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华严经》法界实相057


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犹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佛子,菩萨住十种法,令诸大愿皆得圆满。何等为十?】

法慧菩萨对精进慧菩萨说:伟大的佛子精进慧啊,很多菩萨都发了伟大的誓愿了,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圆满自己的大愿,让自己的大愿得以成就呢?菩萨应该安住以下十种法,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醍醐】

因为我们学院很多师兄也都发了大愿了,怎么样让我们的愿望真的能够实现呢?我们看一下:

【一者、心无疲厌;】

我们的心不要疲惫和厌倦,要恒常地精进,不忘初心。

【二者、具大庄严;】

怎么样具备大的庄严呢?我们肯定要守好戒律,最好能够守好菩萨戒。既然你都发了无比殊胜的大愿,那么你的戒行会让你庄严。一个不放逸的人他本身就散放着一种端严之气。

【三者、念诸菩萨殊胜愿力;】

也要经常地想一想,这个世界上有无量无数的菩萨,不仅仅我发了大愿,所有诸位菩萨都发了殊胜的大愿,人家都发愿了,所有诸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也都发愿了,想一想周围那么多菩萨在努力,我怎么可以放逸(放松)呢?

【四者、闻诸佛土,悉愿往生;】

佛陀在不同的经典里,赞美过无量无数的佛国净土的殊胜样貌,不管听闻哪个佛土,我们心里都要生起向往之心,(都想着这个佛国太美好了,我一定要去)。这并不是说你不专一,而是你向往一切佛土。你怎么样才能去往一切佛土?其实只要你有能力去到一个佛土,其他佛土都能去了。所以对于所有的佛土都要生起向往之心,想要去到那里。佛陀赞美极乐世界的时候,你就憧憬着我可以到达极乐世界;佛陀赞美药师净土的时候,赞美众香佛国的时候……你都生起向往之心,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五者、深心长久,尽未来劫;】

既然我们都发了大愿了,就依愿而行,怀着深心,要有长久心,(不要三分钟热度),这种深心要绵延到未来劫。

【六者、愿悉成就一切众生;】

不是说仅仅自己成就就满足了,每天都要为所有众生祈祷、祝福、回向,愿所有众生都快速地成就,都能到达佛国净土,都能成佛。

【七者、住一切劫,不以为劳;】

不管我们在轮回中安住多少劫,我们都不会以为是麻烦事,不会厌恶。

在轮回相上讲,说:「我们要对轮回生起厌离之心」,那是初级阶段。现在到了高级阶段,尤其是守菩萨戒的菩萨们,我们在轮回中陪伴着众生,不要以为是很辛苦的事。

【八者、受一切苦,不生厌离;】

不管我们受了多少苦,我们都想着这是在消业呢,这是在锻炼自己的修行功夫呢,不要生起厌离之心。所以,我们菩萨更是能够承受一般人难以忍受的苦。

【九者、于一切乐,心无贪著;】

不管我们遇到了多么美好的境况,都不要生起贪著之心。美好的生活境遇,它的糟糕之处就在于我们常生贪著。一定要常观一切如梦,观一切如梦的当下就立刻超脱了。

【十者、常勤守护无上法门。

我们既然是菩萨,也发了大愿了,想要大愿速速地成就,就要「常勤守护无上法门」。只要是正法,就去守护它,不管是哪个宗派,哪种方便我们都去精勤地守护。

做到了以上这十点的话,我们的愿望就能迅速地圆满了。我们需要再一次强调一下这十点:第一、心无疲厌;第二、具大庄严;第三、念诸菩萨殊胜愿力;第四、闻诸佛土,悉愿往生;第五、深心长久,尽未来劫;第六、愿悉成就一切众生;第七、住一切劫,不以为劳;第八、受一切苦,不生厌离;第九、于一切乐,心无贪著;第十、常勤守护无上法门。

【佛子,菩萨满足如是愿时,即得十种无尽藏。何等为十?

法慧菩萨说:伟大的佛子,如果菩萨们发了大愿并且能够满足这些大愿,那么菩萨们就可以得到十种无尽藏了(无尽的宝藏)。哪十种无尽宝藏呢?

【所谓:普见诸佛无尽藏、

首先第一个:「普见诸佛无尽藏」,当你的大愿都满足的时候,菩萨们就可以普遍地见到所有一切诸佛了。想见哪尊佛都能见到他,这个时候就进一步地深信佛法真实不虚,所有佛我都亲眼见了,原来佛讲的真的如其实相。

【总持不忘无尽藏、

如果菩萨们满足了大愿,就会获得「总持不忘无尽藏」,可以总持一切法、一切陀罗尼而不会再忘失了。

【决了诸法无尽藏、

就会获得「决了诸法无尽藏」,你就会决定明了一切诸法。

【大悲救护无尽藏、

你就会获得「大悲救护无尽藏」,你可以用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没有障碍。

【种种三昧无尽藏、

你可以获得「种种三昧无尽藏」,你可以安住任何形式的任何三摩地境界,可以入到各种禅定,无有障碍。

【满众生心广大福德无尽藏、

如果菩萨们满足了大愿的话,获得「满众生心广大福德无尽藏」,你可以满足所有众生的心,可以用你的广大福德去施予给所有众生。

【演一切法甚深智慧无尽藏、

如果你满足了大愿的话,菩萨们还可以获得「演一切法甚深智慧无尽藏」,所有一切诸佛法你不仅懂而且能讲,而且讲得很深、很细。

【报得神通无尽藏、

菩萨们如果满足了大愿还可以获得「报得神通无尽藏」,你的神通就开始显现了,无有障碍、无有穷尽。

【住无量劫无尽藏、】

你还可以获得「住无量劫无尽藏」,那个时候,你可以随意地住世,多久都行,瞬间也可以、无量劫也可以,都是由你自己说了算的。

【入无边世界无尽藏。】

如果菩萨们满足了大愿的话,还可以证「入无边世界无尽藏」,可以去到无边的任何佛国世界,想去哪里去哪里。——就是神足通。

【佛子,是为菩萨十无尽藏。菩萨得是十种藏已,福德具足,智慧清净;于诸众生,随其所应而为说法。】

法慧菩萨说:伟大的佛子精进慧啊,这就是菩萨的十种无尽藏。如果菩萨们按照前面讲的认真地修习,必将证得这十种无尽的宝藏。得到了这十种无尽的宝藏之后,菩萨们就「福德具足,智慧清净」了。对于所有的众生,就可以根据众生的需要给他讲法了。

【佛子,菩萨云何于诸众生,随其所应而为说法?】

怎么样算是根据众生的需要,给众生讲法呢?

【所谓:知其所作,知其因缘,知其心行,知其欲乐。】

菩萨们这个时候就会了知众生所作的一切,了知一切的因缘,了知众生内在的起心动念,知道众生都喜好什么。

【贪欲多者,为说不净;】

如果众生贪欲很盛,就给这些众生讲说「不净观」对治贪欲。

【瞋恚多者,为说大慈;】

如果这个众生经常发瞋恚心,就给他讲「大慈悲」,用慈心去对治瞋恚。

【愚痴多者,教勤观察;】

如果这个众生「愚痴」多,我们就教他跳出来观察轮回之相,(旁观者清),就不会像过去那么愚痴、痴迷了。

【三毒等者,为说成就胜智法门;】

如果这个众生贪、嗔、痴「三毒」炽盛,菩萨就给他讲「成就胜智的法门」,怎么样成就佛一样的殊胜智慧?给他讲种种的法门来对治贪、嗔、痴。

【乐生死者,为说三苦;】

如果菩萨看到有的众生还是贪乐生死轮回的话,就给这个众生讲生死轮回是多么苦啊,「苦苦、坏苦、行苦」种种苦……

【若著处所,说处空寂;】

如果有的众生著于他所在的境况的话,就给这个众生讲说一切相皆是空寂。

【心懈怠者,说大精进;】

如果有的众生懒惰、懈怠,就给这样的众生讲说大精进的好处。

【怀我慢者,说法平等;】

如果这个众生怀着贡高我慢之心,经常地自赞毁他,就给这个众生讲诸法平等。

【多谄诳者,为说菩萨;】

如果这个众生经常地谄媚、巴结别人,还打妄语,说一些不实际的话,就给这个众生讲说菩萨应该怎么做。

【其心质直、乐寂静者,广为说法,令其成就。】

如果这个众生其心坦白质直,贪乐寂静,那么就给这个众生讲说各种各样的法门令其成就。因为他本心——心地坦白,又喜欢寂静,心比较静,就给他讲各种法;爱乐寂静的这些人,有的定力深厚,但慧力不足,就给他广说诸法,让他成就。

【菩萨如是随其所应而为说法。】

菩萨就这样根据需要给众生讲种种法。

 

【为说法时,文相连属,义无舛谬;】

菩萨在讲法的时候,「文相连属,义无舛谬」,讲说佛法的时候,文辞是连贯的、是符合逻辑性的,而且这个意义、法理讲得是正确的,是符合如来教法的,而不会产生大的偏差。

【观法先后,以智分别;】

给这个众生讲法的时候,我应该先讲什么课程,后讲什么课程呢?这个先后次序菩萨掌握的非常好,因为他具备智慧,能够分别。

【是非审定,不违法印;】

众生做得是对还是错,他能够进行很好的判断,不会违背佛法之印。

【醍醐】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次第建立无边行门,令诸众生断一切疑;善知诸根,入如来教;】

菩萨们在给众生讲法的时候,「次第建立无边行门」,一个一个的行为、步骤都告诉众生,你先怎么做,后怎么做;先持戒,后修定,再修慧;还是先修慧,再修定等等等等。

具体怎么做?生活中践行「六度」等等,讲得非常的详细清楚,让所有众生断除一切的疑惑;菩萨们了知众生的根性,使众生慢慢地入到如来的圣教中。

【证真实际,知法平等;断诸法爱,除一切执;】

菩萨们已经证得了真如实际,了解诸法平等,也断除了对于法的贪爱执著,除去了一切的执著。

【常念诸佛,心无暂舍;了知音声,体性平等;于诸言说,心无所著;巧说譬喻,无相违反,悉令得悟一切诸佛随应普现平等智身。】

菩萨们已经得悟一切诸佛随应普现平等智身,菩萨们已经悟到了一个境界:诸佛是怎样根据需要现化出相应的应化身的,诸佛如来虽然应化身不同,但是法身是平等的,在法身层面上无二无别,这一切菩萨们都非常地了解。

菩萨如是为诸众生而演说法,则自修习,增长义利,不舍诸度,具足庄严波罗蜜道。】

菩萨们就这样为众生讲说佛法,而且自己也认真地修习佛法,增长义利。菩萨们在平常践行六度(六波罗蜜),「具足庄严波罗蜜道」。

【醍醐】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各各修得都很好,所以就庄严了「波罗蜜道」

【是时,菩萨为令众生心满足故,内外悉舍而无所著,是则能净檀波罗蜜。】

这个时候,菩萨为了让众生心满足的缘故,「内外悉舍而无所著,是则能净檀波罗蜜」。为了满足众生,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一切能做、一切能舍,而无所著,所以菩萨就清净了「布施波罗蜜」。

【具持众戒而无所著,永离我慢,是则能净尸波罗蜜。】

菩萨们圆满地持好众多的戒律,无所执著,永远地离开了自我的贡高我慢,于是菩萨就清净了「尸罗(持戒)波罗蜜」了。

【悉能忍受一切诸恶,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无有动摇,譬如大地能持一切,是则能净忍波罗蜜。】

菩萨们能够忍受一切诸厄难,对于所有众生,其心平等,无有动摇,就好像大地能够把持一切、保持一切、利益一切,所以菩萨们就具备了「忍辱波罗蜜」,就清净了「忍辱波罗蜜」。

【普发众业,常修靡懈,诸有所作恒不退转,勇猛势力无能制伏,于诸功德不取不舍,而能满足一切智门,是则能净精进波罗蜜。】

菩萨们「普发众业」,(该他做的全都来做,众善奉行),一直精进地修习,从来不会懈怠,他所做的一切梵行恒不退转。「勇猛势力无能制伏,于诸功德不取不舍」,满足一切智门,证得一切智慧、一切解脱门,所以菩萨们就清净了「精进波罗蜜」了。

【于五欲境无所贪著,诸次第定悉能成就,】

菩萨们对于「财、色、名、食、睡」五欲之境,无所贪著,逐个的次第都能成就。从初发心开始慢慢地证,慢慢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就这样依次地去证,所有的境界都能够成就。

【常正思惟,不住不出,而能销灭一切烦恼,出生无量诸三昧门,成就无边大神通力;逆顺次第,入诸三昧,于一三昧门入无边三昧门,悉知一切三昧境界,与一切三昧三摩钵底智印不相违背,能速入于一切智地,是则能净禅波罗蜜。】

菩萨们因为不贪著五欲,就慢慢地、次第地增胜自己的境界。常正思惟,不住不出,心稳定不动,销灭一切烦恼,出生无量诸三昧门,成就无边大神通力。

我逆着、顺着入定都可以,我可以先入「四禅」,再到「初禅」;也可以从「初禅」起再到「四禅」;逆着、顺着都可以,可以入到各种各样的「三昧」禅定境界,证得一切神通,所以菩萨们能够清净「禅定波罗蜜」。

【于诸佛所闻法受持,近善知识承事不倦;】

再者,法慧菩萨说:菩萨们,对于诸佛所讲的法都能够圆满地去「受持」。

【醍醐】

什么是受持?领受行持,就是我领受佛法并且用出来,这叫「受持」

菩萨们常常地亲近善知识,去供养、奉事善知识,帮助善知识做事情不会疲惫、不会厌倦。

【常乐闻法,心无厌足;随所听受,如理思惟;入真三昧,离诸僻见;】

菩萨们经常地喜欢听闻正法,心里也没有厌倦、满足的时候;听闻了正法又能够如理地思惟正法,入到真的「三昧」境界,离开所有乖僻的邪见。

六度中的智慧波罗蜜也叫「般若波罗蜜」。经常有师兄问,「般若波罗蜜」怎么修?这里也是重点,我们再强调一下:「般若」――开智慧的话,首先多听闻、学习正法,多闻正法,这是第一步。然后要亲近善知识,而且听闻正法的时候,心无厌足,要如理地思惟正法。在思惟——用心地去与法合一的过程中,入到真的「三昧」当中,这样你就离开了邪见了。

【善观诸法,得实相印,了知如来无功用道;乘普门慧,入于一切智智之门,永得休息,是则能净般若波罗蜜。】

善观诸法真性,得到了实相之印,(顺着手指看向月亮,终于看到了月亮),了知如来的无为之道(无功用道);「乘普门之慧,入于一切智智之门」,就这样永得休息,就是妄念顿消的缘故,你就清净了「般若波罗蜜」,就到了彼岸了。

歇即菩提,歇即菩提

    妄念顿消才能够到达真正的「般若波罗蜜」。所以,我们看整个的般若波罗蜜,你怎么修呢?从「文字般若」经「观照般若」到「实相般若」,这就是般若波罗蜜,这样来修,一定要记住。

【示现一切世间作业,教化众生而不厌倦,随其心乐而为现身;】

这样菩萨们就把六度给修圆满了,之后呢,就可以「示现一切世间作业,教化众生而不厌倦,随其心乐而为现身;」就拥有了无量的应化身,可以在一切世界示现,去教化众生,可以用「同事摄」的方法教化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化什么身。

他是鬼道的,在行鬼道之事,我就化成鬼行鬼道之事,找机会去教化他;他应以天人之身而得度,我就化现为天人之身。

【一切所行皆无染著,或现凡夫、或现圣人所行之行,或现生死,或现涅槃;】

菩萨的一切所行都没有染著,有的时候菩萨可以现化凡夫之行,也可以现化「圣人所行之行」,也可以现化生死轮回内的生死,或者现化涅槃。

善能观察一切所作,示现一切诸庄严事而不贪著,遍入诸趣度脱众生,是则能净方便波罗蜜。】

菩萨们善能观察一切所作,示现一切诸多的庄严事而不贪著,遍入六道的任何一道度脱众生,于是就清净了「方便波罗蜜」。

【醍醐】

这也是《地藏十轮经》中所讲,六度之外还要有善巧方便,「四摄法」就是菩萨善巧方便的完美体现

【尽成就一切众生,尽庄严一切世界,尽供养一切诸佛,尽通达无障碍法,尽修行遍法界行,身恒住尽未来劫智,尽知一切心念,尽觉悟流转还灭,尽示现一切国土,尽证得如来智慧,是则能净愿波罗蜜。】

善巧方便波罗蜜之外,菩萨们能够完美地成就一切众生,能够完美地庄严一切世界,完美地供养一切诸佛,完美地通达一切法无有障碍,完美地修行遍法界之行。菩萨们身恒安住尽未来劫,他的智慧没有边际。菩萨们了知一切众生的起心动念,菩萨们可以觉悟一切众生使生死流转停歇下来。菩萨们可以在禅定中示现一切佛国净土的样貌。菩萨们可以完美地证得如来的智慧,于是说菩萨们真正的清净了自己的「大愿波罗蜜」他所发的大愿终于圆满地都成就了。

【具深心力,无有杂染故;具深信力,无能摧伏故;具大悲力,不生疲厌故;具大慈力,所行平等故;具总持力,能以方便持一切义故;具辩才力,令一切众生欢喜满足故;】

法慧菩萨说:菩萨们具备深心之力,无有杂染的缘故;具备深信之力,无能摧伏的缘故;具备大悲之力,不生疲惫、厌倦的缘故;具备大慈之力,所行平等的缘故;具备总持之力,能以方便持一切法义的缘故;具备辩才之力,能够在讲法的时候,让一切众生都欢喜而满足的缘故;

【具波罗蜜力,庄严大乘故;具大愿力,永不断绝故;具神通力,出生无量故;具加持力,令信解领受故,是则能净力波罗蜜。】

菩萨们具备六波罗蜜之力,可以庄严大乘佛法;菩萨们具足大愿之力,永远不会断绝;菩萨们具备种种神通之力,可以出生无量神通;菩萨们具备加持力,可以让一切众生信解、领受佛法……所以说,综合来讲,菩萨们就清净了自己的「力波罗蜜」了。

「力波罗蜜」:包括深心力、深信力、大悲力、大慈力、总持力、辩才力、方便力、波罗蜜力、大愿力、神通力、加持力,。这所有「力」加一块儿就是力波罗蜜。

【知贪欲行者,知瞋恚行者,知愚痴行者,知等分行者,知修学地行者,一念中知无边众生行,知无边众生心,知一切法真实,知一切如来力,普觉悟法界门,是则能净智波罗蜜。】

接下来,法慧菩萨又讲:菩萨也能清净自己的「智波罗蜜」,(就是智慧波罗蜜)。怎么样清净自己的智慧波罗蜜呢?「知贪欲行者,知瞋恚行者,知愚痴行者」,这个众生被什么所困惑,所捆绑,他是贪欲多?还是嗔恚多?还是愚痴多?菩萨都了解。「知等分行者」,这个众生是不是贪、嗔、痴都占点儿啊?「知修学地行者」,这个众生在修行的过程中,证到什么程度了?菩萨全都了解。菩萨在一念之中就能了知无边众生之行,了知无边众生之心念,了知一切法真实之义,了知一切如来神力。菩萨们可以普遍地觉悟法界之门,这就说明菩萨可以清净他的「智慧波罗蜜」了。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菩萨们之所以能够清净自己的诸波罗蜜,原因是什么?发了大愿。


「初发心」是一切佛果的开始,这是我们了解的。而你所发的一切大愿也是你所有成就的开始。如果说你未来将成佛,成佛后将展现成什么样貌都取决于你最初的发愿——发愿是一个蓝图、一个规划,将影响你未来的佛果。发愿可以说是佛果之因


所以说,我们怎么样发愿?常随佛学!佛怎么发愿,我们向佛学习,可以集合所有佛的优点来发愿。


那怎么样让发愿圆满?再一次地重复和强调:菩萨安住「十种法」可以使我们发的大愿圆满,也就是说可以使我们「因地种愿,果地成佛」。


一定要安住以下十个方面:第一、心无疲厌;第二、具大庄严;第三、念诸菩萨殊胜愿力;第四、闻诸佛土,悉愿往生;第五、深心长久,尽未来劫;第六、愿悉成就一切众生;第七、住一切劫,不以为劳;第八、受一切苦,不生厌离;第九、于一切乐,心无贪著;第十、常勤守护无上法门。

 

然后,再一次地我们发现:如果守好了菩萨戒,这十点全能做到。发了大愿的菩萨们,只要你持好菩萨戒,你的大愿注定成就。这里的关键点是:不管受什么苦,你都不生厌离之心;不管受什么乐,你都没有贪著之心。你要永远地对于你的起心动念有所觉观,明明了了,清清楚楚。时常守好菩萨戒,一切大愿皆圆满。

 

愿一切众生速速成佛!

愿一切菩萨圆满大愿!

愿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速速成佛!


相关文章

《华严经》275(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华严经》275(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八十卷《华严》的最后一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普贤菩萨(普贤王如来)所讲的偈颂。【...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3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3

《华严经》要点复习003CELEBRATION---------醍 醐---------?华严境界,真实不虚...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2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2

《华严经》要点复习002CELEBRATION---------醍 醐---------?华严境界,真实不虚...

《华严经》274(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华严经》274(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讲到,要是能够听闻普贤菩萨的名字,或者说见到普贤菩萨的身形,这样的众生...

【禅修课】第三期008 “禅宗”与“观呼吸”

【禅修课】第三期008 “禅宗”与“观呼吸”

 ▼禅修课▲         ∧第三期∨&nbs...

【禅修课】第三期 026 “四句百非”

【禅修课】第三期 026 “四句百非”

 ▼禅修课▲         ∧第三期∨&nbs...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