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大乘密严》之境 03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根蕴如蛇聚,境界缘所触,痴爱业以生,众习缚难解。心及诸心法,动虑恒不安,觉观所缠绕,如龙共盘结,嗔毒从此兴,譬如炎盛火。诸修观行者,为舍众蕴法,于此常谛观,一心而不懈。譬如虚空中,无树而有影,风衢与鸟迹,此见悉为难;能造及所造,色与非色法,于彼见如来,其难亦如是。真如实际等,及诸佛体性,内证之所行,超诸语言境。涅槃名为佛,佛亦名涅槃,离诸分别想,云何而可见?碎末于金矿,矿中不见金,智者巧融炼,真金方乃显;分剖于诸色,乃至为微尘,及析求诸蕴,若一若异性,佛体不可见,亦非无有佛。定者观如来,三十二相具,若乐等众事,施作皆明显,是故不应说,如来定是无。三昧一缘佛,善因善根佛,一切世胜佛, 及正等觉佛,如是五种佛, 所余皆变化。三十二胜相,如来藏具有,是故佛非无,定者能观见。出过于三界,无量诸佛国,如来微妙刹,净佛子充满,禅慧互相资,以成坚固性,游于密严土,思惟佛威德。

密严中之人,一切同于佛,超过刹那坏,恒游三昧中。世尊有大定,湛然而正受,相好诸功德,内外以庄严。众谓佛化身,从于兜率降,佛常密严住,像现从其国,住真而正受,随缘众像生。如月在虚空,影鉴于诸水,如摩尼众影, 色合而明现;如来住正定,现影亦复然。譬如形与像,非一亦非异;如是胜丈夫,成于诸事业,非微尘胜性,非时非自在,亦非余缘等,而作于世间。如来以因性,庄严其果体,随世之所应,种种皆明现,游戏于三昧,内外无不为。山川及林野,朋友诸眷属,众星与日月,皎境而垂象,如是诸世间,身中尽包纳,复置于掌内,散掷如芥子。佛于定自在,牟尼最胜尊,无能作世间唯佛之所化。盲暗无知者,驰流妄分别,计著于有无,若我及非我,或言一切坏,或言少分灭,如是诸人等,常自害其身,云何于此中,而生是诸见?佛是遍三界,观行之大师,观世如干城,所作众事业,亦如梦中色,渴兽所求水,因于种种业,风绳而进退。

 

佛于方便中,自在知见者,譬如工巧匠,善守于机发,亦如海船师,执拖而摇动。如来最微妙,寂静无有边,超诸有著根,净根之所证。是修行定者, 微妙定所依,一切观行人,明了心中住。佛体最清净,非有亦非无,远离于限量,及以能所觉。妙智相应心,最上之境界,知相皆无性,是即见如来。破诸相应心,不著于三昧,住于无染路一切皆无染。诸天乾闼婆,阿修紧那罗,仙人及外道, 赞叹而供养。于彼不耽求, 而兴世间业,以住本清净,相应妙理中。天人等见者,变化之所作,佛非彼此现,而同于日月。住于圆应道,现除诸贡高,异学各不同, 随宜而摄御。种种众智法, 王论三毗陀,悉是诸如来, 定力持而说。

国王王臣等,乃至山林处(中),所有诸仪则,皆从佛出生。十方众宝藏,出生清净宝,悉是天中天,自在威神故。一切三界中,有诸明智者,种种方便业, 因佛而成就。现从兜率降,婇女众围绕,歌舞共欢娱,日夜常游集;或如坚利智,舍陵波居士,执世之直绳,与夺而招放;虽于一切处,现为明智者,而在密严中,寂然无动作。此大牟尼境,凡愚异分别,譬如翳目人,亦犹众渴兽,如世观于幻,梦中诸所取。天中天境界,佛子见其真,如是观行人,如从于睡觉。那罗与伊舍,梵天娑旦那,难陀鸠摩罗,劫比首迦等,处定而思审,于此常迷惑;去来现在世,一切诸牟尼,习气覆于心,亦所不能见。善哉金刚藏,普行诸地中,复以佛威神,而居密严土是汝之境界,我今为汝说:

 

或有妄分别,胜性与微尘,如工作诸物,种种诸形相。生唯是法生,灭亦唯法灭,妄计一切物,细尘能造作。因能了于果,譬如灯照物,先不得其相,后坏亦复然。非于过去中,有体而可得,未来亦如是,离缘无有性。一一诸缘内,遍求无有体,不见性有无,亦无无有见。于蕴瓶衣等,微细而分别,三百有六十,邪宗坏正道,往来生死中,无有涅槃法。

讲解部分:

 

转一切见入佛见,佛见入一切见。---《佛说梵网经》

 

欢迎大家继续回到密严法会的现场,这里超越了欲界、超越了色界、也超越了无色界(及色界的无想天)。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金刚藏菩萨发问,释迦牟尼佛回答。尔时,释迦牟尼佛讲说了一个偈颂:

根蕴如蛇聚,境界缘所触,痴爱业以生,众习缚难解。】

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我们的「五蕴」(五阴),色、受、想、行、识,就好像蛇一样盘踞在一起相互绞缠。我们接触到任何外在的境界,我们都习惯了去攀缘。在「无明」的愚痴中,在无始劫以来爱欲的缠缚下,在业力的惯性中,我们无数次地在轮回中流转。无量的习气束缚我们,使我们很难得到解脱。

【心及诸心法,动虑恒不安,觉观所缠绕,如龙共盘结,嗔毒从此兴, 譬如炎盛火。】

虽然都知道万法唯心,一切都是心起的作用。道理是知道了,但是我们依然躁动、焦虑,常常处在不安宁当中。有的时候退远了旁观所缠绕我们的一切,这「六根」、这「五蕴」像蛇又像龙一样一圈一圈地把我们盘绞着。我们经常在「六根」、在「五蕴」、在对所接触的一切境界的攀缘中生起嗔恨之毒。嗔恨之毒一旦兴起来,就好像是炎热的炽盛的火焰。

【诸修观行者,为舍众蕴法,于此常谛观,一心而不懈。】

所有修习观行的圣者们---观行其实就是「止观」,就是「奢摩他」与「毗婆舍那」的结合。「止观双运」就是修行禅定、定慧等持,在定中思维观察的意思。所有这些修习止观的修行者们,为了舍离「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捆绑,经常安住在内证境界中,在定中仔细观察,制心一处永远不会松懈。

【譬如虚空中,无树而有影,风衢与鸟迹,此见悉为难;能造及所造, 色与非色法,于彼见如来,其难亦如是。】

佛陀说:金刚藏啊,就好像在虚空中,有树就会有影子,只要有影子我们就推断那边有树。你不可能说离开树还能找到树的影子。没有树却妄寻树的影子,这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刮风了,风刮得无处不在,你要是想找寻风所走过的道路也是相当困难。刮风的时候好像尽虚空遍法界都是风,被风占满了。当风消失的时候,彻底消失得无影无踪时,你却无法找寻到风所走过的道路。

鸟儿在天空中飞过不曾留下任何的痕迹,你要想找寻鸟儿留下的痕迹简直是徒劳啊。如果说喷气式飞机还能留下痕迹,但是鸟儿却不曾留下痕迹。就如同我们无法离开树,在虚空中找寻树的影子。我们无法找到风的道路,无法找到鸟儿的痕迹。一切能造及所造之物,一切色与非色之法,你在这里面去寻找如来简直是难上加难啊。如来不在能造中、不在所造中、不在能所二元中,如来不在色法与非色法中,如来不在这里。

【真如实际等,及诸佛体性,内证之所行,超诸语言境。】

如来的真身是法身、法性、如来藏、涅槃、真如、实际,这诸佛真正的体性是所有诸佛向内挖掘、向内所证得的,并不是语言能够形容的。一切的美好,当到达极处的时候就已经超越了语言,你只能全身心的去感受,用你所有的灵魂去感受。如来的真身、诸佛的真正体性是内证之所行,超越了一切语言之境。

【涅槃名为佛,佛亦名涅槃】   
什么是佛呢?涅槃就是佛。远离了三界,回归真如。涅槃就是佛,佛就是涅槃。

【离诸分别想,云何而可见?碎末于金矿,矿中不见金,智者巧融炼,真金方乃显;】

真正的佛是涅槃,只有当你远离了所有分别之想的时候,你才能见到它。我们怎么样见到真佛呢?在金矿中藏着无数黄金的碎末,你去发掘这些金矿的时候只看到无量的碎末充满染污、粗糙,看不到纯金。但是智慧的人把金矿中黄金的碎末集中到一起,进行善巧的融炼,真金就显现出来了。从金矿中必定能够提炼出真金。

【分剖于诸色,乃至为微尘,及析求诸蕴,若一若异性,佛体不可见,亦非无有佛。】

你要是想见到真佛,一定要细微的拆分剖析那些色相,在色相里是没有真佛的。色相一直剖析到微尘,微尘中都不存在真佛。微尘剖析到最后只是空,甚至说只是震动,只是意识意念。你去分析推求色、受、想、行、识五蕴,在色、受、想、行、识五蕴中也见不到真佛。不管你把五蕴理解成一还是异,不管你把五蕴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还是分别开来色是什么、受是什么、想是什么、行是什么、识是什么。佛的真身并不在五蕴中,但是五蕴中也不能讲没有佛的存在。

【定者观如来,三十二相具,】

很多修习禅定的人,在定中能够观到诸佛的三十二相。如果你深入禅定,是真的能够观到诸佛的三十二相,那并不是你仅凭肉眼就能看到的。修习禅定的人可以看到很多常人看不到的东西。修习禅定就好像拿起了一个望远镜、显微镜。你不拿起禅定的望远镜、显微镜,你就看不到这些东西。

【若乐等众事,施作皆明显,是故不应说,如来定是无。】

在禅定中你能看到佛,在禅定中你不仅能见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诸佛,这里还有无边的喜乐生起来。所以在佛国中很多的圣者以禅定中的喜悦为自己的食物。在禅定中你还能看到诸种佛国所进行的诸多佛事。佛陀进行的一切布施,进行的一切利益众生的工作,都是如此的明明了了啊!所以你不能讲:如来就是空,就是什么都没有。在你不修禅定时所觉知到的「空」,当你修习禅定时可能就变成了「有」。

【三昧一缘佛,善因善根佛,一切世胜佛,及正等觉佛,】

世间大概有五种佛。一种是「三昧一缘佛」,一种是「善因佛」,一种是「善根佛」,一种是「一切世胜佛」,一种是「正等正觉佛」,大概的分成这五种佛。

 

「三昧一缘佛」,代表佛修习禅定的这个方面。「三昧一缘佛」赞叹的是诸佛常修禅定,「三昧」就是三摩地、定慧等持、止观双运。不是只有「止」也不是只有「观」,而是二者的完美平衡。「一缘」代表将众缘置于一处,息下心来,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安处在「三昧耶」的境界,这是「三昧一缘佛」,侧重于佛陀的禅定方面。

 

「善因佛」,代表佛是一切善的因。因为佛代表无量的慈悲,代表无尽的菩提心。至善将解救一切众生,佛就是至善,就是善到极处,不想自己只想着众生。佛是一切善的因。

 

「善根佛」,佛是一切善的根本,就如同菩提心是一切善的根本,慈悲心是一切善的根本。善是一切生命的根本,善是一切生命力的根本。如果说恶是毁灭性的、是毁灭的根本,善就是催生的根本。

 

「一切世胜佛」,不管在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一切世涵盖了一切时间、空间,佛陀都是三界最殊胜的,值得一切天人所供养。

 

「正等觉佛」,侧重指佛陀圆满究竟的觉悟。佛陀是正遍知,遍知一切,且如其实相、无上正等正觉。在对于宇宙实相的了解和把控上没有人能超过佛。

【如是五种佛,所余皆变化,三十二胜相,如来藏具有,是故佛非无, 定者能观见。】

大概的把佛分成五大类别,同一佛可能具备以上五种特点。不谈以上五种特点的时候,侧重的是佛陀无量无数的应化身。如来有三十二种殊胜之相。这三十二种殊胜之相,是从这个如来藏的源头所显发出来的。你看呐!在禅定中你都看到了如来的三十二相,所以你不能讲佛是不存在的。你只要深入禅定就能观到你所观的佛、无量的佛、数不清的佛。从久远的过去,到现在,到无量的未来,有无量无数的佛,数也数不清。

出过于三界,无量诸佛国,如来微妙刹,净佛子充满,】

佛是超过三界的,超过欲界超过色界超过无色界当你真的在定中超过了三界,你就能看到无量的诸佛国土,如来的微妙神圣刹土而无量的诸佛国土都至纯、至净的佛子所充满,无量的圣众充满一切的国土

【禅慧互相资,已成坚固性,游于密严土、思惟佛威德。

在诸佛国土中,「是禅定,「是般若在佛国中禅定与般若智慧互相辅助支撑,处处都是定慧相资定慧相辅定慧等持已经成了一种坚固的体性所有圣者都是定慧等持,就这样游于密严国土上所有的佛国所有的圣众都在思维佛的威德佛的威德浸润到他们的内内外外无边无际。

【密严中之人,一切同于佛

处在密严刹土的圣者们。你们就如同诸佛一样,你们已经超过了三界内那刹那刹那变坏你们永恒游弋在三昧的海当中。

无量无数的佛国,无量无数的圣众无量无数的密严刹土来到这里的圣者们呐!你们就如同佛

【超过刹那坏,恒游三昧中。世尊有大定,湛然而正受,】

这里是三昧耶圣海,这里是三摩地的海洋,一切的佛世尊都能深入这样的大禅定,湛然清澈地住在自性的光明当中。

【相好诸功德,内外以庄严。众谓佛化身,从于兜率降,】

诸佛如来都有无量的相好、无量的功德,内外庄严。大家都说佛的应化身啊,一般是从欲界的兜率天降下来的。

【佛常密严住,像现从其国,住真而正受,随缘众像生。】

而实际上大家要了解到,佛陀的真身常常在密严佛国安住。佛陀的应化身的显现,追溯到那个根源,也是在密严佛国呀。在密严佛国这里住于真如、领受正受,随缘去化现一切像。

【如月在虚空,影鉴于诸水,如摩尼众影,色合而明现;】

就好像月亮在虚空中动也没有动,它的影子却在一切诸水中显现出来。又好像摩尼宝珠里的影像,色相与摩尼宝珠的能照之性相和合,然后摩尼宝珠里就显现出这样的明相。

【如来住正定,现影亦复然。譬如形与像,非一亦非异;】

如来安处在三摩地正定当中,拥有大圆镜智,照出一切的影像。就好像世间有形状的就有显像。形状与显像不能说是一,也不能说是异。

【如是胜丈夫,成于诸事业,非微尘胜性,非时非自在,亦非余缘等, 而作于世间。】

就是这样的殊胜的大丈夫,圆满完成了诸种自觉觉他的事业。无所谓微尘、胜性,无所谓时,无所谓自在,无所谓着相的所有缘。如来---殊胜的大丈夫,就这样自如地显现在世间。

【如来以因性,庄严其果体,随世之所应,种种皆明现,】

他的因性是如此的殊胜,因性在密严佛国。密严佛国的真如因性,庄严了如来的果体,随着世间的因缘现化出种种的形象。

【游戏于三昧,内外无不为。】

在寂照的光明中,如来游戏在三昧耶的圣海中,内内外外、尽虚空、遍法界,无为而无所不为。

山川及林野,朋友诸眷属,众星与日月,皎境而垂象,】  

无论是在三界内的山川、树林、旷野之间,还是在朋友、亲人、眷属之中,或者在众多的星宿之间,或者在太阳和月亮之间,如来的三昧定境如此明亮、皎洁,在明亮、皎洁中垂下种种的色相,一切色相都是一切善巧。

【如是诸世间,身中尽包纳,复置于掌内,散掷如芥子。】

就这样,如来在诸多的世间,用他无量大的真身包纳了一切相。这一切相的世界,如来好像都可以放到自己的手掌中一样。随便地抛出去,像抛洒芥子一样轻松而简单。

【佛于定自在,牟尼最胜尊,无能作世间,唯佛之所化。】

常处在三昧定境中自在自如的如来,释迦牟尼被称为最殊胜的世尊。这世间的一切,谁能造作呀?只有佛在他的三昧定境中随意地显化。

【盲暗无知者,驰流妄分别,计著于有无,若我及非我,】

那些盲冥无知者、那些常处在无明的幽暗中的人,随着业力在轮回中流淌来流淌去,用他的妄心进行虚妄的分别。不是记著,就是记著,不是记著,就是记著非我」。

【或言一切坏,或言少分灭,如是诸人等,常自害其身,】

或者说一切空、一切败坏无有意义,或者说这部分消灭了、那部分长存,总是着相。这样的人总是自己伤害了自身

【云何于此中,而生是诸见?佛是遍三界,观行之大师,】

为什么他们会在妄相中生出这样的诸多的知见?妄心、分别心害了他们。而如来、诸佛是超越三界的修习止观的大师。

【观世如干城,所作众事业,亦如梦中色,渴兽所求水,】

在如来的定境中看一切的幻象,不过是像乾达婆城一样,像海市蜃楼一样。如来所造作的诸多自觉觉人、利众生的事业,就像梦中的色相、梦中的游戏。又好像焦渴的野兽把阳焰当做水,而起种种造作。如来度众生亦复如是,梦中之事而已。

【因于种种业,风绳而进退。】

我们看虚空中的风,说来就来,说走就走。风是如此的虚空,你没有办法把虚空拧绞成一根绳子。如来所做的梦中之事就如同风绳,如焰、如幻、如同虚空。

【佛于方便中,自在知见者,譬如工巧匠,善守于机发,亦如海船师,执拖而摇动。

如来在种种的方便中,自如自在地知见了一切。就好像世间的工巧匠,善于找到最恰当的时机发动他的机器。又好像世间开船的船师---大海上开船的船师,执拖着帆绳在最恰当的时候摇动。

【如来最微妙,寂静无有边,超诸有著根,净根之所证。】

如来是最微妙的,如来的寂静无有边界。如来超越了三有,超越了众生的执著之根。如来常处在自性的明净中,清净明亮就是如来的根本。

【是修行定者,微妙定所依,一切观行人,明了心中住。】

如来长期修习禅定,在禅定中遍知一切微妙。定境是如此的微妙啊!一切修习止观的圣者们,你们的心中是如此的明了一切呀。

【佛体最清净,非有亦非无,远离于限量,及以能所觉。】

你们明了佛体是最清净的、是非有非无的,远离了一切有限之量,远离了一切能觉所觉。

【妙智相应心,最上之境界,知相皆无性,是即见如来。】

在禅定中你们契入到甚深的般若妙慧,你们完全融化到甚深的般若妙智,这是最上的境界。在定境中了知一切色相都没有自己本在的属性,不过都是虚妄的生灭。当了解到一切相无有生、无有性,你们就见到如来的真身了。

【破诸相应心,不著于三昧,住于无染路,一切皆无染。】

如来的真身破除了对于所有诸相的执著,真正的与自性相应。在三昧中无所住、无所著、无所染,一切无染。本来无一物,何处有(惹)尘埃

【诸天乾闼婆,阿修紧那罗,仙人及外道,赞叹而供养。】

无论是天界的众生,乾闼婆、阿修罗、紧那罗、仙人和外道都赞叹如来、供养如来。

【于彼不耽求,而兴世间业,以住本清净,相应妙理中。】

而如来并不贪求世人的赞叹和供养。如来怀着慈悲的本能,兴化世间度众生的事业。如来安住在本在的清净中,安住在如其实相的妙理中。

【天人等见者, 变化之所作,佛非彼此现,而同于日月。】

天人等等众生见到如来,知道原来如来能够变化一切。如来并不是他所变化出来的一切,但是他又像太阳月亮一样璀璨夺目、散放光芒。

【住于圆应道,现除诸贡高,异学各不同,随宜而摄御。】

如来安住在圆满的、与真如相应的道路上,除掉了所有的贡高我慢。世间种种学说各有各的侧重、各有各的不同。如来都能够用他的善巧方便去摄受和统御各种各样的学说。

【种种众智法,王论三毗陀,悉是诸如来,定力持而说。】

世间种种的、众多的智慧方法,王论、三毗陀,如来都能够摄受和统御,如来如果想要随顺去讲的话,在他定力的加持下,也能够讲说这一切种种的世间异学。

 

「正遍知」---遍知一切,统摄一切,调御一切,应用一切。

 

【国王王臣等,乃至山林处,所有诸仪则,皆从佛出生。】

世间有国王、大臣甚至走到深山老林里都有诸多的仪轨、轨则。这一切都来自于如来。

【十方众宝藏,出生清净宝,悉是天中天,自在威神故。】

十方的、一切众多的宝藏都出生于清净之宝---如来藏。如来是天中之天,有无量的自在威神。 

【一切三界中,有诸明智者,种种方便业,因佛而成就。】

在一切三界中有诸多的、好像散发光明的圣者、智者。这些智慧者他们有种种的方便造作,都是因着如来而成就的。

【现从兜率降,婇女众围绕,歌舞共欢娱,日夜常游集;】

如来应化在世间的时候,常常显现是从兜率天降下来的。在兜率天有众多的婇女们围绕着,在他周围歌舞娱乐,日日夜夜陪伴在他身边。

【或如坚利智,舍陵波居士,执世之直绳,与夺而招放;】

而如来秉持着他坚利的智慧,就好像舍陵波居士一样,秉持世间的轨范、轨则,刚直不阿。这像直绳一样的轨范、轨则足以摄受众生了。

【虽于一切处,现为明智者,而在密严中,寂然无动作。】

不管如来应化在哪里,应化在一切地方,他都显现为贤明的智者。而当回归真身、回归密严刹土的时候,如来又如此的安静寂然,没有任何的动作。

【此大牟尼境,凡愚异分别,譬如翳目人,亦犹众渴兽,】

这就是释迦牟尼所证得的境界。一般的凡夫、愚人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不符合实际的分别,就好像眼睛有疾病的人看到一切虚妄的相,也好像众多焦渴的野兽们看到阳焰就理解为水。

【如世观于幻,梦中诸所取。天中天境界,佛子见其真,如是观行人, 如从于睡觉。】

我们看三界世界就好像是幻梦一般。而佛陀天中天的境界,只有深入到密严刹土的佛子们,你们才能见到真实。深入到密严刹土的这些修习止观的修行者们,你们就好像大梦初醒一样。

【那罗与伊舍,梵天娑旦那,难陀鸠摩罗,劫比首迦等,处定而思审,】

无论是那罗、伊舍、梵天、娑旦那、难陀鸠摩罗、劫比首迦等等,只要你们修习禅定,在禅定中思维、谛观,你们就能消除过往惯常的迷惑。

【于此常迷惑;去来现在世,一切诸牟尼,习气覆于心,亦所不能见。】

也许过去还常常迷惑,过去可能是习气覆盖了你们的心识,让你们见不到如来的真相。无论是过去、未来还是现在世,一切释迦牟尼的真相通过深入禅定、深入密严刹土你们都能了解。

善哉金刚藏,普行诸地中,复以佛威神,而居密严土,是汝之境界,我今为汝说:

善哉金刚藏菩萨,你已经遍历了从初地到十地的一切境界,再加上佛陀神力的加持,你能够安居在密严刹土上。密严刹土也是你的境界,所以今天我才给你讲说

或有妄分别,胜性与微尘,如工作诸物,种种诸形相。

也许还有人在虚妄的分别微尘、胜性啊,像工匠造作诸物一样于种种的形象。

生唯是法生,灭亦唯法灭,妄计一切物,细尘能造作。

但是金刚藏啊你们要知道「生唯是法生亦唯灭」。的世界有成住坏空的规律去推动。相生是规律在推动他出生。相的灭是规律推动它灭而时间的规律就是业力、就是习气生是习气业力推动它生,灭是习气业力推动它灭习气业力让你们虚妄地计著一切事物最微细的尘土中也无法停止你们虚妄的造作。

因能了于果,譬如灯照物,先不得其相,后坏亦复然。

当你们找到了万物生成的,就明了了一切的果就好像找到打开灯就能照亮一切事物一样一切相都是虚妄的,都是空的本性是空我们从来没有真的得到过什么,也从来没有真正的失去过败坏过什么相。相只是虚妄,只是幻觉

非于过去中,有体而可得,未来亦如是,离缘无有性。

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我们都得不到具体的什么体,一切无所得一切无可得,一切都是因缘会遇的结果。即便是能生,在遇到外的时候因和缘如果无法会你就看不到有的产生

一一诸缘内,遍求无有体,不见性有无,亦无无有见。于蕴瓶衣等,微细而分别,

在一切诸中遍求,却没有他们稳固的属性。慢慢的你看不到性的有还是无也并非什么都看不见就好像在五蕴识中,造作瓶子、造作衣服,在相上有分别在性上本来空。

三百有六十,邪宗坏正道,往来生死中,无有涅槃法。】

三百有六十,如此复杂而复,性上本来空世间的各种邪不正的宗派败坏了空性的正,他们认为在往来的周旋往复的生死中没有「涅槃」法,因为他们并没有从相中出离。没有从相中出离,他们就无法得证「涅槃」之法。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未曾闻死亡声响

【佛教故事】未曾闻死亡声响

关注「醍醐禅院」公众号佛教故事|Buddhist stories|未曾闻死亡声响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Tihu Buddhist Institut...

【禅修课】第三期 031 “正念”

【禅修课】第三期 031 “正念”

 ▼禅修课▲         ∧第三期∨&nbs...

【佛教故事】佛为生漏梵志说法

【佛教故事】佛为生漏梵志说法

关注「醍醐禅院」公众号佛教故事|Buddhist stories|佛为生漏梵志说法往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华严经》272(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下)

《华严经》272(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尔时,善财童子依弥勒菩萨摩诃萨教,渐次而行,经由一百一十余城已,到普门国苏...

【佛教故事】弥勒佛出世本缘(二)

【佛教故事】弥勒佛出世本缘(二)

关注「醍醐禅院」公众号佛教故事|Buddhist stories|弥勒佛出世本缘(二)当时,大迦叶同诸比丘聆...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