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华严经》法界实相113

性上本无生,

为对求人说;

于法既无碍,

何怀决不决。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三十七卷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菩萨既闻诸胜行,其心欢喜雨妙华,放净光明散宝珠,供养如来称善说。

此时,在他化自在天宫,菩萨们已经听闻了金刚藏菩萨所讲的前面「五地」的种种殊胜行为,大家的内心无比的欢喜,像下雨一样降下珍贵的妙花,放出清净的光明,又撒下各种宝珠供养如来,并且称扬赞叹说如来太擅长讲说了。

    醍醐
这里,因为金刚藏菩萨是在无量金刚藏如来的加持下讲说的菩萨摩诃萨诸地的情况,所以大家依然在供养如来、赞叹如来的能力

百千天众皆欣庆,共在空中散众宝,华鬘璎珞及幢幡,宝盖涂香咸供佛。

此时,百千的天众们都无比的欣庆,都在空中撒下众多的宝物,各种各样的花鬘、璎珞、还有幢、幡以及各种各样的宝盖、涂香,大家用这一切的珍贵妙物来供养佛。

自在天王并眷属,心生欢喜住空中,散宝成云持供养,赞言佛子快宣说!

这个时候,在他化自在天,自在天的天王以及他的眷属们心里也生出无限的欢喜,他们在空中撒下众宝,形成了种种的云彩,他们带着这种种的供养云,赞叹着金刚藏菩萨说:佛子!赶快继续讲「第六地」的情况吧!

无量天女空中住,共以乐音歌赞佛,音中悉作如是言:佛语能除烦恼病。

无量的天女在空中安住,都以乐音去歌赞佛,在美妙的乐音中,他们都说:佛陀的法语确实能够除灭一切的烦恼病。

法性本寂无诸相,犹如虚空不分别,超诸取著绝言道,真实平等常清净。

「法性本寂无有诸相,犹如虚空不做分别」,超越所有的取著,离开所有言语,言语不能直接显道。法性的本寂无有诸相,真实平等,常自清净。

若能通达诸法性,于有于无心不动。为欲救世勤修行,此佛口生真佛子。

如果能够通达所有法性,对于有、对于无,其心常自不动。为了救化世间众生,所以辛勤地修行,这才说明你是真正从佛口生的真佛弟子。

【不取众相而行施,本绝诸恶坚持戒,解法无害常堪忍,知法性离具精进,】

不要取著众相而行布施,要断绝一切的恶念,坚持清净的戒律,我们要深刻地了解法义,无有怨害之心,常常善于包容、忍让。我们要了解「法」的本质也是就相说相,其性本离相。在这种状态中,保持持续地精进。

已尽烦恼入诸禅,善达性空分别法,具足智力能博济,灭除众恶称大士。】

这样灭尽所有烦恼入到诸多的禅定三昧,善达性空分别法的究竟义,具足智慧力,能够广泛地救济所有众生,能够灭除所有的众恶,这才说明我们是大菩萨。

【如是妙音千万种,赞已默然瞻仰佛。解脱月语金刚藏:以何行相入后地?】

天女们发出的妙音有千万种,赞叹完之后就默然地瞻仰着佛。解脱月菩萨此时对金刚藏菩萨说:我们应该怎么修,才能够进入到「第六地」呢?「第六地」的情况又是什么样子呢?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具足第五地,欲入「第六现前地」,当观察十平等法。何等为十?】

这个时候,金刚藏菩萨告诉解脱月菩萨说:佛子,菩萨摩诃萨已经具足修行了「第五地」,要是想证入到第六「现前地」的话,当观察十种平等法。哪十种平等法呢?

【所谓:一切法无相故平等,无体故平等,无生故平等,无灭故平等,本来清净故平等,无戏论故平等,无取舍故平等,寂静故平等,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有、无不二故平等。】

所谓:一切法无相,所以平等;一切法无体,所以平等;一切法无生,所以平等;一切法无灭,所以平等;一切法本来清净,所以平等;一切法远离戏论,所以平等;一切法无有取舍,所以平等;一切法寂静,所以平等,一切法如同幻、如同梦、如同影、如同响、如同水中月、如同镜中像、如同阳焰、如同幻化,所以平等;有、无不二,所以平等。

【菩萨如是观一切法自性清净,随顺无违,得入第六现前地,得明利随顺忍,未得无生法忍。】

金刚藏菩萨说:菩萨们就这样地观一切法自性清净,随顺而无有违逆,就可以证入到第六「现前地」,得到明利的随顺之忍,当然,这个时候还没有证得佛一样的「无生法忍」,但是已经证得了「随顺忍」。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复以大悲为首、大悲增上、大悲满足,观世间生灭,作是念:‘世间受生皆由著我,若离此著,则无生处。’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处在第六「现前地」的菩萨摩诃萨们,就这样地观一切法自性清净,随顺无违。并且他们能够以大悲为首,大悲进一步地增上,大悲进一步的满足,这样地观世间的生灭,心里就这样想:世间众生的轮回受生,都是因为执著于「我」的缘故,如果离开了对于「我」的执著,就无所谓生处了。

复作是念:‘凡夫无智,执著于我,常求有、无,不正思惟,起于妄行,行于邪道;

第六「现前地」的菩萨摩诃萨们,还会这样想:凡夫没有智慧,执著于「我」,常求有、求无,没有办法做到正思惟,他们起于种种虚妄的行为造作,行于邪道。

罪行、福行、不动行,积集增长,于诸行中植心种子,有漏有取,复起后有生及老死。

他们的罪行、福行、不动行同时积集增长,在所作的诸行中培植妄想心念的种子,因为一切起于有「漏」、有「取著」,所以到最后就生起了「有」,生起了「生」,生起了「老死」。

所谓:业为田,识为种,无明暗覆,爱水为润,我慢溉灌,见网增长,生名色芽,名色增长生五根,诸根相对生触,触对生受,受后希求生爱,爱增长生取,取增长生有;有生已,于诸趣中起五蕴身名;生,生已衰变为老,终殁为死。

所谓「业识」,就像是一片大的田地,识性是里面的种子,但众生被无明的幽暗覆盖着,被爱欲的水滋润着,众生被「我慢」灌溉着,知见的网增长着,这样就生出了「名色」之芽,名色增长就生出了「五根」。这五根呢,诸根相对,所以就生出了触觉(触受),而一旦有了所触之物,它就生出了「受」;有了「受」之后,因为希求,就生起了「爱欲」;爱欲增长就生「取著」;取著增长就生出了「有」;「有」生出来之后,在六道中就生起了(色、受、想、行、识)五蕴之身;五蕴之身生出来了,因为有「生」就有「衰老」变化;所以到了最后,终将通向死亡。

【于老死时,生诸热恼;因热恼故,忧愁悲叹,众苦皆集。此因缘故,集无有集者,任运而灭亦无灭者。’菩萨如是随顺观察缘起之相。】

众生在老和死的时候,生出种种的焦热、烦恼;因为热恼的缘故,忧愁、悲叹众苦皆集。就由于以上种种的因缘,「集无有集者,任运而灭亦无灭者」。在这幻化中,相上有集,本质是空,任运而灭,而本质又不灭。第六「现前地」的菩萨们就这样地随顺观察缘起之相。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于第一义谛不了故名无明,所作业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识,与识共生四取蕴为名色,名色增长为六处,根、境、识三事和合是触,触共生有受,于受染著是爱,爱增长是取,取所起有漏业为有,从业起蕴为生,蕴熟为老,蕴坏为死;】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第六「现前地」的菩萨摩诃萨们还会这样想:什么是无明呢?其实对于第一义谛(真正的实相)不了解,那就是无明了。那么什么是「行」呢?所造作的业果,任何的业都通向一个结果,所造作的业果就是「行」了。那什么是「识」呢?行依止着最初的心念,这就是「识」了。那什么是「名色」呢?与共同产生的四种取著(取蕴)就称之为「名色」了。名色增长就有了「六入」,也叫「六处」、「六根」,有了六根,「根、境、识」三者和合,就产生了「触」;有「触」就有「所触」,就产生了「受」;对于「受」染著,这就是「爱」;爱的增长就是「取」;取于所起有漏之业,就产生了「有」;从业起蕴,这就是「生」;五蕴熟了,慢慢的「老」了;五蕴坏了,那就「死」了。

【死时离别,愚迷贪恋,心胸烦闷为愁,涕泗咨嗟为叹,在五根为苦,在意地为忧,忧苦转多为恼。】

死的时侯就是离别,所以周围的人充满了愚迷和贪恋,看到亲人、爱人的死亡,他们的心胸里就生出了无限的烦闷,那就是愁苦了。他们可能涕泗咨嗟,可能大肆地哭、流泪、哀叹。这一切,在「眼、耳、鼻、舌、身」都是苦;在「意」就表现为「忧」,忧苦转多,这就是「恼」。

【如是但有苦树增长,无我、无我所,无作、无受者。’复作是念:‘若有作者,则有作事;若无作者,亦无作事,第一义中俱不可得。’】

就这样,苦树就一直增长,但是,第六「现前地」的菩萨摩诃萨们知道,这一切是著相、就相地分析,本质里无「我」、无「我所」、无、也无受者。第六「现前地」的菩萨们就这样想:要是有作者,就有所作之事了要是没有作者,也就没有所作之事了,在第一义作者所作之事都了不可得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处在第六「现前地」的菩萨们还会这样想,欲界、色界无色界无非都是一心,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根据三界的幻有,如来在这里分别演说「十二有支」十二因缘也都是一心所造,一心所,为什么呢?

随事贪欲与心共生,心是识,事是行,于行迷惑是无明,与无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长是六处,六处三分合为触,触共生是受,受无厌足是爱,爱摄不舍是取,彼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为老,老坏为死。

随事贪欲心共生心是识,是行如果众生内心有贪欲,他的心念就不会停下来的,心就是无量累积,造作的那些事儿就是行为对于行为的迷惑,就是无明与无明还有共生那就是名色;与无明以及无量的妄念共生的,就是你的精神你的物质精神性的存在,物质性的存在,就是;名色增长之处,就显化为「眼、耳、鼻、舌、身、意」六处了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处也叫六根,有了就有了尘和识;根、尘、识相合就有「触」;就有所触,那就产生了」(觉受感受触受,这个没有厌产生了贪爱」;因为有了爱就进一步的「执取而不舍」;执取而不舍就产生了有」,有所这个「有」发生了产生了,这就是」;「生」熟透了就是「坏了就是「」;这就是十二因缘!

佛子,此中无明有二种业,一令众生迷于所缘,二与行作生起因。 】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想一想十二因缘的链条,其中的无明,有两种业(有两种情况或者说作用、或者是影响):第一、是众生迷于所缘;第二、与行作生起之因,也就是它将推动「行」的产生。这个「无明」能使众生迷于他所遇到的一切,迷于所缘,同时「无明」缘「行」,所以就给「行」造作了生起之因。

【行亦有二种业,一能生未来报,二与识作生起因。】

也有两种业:你既然有造作,首先就会生起未来的果报(不管你造作的是善、是恶,还是非善、非恶,总之会有一个结果);同时行」缘,它就给识」又作了生起之因,它将推动「识」的产生。

【识亦有二种业,一令诸有相续,二与名色作生起因。】

也有二种业:一是诸有相续,因为有,这个识心的动荡一直在推动着未来诸有的相续(一切妄相的相续);同时识」缘名色,所以它给名色又作了生起之因,它将推动名色的产生。

【名色亦有二种业,一互相助成,二与六处作生起因。】

名色也有两种业:一是互相助成。以人来说,人的精神与物质(他的精神界与他的肉身),这不是互相助成、互相影响的吗? 同时名色生起六入」(也叫六处),所以名色又给「眼、耳、鼻、舌、身、意」六处作了生起之因,它将推动六处的产生。

【六处亦有二种业,一各取自境界,二与触作生起因。】

「眼、耳、鼻、舌、身、意」六处也有两种业:一是各取自境界,眼睛看它所看的,耳朵听它所听的,就这样各取自己的六尘境界,六根就针对着六尘而说,所以说各取自己的境界,眼、耳、鼻、舌、身、意」就取著「色、声、香、味、触、法」;同时六处「眼、耳、鼻、舌、身、意」又给「触」作了生起之因,因为它们将生起「触」,根、尘、识相合就有「触」。

【触亦有二种业,一能触所缘,二与受作生起因。】

「触」也有两种业:一是「能触所缘」,既然能触,它作为一个主体,那就有客体被它触摸,这个「触」又给「受」作了生起因,因为「触」缘受」。

【受亦有二种业,一能领受爱憎等事,二与爱作生起因。】

一旦「受」产生了,也有两种业:首先它能领受爱憎等事,这个「受」,比如觉受(感受、触受)之后,就有爱、有憎,有舒服、有不舒服,有我喜欢的、有我排斥的,等等...同时「受」又给「爱」作了生起因,因为「受」缘爱」。

【爱亦有二种业,一染著可爱事,二与取作生起因。】

「爱」也有两种业:首先,既然「爱」就染著可爱之事,它就喜欢,就进一步地耽著、耽溺,同时「爱」又给「取」作了生起之因,你越爱越想爱,这是有惯性的,越「爱」越「取著」,因为取著而爱,因为爱而更生取著。

取亦有二种业,一令诸烦恼相续,二与有作生起因。

「取」又有两种业:首先让无量的烦恼相续,你越「取著」,最终成惯性了,而且在爱中会生出无量的占有欲,同时无量的烦恼也会产生越爱烦恼其实是越多的,形成这样一种状态——你越在乎(取著),就越放不下,它就给你带来更多的烦恼这个「取」还会给「有」造作生起之因因为「取」放不下它就会滋生更多,给「有」就作了生起之因,「有」就产生了。

有亦有二种业,一能令于余趣中生,二与生作生起因。】

这个「有」产生了,首先,能够「令于余趣中生」。既然「有」,那六道的任何一道都分散了,都「有」了,的去了这一道,有的去了那一道。既然「有」,它与「生」作了生起之因,「有」就进一步地「生」。说这儿有植物吗有呀,证明有「生」。

生亦有二种业,一能起诸蕴,二与老作生起因。

有了「生」,又有两种业:一是「能起诸蕴」,二是「与老作生起因」。既然「生」了那就是「色、行、识」五蕴具足了然后与「老」了生起因既然这里有「色、识」,那么用着用着不就「老」了吗就衰老了

老亦有二种业,一令诸根变异,二与死作生起因。

「老」也有两种业:首先衰老的表现是诸根的变异,「意」都在变异。就是说人老了身体上起皱纹了,诸根不再明意识思维上也不像过去那么聪慧了老了记忆力也下降有的甚至会得痴呆诸根都变异了而「老」与「死」作生老到极致就死了。

死亦有二种业,一能坏诸行,二不觉知故相续不绝。

「死」也有两种业:一能坏诸行要是死了的话,本来存在的现在动作都停止了,就不能够再活着时候那些事了,「死」使这个事物暂时性地终结了的行为,这就是「死」能坏诸行;同时死还「觉知故相续不绝」

众生对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对于这个链条缺乏觉知,缺乏旁观,缺乏跳脱,所以相续不绝,有生就有死,就这样死死生生,生生死死,相续不绝。


佛子,此中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者,由无明乃至生为缘,令行乃至老死不断,助成故。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在上面的这个链条中,「无缘「行」一直到「生缘「老死」这里,「由无明乃至生为缘,令行乃至老死不断助成」。无明缘行,行缘识,明到最后导致了什么导致了「生」,从「明」开始,然后一直向后推,「行」这种行为一直在导致了「老死」的不相断所以无明是最开始的原因它一直在推动助成。

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者,由无明乃至生不为缘,令诸行乃至老死断灭,不助成故。

要是灭了,那「行」就灭了,「行」灭了「识」就灭了……就这样要是「生」灭了,「老死」就灭了由「无明」乃生无明是最开始的生时如果不无明呢——因为无明是一切的开头如果不无明,如果有明有智慧光明,了解第一义谛,那就会令诸「行」乃至「老死」就断就无法成了。所以无明是根本,那修行就是断无明、灭无明明就没有后来的一切了

佛子,此中无明、爱、取不断是烦恼道,行、有不断是业道,余分不断是苦道;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在前面所讲的这里无明取不断就是烦恼道你持续地「明」、持续地「爱」持续地「取」有断绝,这就是烦恼之道后「行」、不断的就是业道,你一直造作,使得这个存在一直没有断绝这就是因为代表造作的意思,余分不断的是这种惯性影响一直就无有断绝,这就是苦

前后际分别灭三道断,】

那怎么样能够断掉「烦恼」、断掉「业」、断掉「苦」呢一定要找准根源,「无明取」都断掉,「有」都断掉其他都掉,那不就灭了「烦恼」灭了「业」、灭了「苦」了吗?

【如是三道离我、我所,但有生灭,犹如束芦。

其实前面提到的无论是烦恼道、业道还是苦道,它本性里离「我」和「我所」,只是示现生、灭就好像你把一堆芦苇捆在一起一样,是来说的

【复次,无明缘行者,是观过去;识乃至受,是观现在;爱乃至有,是观未来。于是以后,展转相续。无明灭行灭者,是观待断。】

金刚藏菩萨说:「无明」缘「行」是观过去,「无明」导致了「行」;从「识」到「受」的这个阶段,是观现在,你正在用你的识,正在受一切;「爱」乃至「有」,是观未来。只要有爱,那未来就不断,未来的一切的生、老、病、死就不会断,于是以后展转相续。如果「无明」灭,「行」就灭了,所以就观待断。我们修行,就要在无明这里下手,待这个无明灭了,其它一切都会灭,就断了这个轮回的链条了。

【复次,十二有支名为三苦,此中无明、行乃至六处是行苦,触、受是苦苦,余是坏苦;无明灭行灭者,是三苦断。】

金刚藏菩萨说:另外,十二有支名为三苦十二因缘也叫十二有支,这个链条也被称之为「三苦」,哪三苦呢?「无明、行」乃至「六处」这是「行苦」,「触、受」是「苦苦」,其它的是「坏苦」;如果「无明」灭了,「行」就灭了,其它也都灭了,所以「三苦」就断了。还是得断无明!

【复次,无明缘行者,无明因缘能生诸行;无明灭行灭者,以无无明,诸行亦无,余亦如是。】

另外,「无明缘行者」,无明的因缘能够产生诸行;「无明」灭,「行」就灭了。那个时候没有无明了,诸「行」也没有了,其它都没有了。

【又无明缘行者,是生系缚;无明灭行灭者,是灭系缚。余亦如是。】

无明缘行者,是「生」的系缚,是你这个轮回受生的系缚;如果「无明」灭了,「行」灭了,就灭了束缚了,其它也一样就灭了。

【又无明缘行者,是随顺无所有观;无明灭行灭者,是随顺尽灭观。余亦如是。】

无明缘行,「是随顺无所有观」;无明灭行灭,「是随顺尽灭观」。无名缘行,随顺无所有观,就是随顺着又看到性的,这样去观;「无明」灭了,「行」灭了,就是说相灭了,也就空了,那就是随顺「尽灭观」了,其它也是这样的。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十种逆顺观诸缘起。】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菩萨摩诃萨就这样的有十种逆着和顺着的观十二因缘的方法,正过来观、倒过来观,就这样观十二因缘。

【所谓:有支相续故,一心所摄故,自业差别故,不相舍离故,三道不断故,观过去、现在、未来故,三苦聚集故,因缘生灭故,生灭系缚故,无所有、尽观故。】

「有支」是指的十二因缘,十二因缘的链条一直相续,其实也都是心里事儿,大家知道,一心所摄,都是我们的心内的事儿,然后自业的差别,不相舍离,使得前面提到的烦恼道、业道、苦道就无有断绝;观过去、现在、未来的缘故;观三苦聚集的缘故;因缘生灭的缘故;生灭系缚的缘故;无所有、尽观的缘故。

第六地的菩萨摩诃萨们看十二因缘,逆着观、顺着观。观的时候就有十种观法。首先观「有支」,就是观十二因缘的相续,然后观都是一心所摄,都是自业造作的差别,不相舍离,一个缘另一个,三道不断。就这样在十二因缘的链条中看到了过去,看到了现在,看到了未来,看到了三种苦,看到了因缘生灭,看到了生灭的系缚,也看到了本质的无所有,一切就都观了。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十种相观诸缘起,知无我、无人、无寿命、自性空、无作者、无受者,即得空解脱门现在前。观诸有支皆自性灭,毕竟解脱,无有少法相生,即时得无相解脱门现在前。】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菩萨摩诃萨就以如是十种相观了诸十二缘起法,就了知了本性无我、无人、无寿命、自性空,没有作者、没有受者,当下就证得了「空解脱门」了。观十二因缘的本质都是自性寂灭,毕竟解脱,「无有少法相生」,当下就证得了「无相解脱门」。

【如是入空、无相已,无有愿求,唯除大悲为首,教化众生,即时得无愿解脱门现在前。菩萨如是修三解脱门,离彼、我想,离作者、受者想,离有、无想。】

这样地入到了「空、无相」之后,没有愿求,只剩下大悲,并以大悲为首去教化众生,这时就证得了无愿解脱门」,也就是说「空」、「无相」、「无愿」,但是不舍大悲。菩萨就这样的修三解脱门,离开了他人和我(自他)之想,离开了作者、受者之想,离开了「有、无」之想。

今天的这段文字应该说是我们学习十二因缘以来,对于十二因缘解释、剖析得最详尽的,而且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十二因缘。今天的这一段落也是重点,希望大家能够关注一下,如果把这一段吃透的话,就基本上达至了六地菩萨类似的这种境界了。


到最后就离开了自他之想,离开了作者、受者想,离开了「有、无」之想,「空、无相、无愿」,而不舍大悲。



相关文章

【随缘分享】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

【随缘分享】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Tihu Buddh...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7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7

《华严经》要点复习007CELEBRATION---------醍 醐---------?华严境界,真实不虚...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中)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中)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讲到,善财童子终于看到了普贤菩萨!并且看到普贤菩萨身体的每一个毛孔中,...

【佛教故事】佛为生漏梵志说法

【佛教故事】佛为生漏梵志说法

关注「醍醐禅院」公众号佛教故事|Buddhist stories|佛为生漏梵志说法往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禅修课】第三期 026 “四句百非”

【禅修课】第三期 026 “四句百非”

 ▼禅修课▲         ∧第三期∨&nbs...

《华严经》270(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

《华严经》270(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又见一切诸宝镜中种种形像。所谓:或见诸佛众会道场,或见菩萨众会道场,或见声...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