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华严经》法界实相166

禅为清净水

能洗诸欲尘

 

复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四炽然光明大宝布在其底,性极猛热,常能饮缩百川所注无量大水,是故大海无有增减。何等为四?】

普贤菩萨说:佛子,就好像大海,在大海里面有四种炽的光明大宝布在大海的海底。这四种炽光明大宝性极猛热,常能饮缩百川所流入大海的无量大水,所以说大海无有增减。有再多的江河把水注入到大海中,海底的四大炽然光明大宝都能够把这些水吸完。哪四种炽光明大宝呢?

【一名日藏,二名离润,三名火焰光,四名尽无余。】

一种叫日藏,一种叫离润,一种叫火焰光,一种叫尽无余。

【佛子,若大海中无此四宝,从四天下乃至有顶,其中所有悉被漂没。】

普贤菩萨说:佛子,如果说大海中没有这四种宝,那么从四天下一直到三有之顶,所有一切都将被大海水淹没。

【佛子,此日藏大宝光明照触,海水悉变为乳;离润大宝光明照触,其乳悉变为酪;火焰光大宝光明照触,其酪悉变为酥;尽无余大宝光明照触,其酥变成醍醐;如火炽然,悉尽无余。】

佛子,这日藏大宝光明一照触,海水都可以变为乳汁;离润大宝光明一照触,这乳汁就变成了奶酪;火焰光大宝光明一照触,这奶酪就变成了生酥、熟酥;尽无余大宝光明一照触,这酥就变成了醍醐;就好像火焰一样炽然,悉尽无余。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大智慧海亦复如是,有四种大智慧宝,具足无量威德光明;此智宝光触诸菩萨,乃至令得如来大智。何等为四?】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大智慧海也是这样的,有四种大智慧宝,具足无量的威德光明;这智慧宝光碰触到诸位菩萨,就可以让菩萨们最终获得如来的大智慧。如来的四种大智慧宝是哪四种呢?

【所谓:灭一切散善波浪大智慧宝、除一切法爱大智慧宝、慧光普照大智慧宝、与如来平等无边无功用大智慧宝。】

分别是:灭一切散善波浪大智慧宝、除一切法爱大智慧宝、慧光普照大智慧宝、与如来平等无边无功用大智慧宝。

【佛子,诸菩萨修习一切助道法时,起无量散善波浪,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不能坏;】

普贤菩萨说:佛子,诸位菩萨修习一切助道法的时候,比如说三十七助道法,那么就会兴起无量的散善的波浪,因为助道法(三十七助道品)讲各个方面、各种善,这种善还没有归到最高处的时候叫散善。菩萨们修习一切助道法的时候,就起来无量的散善的波浪,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不能够去破坏。

【如来以灭一切散善波浪大智慧宝光明触彼菩萨,令舍一切散善波浪,持心一境,住于三昧;】

如来以灭一切散善波浪的大智慧宝光明」照触这个菩萨,就使得这个菩萨境界上又提升,灭掉了一切「散善」波浪,灭掉一切有为法的「散善」波浪。「持心一境,住于三昧」,用心一境性,收了这些散善的波浪。

【又以除一切法爱大智慧宝光明触彼菩萨,令舍离三昧味著,起广大神通;又以慧光普照大智慧宝光明触彼菩萨,令舍所起广大神通,住大明功用行;】

然后,如来又以除一切法爱大智慧宝光明照触这个菩萨,使这个菩萨就舍离了对于三昧的贪著。有的众生贪著三昧,或者三昧中的乐境,不能自已,如来用除一切法爱大智慧宝光明照触他一下,使他舍离了对于三昧的贪著,就兴起了广大的神通,但是迷于神通也不行;如来再以慧光普照大智慧宝光明照触这个菩萨,让他舍弃广大神通(舍掉就是不要执著),住于大明功用行,住于自性大光明当中,这又入了无为

【又以与如来平等无边无功用大智慧宝光明触彼菩萨,令舍所起大明功用行,乃至得如来平等地,息一切功用,令无有余。】

然后,如来再以如来平等无边无功用的大智慧宝光明去照触这个菩萨,使他舍所起的大明功用行,把一切能舍的都舍掉,最后达如来的平等地。

最后的最后——「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息掉了一切的功用,使无有余。

【佛子,若无如来此四智宝大光照触,乃至有一菩萨得如来地,无有是处。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五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佛子,如果如来没有以上四种智慧宝大光明去照触菩萨的话,那就不可能有任何一个菩萨到达如来的境界了。佛子,这就是如来心的第五种相,诸位菩萨摩诃萨们应该这样地了知。

【复次,佛子,如从水际,上至非想非非想天,其中所有大千国土,欲、色、无色众生之处,莫不皆依虚空而起、虚空而住。

接着,普贤菩萨又说:佛子,就好像从水际,一直向上到非想非非想天,其中所有大千国土,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众生所在之处,全都依着虚空而起、依着虚空而住。

【何以故?虚空普遍故;虽彼虚空,普容三界而无分别。

为什么呢?虚空普遍一切处的缘故;虽然虚空普遍容纳着三界无分别,但是三界依虚空而起、依虚空而住。

【佛子,如来智慧亦复如是,若声闻智,若独觉智,若菩萨智,若有为行智,若无为行智,一切皆依如来智起、如来智住。

佛子,如来的智慧也是这样的,不管是声闻乘的智慧,独觉乘的智慧,菩萨的智慧,有为行的智慧,还是无为行的智慧,一切智慧都依着如来的智慧而起、依着如来的智慧而住。

【何以故?如来智慧遍一切故;虽复普容无量智慧而无分别。佛子,是为如来心第六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为什么呢?因为如来的智慧遍一切处的缘故;兼容无量智慧无有分别。佛子,这就是如来心的第六种相,诸位菩萨摩诃萨应该这样地了知。

【复次,佛子,如雪山顶有药王树,名无尽根。彼药树根从十六万八千由旬下尽金刚地水轮际生。

普贤菩萨说:佛子,就好像雪山的顶上有药王树,名字叫无尽根。这个药王树的根,从十六万八千由旬下边尽金刚地水轮的边缘而生。

【彼药王树若生根时,令阎浮提一切树根生;若生茎时,令阎浮提一切树茎生;枝、叶、华、果悉皆如是。

这药王树生根的时候,能够让阎浮提的一切树都生根;药王树生茎的时候,能够让阎浮提的一切树都生茎;药王树生枝、叶、花、果的时候,也能够让阎浮提的一切的这些树木都生起枝、叶、花、果。

【此药王树,根能生茎,茎能生根,根无有尽,名无尽根。

这个药王树的根,从这个根这里生出了茎,茎能生根,根无有尽,名无尽根。(这个根非常的长,无有尽,叫无尽根)。

佛子,彼药王树于一切处皆令生长,唯于二处不能为作生长利益,所谓:地狱深坑及水轮中;然亦于彼初无厌舍。

佛子,药王树在一切处都能够让阎浮提树木生长,但是只有两个地方不能够帮助树生长,哪里呢?一个地方是地狱的深坑,还有一个地方是水轮,在这里一般的阎浮提的树,没有办法生长。但是药王树并没有弃舍、厌舍这些树木,在地狱深坑以及水轮中,其实药王树它的作用还是在的。但是来到地狱深坑或者水轮这里的树木,因为自己的条件不具足,所以无法生长。

【佛子,如来智慧大药王树亦复如是,以过去所发成就一切智慧善法、普覆一切诸众生界、除灭一切诸恶道苦广大悲愿而为其根,】

佛子,如来的智慧大药王树也是这样的,以过去所发成就一切智慧善法、普覆一切诸众生界、除灭一切诸恶道苦。如来智慧的大药王树是以什么为树根呢?是以除灭一切诸恶道苦的广大悲愿为树根的。如来智慧的大药王树,它的根是除灭一切恶道苦的广大慈悲和神圣大愿,以这个为根。如来的智慧以悲愿为根,非常重要,慈悲和大愿是如来智慧之根。

【于一切如来真实智慧种性中生坚固不动善巧方便以为其茎,遍法界智、诸波罗蜜以为其枝,】

那么,如来智慧大药王树的茎是什么呢?于一切如来真实智慧种性中生坚固不动善巧方便以为其茎。于如来真实智慧种性中生起的坚固不动的善巧方便,就是如来智慧大药王树的茎了。悲愿为根,方便为茎。

那什么是枝、叶等等呢?「遍法界的智慧、诸种波罗蜜」(比如说六波罗蜜或者十波罗蜜),这就是如来智慧大药王树的枝了。

【禅定、解脱、诸大三昧以为其叶,总持、辩才、菩提分法以为其华,究竟无变诸佛解脱以为其果。】

「禅定、解脱、诸大三昧」就是如来智慧大药王树的叶子了。「总持、辩才、菩提分法」就是如来智慧大药王树的花了。

「究竟无变诸佛解脱」就是如来智慧大药王树的果实了。

这里讲得非常的美啊,我们再一次地强调:如来智慧的大药王树以悲愿为「根」,以方便为「茎」,遍法界智、诸波罗蜜是「枝」,禅定、解脱、诸大三昧是「叶」,总持、辩才、菩提分法是「花」,究竟无变的诸佛解脱是「果实」。


【佛子,如来智慧大药王树,何故得名为无尽根?以究竟无休息故,不断菩萨行故;菩萨行即如来性,如来性即菩萨行,是故得名为无尽根。】

普贤菩萨说:佛子,如来智慧大药王树为什么叫做「无尽根」呢?因为究竟无休息的缘故,不断菩萨行的缘故;菩萨行就是如来性,如来性就是菩萨行。所以说,如来智慧的大药王树名字叫「无尽根」。

「不断菩萨行故;菩萨行即如来性,如来性即菩萨行。」

【佛子,如来智慧大药王树,其根生时,令一切菩萨生不舍众生大慈悲根;其茎生时,令一切菩萨增长坚固精进深心茎;其枝生时,令一切菩萨增长一切诸波罗蜜枝;其叶生时,令一切菩萨生长净戒头陀功德少欲知足叶;】

佛子,如来智慧的大药王树,根生起来的时候,让一切菩萨生起不舍众生的大慈悲之根;茎生起来的时候,让一切菩萨增长坚固精进的深心之茎;枝生长的时候,让一切菩萨增长一切诸波罗蜜的枝;叶生长的时候,让一切菩萨生长清净戒律的头陀功德,生长少欲知足之叶子。

叶子生长的时候,让一切菩萨生长清净持戒的头陀功德,苦行头陀功德,少欲知足的叶子就这样生起来了。

【其华生时,令一切菩萨具诸善根相好庄严华;其果生时,令一切菩萨得无生忍乃至一切佛灌顶忍果。】

花生长的时候,让一切菩萨具备诸多的善根,相好庄严;果实生长的时候,让一切菩萨得「无生忍」,乃至得到一切佛的灌顶。

【佛子,如来智慧大药王树唯于二处不能为作生长利益,所谓:二乘堕于无为广大深坑及坏善根非器众生溺大邪见贪爱之水;然亦于彼曾无厌舍。】

普贤菩萨说:佛子,如来智慧的大药王树,只有在两个地方不能够为众生作生长的利益,哪个地方呢?首先,「二乘」如果堕于「无为」的广大深坑了,如来在这里也没有办法让他们生根、长茎、长枝,长叶、花、果了。二乘堕到无为的广大深坑的时候,如来也没办法了。或者坏了善根的那些「一阐提」,暂时不是载法之器的这些众生,他们沉溺在大邪见的贪爱之水中,讲什么他都不会听的,这个时候如来也没办法了。但是如来依然对于这两者没有厌倦和弃舍。

【醍醐】

如来就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地存在在这里,当「二乘」这些人以及那些「一阐提」业褪去的时候,慢慢地,他们的佛性依然也能够显现出来了

【佛子,如来智慧无有增减,以根善安住,生无休息故。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七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佛子,如来的智慧没有增减,以根善于安住,生起种种善、种种慧、种种加持,没有休息。佛子,这就是如来心的第七种相,诸位菩萨摩诃萨要这样地了知。

【复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劫火起时,焚烧一切草木丛林,乃至铁围、大铁围山皆悉炽然无有遗余。】

另外,佛子,就好像三千大千世界,这劫末大火烧起来的时候,能够焚烧尽一切的草木、丛林,甚至铁围山、大铁围山,一切炽然猛烈地烧尽,没有剩余。

【佛子,假使有人手执干草投彼火中,于意云何?得不烧不?】

普贤菩萨说:佛子,这个时候要是有人手里拿着干草投到这个劫末的大火中,你认为呢?这干草可以不烧吗?

【答言:不也。】

回答说:不可能啊,这劫末的大火烧灭一切,连铁围山、大铁围山都烧尽了,你手里这点儿干草扔进去肯定立刻化为乌有了呀。

【佛子,彼所投草容可不烧;如来智慧分别三世一切众生、一切国土、一切劫数、一切诸法,无不知者;若言不知,无有是处。】

普贤菩萨说:佛子,如果说你把手里的干草投到劫末的大火中去,都可以使它不烧的话;如来的智慧「分别三世一切众生、一切国土、一切劫数、一切诸法,无不知者;若言不知,无有是处」。

如果说你把干草投到劫末的大火里能不烧,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讲这样一个不可能的比喻的话,如来的智慧如果不能够了解三世一切众生、一切国土、一切劫数、一切诸法,那是不可能的。

【醍醐】

你那个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是产生了,如来的智慧都不可能不了解一切众生、一切国土、一切劫数、一切诸法。不管发生任何不可能的事情,如来的智慧依然永恒地正遍知

【何以故?智慧平等悉明达故。】

为什么呢?因为如来的智慧平等,一切都明了通达的缘故。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八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佛子,这就是如来心的第八种相,诸位菩萨摩诃萨应这样地了知。

【复次,佛子,譬如风灾坏世界时,有大风起,名曰散坏,能坏三千大千世界,铁围山等皆成碎末。】

接下来,普贤菩萨又讲:佛子,就好像风灾起来的时候,破坏世界,那个时候有一个大风起来了,叫「散坏大风」,能坏三千大千世界,铁围山都被这个风吹成碎末了。

【复有大风,名为能障,周匝三千大千世界障散坏风,不令得至余方世界。】

这时候又来一个大风,叫「能障」(能障蔽),周匝三千大千世界,它就可以挡住散坏之风,使散坏之风不会吹到其他的世界去。

【佛子,若令无此能障大风,十方世界无不坏尽。】

劫末的散坏大风起来的时候,如果没有什么挡住它,那么它将散坏十方的世界。所以劫末的大风非常厉害。但好在有能够障蔽它的大风,让它只在特定的范围内活动,虽然缘尽的三千大千世界化为乌有了,但是其他世界不受影响。

【如来、应、正等觉亦复如是,有大智风,名为能灭,能灭一切诸大菩萨烦恼习气;】

如来、应供、正等觉也是这样的,有智慧的大风,名字叫「能灭」,能灭一切诸大菩萨的烦恼习气。

【有大智风,名为巧持,巧持其根未熟菩萨不令能灭大智风轮断其一切烦恼习气。】

同时,也有一种智慧的大风,名字叫「巧持」(善巧地持,持有的意思)。巧持那些「根未熟」的菩萨,「不令能灭大智风轮断其一切烦恼习气」。

「根未熟」的菩萨有点烦恼也好,烦恼即菩提,可以帮助他生智慧。要一点对境没有,这些「根未熟」的菩萨,他也修行上不去,所以说有一些些烦恼习气,对于「根未熟」的菩萨来讲还是必要的。不能够说用如来大智慧的风把一切烦恼习气全都立刻断灭,温室里的花朵不经风吹雨打无法茁壮成长。所以说特定时期「根未熟」的菩萨具备一些烦恼习气,反而能帮助他修行。所以「巧持」大风就让这些菩萨在特定时期保留一些烦恼习气继续地修,以烦恼习气为对境来提升自己。


【佛子,若无如来巧持智风,无量菩萨皆堕声闻、辟支佛地;由此智故,令诸菩萨超二乘地,安住如来究竟之位。】

普贤菩萨说:佛子,如果没有如来「巧持」的智慧大风的话,无量的菩萨一下子断了烦恼,可能就归灭,陷入断灭空,偏空就堕到「声闻乘」或者「辟支佛乘」去了,但是因为「巧持」的智慧大风的存在,使得这些菩萨能够超越二乘之地,安住如来究竟之位。

    这个地方非常的重要,断烦恼、断习气不是说咔嚓——佛一加持你,一下都帮你断掉,你不是靠自力而成熟的,那这种成熟不稳定的。如来加持你,给你力量,帮你断,而不是说他帮你全都解决了,问题全解决了,不是这样子。真正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自己用功修出来的,靠着自力而修出来,它才是非常稳定的,你就渐渐拥有如来的定功和智慧解决一切问题了。师父帮你解决问题,给你解决方案,那一旦师父不在的时候,你还是不会解决,所以自己的力量要上来。

    「巧持」智慧大风帮助「根未熟」的菩萨们,先慢慢地去断这些烦恼习气,在断的过程中生起悲愍心,不会偏空,因着悲愍心就可以超越二乘之境界,安住如来究竟之位了。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九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佛子,这就是如来心的第九种相,诸位菩萨摩诃萨应该这样地了知。

【复次,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接下来,普贤菩萨说:佛子,如来的智慧无所不至、无处不至。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一个众生不具备如来的智慧,所有众生都具备如来的智慧,但为什么没显现出来呢?因为妄想、颠倒和执著。因为妄想、颠倒和执著使得这些众生无法显发如来的智慧;如果离开了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所障碍的智慧就可以现前了。

【佛子,譬如有大经卷,量等三千大千世界,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尽。所谓:书写大铁围山中事,量等大铁围山;书写大地中事,量等大地;书写中千世界中事,量等中千世界;书写小千世界中事,量等小千世界;】

佛子,就好像有一本非常大的经卷,这个量像三大千世界那么大,书写尽了三大千世界中所有的事。所谓:无限大的经卷,它书写了铁围山、大铁围山的所有事,这个量像大铁围山那么大;书写大地中的所有事的时候,量像大地那么大;书写中千世界中所有事的时候,量像中千世界那么大;书写小千世界中所有事的时候,量像小千世界那么大。

【如是,若四天下,若大海,若须弥山,若地天宫殿,若欲界空居天宫殿,若色界宫殿,若无色界宫殿,一一书写,其量悉等。】

就这样,书写四天下,或者大海,或者须弥山,或者地居天宫殿,或者欲界空居天的宫殿,或者色界宫殿,或者无色界宫殿,书写这一切的时候,量都是像那一切那么大。

【此大经卷虽复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尘中;如一微尘,一切微尘皆亦如是。】

这大经卷虽然量等大千世界,但是却可以住在一个微尘当中;这无量大的经卷容纳着无量大的内涵,可以住在一粒微尘中,也可以住在所有微尘中。

【时,有一人智慧明达,具足成就清净天眼,见此经卷在微尘内,于诸众生无少利益,即作是念:‘我当以精进力,破彼微尘,出此经卷,令得饶益一切众生。’】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智慧明达,具足成就了清净的天眼,在微尘中看到了这个经卷了。这一个人智慧明达,他成就了清净的天眼。

他心里就想:这个经卷藏在微尘里面对于众生也没什么利益,我要以精进之力破碎这个微尘,取出这个经卷,这样就可以饶益一切的众生了。

【作是念已,即起方便,破彼微尘,出此经卷,令诸众生普得饶益。如于一尘,一切微尘应知悉然。】

他这样想的时候,就起种种方便,破碎微尘,取出了经卷,让所有众生都可以得到利益。就好像破碎一个微尘取出里面的经卷一样,破碎一切微尘取出里面的经卷。

【佛子,如来智慧亦复如是,无量无碍,普能利益一切众生,具足在于众生身中;但诸凡愚妄想执著,不知不觉,不得利益。】

佛子,如来的智慧也是这样的,无有量、无所障碍,普遍地可以利益一切的众生。如来的智慧,其实是具足在众生身中的;但是凡夫愚昧、妄想、执著,他不知、不觉如来智慧,他无法了解自己内在的智慧,他也得不到利益。

【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

这个时候,如来以无障碍的清净智慧眼目,普遍地观法界一切众生,就说:奇哉!奇哉!这所有众生都具有如来的智慧,但是却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怎么会这样呢?我一定要用神圣之道去教化他们,让这些众生永远离开妄想、执。在自身中就见到如来那广大的智慧与佛没有任何的差别。

【即教彼众生修习圣道,令离妄想;离妄想已,证得如来无量智慧,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佛子,是为如来心第十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以如是等无量无碍不可思议广大相,知如来、应、正等觉心。】

如来就是这样的,他就教化众生,让众生修习圣道,让众生离开妄想,离开妄想之后就证得了如来的无量智慧,利益安乐了一切的众生了。佛子,这就是如来心的第十种相,诸位菩萨摩诃萨要这样地了知。

【醍醐】

其实所有众生都具备如来的智慧,但是却因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如果离开了妄想、颠倒、执著,那一切众生就是一切佛呀!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这个时候,普贤菩萨想要重新强调一下前面所讲的法义,又说了一个偈来作总结:

【欲知诸佛心,当观佛智慧,

佛智无依处,如空无所依。

众生种种乐,及诸方便智,

皆依佛智慧,佛智无依止。

声闻与独觉,及诸佛解脱,

皆依于法界,法界无增减。

佛智亦如是,出生一切智,

无增亦无减,无生亦无尽。

如水潜流地,求之无不得,

无念亦无尽,功力遍十方。

佛智亦如是,普在众生心,

若有勤修行,疾得智光明。

如龙有四珠,出生一切宝,

置之深密处,凡人莫能见。

佛四智亦然,出生一切智,

余人莫能见,唯除大菩萨。

如海有四宝,能饮一切水,

令海不流溢,亦复无增减。

如来智亦尔,息浪除法爱,

广大无有边,能生佛菩萨。

下方至有顶,欲色无色界,

一切依虚空,虚空不分别。

声闻与独觉,菩萨众智慧,

皆依于佛智,佛智无分别。

雪山有药王,名为无尽根,

能生一切树,根茎叶华实。

佛智亦如是,如来种中生,

既得菩提已,复生菩萨行。

如人把干草,置之于劫烧,

金刚犹洞燃,此无不烧理。

三世劫与刹,及其中众生,

彼草容不烧,此佛无不知。

有风名散坏,能坏于大千;

若无别风止,坏及无量界。

大智风亦尔,灭诸菩萨惑;

别有善巧风,令住如来地。

如有大经卷,量等三千界,

在于一尘内,一切尘悉然。

有一聪慧人,净眼悉明见,

破尘出经卷,普饶益众生。

佛智亦如是,遍在众生心,

妄想之所缠,不觉亦不知。

诸佛大慈悲,令其除妄想,

如是乃出现,饶益诸菩萨。】

 

愿以此华严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速成诸如来


相关文章

《弟子规》浅释 01

《弟子规》浅释 01

国学︽弟子规︾  恒宁老师浅释《弟子规》浅释01各位家人、各位好朋友、各位同学!很高兴我们能够聚集...

【佛教故事】月明菩萨

【佛教故事】月明菩萨

关注「醍醐禅院」公众号佛教故事|Buddhist stories|月明菩萨过去,佛陀住在罗阅祇耆阇崛山时,有...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4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4

《华严经》要点复习004CELEBRATION---------醍 醐---------?华严境界,真实不虚...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1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1

《华严经》要点复习001CELEBRATION【一时,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释迦牟尼佛...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在前面的两节课当中,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一下三昧之王——伟大的普贤菩萨有着怎样...

【禅修课】第三期 029 《佛遗教经》与“透视”

【禅修课】第三期 029 《佛遗教经》与“透视”

 ▼禅修课▲         ∧第三期∨ ⩓佛遗...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