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华严经》终极版 > 正文内容

《华严经》077(第二三卷)十回向品 第二十五之一(上)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音频首发于蜻蜓FM 搜索:醍醐学院


大家好!

我们继续来到兜率陀天,大家可以观想:我们正坐在非常庄严殊胜的狮子座上,正在聆听金刚幢菩萨的讲法。此时讲的是菩萨摩诃萨「十回向」位当中的第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佛子,菩萨摩诃萨见诸众生,造作恶业,受诸重苦;以是障故,不见佛,不闻法,不识僧。】

金刚幢菩萨说:佛子们,菩萨摩诃萨们见到这一切众生,造作了种种恶业,受到了种种极重的苦痛;见到这些众生因为恶业的障蔽,他们很难见到佛,很难听闻法,也很难认识僧。

         

【便作是念:‘我当于彼诸恶道中,代诸众生受种种苦,令其解脱。’】

菩萨摩诃萨们就起了怜悯心了,心里想:我真的是想在这所有恶道代替这所有众生受种种的苦(我来替换他们),让他们能够解脱。

      在《梵网经菩萨戒》里讲,真正的菩萨都是「好事给别人,坏事给自己」。但是不修行的凡夫,一般都是「坏事给别人,好事给自己」,是吧?就看这个好事坏事你给谁,就能鉴别一下自己的修行。

      我们平常是否时时刻刻能做到「好事都给别人,坏事都我来承担」?这真的很难!因为生命有一种天生的自我保护的本能,都想着自己要生活好一点。但菩萨们都是想着:只要你好就行了,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愿意替你去受恶道的苦,让你解脱!这是真菩萨。

      释迦佛当年发的五百大愿里也是,总是强调这一点——我去代替你受苦,让你获得解脱。这种心,只有父母对孩子才会有(很多的父母在孩子得了重病的时候,都宁愿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孩子的生命)。菩萨摩诃萨真的是把一切众生当作自己的亲孩子了。

【菩萨如是受苦毒时,转更精勤,不舍不避、不惊不怖、不退不怯,无有疲厌。何以故?】

在代替众生去受种种苦毒的时候,菩萨们会更加精勤地修行,他们不会舍离苦难,不会刻意地避开苦难,他们不会惊恐、畏惧苦难;他们不会向后退,也没有胆怯心,没有疲惫厌倦心(就是我一直代替你受苦,我都愿意,我不会向后退)。这一点真的挺难的,但是真菩萨做到了。为什么呢?

         

【如其所愿,决欲荷负一切众生,令解脱故。菩萨尔时作是念言:‘一切众生在生老病死诸苦难处,随业流转,邪见无智,丧诸善法,我应救之,令得出离。’】

菩萨们发的大愿就是:我要让一切众生都解脱。就为了这一个目标,做什么都行,只要众生能解脱。菩萨们这个时候这样想:一切众生在生老病死种种苦难之处,随业流转,很多众生可能抱持着邪见,没有智慧,丧失了种种善法,我要救他们,让他们出离。

      这还是父母爱孩子的心!

【又诸众生爱网所缠,痴盖所覆,染著诸有,随逐不舍,入苦笼槛,作魔业行,福智都尽,常怀疑惑,不见安隐处,不知出离道,在于生死轮转不息,诸苦淤泥恒所没溺。】

菩萨们也看到:有很多的众生不是在恶道受苦,他们是在人道,但是陷入到爱欲里了。天道的低层天,欲心还是比较重的。天道有一些众生因为爱欲,也是常常受苦的。有爱欲必有苦,必有烦恼。愚痴的盖障覆盖了他们,他们就染著于三界诸有,染著于轮回(可以说你染著于爱欲,你就是染著于轮回),而且随逐不舍(就是放不下、割不掉、割不断),就这样在轮回的监狱里受苦。一受苦,人的心情不好,还容易造作种种魔业(我们说过无数次了:心情好的时候,众生一般不会去伤害别人;他都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伤害别人,甚至殃及无辜),就在这样的过程中,福德、智慧都看不见了。

他们常怀着疑惑,也找不到安隐、舒适的地方,不知道怎么解脱,就在生死中轮转不息(像轮子在转一样,一直在转)。这些众生就是因为被爱欲之网所纠缠,结果就被苦痛的淤泥越陷越深,到最后就被吞没了。

      我们能够发现,几乎每一部佛经都会去嗤责爱欲的过患。只要有爱欲,必有烦恼和痛苦,必然愚痴,必然粘著,甚至必然行魔业。所以菩萨们「避爱欲犹避火坑」,看到爱欲就躲得远远的,觉得这个很危险,让我丧失福德,丧失智慧,就远离了安隐处,也远离了出离道了。

【菩萨见已,起大悲心、大饶益心,欲令众生悉得解脱,以一切善根回向,以广大心回向,如三世菩萨所修回向,如大回向经所说回向,愿诸众生普得清净,究竟成就一切种智。】

当菩萨们看到众生被爱欲之网所纠缠的时候,就起了大悲心,起了大饶益心(就是利益众生的心),想要帮助众生解脱。菩萨们就用自己的一切善根回向,以广大之心回向(有多么广大的心,就用多么广大的心,不会再留一点,是全心地作回向)。

在回向的时候,菩萨们就像(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菩萨所作的回向一样,又好像《大回向经》中所讲的回向一样。总之,是至诚地、全心地回向,愿所有众生都能清净,究竟成就一切种智。

【复作是念:‘我所修行,欲令众生皆悉得成无上智王,不为自身而求解脱,但为救济一切众生,令其咸得一切智心,度生死流,解脱众苦。’】

而且菩萨还这样想:我所修行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众生都成就,成为无上的智慧之王。我不是为了自身求解脱去修行的,我是为了救济一切众生才修行的。我希望这所有众生都能得到一切智之心,能够出离生死的业流,解脱所有的苦难。

【复作是念:‘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令其得出无量生死众苦大壑。】

菩萨们还这样想:「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我愿意普遍地为一切众生去受所有的苦(所有的苦都找我来吧,都放过众生吧),让众生能够出离无量生死众苦大壑。

      这个「壑」,是指山里的大山沟或者大水坑。这里把轮回比喻成大山沟、大水坑。菩萨们说:我愿意为了众生去受一切苦,希望他们能够出离这充满无量生死的大山沟、大水坑(这大山沟、大水坑里充满了种种苦)。

【我当普为一切众生,于一切世界一切恶趣中,尽未来劫,受一切苦,然常为众生勤修善根。】

菩萨们心里就这样想:我愿意(主动地)普遍地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去一切世界的一切恶道,用所有未来劫的时间去受一切的苦。去受苦的时候,也不会抱怨,也不会退缩,还会恒常地为众生勤修善根。

也就是说,菩萨们代替一切众生受一切苦的时候,首先在时间上是「尽未来劫」,就是一直受苦下去,看不到尽头的;菩萨们是主动要求的;而且是「受一切苦」;而且在受苦的时候不抱怨,还勤修善根、认真修行。

      别人去恶道,是去呐喊、哀嚎、抱怨,但是菩萨们去了恶道,在受苦的时候还是认真地修行,勤修善根。

      我们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做到啊?大家都想着离苦得乐:我去佛国、去极乐世界、去天上也不错,这恶道太苦,我才不去呢,逃出一个是一个(都想往外跑)。但是真菩萨呢,他偏偏去最苦的地方!大家都跑了,他就成为「逆行者」了。

      网上有赞美医护人员的视频,也有赞美消防员的视频,一般众生都跑到远的地方,这医护人员、消防员是往里冲……

      这里「代受众生苦」——充满了牺牲精神。在学到这里的时候,我们感觉「神识」(或者说「灵魂」)瞬间简直就升华了,哪儿还有生死、还有执著、还有自私啊?全都空了,是吧?

      所有众生,「离苦得乐」都是生命的本能,但是菩萨们却「弃乐求苦」。这些菩萨们本身都几乎是「法身菩萨」位了(即将成佛了),可以周游一切佛国,没有任何障碍。佛国多么美好——万事如意,甚至万事胜意。但是菩萨们往下走(这「高高山顶立」——立起来了,然后「深深海底行」——往下走),然后我们发现:这些菩萨们越往下走,他们的境界反而越高(越往下走,境界越高)……

         

【何以故?我宁独受如是众苦,不令众生堕于地狱。我当于彼地狱、畜生、阎罗王等险难之处,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

菩萨们为什么往下走呢?因为他们内心是这样想的:宁可我来独自承受这一切众苦,不要让众生堕落到地狱!让我去地狱吧!让我去畜生道吧!让我去阴间吧(去阎罗王那儿吧)!让我去一切险难之处吧!用我的身体做人质吧!我愿意从一切恶道把这一切众生都救出来,让他们解脱!

      在过去不学佛的时候,看一些电影,有些众生为了救自己的爱人或者自己的亲人、朋友……就说:向我开枪吧!或者抓我吧,不要抓他!杀我吧,不要杀他!一看到这样的镜头,真的是瞬间泪崩。菩萨们就是这样的:让我去恶道吧!用我当人质吧!换他们都出来……

【复作是念:‘我愿保护一切众生终不弃舍,所言诚实,无有虚妄。】

而且菩萨们心里想:我愿保护一切众生,永远不会弃舍他们;我所讲的是诚实的、没有任何的虚妄(我不是说说而已,我真的去这样做)。我的这种要求是真切的,所以让我去做人质,换他们出来吧!

      (讲到这里,讲得眼泪都流下来了……)

         

【何以故?我为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不为自身求无上道,亦不为求五欲境界及三有中种种乐故修菩提行。】

菩萨们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他们想的是:我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不是仅为自身求无上正觉之道;我也不是为了贪求「财、色、名、食、睡」或者「色、声、香、味、触」(五欲境界),才去求无上道;我也不是贪求「三界诸有中的种种乐」而修菩提行。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救一切众生……所以,让我去吧!让我去当人质吧!

      这就好像,当有人想伤害自己的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想竭尽全力地保护自己的孩子,说:我的孩子不懂事,你来伤害我吧!或者说你杀了我吧!我的孩子不懂事,他可能做错事了……要受惩罚,我替他受吧!你让他活下去吧!就类似这样的感觉。

【何以故?世间之乐无非是苦。】

那么,菩萨们为什么不为自身求「五欲」境界及「三界」的种种乐呢?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世间的乐,表面上是「乐」(很短暂的、很快的,所以叫「快乐」——很快就过去了);这「乐」过去之后,都是苦……

【众魔境界,愚人所贪,诸佛所呵,一切苦患因之而起;】

那么一切众魔境界(对于「五欲」的贪著,其实是众魔境界),愚昧的人才贪呢,诸佛都是一直呵责「五欲」的(诸佛没有谁赞美「五欲」,只有魔会赞美「五欲」)。众生一切的苦恼、忧患,都是因为对于「五欲」的贪著而生起的。

【地狱、饿鬼及以畜生、阎罗王处,忿恚斗讼,更相毁辱。】

众生造作恶行,所以才去了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或者阴间,而且到了恶道还不消停。因为我们知道,地狱道,去了是直接受刑,受个没完……也是分很多层地狱:像阿鼻地狱、无间地狱,那就是一直受刑,没有别的事;众生之间也没有吵架的间隙,也没有吵架的工夫。但是饿鬼道、畜生道和阴间,这种「忿恚斗讼」还是经常会发生的(意见不统一,或者是利益上的冲突导致的)。就在饿鬼道、畜生道、阴间经常会有争斗,甚至会有相互的杀伤,也有互相的毁坏、辱骂。

 

【如是诸恶,皆因贪著五欲所致。耽著五欲,远离诸佛,障碍生天,何况得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菩萨们看来,以上提到的种种恶,都是因为贪著「财、色、名、食、睡」或者是「色、声、香、味、触」,就是因为贪著这些才导致的。

      不是争财就是争色,要么争名,要么争食物。饿鬼道有时候是抢食物吃,你在那儿施食,那么多鬼都来了,有时候要抢的;在抢的过程中,有时候就推来搡去的。本身鬼道众生是「风大」为主体的,按理说这个「风」怎么推呢?但是,你就会看到:就好像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一样。他在同一种振频里面,还真能相互地牵制、相互伤害。比如说,你来自北边的风,就可以吹那个来自南边的风,它都是「风大」为主体,这气流在一起还撞击呢。

      像畜生道的众生,一般抢的就是色方面或者食物方面比较多,因为有的时候争夺配偶,也是打得很激烈,甚至都丧命了,没命地打。争夺食物也是如此,甚至同类相残。

      修罗道也是争夺色、食物居多,也会争夺权力。

      在天界,尤其是靠下一点的(像四天王天,还有忉利天),因为欲心还是相对比较重。而且在四天王天和忉利天,这个等级划分非常严格,有的时候确实也存在那种谄上欺下的情况;这些天人们之间也会有利益上的一些冲突;犯了一些罪过的也会受到惩罚,甚至从天界就被打下来,好一点的成人(残疾人),不好的去畜生道或者去鬼道,也有直接去地狱的。

      因为沉溺于五欲,所以离诸佛越来越远,也障碍自己生到天界,更不用说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了。

         

【菩萨如是观诸世间贪少欲味受无量苦,终不为彼五欲乐故,求无上菩提,修菩萨行;】

金刚幢菩萨说:菩萨们就这样观这个世间,就是为了贪那一点点儿「欲」,就受无量的苦。

      所以佛经中说,这个「欲」就好像刀尖上的那点儿蜜一样,哎呀,蜜多甜啊,但是它在刀尖上啊!你一舔,就割伤了舌头了。

菩萨们是看透了,所以,不会贪恋「五欲」,觉得「五欲」短暂的乐背后是无量的苦。菩萨们求的是无上菩提(无上的觉悟),一直修菩萨行。

【但为安乐一切众生,发心修习,成满大愿,断截众生诸苦罥索,令得解脱。】

而且,菩萨们为了安乐一切众生,发了大心认真地修习佛法,成就圆满自己的大愿。他们修得越来越好,就可以截断众生这些苦难的罥索了(罥索就是绳索)。因为修得好,有力量了,就可以把众生苦难的绳索砍断,帮助众生解脱了。

      本来众生是被这些苦难的绳索都捆绑起来了,然后菩萨们就用金刚刀把这些绳索都砍断了,帮助众生解脱(金刚刀其实是觉悟)。

【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我当以善根如是回向,令一切众生得究竟乐、利益乐、不受乐、寂静乐、无依乐、无动乐、无量乐、不舍不退乐、不灭乐、一切智乐。’】

金刚幢菩萨说,佛子们,菩萨摩诃萨心里还这样想:我要以我的善根这样地回向,让一切众生都得到究竟之乐、利益之乐。

      「不受之乐」是什么意思呢?这里其实是区别于「五阴」区宇的,「五阴」,不是「色、受、想、行、识」嘛?「不受之乐」,其实就是超离了「五阴」魔境了,得到这种「不受之乐」;远离了低维度众生的那种乐受了,到高维度去了,就是「无受而受」了。

希望一切众生得到寂静之乐、无依(无著)之乐、无动之乐、无量之乐、不舍不退之乐;得到不灭之乐,得到一切智的成佛之乐。想想「苦」是多么地折磨人啊!所以希望这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乐」。

         

【复作是念:‘我当与一切众生作调御师,作主兵臣,执大智炬,示安隐道,令离险难,以善方便俾知实义;】

菩萨心里就这样想:我要成为一切众生的调御师,帮助他们调伏自己的心性;我要成为主兵大臣,希望能够指引他们的行进方向;我希望我成为执持着大智慧火炬的人,给他们照明;我希望我是向导,给他们指示安隐、舒适的道路,使众生远离险难;我希望拥有种种善巧方便,使众生了知真实义(了知生命的真谛到底是什么。你活这一辈子或者活了无数辈子,为的是什么?意义、价值在哪里?)

【又于生死海,作一切智善巧船师,度诸众生,使到彼岸。’】

菩萨们心里想:我还希望我在这个生死轮回的大海成为开船的船师、船长,希望我拥有一切智和善巧,能够把所有众生都度到解脱的彼岸。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随宜救护一切众生,令出生死,承事供养一切诸佛,得无障碍一切智智,】

金刚幢菩萨说:佛子们,菩萨摩诃萨以种种善根就这样地回向,随宜救护一切众生,帮助大家出离生死;而且还会承事供养一切诸佛;还会认真地修行,得到无有障碍的「一切智智」。

         

【舍离众魔,远恶知识,亲近一切菩萨善友,】

菩萨们会帮助众生舍离众多的魔。

      其实「魔」就是对于「五欲」的贪著。你要是不贪著「五欲」,你怎么会烦恼、痛苦,怎么会轮回呢?所以「五欲」,你对它要是不贪著,它就不是魔。「财、色、名、食、睡」或者「色、声、香、味、触」,你要不贪著它,它不是魔;但你一贪著它,它就成了魔了。

菩萨们会帮助众生远离恶知识。就是远离一些不能帮我们解脱的师父(甚至把我们带偏、带邪的师父),要远离他们。

要帮助众生亲近一切菩萨级别的善友。

      周围仔细找一找,菩萨级别的善友还是很多的,我们要亲近他们。因为他们还是菩萨,还没成佛,可能也不完美,也有缺点,但是我们学他们的优点。我们要是亲近了很多菩萨善友,从每个善友身上学优点,到最后所有优点都集于一身了,我们不就成佛了吗?

【灭诸过罪,成就净业,具足菩萨广大行愿、无量善根。’】

金刚幢菩萨说:菩萨们会帮助众生灭除所有的罪过、过失,帮助他们成就清净之业,帮助他们也具足菩萨的广大行愿和无量善根。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正回向已,作如是念:‘不以四天下众生多故,多日出现;但一日出,悉能普照一切众生。】

菩萨们就这样以种种善根「正回向」之后(「正回向」就是正对着这批众生作了如实的回向之后),菩萨们心里就这样想:不会因为这四天下(四大洲)的众生多,就出现很多个太阳;但是一个太阳出来,就能够普遍地照耀一切众生了。

      意思是什么呢?菩萨们在度众生的时候,不会自己退远了,指望着别的菩萨出现,说:这个事,哎呀,我不干也有人干,所以不用我干;我不去救度众生,也会有人救的;还有很多人都在救啊,不需要我呀。菩萨们不会这样想。

      一个太阳出来就能普照一切众生,菩萨们愿意做那唯一的太阳,都争先恐后地——就说:你可以去佛国,你去天界吧,我去恶道度众生吧,让我去吧!就是,大家都享乐去了,我去就行了(这个地方太苦了,我一个人去吧),我去牺牲,是这个意思。

      要是听金刚幢菩萨讲「十回向」听到这里,可能我们学院很多师兄的观点又改变了。原来天天心心念念地想着:我赶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享福去吧;我赶紧去净琉璃世界或者什么佛国……今天这一课听下来,可能很多菩萨们都想:哎,我也应该去恶道度众生,我不应该贪求自己的快乐。其实,当大家起这样一个「念」的时候,大家的境界是真的又提升了。

         

【又诸众生不以自身光明故,知有昼夜,游行观察,兴造诸业;皆由日天子出,成办斯事,然彼日轮但一无二。’】

下面金刚幢菩萨又说:其实各种各类的众生,不是说因为自身有光明,才知道有白天、有晚上、有昼夜,才在白天或者晚上游行观察,作种种事业。

不是因为自身有光明才知道的,其实是靠着谁呀?靠着太阳天子的照耀。万物生长靠太阳,靠着太阳天子释放的光芒,众生才知道有昼夜,然后才可以兴办种种事业。

但是这个太阳不就一个嘛,没有两个呀(就着小世界来讲,太阳不就一个吗?)意思是,菩萨会认为:我不指望着别人怎么做,我先做到位,我要做到极致,我争取做众生的太阳,哪怕只有我一个太阳,我也会照耀一切无量的众生!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修集善根回向之时,作是念言:‘彼诸众生不能自救,何能救他?唯我一人,志独无侣,修集善根如是回向。】

金刚幢菩萨说,菩萨摩诃萨们在修集善根回向的时候,心里还这样想:这一切众生不互相伤害就挺好了。互相能救吗?自己都没解脱,能让别人解脱吗?很难,是吧?所以「唯我一人,志独无侣,修集善根如是回向」。我终于在诸佛的加持和帮助下修出来了(我解脱了),哪怕只有我一人解脱了,没有朋友、伴侣帮助我,我也得去救众生,我也愿意为了众生牺牲,所以他们修集善根就这样地回向。

【所谓:为欲广度一切众生故,普照一切众生故,示导一切众生故,开悟一切众生故,顾复一切众生故,摄受一切众生故,成就一切众生故,令一切众生欢喜故,令一切众生悦乐故,令一切众生断疑故。’】

为了广度一切众生,普照一切众生,开示、利导一切众生,开悟一切众生,为了顾复一切众生(什么是「顾复」呢?就是总是回头看看,还有哪个众生未得度,就怕落下谁);而且菩萨们就想摄受所有的众生,成就所有的众生,让所有众生都欢喜,让所有众生都悦乐,让所有众生都断除疑惑。

         

【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我应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报。众生有恶,悉能容受,终不以此而舍誓愿;不以一众生恶故,舍一切众生。】

金刚幢菩萨说:菩萨摩诃萨们还这样想:我要像太阳一样,平等地、普遍地照一切万物,不求众生知恩图报(不求回报)。就算众生在造恶,我也能够包容他们;我不会因为众生一直造恶,或者都伤害了我,我就退舍了自己的誓愿,不会的。我也不会因为一个众生恶或者伤害了我,我就舍弃其他的一切众生,不会的。

【但勤修习善根回向,普令众生皆得安乐;善根虽少,普摄众生,以欢喜心广大回向。】

我会精勤地修习善根,认真地给众生回向,普遍地让所有众生都得安乐;虽然我的善根也不算太多,但是希望能够普遍地摄受一切众生(这里说「自己的善根挺少的,也不多」,这是谦虚的说法。因为有这样无私心的大菩萨都修了无量世了,他们的善根其实是很深厚、很多的,但是他们说自己善根虽然很少,但也希望尽最大努力,这完全就是谦虚的说法),菩萨们就这样以欢喜心进行广大的回向。

【若有善根,不欲饶益一切众生,不名回向;随一善根,普以众生而为所缘,乃名回向。】

金刚幢菩萨说:谁要是有善根,他不想着利益一切众生的话,那就不叫回向了;哪怕只有一点点善根,他都一直想着所有众生,这才叫真正的回向。

就总是说,我们不要只想着自己,要多想想众生。比如说:我现在能去佛国了,我甚至可以「坐脱立亡」了,我能解脱自在了,那么众生呢?还没有,所以我不能马上就走。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学到这里,我们就又了解了:有一些菩萨是乘愿再来,有一些菩萨是乘愿永远不走。其实释迦佛也是不走,因为他发愿要度那些被其他佛菩萨弃舍的这些顽劣的、难度的众生,所以释迦佛就在堪忍的世界不走。他当然知道其他佛国很好,他也可以新建一个佛国,只收那些修「五戒十善」的,或者只收那些声闻以上的圣者,建立一个清净佛国,他完全能做到,但是释迦佛没有那样去做。

      在《悲华经》里讲,其他佛世界的佛和菩萨舍弃的众生,释迦佛都收揽到自己这里来了。他不走,他不会离开这里。然后他又跟弟子们讲:极乐世界很好,净琉璃世界很好……哪里哪里很好,你们有缘的、想去的,可以多念那个世界教主的名号,你们可以去那儿享乐去……这真的是老父亲给孩子们讲的话。说那个国家很好,你们移民吧,我也有这个能力帮助你们去,我也提供各种资助,你们移民吧,都走吧。但我所在的这个国家不够好,我还不能走,还有那么多孩子不具备移民的能力,我不能走。这就是我们的释迦佛!

      就在去年,不是见了不少师兄嘛,这些师兄中也有几个说自己不想去佛国,就想在娑婆利益众生,就永远都不想走。已经有一些师兄是这样的愿。当然什么都对,发自本心就好。但你想走的,你也不用刻意装着不走,这也没有必要。因为佛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们都离苦得乐,你开心、舒服就好,你走与不走,是你的自由。道理上我们是悟明白了,接下来怎么掌控我们的人生,就靠我们自己了。

         

      其实怎么都是对的,也不能说移民的就错,不是这样的。移民到极乐世界或者是净琉璃世界或者其他佛国,不也是去进修嘛,是吧?修成佛了,很多还会乘愿再来。

      其实是境界越高,慈悲心就越重,不会真的很自私,也不会。但这些不走的、拒绝移民的,也不是说人家都不具备移民走的能力,我们知道,有很多是具备能力的。比如说地藏菩萨,他难道不具备能力去佛国吗?他本来就是其他世界的佛呀,他也是来到这个最苦的地方(来到娑婆),而且还挑了重点(挑了鬼道、地狱道、幽冥世界),是吧?这娑婆整体来讲比较苦,但是更苦的当然是幽冥界。地藏菩萨这是在苦中又挑了最苦的地方了。观世音菩萨也是经常去幽冥世界。那么我们的本师释迦佛,他就是哪儿都去,无量的化身,哪儿都去,哪儿都在……虽然其他的世界他也去,但主要还是驻守在娑婆,这是从「相」上讲。但从「法身」的角度讲,释迦佛无处不在;从「应化身」的角度讲,释迦佛还是在娑婆的时间要久一点。

      好,今天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

      每天学习一点点,我们的心念就转变一点点,然后我们未来的命运可能又会变化一点点……每一种生命存在的形式,都是因为「心念」的变化而充满动态。所以我跟有的朋友讲:我们的生命,它是个变量,所以才会显得非常美好!感谢生命的存在吧!

      感谢承载我们的整个法界!

设置星标,不错过每一份精彩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华严经》目录
分享、点赞、在看,皆是法布施  ↘

相关文章

001.华严经 001(第〇一卷)世主妙严品 第一之一.

001.华严经 001(第〇一卷)世主妙严品 第一之一.

第001课大家好!我们学院已经讲过了两遍《华严经》,这一次是第三遍讲。如果说第一次是学习、了解《华严经》,第二次是深入解析《华严经》,那么这第三次的讲解就是追踪《华严经》的来源,无论是略本、中本、还是全本,我们来追踪一下《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来源——毗卢遮那如来性海。我们所用的经文依然是实叉难陀尊者所翻译的八十卷的《华严...

《华严经》 014(第〇六卷)中〔终极版〕

《华严经》 014(第〇六卷)中〔终极版〕

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讲到,被释迦牟尼佛牙齿间的光明吸引来的十方世界的无量的菩萨摩诃萨们,他们的毛孔又放射光明,...

《华严经》 016(第〇七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 016(第〇七卷)上〔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七普贤三昧品 第三大家好!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七卷,「普贤三昧品」第三。一看章...

《华严经》 037(第一三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 037(第一三卷)下〔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奔着「极致」去做,一定要做到「极致」,中途不要停下来。(当然...

《华严经》 038(第一四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 038(第一四卷)上〔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十四净行品 第十一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华严经》当中非常...

《华严经》044(第一五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044(第一五卷)下〔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上节课我们讲到:海中的大龙王兴云,云中有闪电,闪电之后又打雷。这种种的云彩、闪电...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