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华严经》法界实相058

摄心为戒。因戒生定。

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佛子,菩萨如是清净诸波罗蜜时,圆满诸波罗蜜时,不舍诸波罗蜜时,住大庄严菩萨乘中,随其所念,一切众生皆为说法,令增净业而得度脱。

法慧菩萨继续对精进慧菩萨说:伟大的佛子呀,菩萨就像前面我们所提到的,清净了自己诸多波罗蜜的时候,圆满了诸多波罗蜜的时候,不舍诸多波罗蜜的时候,就可以住于大庄严菩萨乘中,随其所念,一切众生皆为说法,令一切众生增长净业而得度脱。

堕恶道者,教使发心;在难中者,令勤精进;多贪众生,示无贪法;多瞋众生,令行平等;著见众生,为说缘起;欲界众生,教离欲恚恶不善法;色界众生,为其宣说毗钵舍那;无色界众生,为其宣说微妙智慧;二乘之人,教寂静行;乐大乘者,为说十力广大庄严。

法慧菩萨说:那些堕恶道的众生,菩萨们可以使他们发起菩提心;那些陷入到危难中的众生,菩萨们可以劝他们精心勤苦地精进;那些贪欲炽盛的众生,菩萨们可以给他们讲说无贪之法;那些瞋恚甚重的众生,可以让他们心行平等;那些著个人、小我知见的众生,菩萨们为他们讲说缘起之法;欲界的众生,菩萨们教他们离欲,离开所有瞋恚、离开所有恶行、离开所有不善之法;色界的众生,菩萨们为他们宣说毗钵舍那(内观、保持觉知);无色界的众生,菩萨们给他们讲说微妙的智慧;二乘之人,菩萨们教他们修习寂静之行;爱乐大乘的这些众生,菩萨们给他们讲说如来的十种神通力用,种种的广大庄严。

如其往昔初发心时,见无量众生堕诸恶道,大师子吼作如是言:‘我当以种种法门,随其所应而度脱之!’菩萨具足如是智慧,广能度脱一切众生。

法慧菩萨说:就好像过去在菩萨们初发心的时候,见到无量众生堕到恶道里去,菩萨们就大作狮子吼说:「我一定会用种种法门,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度脱你!根据当时所需要的,来度脱你!」菩萨们具足以上种种的智慧,所以能够广泛地度脱一切众生。

佛子,菩萨具足如是智慧,令三宝种永不断绝。所以者何?

法慧菩萨说:伟大的佛子精进慧呀,菩萨们具足了以上种种的智慧,所以可以使三宝的种性永远地不断绝呀!为什么这样讲呢?

菩萨摩诃萨教诸众生发菩提心,是故能令佛种不断;常为众生开阐法藏,是故能令法种不断;善持教法,无所乖违,是故能令僧种不断。

因为菩萨摩诃萨让所有众生发起了菩提心,所以能够让佛种不断绝;菩萨们常常为众生开阐、演说微妙的法藏,所以能够让法种不断绝;菩萨们善于行持教法,无所乖违(没有违背佛意的地方),所以能够让僧种不断绝。

复次,悉能称赞一切大愿,是故能令佛种不断;分别演说因缘之门,是故能令法种不断;常勤修习六和敬法,是故能令僧种不断。

再者说:菩萨们能够称扬、赞叹一切大愿,所以能够让佛种不断绝;菩萨们可以分别地演说「因缘之门」,所以能让法种不断绝;菩萨们常勤修习「六和敬」之法,所以能够让僧种不断绝。


关于「六和敬」大家都了解: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如果所有的僧团、道场都能够奉行六和敬的话,僧种也将不断绝。


我们来看一下「六和敬」的内容:

见和同解:任何一个道场集合在一起的这些人,一开始知见上可能有一些差异,慢慢地就统一化了,大家的知见都是类似的。

戒和同修:大家都按照佛陀的「律藏」所讲的戒律的内容,认真地去持戒,那么在行为上也保持了一致。戒和同修的结果其实是身、口、意的和谐

身和同住:大家身体是住在一起的,生活在一起的。

口和无诤:大家的心是类似的,知见类似,持戒持得差不多,那么也不容易起争吵、争端。

意和同悦:大家都在熏修同一个法门,有类似的修行方法,彼此能够理解。一个人法喜充满的时候,所有人都法喜充满;一个人以禅悦为食的时候,周围所有人都以禅悦为食,所以非常的和谐。

利和同均:这个道场得到的信众的供养,大家是平均分配的,没有人多拿,没有人少拿(甚至有一些类似共产主义的感觉)。

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见和同解

一共六个和,让人感觉所有的人都是「松、空、化」。


复次,于众生田中下佛种子,是故能令佛种不断;

接下来,法慧菩萨说:伟大的佛子精进慧呀,因为菩萨们在众生的田地里种下了佛法的种子,所以能够让佛的种性不断绝。

【醍醐】

就是培养无量多的佛的继承人、接班人,所以佛种不断绝

护持正法,不惜身命,是故能令法种不断;统理大众,无有疲倦,是故能令僧种不断。

菩萨们护持正法,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身家性命,所以能让法种不断绝;菩萨们统理大众,没有疲惫、厌倦的时候,所以能够让僧种不断绝。

「僧种」代表什么?

    代表可以统理大众,无有疲倦的人。统理——统筹、管理大众。按照佛陀的教法,按照经、律的指引,来统理大众,无有疲倦,使得僧种不断绝。

    《地藏十轮经》里讲,在家人如果有修、有证了,那也是「胜义僧」了,这个僧种是包括出家和在家的。

复次,于去、来、今佛所说之法、所制之戒,皆悉奉持,心不舍离,是故能令佛、法、僧种永不断绝。

接下来,因为菩萨们对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讲的法、所制定的戒律都能够去奉持。信奉、行持诸佛所说之法、信奉行持诸佛所制定的戒律,菩萨的心从来不会舍离佛陀的教法与佛陀制定的戒律,所以菩萨们可以让佛法僧三宝种性永不断绝。

菩萨如是绍隆三宝,一切所行无有过失,随有所作,皆以回向一切智门,是故三业皆无瑕玷。

菩萨们就这样绍隆了三宝,让三宝绵延不绝。菩萨们一切所行,没有任何的过失,不管造作了什么样的胜行,都能够回向一切智门,回向自己速速地证得一切智。所以说菩萨们身口意三业没有任何的瑕疵,也没有任何污点。

无瑕玷故,所作众善,所行诸行,教化众生,随应说法,乃至一念,无有错谬,皆与方便智慧相应,悉以向于一切智智,无空过者。】

因为菩萨们的身口意没有瑕疵和污点的缘故,所以「所作众善,所行诸行,教化众生」。因为菩萨们做到身口意没有任何的瑕疵和污点,所以讲话非常有影响力、威慑力,大众都能够信受奉行。菩萨们所做的一切众善、所行的诸行,去教化众生。该讲什么法就讲什么法,乃至「一念无有错谬」,在每一念这么短的工夫里,菩萨们都不会犯任何的错误,都不会偏离佛陀的正法,偏离佛陀的戒律。所以菩萨们所做的一切都与方便智慧相应,而且一切都回向于「一切智智」,「一切智智」是最殊胜的、佛独有的智慧啊!

如果菩萨们持续地这样修:身口意没有任何的过失,又不停地绍隆三宝,那么必定成就!菩萨们在任何一念都无有空过呀!每一念都在利益众生。

 

【菩萨如是修习善法,念念具足十种庄严。何者为十?】

菩萨们就这样地修习善法,念念间就具足了十种庄严。哪十种庄严呢?

【所谓:身庄严,随诸众生所应调伏而为示现故;】

首先是菩萨们获得了身相的庄严,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示现什么身。

【语庄严,断一切疑,皆令欢喜故;】

菩萨们获得了「语庄严」,言语的庄严。言语庄严:第一、无有错谬,要符合佛陀的经教、律教;第二、在用词上要很庄严,一旦这个言语说出来,就能够真正地解决众生的疑惑(可以断众生一切的疑惑),让众生内心满足而欢喜,所以显得非常的庄严。

【醍醐】

菩萨们回答一个问题时,非常地有效率、有效果,让众生口服、心也服,所以非常庄严

【心庄严,于一念中入诸三昧故;】

菩萨们心的庄严体现在定功方面,在一念之间可以入到诸多的三昧境界中。定功深厚,所以非常庄严。

【佛刹庄严,一切清净,离诸烦恼故;】

菩萨们所在之处及一切的佛国净土非常的庄严,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太清净了,身口意没有任何的过失,到哪里都能够清净、庄严该处,所以非常庄严。佛刹因为有了菩萨们的存在而庄严,一切众生因为有了菩萨而离开所有烦恼。

【光明庄严,放无边光普照众生故;】

菩萨们的光明也非常的庄严,菩萨可以「放无边光普照众生」。怎么样才能发光?净极才有光啊!随着内心清净的程度,你光明的范围、辐射的范围也会有变化,你的心越清净,你的光明辐射范围越大。

    
菩萨从初发心修行直至成佛所要经历的五十二个等级: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位次。这是修习的次第么?比如十信没有修好,十地就不可能到达是吗?身体发光和发光地不是一回事吧?


   
对。天人也可发光的

【众会庄严,普摄众会,皆令欢喜故;】

菩萨们用自己的身口意所证的境界,所晓知的诸法……一切一切,普摄所有与会的大众,让大家感到非常地欢喜。

一听说某某菩萨来了,大家无限地欢喜。为什么?大家对于菩萨怀着无限的爱戴、崇敬之心的缘故啊!


【神通庄严,随众生心,自在示现故;】

接下来,「神通庄严」,随着众生的心,菩萨可以自在地示现神通。有的众生迷于神通之相,比如说发现个光团、莲花、火焰,或者是闻到香味儿......菩萨就相应地示现。有的众生迷他心通,或者迷宿命通,或者迷神足通,菩萨就在恰当的时候去示现。

【正教庄严,能摄一切聪慧人故;】

然后「正教庄严」,菩萨们讲的任何话都符合正法、正教,所以摄一切聪慧人。世界上自恃聪明、自恃有智慧的人非常多,菩萨一跟他讲话就把他征服了,因为这些人可能还是小我的智慧,比较偏颇。菩萨们一讲话,就能够圆满他、纠正他,所以就摄服了人心。

【涅槃地庄严,于一处成道,周遍十方悉无余故;】

还有涅槃之地非常庄严,菩萨在一个地方成道了,他可以在法身当中周遍十方,无有遗余。

【巧说庄严,随处、随时、随其根器为说法故。】

还有「巧说庄严」,菩萨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随着适宜、随着众生的根性给他讲法。

【菩萨成就如是庄严,于念念中,身、语、意业皆无空过,悉以回向一切智门。】

在能言善辩方面也非常的庄严,菩萨们就成就了以上种种的庄严,在念念之中,身口意都没有任何的过失,也没有任何的虚耗,一切功德回向一切智门,回向自己成就佛道。

【若有众生见此菩萨,当知亦复无空过者,以必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如果有众生见到这样的菩萨,就知道这个众生的生命也不会再浪费了,这个众生能够见到这样伟大的菩萨,他必定在这样菩萨的教化下,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呀!

【若闻名,若供养,若同住,若忆念,若随出家,若闻说法,若随喜善根,若遥生钦敬,乃至称扬、赞叹名字,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上所讲的具备十种庄严的菩萨们是如此的伟大,如果有众生听闻他们的名号,或者有幸供养他们,甚至或者有机会跟他们同住,或者忆念思惟这样的菩萨,或者随着这样的菩萨而出家了,或者听闻这样的菩萨讲说正法,或者随喜这样的菩萨善根,或者遥远地就生起钦佩和爱敬之心,或者听说这样的菩萨就开始称扬赞叹他们的名号,这些所有众生都能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非常熟悉的种种大菩萨,像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等等,如果我们有机会听闻他们的名号,或者有机会供养他们,与他们同住,或者忆念他们,或者随他们出家,听闻他们讲法,或者随喜善根、遥生钦敬,或者是称扬、赞叹这些菩萨的名号,我们必定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子,譬如有药,名为善见,众生见者,众毒悉除;菩萨如是成就此法,众生若见,诸烦恼毒皆得除灭,善法增长。

法慧菩萨说:伟大的佛子呀,就好像有一种药名字叫「善见」,众生见到这种药,所有的毒害都能除掉;菩萨们成就以上种种殊胜的妙法,众生见到这样的菩萨,所有的烦恼毒都能够除灭,他的善法就得以增长了。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法中,勤加修习,以智慧明,灭诸痴暗;以慈悲力,摧伏魔军;以大智慧及福德力,制诸外道;

法慧菩萨说:伟大的佛子精进慧呀,菩萨摩诃萨安住于此法中,勤加修习,就能以自己智慧的大明,灭除所有的愚痴、幽暗;用自己的慈悲之力,摧伏所有的魔军;用自己的大智慧及福德力,制伏所有的外道。

以金刚定,灭除一切心垢烦恼;以精进力,集诸善根;以净佛土诸善根力,远离一切恶道诸难;以无所著力,净智境界;以方便智慧力,出生一切菩萨诸地、诸波罗蜜,及诸三昧、六通、三明、四无所畏,悉令清净;

以金刚之定,灭除一切的心垢烦恼;以精进之力,修集所有的善根;以净佛土所有的善根之力,远离一切的恶道诸难;以无所著之力,清净智慧境界;以方便智慧力,出生一切菩萨诸地、诸波罗蜜,以及诸三昧、三明、六通、四无所畏,一切一切都令清净。

以一切善法力,成满一切诸佛净土,无边相好,身、语及心具足庄严;以智自在观察力,知一切如来力、无所畏、不共佛法,悉皆平等;以广大智慧力,了知一切智智境界;以往昔誓愿力,随所应化,现佛国土,转大法轮,度脱无量无边众生。

菩萨们如果做到了以上种种,就能够以自己的一切善法力,成满一切诸佛净土,拥有无边相好,身口意具足庄严;菩萨们就能以智自在观察力,知一切「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一切平等;能以自己的广大智慧力,了知一切智智境界(了知佛独有的境界);以往昔的誓愿之力,根据所应度化的众生,去显现佛国净土的模样,或者根据所应度化的众生,去到该去的佛国,去转大法轮,度脱无量无边的众生。

佛子,菩萨摩诃萨勤修此法,次第成就诸菩萨行,乃至得与诸佛平等,于无边世界中为大法师,护持正法;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守护受持广大法藏;获无碍辩,深入法门;

法慧菩萨说:伟大的佛子精进慧呀,如果菩萨摩诃萨勤修此种法,就会慢慢地成就所有的菩萨之行,到最后与诸佛平等,在无边的世界成为大法师,可以一直护持正法;被一切诸佛护念,菩萨们就可以守护、受持广大的法藏;获得无碍的辩才,深入无量的法门。

于无边世界大众之中,随类不同,普现其身,色相具足,最胜无比,以无碍辩巧说深法;

在无边的世界大众之中,随着众生类别的不同,就可以化现出相应的应化身,「色相具足,最胜无比」,以无碍的巧辨才讲说甚深的佛法。

其音圆满善巧分布故,能令闻者入于无尽智慧之门;

菩萨的圆满之音善巧分布,能够让听闻这法音的众生,入于无尽的智慧之门。

知诸众生心行烦恼而为说法,所出言音具足清净故,一音演畅,能令一切皆生欢喜;

菩萨们会了解众生心行的种种烦恼,从而给众生讲法。菩萨们所发出的一切语言音声,都具足了清净。菩萨们用同一种语言演畅妙法,就能让一切种类的众生都生起欢喜之心。

其身端正有大威力故,处于众会,无能过者;善知众心故,能普现身;

菩萨们身相端正、有大威力,处在众多人集会的地方,没有谁能超过菩萨;菩萨善于了知众生的心,所以普遍地示现种种的身形。

善巧说法故,音声无碍;得心自在故,巧说大法,无能沮坏;得无所畏故,心无怯弱;

菩萨们善巧演说诸法,音声无有障碍。菩萨们得到了心灵的大自在,可以「巧说大法,无能沮坏」;菩萨们证得了「四无所畏」,心里没有任何的怯弱。

于法自在故,无能过者;于智自在故,无能胜者;般若波罗蜜自在故,所说法相,不相违背;辩才自在故,随乐说法,相续不断;

菩萨们于法无比的自在,没有谁能胜过菩萨;菩萨们对于智慧无比的自在,没有谁能超过菩萨;菩萨们在般若波罗蜜方面也无比的自在,所说的一切法相,都不会违背实相;菩萨们在辩才方面也是无比的自在,随着众生爱乐地去讲说,适应他们根性的法,使一切妙法相续不断。

陀罗尼自在故,决定开示诸法实相;辩才自在故,随所演说,能开种种譬喻之门;大悲自在故,勤诲众生,心无懈息;大慈自在故,放光明网悦可众心。

菩萨们在陀罗尼方面也无比的自在,可以开说、演示诸法实相;菩萨们辩才自在,「随所演说」,能够展开种种的譬喻之门;菩萨们在大悲方面无比的自在,可以精勤地教诲众生,心里没有懈怠和休息时候;菩萨们在大慈方面也无比的自在,所以用光明之网,悦可众生之心。

菩萨如是处于高广师子之座演说大法,唯除如来及胜愿智诸大菩萨,其余众生无能胜者、无见顶者、无映夺者;欲以难问令其退屈,无有是处。

菩萨们就这样处在高广的狮子座上,演说如来的大法,除了如来以及胜愿智诸大菩萨,其他的众生没有谁能超过菩萨、没有谁能见到菩萨的头顶、没有谁的光明能超过菩萨;如果有谁想向菩萨发难,给菩萨制造障碍,想让菩萨退屈,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佛子,菩萨摩诃萨得如是自在力已,假使有不可说世界量广大道场满中众生,一一众生威德色相皆如三千大千世界主。

法慧菩萨说:伟大的佛子精进慧呀,菩萨摩诃萨证得了以上种种的自在之力之后,假使有不可说、无量世界的广大道场中,都充满众生,每一个众生都是「威德色相」,像三千大千世界的世界主一样。

菩萨于此才现其身,悉能映蔽如是大众,以大慈悲安其怯弱,以深智慧察其欲乐,以无畏辩为其说法,能令一切皆生欢喜。

菩萨在其中示现自己的应化身,他的光明也能照耀所有的大众,用他的大慈悲去安抚众生内心的怯弱,用自己甚深的智慧,去观察众生内在的欲乐和愿望,菩萨们可以用无畏的辩才,给所有众生讲法,让一切众生心生欢喜。

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成就无量智慧轮故,成就无量巧分别故,成就广大正念力故,成就无尽善巧慧故,成就决了诸法实相陀罗尼故,成就无边际菩提心故,成就无错谬妙辩才故,成就得一切佛加持深信解故,成就普入三世诸佛众会道场智慧力故,成就知三世诸佛同一体性清净心故,成就三世一切如来智、一切菩萨大愿智,能作大法师开阐诸佛正法藏及护持故。

为什么这样讲呢?伟大的佛子精进慧呀,菩萨摩诃萨成就了无量的智慧之轮,成就了无量的善巧方便,成就了广大正念之力,成就了无尽的善巧智慧,成就了决了诸法实相的陀罗尼,成就了无边际的菩提心。菩萨们成就了无有错谬的微妙辩才,成就了得一切佛加持的甚深的信解,成就了普入三世诸佛众会道场的智慧之力,成就了了知三世诸佛同一体性的清净之心。菩萨们成就了三世一切如来的智慧、一切菩萨的大愿智慧,能成为真正的大法师,开阐诸佛如来的正法宝藏,菩萨们可以护持诸佛如来的正法宝藏。

尔时,法慧菩萨欲重宣其义,承佛神力而说颂言:

这个时候,法慧菩萨想要重新强调一下前面所讲的内容,就在佛陀威神力的加持下,讲述了一个偈颂:

心住菩提集众福,常不放逸植坚慧,

正念其意恒不忘,十方诸佛皆欢喜。

念欲坚固自勤励,于世无依无退怯,

以无诤行入深法,十方诸佛皆欢喜。

佛欢喜已坚精进,修行福智助道法,

入于诸地净众行,满足如来所说愿。

如是而修获妙法,既得法已施群生,

随其心乐及根性,悉顺其宜为开演。

菩萨为他演说法,不舍自己诸度行,

波罗蜜道既已成,常于有海济群生。

昼夜勤修无懈倦,令三宝种不断绝,

所行一切白净法,悉以回向如来地。

菩萨所修众善行,普为成就诸群生,

令其破暗灭烦恼,降伏魔军成正觉。

如是修行得佛智,深入如来正法藏,

为大法师演妙法,譬如甘露悉沾洒。

慈悲哀愍遍一切,众生心行靡不知,

如其所乐为开阐,无量无边诸佛法。

进止安徐如象王,勇猛无畏犹师子,

不动如山智如海,亦如大雨除众热。  

时,法慧菩萨说此颂已,如来欢喜,大众奉行

这个时候,在须弥山的顶上(在忉利天王的宫殿),在释迦佛的面前,由无量的所有法慧如来加持的法慧菩萨,讲说完上面这个偈颂之后,一切如来是无比地欢喜,一切大众信受奉行。

「佛子,菩萨如是清净诸波罗蜜时,圆满诸波罗蜜时,不舍诸波罗蜜时,住大庄严菩萨乘中,随其所念,一切众生皆为说法,令增净业而得度脱。堕恶道者,教使发心;在难中者,令勤精进;多贪众生,示无贪法;多瞋众生,令行平等;著见众生,为说缘起;欲界众生,教离欲恚恶不善法;色界众生,为其宣说毗钵舍那;无色界众生,为其宣说微妙智慧;二乘之人,教寂静行;乐大乘者,为说十力广大庄严……菩萨具足如是智慧,广能度脱一切众生。」

 

「菩萨如是修习善法,念念具足十种庄严……所谓:身庄严,随诸众生所应调伏而为示现故;语庄严,断一切疑,皆令欢喜故;心庄严,于一念中入诸三昧故;佛刹庄严,一切清净,离诸烦恼故;光明庄严,放无边光普照众生故;众会庄严,普摄众会,皆令欢喜故;神通庄严,随众生心,自在示现故;正教庄严,能摄一切聪慧人故;涅槃地庄严,于一处成道,周遍十方悉无余故;巧说庄严,随处、随时、随其根器为说法故。菩萨成就如是庄严,于念念中,身、语、意业皆无空过,悉以回向一切智门。若有众生见此菩萨,当知亦复无空过者,以必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若闻名,若供养,若同住,若忆念,若随出家,若闻说法,若随喜善根,若遥生钦敬,乃至称扬、赞叹名字,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相关文章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4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4

《华严经》要点复习004CELEBRATION---------醍 醐---------?华严境界,真实不虚...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Tihu Buddhist Institut...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1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1

《华严经》要点复习001CELEBRATION【一时,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释迦牟尼佛...

【禅修课】第三期 028 “怎样修”

【禅修课】第三期 028 “怎样修”

 ▼禅修课▲         ∧第三期∨&nbs...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讲到,善财童子至心恳切地想要见普贤菩萨……【时,善财童子即见普贤菩萨,...

《华严经》270(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

《华严经》270(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又见一切诸宝镜中种种形像。所谓:或见诸佛众会道场,或见菩萨众会道场,或见声...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