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华严经》法界实相158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十九卷

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大众言: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随众生根器所宜,略说如来少分境界。何以故?】

这个时候,普贤菩萨摩诃萨又告诉在场的诸位菩萨大众们说:佛子,前面所演说的只是随着众生的根器所适宜的,简单地讲了讲如来的一点点境界。为什么呢?

【诸佛世尊,为诸众生,无智作恶,计我、我所,执著于身,颠倒疑惑,邪见分别,与诸结缚恒共相应,随生死流远如来道故,出兴于世。】

因为诸佛世尊为了所有众生,为了这些没有智慧、惯常作恶的众生,为了这些经常地计著「我」和「我所」,执著于肉身的众生,为了这些颠倒迷惑、陷入邪见分别的众生,为了这些经常与种种烦恼结缚恒共相应的众生,为了这些经常随顺着生死轮回之流而远离如来解脱道的众生,为了这些众生才出兴于世。

【佛子,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如诸菩萨于他菩萨起瞋心者。何以故?】

普贤菩萨说:佛子,虽然众生有种种的过失,但是我见过那么多的过失中,最大的一种过失,莫过于诸位菩萨竟然对于其他的菩萨起嗔心。诸位菩萨自己是菩萨,竟然对于其他利益众生的菩萨起嗔心、起嫉妒心、起伤害心,这是我所见的最大的一种过失。为什么呢?

【佛子,若诸菩萨于余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故。】

佛子,如果你本来是菩萨,你又对于其他的菩萨起了嗔恚心,就成就了百万种障蔽之门。

【何等为百万障?所谓:不见菩提障;】

何等为「百万障」?比如说:如果你作为菩萨,你想利益众生,你看到其他的菩萨也在利益众生,但是他的方式方法跟你的不一样,你如果嗔恚他的话,就可能障碍你见到真正的菩提,障碍你真正地获得觉悟。

【不闻正法障;生不净世界障;生诸恶趣障;生诸难处障;】

就可能障碍你,让你无法再听闻正法;如果你对于其他的菩萨起了嗔心、嫉妒心、伤害心,就可能导致你会生到不清净的世界去;虽然你是菩萨,你也在利益众生,但是只要你怨恨、嗔恚、伤害、嫉妒其他的菩萨,你就有可能去到恶道,你可能度了很多众生去善道,但是你自己下恶道了;你也可能生在八难之处。

八难

        就是见不到佛、听不到正法的八种障难。比如说:生在了地狱;生在了饿鬼道;生在了畜生道;生在了长寿天;生在了边地「郁单越」(郁单越——北俱芦洲,寿命一千岁,又不会夭折,大家都贪受享乐,不喜欢去学习佛法);

        然后还有就像盲、聋、喑、哑,投生为盲、聋、暗、哑者;或者是陷入到世智聪辩(世间的智慧懂的不少,喜欢那些不究竟了义的学说,就影响了自己的觉悟);或者说生在了佛前佛后,业重缘薄,不得见佛闻法。——这是八难。

        如果你作为菩萨,一片好心,利益众生,看到别的菩萨他的修学方法或者教学方法跟你的不一致,你就去诋毁、讥讽、嘲笑、嫉妒等等,就有可能使你自己生在八难之处。

【多诸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顽钝诸趣障;】

如果你作为菩萨嫉妒、嗔恚其他的菩萨,你也可能身患诸多的疾病;你经常地去讥讽、毁谤别的菩萨,你也可能经常被人讥讽、毁谤;或者说你会投生到顽固、愚钝的那些众生当中去;

你今生是菩萨能度众生还不错,但是如果你嗔恚、嫉妒别的菩萨,你就有可能下一世变得非常的顽固、愚钝,还不如你所度化的众生。

【坏失正念障;缺少智慧障;眼障;耳障;鼻障;舌障;身障;意障;恶知识障;恶伴党障;】

如果你作为菩萨,看到别的菩萨在利益众生,你没有随喜赞叹,你却嗔恚、嫉妒、伤害等等,就会使你坏失了正念;会使你缺少智慧;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慢慢地都被这种恶的习气障蔽住了,你可能就会遇到恶知识(不是善知识)。因为你喜欢嗔怒、喜欢讥讽、嘲笑,喜欢嫉妒别人,那么你招引来的这个善知识也不是善知识,是恶知识,跟你同样的习气,没事就诽谤、挖苦、嘲笑别人,那么你周围云集的可能都是这些拥有恶性习气的朋友、眷属。

【乐习小乘障;乐近凡庸障;不信乐大威德人障;】

如果你作为菩萨,不去随喜赞叹,或者不去提供种种方便给其他的菩萨,反而去嗔恚别人、嫉妒别人、伤害别人、讥讽别人,可能导致你开始喜欢小乘的教法,也不喜欢大乘的教法了;甚至你喜欢亲近那些凡庸之辈,因为他们听你的,你说什么他都信,你就喜欢亲近这些人。明明世间有那些大德住世(有大威德),但是你却不信他们,也不爱乐他们,因为你已经陷入到自己的自私狭隘的这种执著当中。

为什么会嗔恚别人、嫉妒别人?绝对是你有一颗自私的、狭隘的、我执炽盛的心。所以看一个人,看他的我执褪了没有,就看看他是否还会嫉妒。我们自己我执褪尽没有?就看看自己还会不会嫉妒。世俗间人说同行是冤家,但是诸佛菩萨这里是不存在的。我们都是为了利益众生,用种种的方便、善巧去利益众生,可能能力所限达不到某种理想程度,但是尽力而为,发心是好的,对不对?但是你不能够总是看别人不顺眼,他讲法不如我讲得好,他讲的经不如我讲的经好,你就不是真菩萨。

【乐与离正见人同住障;生外道家障;住魔境界障;】

如果你是利益众生的菩萨,你又总是嗔恚别的菩萨,你就经常会招引来哪些人呢?招引来那些离开了正知正见的人,那些人跟你在一块儿,没事了你们就一起诽谤某某法师、诽谤某某经典,就抬高自己所学的宗派,贬低别的等等。如果你作为菩萨嗔恚别的菩萨,你也有可能投生在外道的家庭,你来世就不再学习佛法了,因为你已经背离了佛法了。

佛法是如此的包容、大爱、无私,而你陷入到哪里了?宗派与宗派的打斗,人与人的这些是是非非,陷入到这里面。所以你来世可能就学不到佛法,甚至你可能住于魔的境界。

你在诽谤那个菩萨(人家是真菩萨),你诽谤错了,那正好魔还巴不得有谁帮助他去破坏正法,魔就开始亲近你了,你就入到魔的境界,与魔为伍了,表面上我利益众生学佛,结果住于魔的境界了。

【离佛正教障;不见善友障;善根留难障;增不善法障;】

普贤菩萨说:这个非常可怕,如果你作为菩萨,竟然嗔恚、诽谤、嘲弄、挖苦、嫉妒别的菩萨,那你将离开佛陀的正教,你也不会再见到善友,你的善根可能渐渐地消失掉,可能增长了种种的不善之法。人在嫉妒中,什么恶性习气都会被勾引出来。

【得下劣处障;生边地障;生恶人家障;】

你可能会投生到下劣处,比如说:来世投生在一个很贫穷的家庭,命运多舛,做什么都不顺,甚至身体不健康、残疾等等;或者说投生在边地;或者生在恶人之家,父母都很恶,影响了你,从小就很恶。

【生恶神中障;生恶龙、恶夜叉、恶乾闼婆、恶阿修罗、恶迦楼罗、恶紧那罗、恶摩睺罗伽、恶罗刹中障;】

如果你作为菩萨,嗔恚、嫉妒别的菩萨,你也有可能投胎或者投生到恶神的家庭;或者生在恶龙当中;生在恶夜叉当中;生在恶乾闼婆当中;生在恶阿修罗当中;生在恶迦楼罗当中;生在恶紧那罗当中;生在恶摩睺罗伽当中;生在恶罗刹当中。

天龙八部当中有好有坏,天龙八部有亲近佛法的,也有亲近魔的。你如果经常地嗔恚别的菩萨、嫉妒别的菩萨,你有可能生在恶性的天龙八部中,生在恶鬼罗刹中。



【不乐佛法障;习童蒙法障;乐著小乘障;不乐大乘障;】

而且你有可能越来越远离佛法,也不再爱乐、修学佛法。或者说,你总是嗔恚别的菩萨,你开始喜欢相对来讲比较小儿科的童蒙教法(在世俗间比较基础的那些学说);或者说你喜欢学习小乘,不喜欢学习大乘。

【性多惊怖障;心常忧恼障;爱著生死障;不专佛法障;】

如果你经常地嗔恚别的菩萨,你会经常觉得生活得很不安、很惊恐,种种的不安围绕着你;如果说那是一个真菩萨,你去嗔恚他、诽谤他、嫉妒他、伤害他,所带来的直接灾难就是你这边先惊恐、畏惧了,人家那个菩萨可能心无所住,什么也没有,你怎么伤害他对他来讲无所谓、没感觉。但你这里,如果你开始嗔恚、嫉妒和伤害,你首先伤的是你自己,你的心常常陷入到忧愁、烦恼当中,甚至会贪著生死轮回,你就无法专心地修学佛法了。

【不喜见闻佛自在神通障;不得菩萨诸根障;不行菩萨净行障;】

你也不喜欢见、不喜欢听闻佛陀的种种自在、种种神通。当听说有的大师修出神通了,你赶紧去诽谤,说他是鬼、妖、什么魔,其实你根本不了解佛法在讲什么,盲目地去诽谤;如果你怀着嫉妒心,你作为菩萨还嗔恚别的菩萨,你就得不到菩萨的诸种殊胜之根了;也没有办法修习菩萨的清净之行了。

我们谁也不曾听说:观世音菩萨在这儿教化众生,背后地藏菩萨诽谤他、嫉妒他,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是吧!也不可能说,弥勒菩萨在这儿,普贤菩萨去嗔恚他,这也不可能。所以,嗔恚是远离菩萨道的,所有发心利益众生的这些修行者,佛陀说:就算你自己还没得度,你已经发心去利益众生、度众生了,你就是菩萨在发心(在广义上讲你就是菩萨;在狭义上讲就是你入了「十信位」开始,或者说你受了「菩萨戒」开始才是菩萨,甚至说「登地」才算真正菩萨),广义上讲,你只要有一颗利益众生的心就是菩萨。但是菩萨他不会去嗔恚别的菩萨,这点非常重要。

【退怯菩萨深心障;不生菩萨大愿障;不发一切智心障;于菩萨行懈怠障;不能净治诸业障;】

如果你总是有嗔恚别的菩萨的心,你就会退怯了菩萨的深心;你渐渐地不是菩萨了,那你这不是凡夫吗?充满嫉妒、充满嗔恚,这不是凡夫吗?

你有这样的心你也生不起菩萨的大愿了;你也发不起追求一切智之心了;你对于菩萨之行就会懈怠、懒惰;你无法受学菩萨的圣行,菩萨戒也没规定说你要嗔恚别人,是吧!你这个嗔心远离了菩萨道,你就不是菩萨,你也不能够清净地修治自己的诸种业障。

说我消业障,这边天天念着什么忏悔文,或者我进行拜忏就消业,那边却不停地在嗔恚、嫉妒别的菩萨...这边消着业,那边造着业,这边消的业没消多少,那边造的业造得很重,非常可怕!

【不能摄取大福障;智力不能明利障;断于广大智慧障;

普贤菩萨说:我们作为菩萨千万不能嗔恚、嫉妒别的菩萨,不然你没有办法摄取大的福德;你的智慧之力也没有办法变得明了聪利;你将无法得到更广大的智慧;如果你的心很大、很松、很空,看到哪个菩萨在度化众生或者在救度众生的时候,你要向他学习他的优点(先忽略他的不足,先学习他的优点),把所有菩萨的优点集于一身,你想想你是多么的伟大,你何必要用自己的优点去讽刺别人的缺点呢?

【不护持菩萨诸行障;乐诽谤一切智语障;远离诸佛菩提障;】

如果你作为菩萨经常地去嗔恚别的菩萨,你就无法护持菩萨诸种圣行;你会爱上那些诽谤一切智的语言;你的信仰就开始偏邪,明明佛是一切智者,你陷入到嫉妒、伤害、挖苦、诽谤当中的时候,你远离了佛陀的智慧,远离了一切智,远离了关于一切智的种种讲说,你远离了诸佛菩提,远离了诸佛的觉悟。

谁能想象释迦佛会嫉妒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嫉妒药师佛,是吧?不可能的事情!你连菩萨都不是了,你也远离了诸佛的菩提(觉悟)。诸佛是真的无我的大自在,在诸佛这里,你赞美哪个菩萨、赞美哪个佛,他都随喜赞叹,因为他无私、无我执。

【乐住众魔境界障;不专修佛境界障;不决定发菩萨弘誓障;】

如果你作为菩萨去嗔恚别的菩萨,你就喜欢住于众多魔的境界了;你没有办法专心修学佛的境界;

真正忙于认真修行的这些师兄,哪有时间没事就诽谤别人,挖苦嘲弄别人?没有时间。除非说我跟他是好朋友,他讲哪儿讲错了,我为了帮助他,我提点建议,那也注意语气、注意口吻、注意方式方法,你是帮助他,以这个为目的是可以的。像菩萨戒里说我们看到众生犯戒了,我们不指出来、不提示他,我们还犯戒。作为菩萨有教化众生的责任,有帮助众生修行正确的责任,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而不是说我嗔恚他、我嫉妒他、我讽刺、嘲弄他,不是这样的。


如果作为菩萨,你嗔恚别的菩萨,你就无法再发起菩萨的弘愿,宏大的誓愿就与你相违背了,哪个菩萨像你这样?

【不乐与菩萨同住障;不求菩萨善根障;性多见疑障;】

如果你嗔恚别的菩萨,也不愿意跟别的菩萨在一起同住;也不愿意去追求菩萨的善根;然后本性再也不清净了,就多疑。

总是怀疑他讲的那句话对吗?那个计划对吗?他行不行、开悟了吗?证果了吗?我们对于别人的不信任,往往基于对于自己的不信任。一个真正开悟的人、真正见性的人,他一望就了解了,到底对不对还用你怀疑吗?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自己一听、一看就知道了,就不会去怀疑,越是自己不明白,越爱瞎怀疑。

【心常愚暗障;不能行菩萨平等施故,起不舍障;】

如果一个菩萨经常嗔恚别的菩萨,他的心就是经常愚痴、幽暗的;他没有办法行菩萨的平等布施了。他就开始说:那个菩萨也讲法,我这个东西不能告诉他,这个经真好我自己偷偷的去传,不能告诉他,就开始自私了,就不能够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了。因为他嫉妒别人,想要超过别人,不希望别人超过自己,他开始自私了。

【不能持如来戒故,起破戒障;不能入堪忍门故,起愚痴、恼害、嗔恚障;】

像这样的菩萨,有严重的嗔心,非常自私,不能持如来神圣的戒律了,往往就会破戒;首先,十善业道的不「贪、嗔、痴」,这个嗔戒就犯了,就破戒了;

也不能够入到堪忍之门,不能够入到善于忍辱之门;就像六度说要「忍辱」,嗔心重的这批人,我执炽盛、痴心重的、爱嫉妒的这些人,绝对是很难忍辱的,别人说他点什么,他就生气了,甚至狂怒了,失去理智了;

所以他这里滋生了无量的愚痴,他就喜欢恼害别人,进一步地陷入更大的嗔恚。

【不能行菩萨大精进故,起懈怠垢障;不能得诸三昧故,起散乱障;不修治般若波罗蜜故,起恶慧障;】

像这样的菩萨,自己本身是菩萨在利益众生,却嫉妒、伤害、嗔恚别的菩萨,他就不能行菩萨的大精进了,就起了种种的懈怠,他的心灵充满了垢染把自己给障蔽了;他也没有办法得到诸种三昧(你想一想你的心不松也不空,天天在嗔恚,你能证得三昧吗?),你的心日益地散乱,你也没有办法修治般若波罗蜜,你就起了种种的恶的智慧障蔽你。

【于处、非处中无善巧障;于度众生中无方便障;于菩萨智慧中不能观察障;】

【醍醐】

《华严经》前面讲:处--轮回界内,非处--轮回外

你对于轮回的内、外你就没有善巧了,你已经陷入到如同凡夫一般的愚痴当中,那度众生你也没有方便了,你只会一种方法,没有更多方便,你越嗔恚别人,你的智慧越少,度众生越困难。在所有菩萨的智慧当中你也不能够观察实相了。

【于菩萨出离法中不能了知障;不成就菩萨十种广大眼故,眼如生盲障;耳不闻无碍法故,口如哑羊障;】

对于菩萨的出离法你也不能了知,如果你很嗔恚别人,证明你著相相当的严重,哪有出离相的智慧,你不能出离,不能了知相的本质;你也没有办法成就菩萨的十种「广大眼」,你明明有眼睛好像变成盲人,你的智慧之眼被自己这种恶性障蔽了,像盲人一般;你的耳朵再也听不到那种无所障碍的自在法了,你的嘴也说不出来什么有智慧的话了,就好像哑巴羊一样,口才一天不如一天;

【不具相好故,鼻根破坏障;不能辨了众生语言故,成就舌根障;】

如果你作为菩萨经常的嗔恚别的菩萨,你的相貌也越来越丑;

【醍醐】

这佛在很多经里讲的,嗔恚别人会让自己变丑,大家一定要小心,你恨一个人你想想你的面相能好看吗?天天陷入到嗔恚当中,面相一天不如一天

你的「鼻根」也会被破坏;你也不能够辨了众生的语言,你的舌根」日益生障碍。

【轻贱众生故,成就身根障;心多狂乱故,成就意根障;不持三种律仪故,成就身业障;】

然后,因为你作为菩萨经常地去诋毁、轻贱别的菩萨、别的众生,你的「身根」也开始有障碍;你的内心开始生起很多的狂乱,「意根」也被障蔽了;你没有办法再持什么「摄善法戒、摄律仪戒、饶益有情戒」,一切都离你远去了,你身体方面也充满了业障;

【恒起四种过失故,成就语业障;多生贪、嗔、邪见故,成就意业障;贼心求法障;】

经常地陷入到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因为你嗔恚别的菩萨,你肯定经常地就讲恶语了,经常地两舌,可能对于自己或者这一宗派有绮语(花言巧语),然后为了表示自己超过别人,还有可能还打妄语,就犯种种的过失;然后滋生更多的贪、嗔和邪见,成就了意方面的障碍;你以贼心去求佛法,你能求到吗?

断绝菩萨境界障;于菩萨勇猛法中心生退怯障;于菩萨出离道中心生懒惰障;】

普贤菩萨说:作为菩萨,你要是陷入到任何形式的对于别的菩萨的嗔恚,你就断绝了你的菩萨境界,你已经是凡夫了,非常可怕!你对于菩萨的勇猛法当中就心生退却了;对于菩萨的出离道,你也心生懒惰了;

于菩萨智慧光明门中心生止息障;于菩萨念力中心生劣弱障;于如来教法中不能住持障;于菩萨离生道不能亲近障;】

对于菩萨的智慧光明门,你的心里就生了止息的障碍了,你没有办法再入到菩萨智慧光明门,菩萨智慧光明是大爱、无私、无我的,里面怎么会有一丝一毫的嗔恚呢?如果你陷入到对于别的菩萨的嗔恚,你就对于菩萨的念力心生劣弱;对于如来的教法不能住持;对于菩萨的离生之道不能亲近;

于菩萨无失坏道不能修习障;随顺二乘正位障;远离三世诸佛菩萨种性障。】

对于菩萨的无失坏之圣道不能修习;你可能就会随顺那些不究竟了义的学说,你可能随顺那些二乘或以下的学说,远离了菩萨的正位;远离了三世诸佛菩萨的种性。

所以大家一定要反观自省,我在修行的道路上,此时此刻我还有任何的嗔恚、嫉妒吗?有没有?当我们这一个共修群体内有一个菩萨开始放光明利益众生的时候,我们心里是随喜赞叹、很欢喜的?还是不舒服的、看着不顺眼的?还是想嘲弄挖苦的?你好好地想一想。


【佛子,若菩萨于诸菩萨起一嗔心,则成就如是等百万障门。何以故?】

普贤菩萨说:菩萨对于其他菩萨要是起一念的嗔心,就能够成就以上种种百万种障蔽之门。以上只是列举了个别的一点点而已,会成就百万的障蔽之门,所以「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为什么呢?

【佛子,我不见有一法为大过恶,如诸菩萨于余菩萨起嗔心者。】

普贤菩萨说:佛子,我见过那么多大的过罪、过恶、过失,从来没有见过有一种过失能够超过这一种,就是明明自己是菩萨竟然对于其他的菩萨还起嗔心,这是最大最大的一种过失了。

【是故,诸菩萨摩诃萨欲疾满足诸菩萨行,应勤修十种法。何等为十?】

所以说,诸位菩萨摩诃萨,你想要快速地满足诸菩萨行,一定要勤修十种法,哪十种法呢?

【所谓:心不弃舍一切众生,于诸菩萨生如来想,永不诽谤一切佛法,知诸国土无有穷尽,于菩萨行深生信乐,不舍平等虚空法界菩提之心,观察菩提入如来力,精勤修习无碍辩才,教化众生无有疲厌,住一切世界心无所著。是为十。】

首先,心不弃舍一切众生;然后,对于所有菩萨生如来之想。哪个菩萨在利益众生的,我们就觉得他是佛,他是佛的应化身,随喜赞叹,千万不要去嫉妒、去嗔恚;我们要永远不诽谤一切佛法。一切佛法只要目的是利益众生的,各有方便,适应着众生的根性和需要、欲求的不同,我们都随喜赞叹,千万不要诽谤一切佛法;要了知国土无有穷尽;对于菩萨之行深深地生起信乐;要不舍平等虚空法界菩提之心;要观察菩提入如来之力;要精勤地修习无有障碍的辩才;要教化众生没有疲惫厌倦;住于一切世界心无所著。

这十点一定要做到。

我们的心一定要缘念在正的地方,缘念在「佛、法、僧、戒、施、天」这里,不要缘念在「贪、嗔、痴、慢、疑、嫉妒」那里,千万不要,我们的心永远不弃舍一切众生,对于所有菩萨把他们当作如来一样地恭敬尊重、随喜赞叹,永远不诽谤一切佛法,了知国土无有穷尽,于菩萨行深生信乐,不舍平等虚空法界菩提之心,观察菩提入如来之力,精勤修习无有障碍的辩才,教化众生无有疲惫厌倦,住于一切世界心无所著。我们的精力要用在正处,千万不要陷入到任何形式的嗔恚和嫉妒。

 

感恩顶礼普贤菩萨摩诃萨

感恩顶礼普贤菩萨摩诃萨

感恩顶礼普贤菩萨摩诃萨

……


中国移动

11:27

100 %

微信(2)

泳厉

  老师,“佛法僧戒施天”里的“”指的是什么?

云何念天。有四天王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若有信心得四天王处我亦有分。若戒多闻布施智慧得四天王处。乃至得非想非非想处我亦有分然非我所欲。何以故。四天王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皆是无常。以无常故生老病死以是义故非我所欲。譬如幻化诳于愚夫。智慧之人所不惑着。如幻化者即是四天王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愚者即是一切凡夫。我则不同凡夫愚人。我曾闻有第一义天。谓诸佛菩萨常不变易。以常住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我为众生精勤求于第一义天。何以故。第一义天能令众生除断烦恼犹如意树。若我有信乃至有慧则能得是第一义天。当为众生广分别说第一义天。是名菩萨摩诃萨念天。

——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八 梵行品第八之四

  感恩老师回复

文字


相关文章

《弟子规》浅释 01

《弟子规》浅释 01

国学︽弟子规︾  恒宁老师浅释《弟子规》浅释01各位家人、各位好朋友、各位同学!很高兴我们能够聚集...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2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2

《华严经》要点复习002CELEBRATION---------醍 醐---------?华严境界,真实不虚...

《华严经》274(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华严经》274(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讲到,要是能够听闻普贤菩萨的名字,或者说见到普贤菩萨的身形,这样的众生...

【佛教故事】女子难陀得度因缘

【佛教故事】女子难陀得度因缘

关注「醍醐禅院」公众号佛教故事|Buddhist stories|女子难陀得度因缘昔日,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在...

《华严经》267(第七八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十九

《华严经》267(第七八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十九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弥勒菩萨依然在强调着「菩提心」的重要性……【善男子,如转轮王,有摩尼宝,置于...

《华严经》264(第七八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十九(下)

《华严经》264(第七八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十九(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善财童子提到:弥勒菩萨已经得到了一切佛的「授记」,他这一生就能成就「...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