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华严经》法界实相108

为明隐显法,方说解脱理

于法心不证,无嗔也无喜

  

在他化自在天宫,在释迦佛面前,被无量金刚藏如来加持的金刚藏菩萨正在讲说菩萨摩诃萨的十地。此时正在讲的是第二「离垢地」。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处世牢狱,多诸苦恼,常怀爱憎,自生忧怖,贪欲重械之所系缚,无明稠林以为覆障,于三界内莫能自出。我当令彼永离三有,住无障碍大涅槃中。’

金刚藏菩萨说:处在第二「离垢地」的菩萨摩诃萨们心里还会这样想:一切众生处在世间的牢狱中,充满各种苦恼,常常怀着爱欲心或者憎恨心,无端地自生忧怖(无端地生出种种的忧愁或者恐怖),这些众生被贪欲的重重枷锁系缚着,这无明的稠密森林覆盖着、障蔽着他们,在三界中他们仅凭自己的力量是出不来的。我要想办法令这所有众生永远脱离三界,住于无障碍的大涅槃中。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执著于我,于诸蕴窟宅不求出离,依六处空聚,起四颠倒行,为四大毒蛇之所侵恼,五蕴怨贼之所杀害,受无量苦。我当令彼住于最胜无所著处,所谓:灭一切障碍无上涅槃。’

处在第二离垢地的菩萨摩诃萨们还会这样想:一切众生都执著于「我」,在五蕴的窟宅中不求出离,这些众生依着「眼、耳、鼻、舌、身、意」六处空空的聚落(相有而性空的聚落),起种种颠倒之行,这些众生被四大(地、水、火、风)的毒蛇所侵恼,被色、受、想、行、识的怨贼所杀害,承受无量的苦。我现在要想办法,让这些众生安住于最殊胜的无所著之处,安住于灭一切障碍的无上涅槃境界。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其心狭劣,不行最上一切智道,虽欲出离,但乐声闻、辟支佛乘。我当令住广大佛法、广大智慧。’】

处在第二离垢地的菩萨摩诃萨们还这样想:一切众生的心非常的狭劣,不行最上一切智之道,有的众生虽然有幸遇到佛法了,也想出离轮回,但是只是贪乐声闻乘或者辟支佛乘的教法。我要想办法让这些众生能够安住在广大佛法、广大智慧中。

【佛子,菩萨如是护持于戒,善能增长慈悲之心。】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处在第二离垢地的菩萨们就这样认真地护持戒行,善能增长自己的慈悲之心。

【佛子,菩萨住此离垢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如是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佛子,菩萨安住在离垢地,就以自己深刻愿力的缘故,可以见到很多很多的佛。可能会见到很多的、成百的佛、成千的佛、成百千的佛,甚至上亿的佛、上百亿的佛、上千亿的佛、上百千亿的佛,就类似这样。安住于第二离垢地的菩萨们,因为内心深切愿力的缘故,他们甚至可以见到百千亿那由他无量的佛。

一般人是见不到佛的,有深刻愿力的菩萨可以见到。


【于诸佛所,以广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诸佛所在的地方,他们以广大心、深刻心、恭敬心、尊重心,去承事供养诸佛,无论是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还是一切的资生之具,他们都可以去供奉布施给佛,也供养一切众多的僧人,同时以这种种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于诸佛所,以尊重心,复更受行十善道法,随其所受,乃至菩提,终不忘失。】

这些菩萨们在诸佛所在的地方,以尊重心更进一步地受行「十善业道」之法,随其所受乃至到菩提觉悟,这一路上从来不会忘失。

【是菩萨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远离悭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净满足。譬如真金置矾石中,如法炼已,离一切垢,转复明净。菩萨住此离垢地,亦复如是,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远离悭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净满足。】

处在第二离垢地的菩萨们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都远离了悭贪、嫉妒,远离了破戒,远离了一切的污垢,他们修习布施、修习持戒,清净而满足。就好像真金放在矾石当中,如法提炼之后,就可以使得真金远离一切染垢,转复明净。菩萨安住在第二离垢地也是这样,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远离了悭贪、嫉妒,远离了破戒和一切的污垢,他们修习布施、持戒,清净而满足。

【佛子,此菩萨,四摄法中,爱语偏多;十波罗蜜中,持戒偏多;余非不行,但随力随分。】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处在第二离垢地的菩萨们,在四摄法当中,爱语摄比较多;在十波罗蜜中,持戒比较多;其他的也不是说不修行,就是随缘量力这样做。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二离垢地。菩萨住此地,多作转轮圣王,为大法主,具足七宝,有自在力,能除一切众生悭贪破戒垢,以善方便令其安住十善道中;为大施主,周给无尽。】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这就是我们简单讲了讲第二离垢地是什么情况了,菩萨摩诃萨的第二离垢地大概这样子。菩萨安住于第二离垢地,他们经常会化现为转轮圣王,成为大法的领导者他们具足七宝有自在力能够除灭一切众生的悭贪、破戒染垢他们善巧方便让众生安住在十善业道当中他们成为大施主,可以周济、布施无有穷尽

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

这些由第二离垢地」的菩萨们化现的转轮圣王他们常行四摄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如是一切所作之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会常念佛常念法常念僧常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

又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

这些菩萨们心里还会这样想我一定要成为一切众生中的首领成为殊胜者、最殊胜者、微妙者、最微妙者成为最上者无上者乃至成为一切智智者成为所有众生的依止之处

所以,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大愿,也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这是第二离垢地的菩萨摩诃萨们,也是有这样的大愿,愿意成为众生中最优秀的,而且成为一切众生依止之处。

【是菩萨若欲舍家于佛法中勤行精进,便能舍家、妻子、五欲。既出家已,勤行精进,于一念顷,得千三昧,得见千佛,知千佛神力,能动千世界,乃至能示现千身,于一一身能示现千菩萨以为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是数,百劫、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处在第二离垢地的菩萨们,化现为转轮圣王如果说他们想要舍离家庭,出家去佛法中精勤修道的话他们就示现出家舍离妻子和五欲出家之后勤行精进一念之间就可以证得千三昧,得见千佛,知千佛神力倾动千佛世界甚至示现千种身形每一种身形都能示现千菩萨作为自己的眷属如果说处在这样境界的菩萨,他的殊胜愿力能够自在示现的话当然示现的数量也超过前面提到的数量了,用百劫千劫甚至说百千亿那由他劫都不能数这个菩萨可以见到多少佛了知多少佛的神力倾动多少世界,示现多少种身形,化现多少位菩萨作为自己的眷属数都数不清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这个时候金刚藏菩萨想要重新强调一下前面的法义,就说了个偈颂:

【质直柔软及堪能,调伏寂静与纯善,

速出生死广大意,以此十心入二地。

住此成就戒功德,远离杀生不恼害,

亦离偷盗及邪淫,妄恶乖离无义语。

不贪财物常慈愍,正道直心无谄伪,

离险舍慢极调柔,依教而行不放逸。

地狱畜生受众苦,饿鬼烧燃出猛焰,

一切皆由罪所致,我当离彼住实法。

人中随意得受生,乃至顶天禅定乐,

独觉声闻佛乘道,皆因十善而成就。

如是思惟不放逸,自持净戒教他护,

复见群生受众苦,转更增益大悲心。

凡愚邪智不正解,常怀忿恨多诤讼,

贪求境界无足期,我应令彼除三毒。

愚痴大暗所缠覆,入大险道邪见网,

生死笼槛怨所拘,我应令彼摧魔贼。

四流漂荡心没溺,三界焚如苦无量,

计蕴为宅我在中,为欲度彼勤行道。

设求出离心下劣,舍于最上佛智慧,

我欲令彼住大乘,发勤精进无厌足。

菩萨住此集功德,见无量佛咸供养,

亿劫修治善更明,如以好药炼真金。

佛子住此作轮王,普化众生行十善,

所有善法皆修习,为成十力救于世。

欲舍王位及财宝,即弃居家依佛教,

勇猛精勤一念中,获千三昧见千佛。

所有种种神通力,此地菩萨皆能现,

愿力所作复过此,无量自在度群生。

一切世间利益者,所修菩萨最胜行,

如是第二地功德,为诸佛子已开演。】

【醍醐】

金刚藏菩萨就这样简要地讲说完了菩萨摩诃萨第二地的大概情况

【佛子得闻此地行,菩萨境界难思议,靡不恭敬心欢喜,散华空中为供养,】

与会的大众们听到第二地离垢地是这个样子的,菩萨境界不可思议,这所有听众们都非常的恭敬,心里非常的欢喜,大家在空中散出种种花作供养,献给伟大的金刚藏菩萨。

【赞言善哉大山王,慈心愍念诸众生,善说智者律仪法,第二地中之行相。】

大家说:善哉!善哉!像须弥山一样的大智慧王金刚藏菩萨,您怀着慈悲心,愍念所有众生,您擅长讲说智者的律仪之法,为什么说是律仪之法呢?因为第二地离垢地强调修习十善业道,也让众生修习十善业道,强调持戒清净,所以这讲的是律仪之法,是第二地菩萨之所行之相。

【是诸菩萨微妙行,真实无异无差别,为欲利益诸群生,如是演说最清净。】

这所有菩萨的微妙之行,真实无异无有差别,为了利益所有种类的众生,金刚藏菩萨您演说得如此的清净啊!

【一切人天供养者,愿为演说第三地,与法相应诸智业,如其境界希具阐!】

一切人天都供养的金刚藏菩萨,请您继续给大家演说一下菩萨摩诃萨的第三地是什么情况吧。您所讲的法都是与实相相应的,充满着无量的智慧,您的境界是如此的稀有啊!希望您给我们讲说一下稀有难得的第三地是什么样的境界呀?

【醍醐】

这所有的菩萨摩诃萨们听完了初地和二地,又想听第三地,就对金刚藏菩萨说:

【大仙所有施戒法,忍辱精进禅智慧,及以方便慈悲道,佛清净行愿皆说!】

诸佛如来所有那些神圣的波罗蜜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及他们的种种方便,种种慈悲之道,还有诸佛如来的一切清净妙行,愿伟大的金刚藏菩萨您给我们讲说一下吧!

【时解脱月复请言:无畏大士金刚藏,愿说趣入第三地,柔和心者诸功德!】

这个时候解脱月菩萨也再次祈请,说:无所畏惧的大菩萨金刚藏,请您给大家讲说一下怎样才能够到达菩萨的第三地吧,您的心如此的柔和,具备无量的功德,请您给我们讲说吧!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净第二地,欲入第三地,当起十种深心。何等为十?所谓:清净心、安住心、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是十心,得入第三地。】

这个时候金刚藏菩萨就告诉解脱月菩萨说:伟大的佛子,菩萨摩诃萨已经清净了第二离垢地,想要进入第三「发光地」的话,要生起十种深刻之心、深切之心。哪十种心呢?所谓:「清净心、安住心、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广心、大心」。菩萨如果具备这十种心,可以顺利地从二地到达第三「发光地」了。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已,观一切有为法如实相,所谓:无常、苦、不净、不安隐,败坏、不久住,刹那生灭,非从前际生,非向后际去,非于现在住。

佛子,菩萨摩诃萨安住在第三发光地的话,观一切有为法实际的样貌是什么样子,透过表象看实质。处在第三发光地的菩萨摩诃萨们,会观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的、是苦的、是不净的、是不安稳的、是败坏的、是不久住的、是刹那生灭的,不是说从过去生,向未来去,也不是从现在而住(一切有为法其实是不住的,刹那生灭的)。

【又观此法无救、无依,与忧、与悲,苦恼同住,爱憎所系,愁戚转多,无有停积,贪、恚、痴火炽然不息,众患所缠,日夜增长,如幻不实。】

这些菩萨会观这些有为法无救、无依,充满了忧悲、充满了苦恼,被爱欲和憎恨所系缚,无量的愁苦、悲戚越来越多,无有停积,贪欲、嗔恚、愚痴的猛火炽然不息,众多的病患、恶恼缠绕着众生,日夜增长而又如幻不实。

【醍醐】

「日夜增长」而又「如幻不实」这句话很重要,相有而性空

【见如是已,于一切有为倍增厌离,趣佛智慧,见佛智慧不可思议、无等无量、难得无杂、无恼无忧,至无畏城,不复退还,能救无量苦难众生。】

处在第三发光地的菩萨摩诃萨们看到了有为法是这个样子,于一切有为倍增厌离,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在幻中是如此的苦,菩萨摩诃萨就厌离了这些有为法,趣向佛的智慧,见到佛的智慧是不可思议的、是无等无量的、是难得的、是无杂的、是无恼无忧的,菩萨摩诃萨们就想到达无所畏惧的涅槃城,不再退还回来,同时他们也想救无量的苦难众生趣到涅槃之城。

【菩萨如是见如来智慧无量利益,见一切有为无量过患,则于一切众生生十种哀愍心。何等为十?】

菩萨们就这样见到如来的智慧以及无量的利益,见到一切有为法的无量过患,他们就对一切众生生起了十种哀愍之心。哪十种哀愍之心呢?

【所谓:见诸众生孤独无依,生哀愍心;见诸众生贫穷困乏,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三毒火燃,生哀愍心;见诸众生诸有牢狱之所禁闭,生哀愍心;】

见到这么多众生孤独无依,他们就生起了哀愍心;见到这么多众生贫穷、困乏就生起了哀愍心;见到这么多众生被贪、嗔、痴三毒火所燃烧生出了哀愍之心;见到这么多众生在三有轮回的监狱里被禁闭着出不来,生出了哀愍之心;

【见诸众生烦恼稠林恒所覆障,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不善观察,生哀愍心;见诸众生无善法欲,生哀愍心;】

见到这么多众生陷入到烦恼的稠密森林中,这种种的烦恼覆盖着他们、障蔽着他们,这些菩萨就生起了哀愍心;见到这所有众生不善观察,不善观察自己的「身、口、意」,也不善观察轮回之相,就生起了哀愍心;见到这所有众生没有善法欲,只有恶法欲,只想行恶不爱行善就生起了哀愍;

见诸众生失诸佛法,生哀愍心;见诸众生随生死流,生哀愍心;见诸众生失解脱方便,生哀愍心。是为十。

见到这么多众生失却了神圣的佛法,就生起了哀愍心;见到这么多众生随着生死而流转,就生起了哀愍心;见到这么多众生失去了解脱的方便,就生起了哀愍心。这些菩萨们就生起了以上十种哀愍心。

 

菩萨如是见众生界无量苦恼,发大精进,作是念言:‘此等众生,我应救,我应脱,我应净,我应度;应著善处,应令安住,应令欢喜,应令知见,应令调伏,应令涅槃。’

菩萨们见到众生有无量的苦恼,他们就发起了大的精进心,心里就这样想:此等众生,我应救,我应脱,我应净,我应度;应把他们置于善处,应让他们安住于善处,应令他们欢喜,应令他们知见佛的智慧,应令他们被佛法调伏,应令他们解脱涅槃。

菩萨如是厌离一切有为,如是愍念一切众生,知一切智智有胜利益,欲依如来智慧救度众生,作是思惟:‘此诸众生堕在烦恼大苦之中,以何方便而能拔济,令住究竟涅槃之乐?’

菩萨们就这样厌离一切有为,就这样地愍念一切众生,他们了知诸佛如来一切智智之者,有胜大的、殊胜的无穷利益,他们想要依着如来的智慧去救度众生。他们就这样想:这所有众生堕在烦恼的大苦之中,以何种方便能救拔他们呢?怎么样才能让他们究竟安住于涅槃之乐呢?

便作是念:‘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无障碍解脱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

这些菩萨们想:想要度这些众生,让他们安住涅槃,无法离开佛所讲的无障碍的解脱智慧;无障碍的解脱智慧无法离开一切法,如其实相地去觉悟;一切法如其实相地去觉悟,无法离开无行无生之行,无法离开诸佛的智慧之光;无行无生之圣行以及种种的智慧光,无法离开禅定善巧决定观察之智;禅定善巧决定观察之智,无法离开善巧多闻。


【醍醐】

这里句子非常的美妙,也非常的重要!再强调一下:

 

处在第三发光地的菩萨摩诃萨们心里想:想要度众生,必须拥有无所障碍的解脱智慧,要想拥有无所障碍的解脱智慧必须修学一切佛法,佛法非常的重要;要拥有一切佛法如实的知觉一切的话,不离无行无生;无行无生之行智慧之光;你要想拥有一切法如其实相的觉悟的话,一定要常悟无行无生之理;要常悟无行无生之理的话,要经常地修习禅定。

 

一定要经常地修习禅定才能生起决定观察之智慧,修习禅定,要离相——离开眼、耳、鼻、舌、身、意的捆绑,离开色、声、香、味、触、法的垢染,也离开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动转,修习禅定。

那么仅修禅定行不行呢?也不行。仅修禅定,光在那儿打坐,陷入枯坐,坐了一万年也修不成正觉,为什么呢?因为你离开了善巧多闻。你要经常地与诸佛如来——伟大的觉悟者的智慧相比对,我修到什么程度了,这样修对不对?所以一定要善巧多闻,还是要听经闻法,学习经法。

 

这一段落一直在强调一个字是「法」,一个字是「定」,其实就是慧和定,就是定慧等持的意思,一定要重视经法,一定要修习禅定,不然你今生无法成就的!


【菩萨如是观察了知已,倍于正法勤求修习,日夜唯愿闻法、喜法、乐法、依法、随法、解法、顺法、到法、住法、行法。】

处在第三「发光地」的菩萨们就这样观察了知之后,就进一步地对于正法精勤地修习,日夜唯愿听法,他们爱乐佛法、依法而行、随法而住,他们深解法义、随顺法义、能够实证法义、安住法义,而且践行法义,非常重视法。

【菩萨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财皆无吝惜,不见有物难得可重,但于能说佛法之人生难遭想。】

菩萨们就这样地勤求佛法,所有的珍贵财宝无所吝惜,不见任何物质是可以值得自己去贪婪、贪恋的。但是他们见到那些能够讲说佛法的人,就生起了难以遭遇的这种珍爱之想(觉得太难得了,这个人能讲法,他们不爱物质财富,但爱法财)。

【是故,菩萨于内外财,为求佛法悉能舍施。】

所以,菩萨摩诃萨为了求佛法,能够舍掉自己的内财、外财。为了求佛法,可以舍掉自己的一切。

《华严经》到处是金句,下一段落也非常好。

【无有恭敬而不能行,无有憍慢而不能舍,无有承事而不能作,无有勤苦而不能受。】

菩萨摩诃萨们为了求佛法,一切的恭敬都可以展现出来,任何形式的恭敬都可以展现出来,任何形式的骄慢都可以舍掉,任何形式的承事都可以去作(就是对于法师、对于善知识、对于诸佛如来起种种的承事、帮助,任何形式都可以作),在求法的路上什么样的辛苦都可以受。

若闻一句未曾闻法,生大欢喜,胜得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珍宝;若闻一偈未闻正法,生大欢喜,胜得转轮圣王位;

菩萨摩诃萨们如果听闻了一句从来没有听过的法,他们就生出了大的欢喜,就胜过得到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珍宝。

【醍醐】

在菩萨摩诃萨们看来能够听到一句没听过的法,这种欢喜胜过得到三大千世界的所有珍宝

如果听闻了正法的一个偈颂,这个偈颂过去没听过菩萨们也生出大的欢喜胜过他得到了转轮圣王之位。

若得一偈未曾闻法,能净菩萨行,胜得帝释梵王位住无量百千劫。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说法,能净菩萨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极大苦,当以相与。’

如果得到了一个偈颂,这个偈颂是从来没有听闻过的,菩萨摩诃萨就可以清净自己的菩萨之行,胜过得到了帝释天王或者大梵天王的位置,甚至说胜过无量百千劫得到帝释天王、大梵天王的位置。他们爱法爱得胜过一切,法喜的程度胜过一切的享乐。如果有人对菩萨摩诃萨说:我这里有一句佛所讲过的法,能够清净菩萨之行,你要是能够跳到那个大火坑里,去承受极大的苦,我就把这句佛法告诉你。

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说法,净菩萨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满中,尚欲从于梵天之上投身而下,亲自受取,况小火坑而不能入!然我今者为求佛法,应受一切地狱众苦,何况人中诸小苦恼!’

菩萨一听心里就想:这一句佛法可以清净菩萨之行,就算是三大千大千世界都着火了,都去烧我,我都愿意从梵天跳下去,亲自承受这三千世界的猛火的烧燃,就何况是小火坑了,我怎么会不敢入呢!我今天为了求佛法,我愿意承受一切众苦,哪怕是地狱的众苦,就别说人中小火坑这么点的小苦恼了!

菩萨如是发勤精进求于佛法,如其所闻观察修行。

菩萨们就这样地发起了精勤地精进地求取佛法之心,而且他们听了佛法就会认真地观察思惟和修行。

此菩萨得闻法已,摄心安住,于空闲处作是思惟:‘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

听闻了佛法,就摄心安住于法义,在空闲处这样地思惟:今天听来的法我要赶快用,让我怎么做就怎么做,佛说的这是无上的至理,我要如说而修行。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那我又怎么可能清净我的菩萨行呢?佛怎么说的我就怎么做,所有听闻的佛法一定要认真地践行出来,一定要「知行合一」。’这就是处在第三发光地的菩萨摩诃萨们。




「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无障碍解脱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菩萨如是观察了知已,倍于正法勤求修习,日夜唯愿闻法、喜法、乐法、依法、随法、解法、顺法、到法、住法、行法。无有恭敬而不能行,无有憍慢而不能舍,无有承事而不能作,无有勤苦而不能受。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第三发光地





相关文章

【随缘分享】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

【随缘分享】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Tihu Buddh...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7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7

《华严经》要点复习007CELEBRATION---------醍 醐---------?华严境界,真实不虚...

【随缘分享】诸佛都是以“愿”而成就

【随缘分享】诸佛都是以“愿”而成就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Tihu Buddhist Institut...

《华严经》275(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华严经》275(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八十卷《华严》的最后一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普贤菩萨(普贤王如来)所讲的偈颂。【...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2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2

《华严经》要点复习002CELEBRATION---------醍 醐---------?华严境界,真实不虚...

《华严经》270(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

《华严经》270(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又见一切诸宝镜中种种形像。所谓:或见诸佛众会道场,或见菩萨众会道场,或见声...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