施」。

「分减施」,就是分享、分出(我的食物分享给你,分出去给你),因为我把我的给你了,不就减少了吗?减去了一部分,所有叫「分减施」。

      其实这里再一次体现了《华严经》的浪漫主义,《华严经》有的地方很有幽默感,也非常浪漫。

【云何为菩萨竭尽施?】

接下来讲,什么叫菩萨的「竭尽施」呢?

【佛子,此菩萨得种种上味饮食、香华、衣服、资生之具,若自以受用则安乐延年,若辍己施人则穷苦夭命。】

功德林菩萨说:

佛子啊,拥有「竭尽施」的这些菩萨们,他们得到种种上味饮食的时候,得到种种香花、衣服或种种生活用具的时候,他们要是自己受用,肯定会非常安乐地度过年年岁岁;若把这些上味饮食、香花、衣服和生活用品全都布施出去,他们可能就会很穷苦,甚至活不了太久,但这些菩萨不害怕,他们只想众生、不想自己。

【时,或有人来作是言:‘汝今所有,悉当与我。’菩萨自念:‘我无始已来,以饥饿故丧身无数,未曾得有如毫末许饶益众生而获善利。】

这时,如果有人过来问菩萨:你所拥有的一切都给我吧?这菩萨内心就会这样想:我无始劫以来,因为饥饿「丧身无数」(无始劫以来,不一定在哪一道饿死过无数次了),但那时只是饿死了自身,也没有对众生做什么贡献;而今天却找到这个机会了,虽然我可能会陷入某些风险,但我可以利益众生啊:他需要,我可以给他呀。所以菩萨就感觉,向他来求取所有的这个人是来利益自己的。

【今我亦当同于往昔而舍其命,是故应为饶益众生,随其所有一切皆舍,乃至尽命亦无所吝。’是名竭尽施。】

同样是舍命,过去无数世因为饥饿,不知道饿死多少回了,也没利益成众生;现在这个众生来向我要东西,我什么都给他;就算我活不了,我毕竟是利益了他呀!所以为了布施这个向自己求索的众生,菩萨就根据这个众生的需要「一切皆舍」。这个众生既然向我要,要什么我都给他,我拥有什么都给他,甚至他要我的命,我也没有吝惜,我全给他。这就叫「竭尽施」,就是竭尽所能,我能给你的都给了,最终这命也给你,一切都给你……

      那么我们就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说有这么一个人来到我们这里,假设我们拥有的东西还不少,这个人跟我们讲,你的一切一切都给我吧!你舍得掉吗?放得下吗?你做得到吗?无论是房子、车子、票子、亲人、爱人、孩子,你的名誉、地位,你身体内外的一切一切,甚至你的命……他向你要,你全能舍吗?你哪怕有一丝一毫的不能舍,就证明你的「我执」根本没断,根本没有真的「空」。不管天天讲《金刚经》或《心经》讲到怎么「空」了,其实你根本就没「空」!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为了检验我们的学习效果,总是要测验、考试。在修行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测验和考试来检验我们的修行成果:你修到什么程度了,你是什么果位了……

【云何为菩萨内施?】

接下来讲什么叫菩萨的「内施」。

【佛子,此菩萨年方少盛,端正美好,香华、衣服以严其身;始受灌顶,转轮王位,七宝具足,王四天下。】

功德林菩萨说:

佛子们,假设这个菩萨正处在青壮年时期,面容非常端正、美好,又被种种的香花、衣服庄严着。又假设这个菩萨刚接受了灌顶,他即将继承转轮圣王的位置,而且七宝具足,他将统治四大洲。

 【时,或有人来白王言:‘大王当知,我今衰老,身婴重疾,茕独羸顿,死将不久。】

这时,有人就对这个已得了灌顶的转轮王(「得了灌顶」,相当于即位成为转轮圣王了)说:大王啊,您要了解,我现在年老力衰,浑身都是重病,而且非常孤独、非常贫困,我也活不了太久了。

【若得王身手足、血肉、头目、骨髓,我之身命必冀存活。唯愿大王莫更筹量,有所顾惜;但见慈念,以施于我!’】

如果大王能把您身体的手、脚、血、肉、头、眼睛、骨髓这些都布施给我,我的身命才能得以存活。希望大王您不要再考虑了,也不要有所顾惜,希望您慈悲地愍念我,把您拥有的这一切都给我吧!

      假设我们就是这个年轻气盛的菩萨:端正、美好,香花、衣服以严身,刚受了灌顶,即将统治四天下,七宝具足……假设这就是我们,有人突然来向我们要一切,我们舍得给吗,问问自己?但这个菩萨舍得。

【尔时,菩萨作是念言:‘今我此身,后必当死,无一利益;宜时疾舍,以济众生。’】

这时,菩萨内心这么想:我这个肉身早晚都得死,死了之后也没办法利益众生了。早晚不得死吗?现在刚好有人需要,那我不如舍掉这个肉身来救济众生。现在还能利益众生,如果现在不舍,死了之后我也无法控制,就无法利益众生了。

【念已施之,心无所悔。是名内施。】

这个转轮圣王菩萨这样想着,他就把自己舍出去了,心里没有任何的懊悔。这就叫「内施」。

      「内施」舍的是什么?舍的是手、脚、血、肉、头、目、骨、髓等这些身体器官,这也相当于是舍命了。都舍出去了。

 【云何为菩萨外施?】

接下来又讲什么是「外施」。

【佛子,此菩萨年盛色美,众相具足,名华、上服而以严身,始受灌顶,转轮王位,七宝具足,王四天下。】

功德林菩萨说:

佛子啊,假设这个菩萨也是处在青壮年,色相非常端美,众相具足,也是名贵的香花、上好的衣服庄严其身,也是刚受了灌顶(即位了),即将成为转轮圣王,统治四天下(四大洲),七宝具足(转轮圣王有七宝,这「七宝」在《涅槃经》中讲得相当详细,我们在这里就不详讲了)。

【时,或有人来白王言:‘我今贫窭,众苦逼迫。惟愿仁慈,特垂矜念,舍此王位以赡于我。我当统领,受王福乐!’】

这时候,有人就来向这个转轮圣王求乞说:大王啊,我现在太贫穷了,众苦逼迫着我;希望您仁慈,希望您慈悲地愍念我,把您的王位让给我吧;我来统领这个国家,我来统领四天下,让我也享受一下国王的福德和快乐吧!

【尔时,菩萨作是念言:‘一切荣盛必当衰歇,于衰歇时,不能复更饶益众生。我今宜应随彼所求,充满其意。’】

这个时候,菩萨心里这样想:一切的荣华富贵早晚会衰歇的,如果荣华富贵衰歇了,假设有一天我不当这个国王了,不当转轮圣王了,我也就不能很好地利益众生了。今天刚好有这个机会,他想要我的王位,我不如就满足他的愿望吧。

【作是念已,即便施之而无所悔。是名外施。】

这样想着,就直接把转轮圣王的位置让给这个向自己索要王位的人了,毫无怜惜。这就是「外施」。

      当然,有的师兄说,他也不管那个人能不能统治好国家,就把王位让给他,这不是很不理性吗?我们此时谈的这个角度是说,假设那个求索王位的人能很好地治理国家,你舍不舍得把王位让给他。讲的是这一点。

      所以,真的要问问自己:假设那个人真的有能力(至少能力跟你差不多),他向你求索王位,你给不给他?你舍不舍得?但是菩萨们舍得。他们知道,一切荣华富贵早晚会衰歇的,它不是永久的,一切都是无常的,这王位早晚是要交给别人的,那么现在交也无所谓了。菩萨们对于王位毫不执著。

【云何为菩萨内外施?】

接下来讲什么叫「内外施」。

【佛子,此菩萨如上所说,处轮王位,七宝具足,王四天下。】

功德林菩萨说:

佛子们,假设这个菩萨还是像上面提到的:年纪很轻,长相很美,七宝具足,受了灌顶,统治四天下(四大洲)。

【时,或有人而来白言:‘此转轮位,王处已久,我未曾得。唯愿大王舍之与我,并及王身,为我臣仆!’】

假设突然来了个人对这个国王说:大王啊,这个转轮圣王的位置,您也在这儿待了挺长时间了,对这个位置也拥有很长时间了,我还从来没当过转轮圣王,希望您把您的王位舍给我,连您也舍给我,您自己就给我当臣仆(当我的手下或仆人)吧!

      这就有点儿过分了。你要王位就要王位,还让大王给你服务,当你的臣子或仆人?一般凡夫听了都会生气的,但菩萨们怎么想呢?

【尔时,菩萨作是念言:‘我身财宝及以王位,悉是无常、败坏之法。】

这时菩萨们就想:我所拥有的一切财宝,还有这个转轮圣王的位置,都是无常的,早晚会败坏的。

【我今盛壮,富有天下;乞者现前,当以不坚而求坚法。’】

我现在年富力强,拥有着整个天下,这个乞讨者来到我面前向我求索王位,我不如就让给他。我这个肉身也是不坚牢的,若舍掉这个肉身能求得坚牢的法身之法,那肯定值得。我要舍就舍得彻底!

【作是念已,即便施之,乃至以身恭勤作役,心无所悔。是名内外施。】

这样想着的时候,就把转轮圣王的位置布施给了这个向自己求索的人,而且自己不当转轮圣王了,亲自做这个新王的臣仆了,认认真真地在这个新转轮圣王手下做事情,毫无怨言,毫无悔恨。这是「内外施」。

      为什么说是「内外施」呢?「外」,布施出去的是王位、财宝等等这些;「内」,因为他做为臣子或仆人,给人家服务,他要干活,要付出体力劳动,体力属于内在的力量,所以叫「内施」。「内施」加上「外施」——「内外施」。

      我们天天都在说修「无我」,什么叫「无我」?真「无我」竟然是这个样子的!转轮圣王统治「四天下」(「四大洲」——「东胜神州、西牛贺州、北俱芦洲、南赡部洲」),统治「四大洲」,相当于统治了一个「小天下」(人道和外星人这个领地,你统治了这个区域)。全让出去了:不仅让出了王权,让出了财宝,还给人家当臣子或仆人!——这是真「无我」呀!谁做得到?这才是真的「空」。所以说,行动才真的有说服力,行动才能实实在在地证明我们的修行——你是「真空」还是「假空」。那个「空理」讲一万遍、讲无量劫,都没什么意义。别人向你求索点东西,吓得不行,把人家轰出去,甚至还报复,是吧?那你「空」了吗?

          【云何为菩萨一切施?】

接下来又讲什么叫「一切施」。

【佛子,此菩萨亦如上说,处轮王位,七宝具足,王四天下。】

功德林菩萨说:

佛子们,假设有一个菩萨,就像刚才提到的:年富力强,年轻力壮,长相非常端正、俊美,被种种庄严饰品装饰着,处在转轮圣王的位置上,七宝具足,统治着四大洲。

【时,有无量贫穷之人来诣其前,而作是言:‘大王名称周闻十方,我等钦风故来至此。】

此时,假设有无量贫穷的人来拜见这个转轮圣王,对他说,大王啊,您的名称周闻十方,我们都是慕名而来的。

【吾曹今者各有所求,愿普垂慈,令得满足!’】

我们现在各有各的需求,希望您普遍地怜悯我们,慈悲地哀愍我们,希望您能满足我们这无量人不同的需求吧!

【时,诸贫人从彼大王,或乞国土,或乞妻子,或乞手足、血肉、心肺、头目、髓脑。】

来的这无量贫穷之人,就向这个转轮圣王要这要那:有的要他的国土,有的要他的妻、子(文言文中,「妻子」代表妻子和孩子),就是说,这些穷人,要这个转轮圣王的国土、妻子和孩子,而且要他的手、脚、血、肉、心、肺、头、眼睛、骨髓,脑子……一切一切。

      要是一般人直接就受不了了,把这所有贫穷人都赶走了,是吧?气得简直要拍桌子了:怎么还有这样无耻的人?大胆狂妄,要这要那……

      但是菩萨怎么想的呢?

【菩萨是时,心作是念:‘一切恩爱会当别离,而于众生无所饶益。】

菩萨这时心里这样想:「一切恩爱会当别离,而与众生无所饶益」。国土当然不算什么,我的这个身体器官可以说也不算什么。我的妻子和孩子,虽然我很爱他们,但有聚就有散,一切的恩爱早晚会有别离的时候;就算我们不因任何事件而分开,死亡也会把我们分开的;我再怎么爱我的妻子和孩子,我早晚会跟他们分离,而那时候,我对众生没有任何利益。

我能利益到他们什么呢?

【我今为欲永舍贪爱,以此一切必离散物满众生愿。’】

今天刚好这无量众生来求取,我为了这些众生,应该永远舍掉我的贪爱。这些早晚要离散的物品(什么国土啊,什么手啊,脚啊,血肉啊,心脏啊,肺啊,头啊,眼睛啊,骨髓啊,大脑啊……这种种,早晚都要离散的),我不如用它们去满众生的愿吧!

【作是念已,悉皆施与,心无悔恨,亦不于众生而生厌贱。是名一切施。】

这样想着,这个菩萨就全都布施出去了(全都给予出去了),心里没有任何的悔恨;而且他对向他求索的这无量贫穷众生,也不会生起讨厌或怨恨的情绪,也不会把这些众生看得很低贱。这就是「一切施」。

      经常有师兄讲:我很爱我的爱人、我的孩子,我为了他们可以舍一切,舍掉我的命也在所不惜。如果让你把他们也舍掉呢?你做得到吗?你真的「空」了吗?

      有人可能会讲:你这菩萨太无情了!你舍你的妻子、孩子,那他们舍得舍掉你吗?——太无情了!

      菩萨们真的无情吗?他们为了那些陌生人、贫贱者,可以舍弃所有,他们真的无情吗?如果说他们真的「无情」,他们是没有私情,只有「大悲」。他们权衡利弊:我那边是利益那么多人,这边可能只利益我及我的妻子、孩子——没几个人,他权衡利弊……

      德行的力量,真的是惊天地、泣鬼神啊!讲到佛菩萨这些极端行为的时候,我们就感觉:打动人的程度,真的远远胜过无量法理!

【云何为菩萨过去施?】

什么是「过去施」呢?

【此菩萨闻过去诸佛菩萨所有功德,闻已不著,了达非有,不起分别,不贪不味,亦不求取,无所依倚;】

功德林菩萨说:

拥有「过去施」的菩萨们,听闻过去诸佛菩萨的所有功德,听完之后不会过分地执著。知道一切如梦,并不是真有,都是假有。「不起分别,不贪不味」,不会刻意地求取功德,他们无所依著,无所倚赖。

【见法如梦,无有坚固;于诸善根,不起有想,亦无所倚;】

他们见一切法都如梦,都是不坚固的;对于所有的善根,觉得也是如梦如幻的,不会很执著地认为善根是实有的;他们不会刻意地倚赖任何事物(包括善根)。

【但为教化,取著众生,成熟佛法,而为演说;】

但是这些菩萨们为了教化众生,还是要取著「众生相」去利益众生,帮助众生在佛法上修得越来越成熟,然后给大家讲说佛法。

      所以说,这些菩萨就属于是「空空」的,但又没忘记利益众生——「不为自己求功德,但为众生皆离苦!」

【又复观察:‘过去诸法,十方推求都不可得。’】

而且这些菩萨们还这样观察:过去的一切法(包括一切存在物和一切法理),「十方推求都不可得」,过去的,就像消失了一样。

【作是念已,于过去法,毕竟皆舍。是名过去施。】

这样想着,所以就能够彻底地舍掉对于过去法的贪著。

过去心不可得,过去法不可得……一切不可得,这就叫「过去施」,这是很「第一义」的内容。

【云何为菩萨未来施?】

什么叫「未来施」呢?

【此菩萨闻未来诸佛之所修行,了达非有,不取于相,不别乐往生诸佛国土,不味不著,亦不生厌;】

功德林菩萨说:

此菩萨听闻未来诸佛所有的修行,也知道一切如梦如幻:都是假有,不是真有。他们不会过于取著「相」,不会特别刻意地说「我一定要往生到哪个佛国去」。不会!

他们没有贪味、没有执著,也不会对于自己所在的地方生起很排斥的厌离心。不会!

【不以善根回向于彼,亦不于彼而退善根,常勤修行,未曾废舍;】

他们不会说「用我所有的善根都回向我生到哪个佛国去」,他们不会这样回向;但也不会因此而退了善根——不修了。不会!他们还是精勤地修行,没有一时一刻的「废舍」,没有停止修行。

      就这样不停地修,心就空净空净地处在实相当中。如果你在实相当中,你就不会去著「相」里的任何事物,甚至连佛国都不会去执著。

      我们知道,「实相无相无不相」:「实相」无相,又到处遍在。所以,如果你总是和实相合一的话,你不会刻意地说「我一定要去哪个佛国」,你不会的。你只是很安静地该怎么修就怎么修,没有任何刻意的想法,因为「实相」本身没有想法。

【但欲因彼境界摄取众生,为说真实,令成熟佛法;】

可以说,这些有着「未来施」境界的菩萨们,他们因为常处在「第一义」,所以不执著任何一个佛国;但他们为了摄取那些著「相」的众生,摄取那些没有觉悟的众生(没有回归实相的众生),他就会去描述说「极乐世界有多好,净琉璃世界有多好……」,用这殊胜的境界去摄取众生、引诱众生——「先以欲勾牵,后令入实相」,先告诉众生佛国很好,你要往生佛国,要厌离娑婆……讲这些方便法。摄取了众生之后,众生如果真的到了佛国,这些菩萨们还是得给众生讲:不要执著佛国,这也是「相」,也是生灭的……给他讲那个「真如实际」(讲那个「第一义」),让众生彻底明白究竟的佛法。这就叫「成熟佛法」。

【然此法者非有处所、非无处所,非内、非外,非近、非远。】

那么,给众生讲这些「真如实际」之法,这个「法」是什么样子呢?这个「法」——「非有处所,非无处所,非内非外,非近非远」。这又很难形容了。你说「真如」实实在在有个地方吗?不能讲。「真如」到处遍在,你又不能说没有个地方叫「真如」。一切处都是「真如」,是吧?

「真如」在内还是在外呀?很难讲在内在外,好像内外都在——「非内非外,又亦内亦外」。那么「真如」离我们是近还是远呢?「非近非远,又亦近亦远」——很难描述!

【复作是念:‘若法非有,不可不舍。’是名未来施。】

而且这些菩萨们还会这样想:「若法非有,不可不舍」。既然这一切法都不是「真有」,都是「假有」(这一切法,无论是一切存在物还是法理,都是「假有」),既然是「假有」,不能不舍掉它呀。说「法尚应舍」也是这个道理:它是「假有」啊,所以要舍。

「法尚应舍」(《金刚经》讲的),「法」本身是非有的(是假有的),肯定要舍啊,这是「未来施」菩萨意识到的。

——不要著「法」,「法」是假的。

【云何为菩萨现在施?】

接着讲什么是「现在施」。

【此菩萨闻四天王众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天、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广天、少广天、无量广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乃至闻声闻、缘觉具足功德。闻已,其心不迷不没、不聚不散,但观诸行如梦不实,无有贪著;】

这些菩萨听闻到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还有梵天、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广天、少广天、无量广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听到这些天界的种种功德,且听到声闻、缘觉的种种功德时,这些菩萨们的心「不迷不没」,不会一听说人家的功德就着迷了、上瘾了、执著了……不会的。

菩萨们的心「不聚不散」,始终就像「真如」一样,到处遍在,不会聚合,也不会散开。他们知道,一切诸行都像梦一样,不是真的,所以不会贪著。这「三界二十八天」不管多好,他不会贪著。声闻、缘觉也具足种种功德,但他们不会贪著。

【为令众生舍离恶趣,心无分别,修菩萨道,成就佛法,而为开演。是名现在施。】

他们为了帮助众生舍离恶道,还是得给众生讲「生天挺好,证得声闻果和缘觉果挺好……」,这是初步的教法。先帮助众生离开三恶道,说生天挺好,夸每一层天什么境界、有多好……引诱众生。其实他们的心是没有分别的,他们也希望众生到最后证得「真如」那种不分别状态,希望帮助众生修菩萨道,成就佛法,所以给众生开说、演示很多佛法。这叫「现在施」。

【云何为菩萨究竟施?】

什么叫「究竟施」呢?

【佛子,此菩萨,假使有无量众生或有无眼、或有无耳、或无鼻舌及以手足,来至其所,告菩萨言:‘我身薄祜,诸根残缺。惟愿仁慈,以善方便,舍己所有,令我具足。’】

功德林菩萨说:

佛子们,假设有无量的众生,可能有的没有眼睛,有的没有耳朵,有的没有鼻子,有的没有舌头,有的没有手,有的没有脚……都是各式各样的残疾人,来到菩萨这里对菩萨说:我这个肉身太可怜了,「诸根残缺」——缺这少那,希望您仁慈(大慈大悲),希望您用「善方便」,舍掉您所拥有的一切,让我们具足吧!

【菩萨闻之,即便施与;假使由此,经阿僧祇劫,诸根不具,亦不心生一念悔惜。】

菩萨听了之后,就把能舍的都舍了:给那些没有眼睛的人布施眼睛,给没有耳朵的布施耳朵,给没有鼻子、舌头的布施鼻子、舌头,给没有手、没有脚的布施手、脚……就这样一直布施。就这样布施哪怕经历阿僧祇(无量)劫,布施到最后自己什么都没有了,成了残疾人里最「残疾」的了,菩萨也不会生起一念的后悔或惋惜之心。

【但自观身,从初入胎,不净微形,胞段诸根,生老病死;】

菩萨们就「观」自己这个肉身:从最初因着父母的淫欲而入胎(最初就是不干净、不清净的),由受精卵开始发育,经历各个阶段,慢慢长成六根具足的状态,然后出生了,然后老了,然后不停地生病,最后死了……

【又观此身,无有真实,无有惭愧,非贤圣物,臭秽不洁,骨节相持,血肉所涂,九孔常流,人所恶贱。】

菩萨们就「观」这个肉身也不是真实的,都是假的;而且这个肉身总是造作恶事,不觉得惭愧;总是诋毁贤人、圣人所拥有的美好、圣洁的状态;这个肉身是如此臭秽不净,由一些骨头和关节支撑起来,由血肉所构成,九孔常流不净之物……想想这个肉身,谁看见了都讨厌。

【作是观已,不生一念爱著之心。复作是念:‘此身危脆,无有坚固。我今云何而生恋著?应以施彼,充满其愿。】

这样想着,菩萨们对于肉身就不会生起一念的贪爱、执著之心。想着这个肉身这么危脆(这么脆弱),根本就不坚固,我为什么要恋著它呢?刚好有这些残疾人来向我要这要那,我就都布施了,满足大家的心愿吧!

【如我所作,以此开导一切众生,令于身心不生贪爱,悉得成就清净智身。’是名究竟施。】

希望我所做的这一切,能够去开化和教导一切众生,让大家都意识到这个肉身真的不值得贪爱;希望大家对于身心都不再贪爱,希望大家能够成就清净的智慧之身。这就是菩萨们的「究竟施」。

      「究竟施」,就是说,众生要什么给什么,这是一点;再一个呢,观肉身的「假」,观肉身的「不净」,观肉身总是造罪业……这样对肉身就彻底没有贪爱、执著了。然后以身表法,做给大家看:我是怎么舍的,这个肉身真的不值得贪恋,大家也都不要贪恋它了,都去成就清净的智慧身吧!所以菩萨们的这种「究竟施」:一方面,行为上做了;另一方面,也是在法上教化、教导众生,启发大家开悟,所以就很究竟。这是「究竟施」。

【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六施藏。】

功德林菩萨说:

到这里就讲完了菩萨摩诃萨十种「无尽藏」的第六种——「施」无尽藏(布施方面的无尽藏)。

      十种「无尽藏」,从「信」、「戒」开始,讲到了「布施」,我们就进一步理解了什么叫「菩萨」(菩提萨埵)——「觉有情」(觉悟了的有情众生),也觉悟一切还没「觉」的众生。

      「觉——有情」,这就是菩萨!

      好,今天先到这里。

      非常感谢功德林菩萨!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

      也感谢一切的功德林如来!

设置星标,不错过每一份精彩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华严经》目录

相关文章

001.华严经 001(第〇一卷)世主妙严品 第一之一.

001.华严经 001(第〇一卷)世主妙严品 第一之一.

第001课大家好!我们学院已经讲过了两遍《华严经》,这一次是第三遍讲。如果说第一次是学习、了解《华严经》,第二次是深入解析《华严经》,那么这第三次的讲解就是追踪《华严经》的来源,无论是略本、中本、还是全本,我们来追踪一下《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来源——毗卢遮那如来性海。我们所用的经文依然是实叉难陀尊者所翻译的八十卷的《华严...

《华严经》 009(第〇四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 009(第〇四卷)下〔终极版〕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华严经》。    &nb...

《华严经》 015(第〇六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 015(第〇六卷)下〔终极版〕

前面提到,从释迦牟尼佛眉间白毫这里,喷涌出了无量无数的菩萨摩诃萨,这些菩萨摩诃萨当中的一些代表讲说偈颂。【尔...

《华严经》 027(第一一卷)中〔终极版〕

《华严经》 027(第一一卷)中〔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毗卢遮那品 第六‍上节课我们讲到,大威光太子来到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佛这里听法,觉悟了,后来他也...

《华严经》 039(第一四卷)〔终极版〕

《华严经》 039(第一四卷)〔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文殊菩萨继续在给我们讲解「净行品」。「净行」就是清净的、神圣的行为。这一切...

《华严经》045(第一六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045(第一六卷)上〔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十六升须弥山顶品 第十三大家好!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