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华严经》终极版 > 正文内容

《华严经》62(第一九卷)十行品 第二十一之一(下)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醍 醐

语 录


天下熙熙,皆为业来。

天下攘攘,皆为业往。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


我们继续回到夜摩天王的宫殿,上节课功德林菩萨讲解了菩萨摩诃萨「十行位」当中的第二「饶益行」,今天开始讲第三「无违逆行」。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无违逆行?此菩萨常修忍法,谦下恭敬;不自害,不他害,不两害;】
什么是「无违逆行」(没有违背、逆反之行)呢?我们看一下解释:
功德林菩萨说:处在「无违逆行」位的菩萨们,常修忍辱之法,为人非常的谦下,常怀恭敬心(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我执已经消得差不多了,而且没有傲慢了)。他们「不自害,不他害,不两害」,要说伤害的话,往往是在肉体和精神两方面,处在「无违逆行」位的菩萨们不会在肉体上自我伤害、伤害他人,也不会同时伤害自他;他们也不会在精神上自我伤害,伤害他人,或者同时伤害自他。

【不自取,不他取,不两取;不自著,不他著,不两著;】
功德林菩萨说:处在「无违逆行」位的菩萨们「不自取,不他取,不两取」,他们也不去执取自我,也不会执取他人,不会同时执取自我和他人,就是始终松空的状态;他们「不自著,不他著,不两著」,不会贪著自我,不会贪著他人,也不会同时贪著自他。
【亦不贪求名闻利养,但作是念:‘我当常为众生说法,令离一切恶,断贪、瞋、痴、憍慢、覆藏、悭嫉、谄诳,令恒安住忍辱柔和。’】
处在「无违逆行」位菩萨们也不会贪求名闻利养,他们的心里始终这样想:我当常为众生讲法,令众生离一切恶行,断掉贪、瞋、痴、憍慢,也断掉覆藏的坏习惯。
      什么是「覆藏」呢?自己有错,还藏起来不让人知道;甚至别人知道了,批评他的时候,他还狡辩,这都属于覆藏。
处在「无违逆行」位的菩萨们,想帮助众生断离一切恶,也帮助他们断掉覆藏的坏习惯(错了,还不愿意让别人讲;别人一讲,百般地抵赖和狡辩),还要帮助众生离开悭惜、吝啬(不要那么小气,要慷慨大方),而且要帮助众生离开嫉妒。
      「嫉妒」这种行为其实是很自私的——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能看到别人得到;别人得到了,他就心里难受,甚至心生诡计想要害别人。嫉妒这种心理特别特别的阴暗。
处在「无违逆行」位的菩萨们,也想帮助众生断离一切的谄诳。谄,是谄媚、巴结,也是为了达到自私的目的而虚假作势、装腔作势;诳,就是一种欺骗,打妄语……这些坏习惯,他们希望都能够帮助众生断离。处在「无违逆行」位的菩萨们,希望帮助众生恒常地安住在忍辱和柔和的状态中。
      如果我们没有贪、瞋、痴,没有憍慢、覆藏、悭惜、吝啬、嫉妒、谄媚、虚诳……这些坏习惯,我们一定会活得非常安宁、寂静、舒适。是这些坏习惯害了我们,所以要远离!

【佛子,菩萨成就如是忍法。】
不仅如此,而且功德林菩萨说:处在「无违逆行」位的菩萨们,非常擅长忍辱。
怎么个擅长法呢?举例子:
【假使有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众生来至其所,一一众生化作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口,一一口出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语,所谓:不可喜语、非善法语、不悦意语、不可爱语、非仁贤语、非圣智语、非圣相应语、非圣亲近语、深可厌恶语、不堪听闻语,以是言辞毁辱菩萨。】
假使有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无量)的众生,来到「无违逆行」位的菩萨这里,每一个众生都化作无量张嘴,每一张嘴都发出无量的语言:这些语言全都是不可喜的(让人听了就很难受的),这些语言都是远离了善法的、都是让人很不舒服的、都是不可爱的,这些语言都不是仁爱的贤圣人讲的语言,这些语言也不是神圣智慧者讲的语言,这些语言可以说跟「神圣」两个字毫不相干,这些语言也是贤圣不会亲近的语言,这无量众生讲的这无量语言是让人听了就感觉很厌恶的语言,甚至是不堪听闻的一些污言秽语……
假使有无量的众生来到这个菩萨这里,每个众生有无量张嘴,每张嘴都讲无量的这种种让人难以接受的、甚至是深可厌恶的污言秽语,这些众生就用这样的言辞去毁骂、侮辱菩萨。
【又此众生一一各有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手,一一手各执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器仗逼害菩萨。如是经于阿僧祇劫,曾无休息。】
不仅用言语去毁骂、侮辱,这些众生还每一个都长着无量手,每一只手都拿着无量的武器来逼迫和伤害这个菩萨。而且经过了无量劫都不曾休息……就这样一直伤害——口上讲着无量的污言秽语,手里拿着武器进行身体上的攻击和伤害,而且还经历无量劫的时间。

【菩萨遭此极大楚毒,身毛皆竖,命将欲断,作是念言:‘我因是苦,心若动乱,则自不调伏、自不守护、自不明了、自不修习、自不正定、自不寂静、自不爱惜、自生执著,何能令他心得清净?’】
处在「无违逆行」位的菩萨们,遭受这种极大的苦楚和毒害的时候,他们身体的汗毛都本能地竖起来了,命都快被折磨断了,但是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他们这样想:我因着这种苦(我受着这种苦),我的心要是动乱,就说明我没有调伏自身、我不能守护自性、就说明我根本不具备佛一样明了的智慧;如果遭受这些苦的时候,我的心要是动乱的,就说明我修得根本不好、我没有获得正定、我根本不寂静、我也没有做到自我爱惜、说明我还是有着深刻的我执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怎能帮助众生得清净呢?
      在遭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这些伤害的时候,菩萨们是在苛责自己,就认为:这一切「对境」都是来试炼我的功夫的,我的心可不能动、不能乱啊;如果动乱了,就说明我修得不好,就说明我不配去度众生。
【菩萨尔时复作是念:‘我从无始劫,住于生死,受诸苦恼。’】
而且这些处在「无违逆行」位的菩萨们还这样想:我无始劫以来就在生死中流转,承受了无量的苦恼。如果今天这种考验我都不能够通关的话,我还要继续轮回、还要受更苦的很多事情。
【如是思惟,重自劝励,令心清净,而得欢喜。】
他们就这样想着,他们就自己勉励自己,希望自己能够松、空,能够怀着「正定」之心、怀着「清净」之心忍受他所遭遇到的一切。就在自我安慰的时候,这些「无违逆行」位的菩萨们,内心反而清净了,反而有一种欢喜升起来了。

【善自调摄,自能安住于佛法中,亦令众生同得此法。】
所以说,此行位的菩萨们能够很好地调伏自己的心、摄受自己的心,他们能够真正地安住在觉悟清明的佛法中,也能够帮助众生同样领受这种清净明觉的佛法。
      学到这里,我们反观一下自己:(就别说无量众生了)假设有一个众生来,(就别说长无量张嘴了)假设这个众生只长一张嘴,对我们说一些「不可喜语、非善法语、不悦意语、深可厌恶语、不堪听闻语」等等,说一些伤害我们的话或者一些污言秽语,那我们受得了吗?可能我们当下就要骂回去了(很多师兄就是当下就要骂回去了,不骂回去心里也是极难受的),想着怎么报复一下,要么就是起嗔恨,是不是啊?这是正常的反应。
      但是「无违逆行」位的菩萨们,当他们面对无量众生,每个众生长着无量张嘴,每张嘴说出无量伤害他们的话,甚至是污言秽语,侮辱他;而且还有身体上的攻击,这无量众生(每一个)都有着无量只手都拿着武器去伤害这个菩萨,而且经过无量劫都不曾停歇。这个菩萨(他)一点儿嗔恨都没有,换我们谁能做得到?
      近代的大德,好像虚云老和尚也经历过类似的苦楚,但是他也没有嗔恨,还入定了;在定中,去了弥勒菩萨所在的兜率内院,还去听法了,收获还大大的,关键是这一切还记录下来了。但是,又有几个虚云老和尚呢?如果这一切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又会怎样做呢?
     不仅不起嗔恨,菩萨们还这样想:我要是因着这些苦,心动乱了,就说明我修得不好,我怎样度众生?我就不配度众生。看看,「无违逆行」位的菩萨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的高啊!而且,在他们遭受种种苦楚的时候,他们竟然还能够让心清净,而且还获得欢喜,这是怎样的功夫呀!
      所以,哪个师兄要是在生活中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了,或者遭受到别人的毁谤、辱骂了,或者遭受到暴力伤害了,我们就可以把今天这节课推荐给他(她)听一听。可以说,一切的违缘障碍、一切的逆境,真的都是在试炼我们的修行,不试你怎么知道你修到什么程度了呢?
功德林菩萨说:处在第三「无违逆行」位的菩萨们就这样能很好地调摄自心,安住在佛法中,也帮助众生都安住在这种清净明觉的佛法中。

【复更思惟:‘此身空寂,无我、我所,无有真实,性空无二;若苦若乐,皆无所有,诸法空故。我当解了,广为人说,令诸众生灭除此见。】
而且,他们还进一步地思惟:我的肉身是空寂的,没有「我」和「我所」,根本就不是真实的,「我」和「我所」其性都是空的;不管是苦还是乐,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本质里无所有,「诸法毕竟空」。我要了知这一切,我要广泛地给大家讲说,让所有众生都灭除对于自我肉身的这种贪爱和执著之见。
      这个地方其实告诉我们,什么是修忍辱的窍门?——就是要入到「空」当中,感受我们的肉身、我们拥有的一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假的。一直处在「空三昧」当中,那疼也不觉得疼了,别人的这种污言秽语也都是假的(就好像梦话一样,就好像空谷传响一样,都不是真的),那你认真什么、计较什么、嗔恨什么呢?都是假的——「诸法毕竟空」……这样你就能忍一切了。
就是因为处在「无违逆行」位的菩萨们能够入到「空三昧」,所以,他们能够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一切苦难和毒害。
【是故我今虽遭苦毒,应当忍受,为慈念众生故,饶益众生故,安乐众生故,怜愍众生故,摄受众生故,】
而且他们心里还想:我今天虽然遭受到了这样的苦毒,我也要忍受(因为伤害我的这些众生可能也是我过去伤害过的众生),我要慈悲、愍念他们,我要想办法利益他们(人家来讨债了,我就还债嘛),我要想办法安乐这些众生,要怜愍他们,摄受他们,不舍离他们。
      我们想一想:这无量众生冲过来,用常人难以接受的污言秽语去毁谤、骂詈这些菩萨们,又用无量只手拿着武器打这些菩萨们,而且经历无量久的时间,这些菩萨们一点儿嗔恨没有,那这些众生心里没数吗?他们打累了、骂累了,他们会心生钦佩的,对不对?这就等于通过苦行也度了这些众生。

【不舍众生故,自得觉悟故,令他觉悟故,心不退转故,趣向佛道故。’】
处在「无违逆行」位的菩萨们不舍众生(甚至连伤害自己的众生他都不想舍弃),自己证得了觉悟,也希望能够帮助他人觉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不退转,一直趣向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道……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三无违逆行。】
功德林菩萨说:以上所讲的,其实就是菩萨摩诃萨「十行位」当中的第三「无违逆行」。
      所以,过去我们经常跟大家讲:当你在生活中陷入到狂喜的时候,或者极致悲伤、极致愤怒的时候,著相相当的严重(无法自控),一定想着提醒自己一个字——「梦」。这个「梦」字一出来,我们立刻就安静了,理性就上来了。不管是怎样大的狂喜,怎样地受伤害,嗔恨种种……梦,都是梦,都是假的(不是真的)——这个时候心就定了。
      在我们学院,自从重视禅修打坐以来,很多师兄慢慢都开发出了「宿命通」。也有很多回馈的消息说:今生这个人伤害我,不管是什么样的伤害,甚至包括借钱不还这样的;或者是骗自己;或者合伙做生意,骗了钱跑了这种……种种的情况。一看这个因果(看过去世),全都是自己先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情了,然后自己才遭遇这些。所有的逆境,几乎全都是因为我们过去做错了,那更没有必要去嗔恨、去抱怨了,是不是啊?
      其实「宿命通」真的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佛所倡导的一句话——就是「平等蠲除一切憎爱」,就是我们的心里没有特别的憎恨,也没有特别的贪爱了。是真的,一切的憎恨和贪爱都可以蠲除干净(清除干净)。

      比如说:遇到我们憎恨的、讨厌的人,一看他(她),竟然是我们过去伤害过的人,那你的憎恨、讨厌都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惭愧,甚至想要弥补;我们看到那些比较喜爱的人,一看,原来过去世就对我们挺好的,这时候我们也是想着去报恩。所以,对于这些我们讨厌的人、对于我们喜欢的人,都有这种报恩的心,那不就平等了嘛!这就实现了一种真正的平等。多看看因果真的有好处,心就很很净、很定,没有特别的爱与憎,就安住于真如法性……
      在《乾隆大藏经》华严部当中还有一部经非常好,名字叫《佛说如来兴显经》——就是佛讲的,「如来出兴于世了、显化于世间了」,关于这相关内容的介绍——这样的一部经,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往古善修清净之行,心有所归,怀抱道德,显发觉意,演大言辞,超度彼岸,建立一切诸如来行,威仪礼节」,说自古以来,真正的圣者(他们)都善于修清净之行,什么是清净?你的心真平等了,也就真清净了。你没有贪著挂碍、没有怨恨,心不就平等了、清净了?「心有所归」,归到哪里啊?归到自性本体。只有清净了,才能归到自性的本体——也就是真心(如来藏)。
      「怀抱道德」,说一个人很有道德,「道德」两个字含义很深刻,但是我们平常没太注意,只有回归真心自性的人才有道德——怀里抱着道德。什么是「道德」?你可以理解为「以道为德(以合于道为德)」,也可以理解为「道之德」。无论是「合于道」,还是「道之德」,这个「道」就是平等的,就是无私的,就是无我的,就是无妄想、分别、执著的,这才是道德。怀抱着道德,显发了觉意,才能真的觉悟;真的觉悟了,才能够大规模地讲法,然后把众生超度到彼岸(超度到解脱);只有怀抱道德,真正觉悟了,讲法度众生也圆满了,才能够建立一切诸如来之圣行……你做到以上种种的修清净之行,「心有所归,怀抱道德,显发觉意,演大言辞,超度彼岸,建立一切诸如来行」,做到这一切了,你才拥有真正的威仪和礼节。一步推导出另一步,环环相扣。威仪和礼节不是说强迫一个人就能拥有的,你可以模仿那个动作,但你模仿不出人家的气质、人家的胸怀、人家的格局,更模仿不出别人的境界……虽然不能够一下子模仿出,但我们可以照着学。

      佛法就是心学——从心而改变,我们天天学经,学的是什么?就是怎样改心(修正我们的心),我们学的不是经文里的文字相,学的是让心变清净。
      经文中把佛比喻成「德王」,说他们拥有道德——怀抱道德,而且是道德之王,没有谁可以超越;「王」这个字的背后不全是付出吗?你不付出,怎么成为道德之王、美德之王。只有真正成为「德王」,才能「其行无挂碍,所起度无极」,真的轻松自由自在,可以度无量无极的众生。
      而只有把我们那个自私、自我、自大、傲慢……全都除尽的时候,我们的心才真的能够学会谦卑(卑下)和随顺,这个时候就真的无所畏惧了。如果说有的人有所畏惧,他畏惧的是什么呢?我们想一想,畏惧的主要是「小我」被伤害,对不对?无论是肉体上被伤害,还是精神上被伤害,他怕的是这个。如果我们没有了自大、自私、自我……都空了,我们始终是谦卑的(不觉得自己高),我们始终是恒顺众生的,这个时候还有畏惧吗?还怕吗?不怕了!虚空不会有惧怕,不会有畏惧;一个把自己放得很低的人,也无所畏惧!把自己看得很高的人,可能还是有畏惧的——比如说,怕从高位跌落下来,怕自己的名声受损,怕别人讥笑、嘲讽等等;自己本身把自己看得挺低的,那他就什么都不怕了,大地无所惧怕!

      我们能够发现,《华严经》每一节课好像是讲着不同的内容,但好像终归讲的又都是一致的内容——都是空,把自己看得很低,不要有自私(我执)……讲这些。讲来讲去,发现所有经都是这么地类似,讲的都是一个主题,都是老生常谈。修着修着,发现所有佛都是一个佛,都具备着完全相同的特质。其实归根结底,所有佛还真的都是一个佛,不都是我们清净的「自心」吗?我们清净的「自心」应缘而化现,化现出了所有佛、所有菩萨、所有众生……所以说,佛体、菩萨体、众生体是一个体,不能分割;表面上看着有差异,本质里完全相同,就是一个。

      好,今天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
      感谢功德林菩萨!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
      感谢无量功德林如来的加持!
      我们也知道,无论是夜摩天宫,无论是功德林菩萨、释迦牟尼佛,还是无量的功德林如来,都是我们清净的「自心」显化出来的……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华严经》目录

相关文章

《华严经》008(第〇三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008(第〇三卷)上〔终极版〕

大家好!今年的这个年,是我们过的最特别的,也是最难忘的一个年。从去年的年末到今年的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

《华严经》 022(第〇九卷)〔终极版〕

《华严经》 022(第〇九卷)〔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九华藏世界品 第五之二大家好,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九卷「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二。...

《华严经》 041(第一四卷)中〔终极版〕

《华严经》 041(第一四卷)中〔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菩萨住在三昧中,种种自在摄众生,悉以所行功德法,无量方便而开诱。】贤首...

《华严经》044(第一五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044(第一五卷)下〔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上节课我们讲到:海中的大龙王兴云,云中有闪电,闪电之后又打雷。这种种的云彩、闪电...

《华严经》045(第一六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045(第一六卷)上〔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十六升须弥山顶品 第十三大家好!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

《华严经》047(第一六卷)〔终极版〕

《华严经》047(第一六卷)〔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十住品 第十五大家好,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六卷的「十住品」。在...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