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华严经》160(第四九卷)普贤行品 第三六(下)


▲点击上面“醍醐分院”关注我们!


【除灭诸邪见,开示于正见,法性无来去,不著我我所。】
普贤菩萨说:就这样可以除掉所有的邪见,把「正见」开示(讲说)给大家,真正的「法性」(就是诸法的本体),祂是无所谓来去的,祂也不会著「相」里的「我」和「我所」。
【譬如工幻师,示现种种事,其来无所从,去亦无所至。】
就好像幻术师,他非常擅长显现种种的幻象,这幻象当中发生的事情,「来无所从」——不知道从哪里来,突然就出现了;「去亦无所至」——消失的时候也不知道去到哪里了,说来就来了,说走就走了,一直就是无住的……
【幻性非有量,亦复非无量,于彼大众中,示现量无量。】
这个「幻性」就这样如幻地存在着,它并不是一个实体(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实体),所以很难讲它是「有量」还是「无量」。如果说它是一个实体,我们可以量测它有多大,有多少……但是它是如此的虚幻不实,你没有办法对它进行测量。但虽然如此,幻术师还是可以在大众当中示现这幻术所显现的一切。无论你称它是「量」还是「非量」,那是你对它的一个认识,其实跟它「本性」无关。

【以此寂定心,修习诸善根,出生一切佛,非量非无量。】
在法性的本体当中,在这无边无际不动的寂定当中,用这种「寂定之心」(在这种心的寂定状态里)修习种种善根,这样就出生了一切佛。
所以佛生于哪儿呢?生于「寂定」(「寂灭」的「寂」,「安定」的「定」,佛生于寂定)。
这个「寂定」,其实就是「一真法界」,也就是「法身」,所有的佛都生于这里。在这个寂定不动当中,你很难形容这一切佛到底是有量的还是无量的(很难计算)。如果归入到这个寂定的法身本体,我们就真的是契入到「无为法」当中,真的什么都不想做,就这样安然不动了……
【有量及无量,皆悉是妄想,了达一切趣,不著量无量。】
普贤菩萨说:我们对于「相」的计量,说它有一定限量、有一定数量或者没有限量、无穷无尽等等,其实都是妄想,都是「心意识的动」。当我们了达一切「六道」的本质的时候,感觉一切「六道」发生的任何事都是如幻的,我们就不会再执著到底是有量还是无量,不会再执著。

参透到本质、证悟到本体的人,是彻底地了无分别。

【诸佛甚深法,广大深寂灭,甚深无量智,知甚深诸趣。】
所有的佛法,要是说深刻到极致,都会接近这广大而深邃的寂灭,这里有甚深无量的智慧,从这里才能明确地晓了「六道」各道的甚深本质。

【菩萨离迷倒,心净常相续,巧以神通力,度无量众生。】
菩萨们离开了迷惑和颠倒,他们的心如此的清净,这种清净又恒常地相续,所以他们能够善巧地运用种种的神通之力,度化无量的众生。

在《华严经》当中,神通是被歌颂的!是佛菩萨的自在本能,也是大家习以为常的。

【未安者令安,安者示道场,如是遍法界,其心无所著。】
心还没有安定的,帮助大家安定;心已经安定的,需要继续修行来提升的,帮助大家建立道场。菩萨们就这样周遍法界利益着众生,但是他们的心无所著(就是随缘做该做的事情,但并不执著),做的时候是全心全意(认真)的,但是又好像立刻就可以放下(马上就可以放下)。
【不住于实际,不入于涅槃,如是遍世间,开悟诸群生。】
菩萨们当然也不是恒常地、死死地把自己定在那个寂灭的「真如实际」里,他们不会着急入涅槃,他们周遍世间,到处去开悟各种各类的众生。

【法数众生数,了知而不著,普雨于法雨,充洽诸世间。】
「法数众生数」,就是关于一切法的原理、规则,关于众生的一切原理、规律,菩萨们完全了知,但是并不执著,他们普遍地到处降着法雨,滋润着所有的世间。
【普于诸世界,念念成正觉,而修菩萨行,未曾有退转。】
就这样修着修着,菩萨们在各个世界,念念间就修成正觉了(这个「念念」指的是次第的,有这个时候修成正觉的,还有下一秒钟的……念念间无量菩萨成正觉),成了佛之后,他们还依然在修菩萨行。
《悲华经》里也提到了,成佛之后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还是在修「六度」(还是在继续践行六度万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再退转。
【世间种种身,一切悉了知;如是知身法,则得诸佛身。】
菩萨们修着修着,这就成佛了,就能完全地了知一切世间的种种身形(这里的「身形」,指的是众生身形。众生各种各类的身形,他们都完全了知);当真正对于法界内存在的一切众生(对于各种各类的众生)都完全了知的时候,他们是真的证得了佛身了,因为他们真的是「正遍知」了。
【普知诸众生,诸劫及诸刹,十方无涯际,智海无不入。】
他们普遍地了知所有的众生,了知所有的劫数,了知所有的世界……十个方向简直没有边际,他们的智慧之海简直是无所不入,无所不到……还是在强调「智慧」。

【众生身无量,一一为现身;佛身无有边,智者悉观见。】
众生的身形是无量种,如果需要的话,这些已经成就的佛就可以分别给每一个众生去显现自己的身形;他显现的可能是不同的身形,佛的身形是没有边的,也是无量的,但是修到某种程度的智者,是能够见到佛的身形的,无论是「报身」、「应化身」、还是「法身」。
【一念之所知,出现诸如来,经于无量劫,称扬不可尽。】
其实一念之间就能了知所有佛,也能显现所有佛,如果对这所有佛进行赞叹,那么经过无量劫的时间,简直也是称扬、赞叹不尽的。
【诸佛能现身,处处般涅槃,一念中无量,舍利各差别。】
诸佛到处都能显现身形,也可以在任何地方入涅槃,一念中可能就无量的佛出现于世,无量的佛入涅槃,佛走后,他们留下的舍利子有着各式各样的差别。

我们知道,有的舍利是圆球形,透明得像宝石一样;但有的高僧大德的舍利有舍利花、舍利舌头,各种……

【如是未来世,有求于佛果,无量菩提心,决定智悉知。】
那么在未来世,到底有哪些众生会求于佛果(想要成佛),他们都发了怎样多的、怎样各式各样的菩提心呢?拥有着决定智慧的佛完全了知。

【如是三世中,所有诸如来,一切悉能知,名住普贤行。】
怎么样鉴定你已经安住在普贤菩萨的境界了呢?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所有佛,一切佛你全都了知,这说明你跟普贤菩萨无二无分别了。

如果你还做不到能够完全了知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佛,那么你还没有达到普贤菩萨的境界,所以这个境界并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虽然我们在修学禅定的过程中,稍微有一点点成绩了,但是要想完全了知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佛,可能还是要继续加把劲。

【如是分别知,无量诸行地,入于智慧处,其轮不退转。】
就好像能了知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佛一样,也应该能够详细地了知无量的种种修行境界,入到极致的智慧处,而且在转法轮(讲法)的时候不退转。
【微妙广大智,深入如来境,入已不退转,说名普贤慧。】
怎么样能证明我们已经拥有了普贤菩萨的智慧呢?我们要有着微妙的、广大的智慧,可以深入到佛的境界,而且入进去就不退转(也就是说,我们要修成「普贤王如来」),这才说明我们拥有了普贤菩萨的智慧,所以不要小看「普贤」!
【一切最胜尊,普入佛境界,修行不退转,得无上菩提。】
一切最殊胜的世尊,慢慢地都修入了佛的境界了,这样修行不退转了,他们是真的证得了无上菩提。

【无量无边心,各各差别业,皆由想积集,平等悉了知。】
那么证得无上菩提之后,就可以平等地完全了知众生那无量无边的种种心了,他们都分别造作了哪些业……这一切都了知;也明了这一切的业、一切的造作都是众生想的积集构成的,是众生「心意识」、是众生「念头」的累积构成了他们所造作的一切业。

所以,从根本上讲:「业即是心」,有什么心,即造什么业。

【染污非染污,学心无学心,不可说诸心,念念中悉知。】
一旦成就了无上菩提,这个众生(他)的内心是染污的还是清净的呀,他现在还在修学过程中还是已经证得了阿罗汉了呀,这个众生的起心动念(任何的变化)你在念念中就完全了知。什么叫念念中?就是时刻完全了知。
【了知非一二,非染亦非净,亦复无杂乱,皆从自想起。】
也会了知众生的心无所谓一、二,无所谓染、净,也无所谓杂乱,都是自己的妄想推就出来的。
【如是悉明见,一切诸众生,心想各不同,起种种世间。】
所以证得无上菩提之后,就会明了地洞见一切所有的众生,他们内心的意识、意念(想法)有着各式各样的不同,所以使得世间有着种种的不同。

【以如是方便,修诸最胜行,从佛法化生,得名为普贤。】
就靠着这样的方便,修种种最殊胜之行。「从佛法化生」(就是说,我是吃着佛法长大的,是佛法孕育了我),所以我才成为普贤。

也就是说,我们要随法而学,随法而行,这样才是普贤。是佛法孕育了我们,我们就体现着佛法。

【众生皆妄起,善恶诸趣想,由是或生天,或复堕地狱。】
众生就是虚妄地起种种的念头,善的想法使他们生天,恶的想法使他们下地狱。
【菩萨观世间,妄想业所起,妄想无边故,世间亦无量。】
菩萨看这个世间,就是妄想、就是业所构成的、所推就的,妄想没有边际,所以世间也是无量的。
【一切诸国土,想网之所现,幻网方便故,一念悉能入。】
一切所有的国土,都是众生的妄想之网所显现的,这也是幻化之网。正因为是如此的虚幻不实,所以菩萨们一念之间,就能去到一切的国土。

【眼耳鼻舌身,意根亦如是,世间想别异,平等皆能入。】
众生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其实也都是妄想所显现的。世间这个妄想有着各式各样的差异,但是菩萨们就仿佛能够入到众生所有的妄想当中。

这个地方挺有意思,菩萨入到众生的妄想中是怎么入的呢?你可以讲是「理体」上、「空性」上入到了众生的妄想中;也可以说是靠着「他心通」(他的觉知)入到众生的妄想中。因为他能觉知众生所有的妄想,就等于入到了妄想中,这样理解也可以。

【一一眼境界,无量眼皆入,种种性差别,无量不可说。】
那不同的众生有不同的眼睛,不同的眼睛看到不同的境界,修成了无上菩提的这些菩萨们、这些佛,他们有着无量眼,他们能够入到众生所见的一切境界中。入到了众生「能觉」的「能」这里,那就能见到众生所见的种种差别了,那简直是无量的、不可说的……

不同的眼镜,你戴上就能看到不同的景象,是不是?那你能够入到众生的「能觉」之处,那么你的「所觉」自然也是无量的了。

【所见无差别,亦复无杂乱,各随于自业,受用其果报。】
虽然在「相」上说,众生所见的一切境界有种种的差异,但是要是从「性」上说,这一切没有差别,也无所谓杂乱,不都是自己造什么业就感召什么相吗?自己造什么业,就受什么果报。

【普贤力无量,悉知彼一切,一切眼境界,大智悉能入。】
普贤的神力是无量的,完全了知刚才提到的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普贤(他)具备极其广大的智慧!他已经拥有了这「一切眼境界」。
什么叫「一切眼」呢?就是能够站在一切众生的「能觉」之处,以一切众生的眼为眼(一切众生的眼就是自己的眼),所以他能见到众生所见的一切境界,这叫「一切眼境界」。就如同法身以万物为自身一样,这种「一切眼境界」就是:我是整体,你任何的觉知器官都是我局部的一个觉知器官,所以「你觉得」就是「我觉得」,你所觉知到的就是我所觉知到的,因为你就是我的一部分(这依然是法身境界)。
【如是诸世间,悉能分别知,而修一切行,亦复无退转。】
就这样证得无上菩提之后,菩萨们就能够完全了知所有世间了,这样修一切行也不再退转。
【佛说众生说,及以国土说,三世如是说,种种悉了知。】
这个时候就能了解佛所讲的一切、众生所讲的一切,以及关于种种国土(世界)的说法,以及关于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一切说法,一切都了知。

法身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遍知一切。

【过去中未来,未来中现在,三世互相见,一一皆明了。】
在过去中的未来,在未来中的现在,这就完全打通了,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互相见(就是说,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分别了,没有!就是一个整体,想看哪儿看哪儿),这样就完全明了了,不再受时间的限制了,只有意识、意念,还有你的意愿,你想看哪儿就看哪儿,想知道什么就知道什么,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就如同有一个水晶球在自己的手里任意地把玩,时间、空间都不受限制。
【如是无量种,开悟诸世间,一切智方便,边际不可得。】
因为证得无上正觉(无上菩提)之后,菩萨们(也就是佛)就拥有以上种种的能力,他们就用以上无量种的能力去开悟所有世间。
你首先要拥有这种能力,你才能够让别人明白这种能力是怎么回事,要怎么修……
普贤菩萨说:成佛之后就证得了一切智,这种一切智的方便是无量无边不可得的,讲也讲不尽,要不怎么叫「一切智」呢?如果能够讲得尽,它就是有限量的,它就不是无量的;如果它不是无量的,它就不是一切了。

所以我们虽然学过了很多很多经了,能够让我们的心量一直放大,放大到无量,乃至无量的无量,放大到极致的,也真的只有《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经》作为「经王」,这个地位简直是无法被撼动的,不信的话你就可以真的拿其他经典跟它作一个比较,虽然其他的很多经典也都非常好,也各有特色、各有功用,但是在高度、深度、广度上真的是没有办法和《华严经》相比,我们不得不这样讲。

《华严经》是真正能够帮助修行者修到极致圆满程度的一部经典。所以在瓶颈期卡住的师兄,或者修到某处停滞不前,又有点儿傲慢的师兄,或者得少为足、自我感觉良好的师兄,或者真的对于佛的真实证悟境界很好奇、想要全面了解的师兄……等等这些师兄,我们都要向他们推荐《华严经》。

《华严经》是值得细细品味(仔细品味)的经,也是必须用实证去经验的一部经。如果你只学文字相,那是不会懂的,必须去实证!

《华严经》绝对是实证经典当中的最佳导航……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一切诸佛的实证境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华严经》159(第四九卷)普贤行品 第三十六(下)

度众生,就是度掉自己内在的所有...

【醍醐随笔】2021年01月 第四期



相关文章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5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5

《华严经》要点复习005CELEBRATION---------醍 醐---------?华严境界,真实不虚...

《华严经》275(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华严经》275(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八十卷《华严》的最后一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普贤菩萨(普贤王如来)所讲的偈颂。【...

【禅修课】第三期 032 “常修定慧”

【禅修课】第三期 032 “常修定慧”

 ▼禅修课▲         ∧第三期∨&nbs...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在前面的两节课当中,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一下三昧之王——伟大的普贤菩萨有着怎样...

【禅修课】第三期 029 《佛遗教经》与“透视”

【禅修课】第三期 029 《佛遗教经》与“透视”

 ▼禅修课▲         ∧第三期∨ ⩓佛遗...

【禅修课】第三期 024 “甘露”

【禅修课】第三期 024 “甘露”

 ▼禅修课▲         ∧第三期∨&nbs...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