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华严经》173(第五四卷)离世间品 第三十八之二(上)




▲点击上面“醍醐分院”关注我们!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四

离世间品 第三十八之二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大欣慰。何等为十?所谓:】
普贤菩萨说: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大欣慰」。
什么是大欣慰呢?就是精神上的大喜悦(内心的大喜悦)。

哪十种大欣慰呢?分别是:
【诸菩萨发如是心:‘尽未来世所有诸佛出兴于世,我当皆得随逐承事令生欢喜。’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首先,诸位菩萨发了这样的心:一直到未来世所有诸佛出兴于世的时候,我都会去跟随、去辅助,让这些佛欢喜。就单单是这样想象一下,他们的内心就有极致的愉悦产生了。
【复作是念:‘彼诸如来出兴于世,我当悉以无上供具恭敬供养。’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而且,他们还会想:这所有佛出兴于世的时候,我都会用无上的供养之具去恭敬供养这些佛。就这样想象一下,他们的内心就有极致的喜悦产生了。
【复作是念:‘我于诸佛所兴供养时,彼诸如来必示诲我法,我悉以深心恭敬听受、如说修行,于菩萨地必得已生、现生、当生。’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而且,菩萨们还这样想:我在诸佛所在的地方去进行供养的时候,这些佛一定会给我讲法,去开示我、教诲我,那个时候我会以深切之心恭敬地听受佛的讲法,而且会按照佛所教导的去修行,我将「于菩萨地必得已生、现生、当生」(就是说,我要么已经成为菩萨了,要么到了佛那儿听佛讲法的时候就会成为菩萨,要么就是听佛讲法之后很快就会成为菩萨)。就这样想象一下,这些菩萨们内心就有极致的喜悦产生了。
【复作是念:‘我当于不可说不可说劫行菩萨行,常与一切诸佛菩萨而得共俱。’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普贤菩萨说,这些菩萨们还这样想:我会用不可说不可说(无量)劫去行菩萨行,而且会经常与一切诸佛、与一切诸菩萨在一起。就这样想象一下,他们的内心就有极致的喜悦产生了。

【复作是念:‘我于往昔未发无上大菩提心,有诸怖畏,所谓:不活畏、恶名畏、死畏、堕恶道畏、大众威德畏。】
而且这些菩萨们还这样想:我在过去世没有发无上的大菩提心,所以有种种的恐怖畏惧。比如说:对于没有办法活下去的畏惧,对于那些恶名声的畏惧,对于死亡的畏惧、堕落到恶道的畏惧,以及在大众中没有威德的畏惧……当时我没有发无上的大菩提心,所以我有各式各样的畏惧。
这些畏惧,我们看一下:对于没有办法好好活着的畏惧或者对于死亡的畏惧,这都是肉身的畏惧;那么恶名声以及缺乏大众的威德、缺乏威信,这种是名誉上的畏惧;还有呢,堕恶道的畏惧(就是自己死后将去哪里),在这方面也是有畏惧的。这是没有发无上的大菩提心之前有这种种的畏惧。
【自一发心,悉皆远离,不惊不恐,不畏不惧,不怯不怖,一切众魔及诸外道所不能坏。’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但是一发了无上的大菩提心(发了成正觉成佛的心)之后,就远离了以上的种种畏惧了——不再惊恐、不再畏惧、不再怯懦、也没有恐怖,一切的众魔和所有外道,都不能动摇自己的坚定之心,都不能动摇自己的自信和勇气。就这样想一想,发了菩提心之后有多好……就这样一想,菩萨们内心就有极致的喜悦产生了。
【复作是念:‘我当令一切众生成无上菩提;成菩提已,我当于彼佛所修菩萨行尽其形寿,以大信心兴所应供佛诸供养具而为供养;】
普贤菩萨说:菩萨们内心还这样想,我要让一切众生都成就无上菩提(都成佛);而且菩萨们还想,我帮助一切众生成佛之后,我会在那个佛所在的地方用有生之年一直修菩萨行;而且我会靠着我的大信心兴起种种的供养之具,去供养那些佛。
【及涅槃后,各起无量塔供养舍利,及受持守护所有遗法。’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而且,当那些佛涅槃之后,我还会起无量的佛塔去供养这些佛的舍利子,而且我还会受持、守护这个佛遗留下来的所有教法。
我们看,菩萨们真的是有父母心:让一切众生成佛,自己先当菩萨,在佛那儿一直行菩萨行,去辅助佛、去供养佛;佛涅槃后,再起塔去供养佛的舍利子,而且,受持、守护佛陀遗留的所有教法。这就是「让众生先成佛,自己再成佛」的意思。就这样想一想,菩萨的内心就有极致的喜悦产生了。
【又作是念:‘十方所有一切世界,我当悉以无上庄严而庄严之,皆令具足种种奇妙平等清净,复以种种大神通力住持震动,光明照耀普使周遍。’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而且菩萨们还想:十方的所有一切世界,我都要用无上的庄严去庄严它;我要让十方的所有一切世界都具足种种奇妙、平等、清净;菩萨们还想:我要用种种的大神通力,住持这十方的所有一切世界,去震动这十方的所有一切世界;我要用我的光明普遍地照耀十方的所有一切世界,到处周遍。就这样设想一下,菩萨们的内心就已经获得了极致的喜悦。
其实这样一想,我们也非常喜悦:「十方所有一切世界,我当悉以无上庄严而庄严之,皆令具足种种奇妙平等清净,复以种种大神通力住持震动,光明照耀普使周遍。」
【复作是念:‘我当断一切众生疑惑,净一切众生欲乐,启一切众生心意,灭一切众生烦恼,闭一切众生恶道门,开一切众生善趣门,破一切众生黑暗,与一切众生光明,令一切众生离众魔业,使一切众生至安隐处。’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普贤菩萨说,菩萨们内心还想:我要断除一切众生的疑惑,清净一切众生的欲乐之心,让他们不再贪恋欲乐;我要开启一切众生内在的智慧,灭掉一切众生的烦恼;闭塞一切众生通往恶道的门,要打开一切众生通往善道的门;我要破除一切众生的黑暗,给与一切众生光明;让一切众生远离所有魔业,使一切众生到达安隐、安全、舒适的地方。就这样想着的时候,菩萨们的内心就获得了极致的喜悦。
【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诸佛如来如优昙华,难可值遇,于无量劫莫能一见。我当于未来世欲见如来则便得见,诸佛如来常不舍我,恒住我所,令我得见,为我说法无有断绝;既闻法已,心意清净,远离谄曲,质直无伪,于念念中常见诸佛。’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菩萨们还想着:诸佛如来就像「优昙波罗花」一样,非常难遇到,可能无量劫都很难遇到一次。我希望我在未来世想见佛就能见到佛,希望诸佛如来恒常不会舍离我;希望诸佛如来恒常住在我所在的地方,让我能够看见他;希望诸佛如来给我讲法没有断绝;当我听闻了诸佛如来的讲法,我的心意就会非常清净,我会远离所有的谄曲,我的心将质直、纯净、坦白、直率、真实,没有虚伪,我会在念念中恒常地见到所有佛。
这是非常美好的设想:希望自己恒常能够见到佛,恒常能够听闻佛法,而且听法之后心意清净,远离谄曲,质直无伪,在念念中恒常见到所有佛。就这样想一想,菩萨们的内心就获得了极致的喜悦。
【复作是念:‘我于未来当得成佛,以佛神力,于一切世界,为一切众生各别示现成等正觉清净无畏大师子吼,以本大愿周遍法界,击大法鼓,雨大法雨,作大法施,于无量劫常演正法,大悲所持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普贤菩萨说,菩萨们内心还这样想:我在未来也一定会成佛,我会靠着我的神力,在一切世界为一切众生分别示现成等正觉(我会为一切众生示现成佛),而且会作清净、无有畏惧的大狮子吼。我会靠着自己根本大誓愿的推动,周遍法界去大作狮子吼(讲法)。我会击起大法鼓,降下大法雨,我会作大的法布施,我会在无量劫恒常地演说正法;大悲将充溢我的身、口、意,在给众生讲法的过程中,我不会感觉疲惫,也不会厌倦。菩萨们就这样想象着,内心就已经获得了极致的喜悦。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欣慰。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无上成正觉智慧大欣慰。】
普贤菩萨说:佛子,以上就是菩萨摩诃萨的十种「大欣慰」(也就是内心的十种大喜悦)。如果诸位菩萨安住在以上十种法,就能够得到无上成正觉智慧的大欣慰。
常常安住在以上十种大喜悦,就会得到佛一般的无上成正觉的智慧大喜悦。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深入佛法。何等为十?】
接下来,普贤菩萨又讲:菩萨摩诃萨还有十种深入佛法的表现。怎么样算我们深入到佛法当中了呢?
【所谓:入过去世一切世界;】
首先,我们能够入到过去世的一切世界(我们能够回到过去),这说明我们已经深入佛法了。
【入未来世一切世界;】
其次,我们能够入到未来世的一切世界。
我们能够深入于未来(《普贤行愿品》里也讲,自己能够深入于未来),如果我们也能够深入到未来,这证明我们已经深入到佛法中了。
【入现在世世界数、世界行、世界说、世界清净;】
那么,如果我们能够入到现在世的世界数、世界行、世界说、世界清净,也说明我们能够入到佛法中,而且是深入到佛法中了。
「入到现在世的世界数」,这个「数」代表类别、量,就是说,我能够入到现在所存在的所有世界中(在不同的维度,现在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世界,我都能入进去)——这厉害了。
「入到世界行」,任何一个世界,只要它存在着,就在运行。如果我们能够入到世界的运行当中,参与这些世界的运行,也说明我们能够深入到佛法当中了。
还有,任何一个世界,都有很多的理论概念,或者大家形成很久的一种文化习惯(或者说思想观念,甚至说是宗教信仰等等),我们都能入进去。我们能够入到世界的任何学说、任何思想(思维系统)里面。这也说明我们能够深入到佛法当中了(因为佛法就是意味着到处遍在的)。
那么,如果我们能够入到「现在世的所有世界的清净」当中,这也说明我们能够深入到佛法了。
【入一切世界种种性;】
还有,如果我们能够入到一切世界种的种性当中,我们也能够深入佛法了。
「一切世界种」,普贤菩萨在前面介绍过多次,如果我们能够入到一切世界种的种性(就是入到世界种的那个系统里面、那个质态里面),说明我们也能够深入佛法了。
【入一切众生种种业报;】
而且,如果我们能够入到一切众生的种种业报当中(入到众生的善业、恶业、无记业以及相应的果报当中),这也说明我们能够深入佛法了。
所以深入到众生当中(深入到众生心、众生的行为当中),这也说明我们深入到了佛法当中。因为,一切众生界即是一切佛界,即是一切佛法界。
【入一切菩萨种种行;】
普贤菩萨说:如果我们能够入到一切菩萨的种种行当中(入到一切菩萨的种种圣行当中),也说明我们能够深入佛法了。
【知过去一切佛次第;】
如果我们能够了知过去一切佛的次第顺序(先是哪个佛出现的,之后又是哪个佛出现的,然后又是哪个佛……),这些都了解,就说明我们已经能够深入到佛法当中。
这个要求也是比较高的。目前,以我们学院师兄们的水平,了知某一个佛的存在,就已经很不错了(能够见到这个佛,相应的佛国去一去,这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了知过去一切佛出现的次第,这要再加强我们禅定的功夫了。
【知未来一切佛次第;】
普贤菩萨说:我们还要了知未来一切佛的次第(未来世先是哪个佛,再是哪个佛,然后又哪个佛出现于世……),这些都要了解,这才说明我们真正地深入于佛法中。
每当学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我们的禅定功夫还差着十万八千里,还是要加油啊!
【知现在十方虚空法界等一切诸佛、国土众会、说法调伏;】
而且,我们还要了知现在十方虚空法界等一切诸佛、国土众会、说法调伏众生的情况。
我们要了知现在十方虚空法界内,一切诸佛在开法会的时候是怎样讲法的,怎样调伏众生的……问问自己你现在能了解几个呢?可能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或者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我们了解一些,其他的就不得而知了,是吧?
【知世间法、声闻法、独觉法、菩萨法、如来法,】
普贤菩萨说:我们还要了知世间法、声闻法、独觉法、菩萨法、如来法。要有这样的能力,也就是说,了知各种层次的法,这才说明我们深入到了佛法当中。
【虽知诸法皆无分别而说种种法,悉入法界无所入故,如其法说无所取著。是为十。】
虽然了知诸法的本性里没有什么分别,都是就着「相」在讲说通往实相的路径(方法),都在讲这些。所有法都是帮我们了解实相的。虽然了解诸法无所分别,但是,依着众生根性、爱乐、欲求等等的不同,还给大家讲说种种的法;然后完全融入到法界、又无所入,因为法界如同虚空一般。
这种入法界又好像是融化于法界、融化于虚空,因为虚空它并不是一个实体(不是说地面,你可以挖个洞入进去),不是的。我们入到法界、入到虚空的感觉,就是完全融于它,所以说无所入。
而且我们「如其法说无所取著」,就是如其实相地讲述一切,但是又无所取著,讲完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讲一样——空空空空……
有的师兄说听法听完就忘了。其实讲法者讲完也忘了,空空空空……本性空。但是你听法,一定在开启你的智慧,一定是有效果的,即使你感觉听完就忘了,在你听的那一刹那,你的智慧也被激发了、也被点燃了。如果你听过的都记住了,像个图书馆一样,也未必是好事,因为诸法本性空——无所有。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入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智慧甚深性。】
普贤菩萨说:如果诸位菩萨安住在以上这些法,就能够入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智慧甚深性当中了。
这十种深入佛法的表现,也是测试我们禅定功夫的试卷——我们看看自己能打几分呢?很多师兄都是不及格,是吧?所以这个地方是个重点!这讲的其实是神通啊,讲的是神通。
怎么样算我们能够深入佛法了?怎么样才能入到佛的那种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智慧甚深性里啊?首先,我们要有能力入到过去世的一切世界,我们要有能力入到未来世的一切世界,我们要有能力入到现在世的世界数、世界行、世界说、世界清净,我们要有能力入到一切世界种的种性,要有能力入到一切众生种种的业报中,要有能力入到一切菩萨的种种行中;我们要了知过去一切佛出现的次第顺序,要了知未来一切佛出现的次第顺序;要了知现在十方虚空法界等一切诸佛国土众会讲法调伏众生的情况;我们要了知世间法,了知声闻法,了知独觉法,了知菩萨法,了知如来法;还有很关键的——「虽知诸法皆无分别而说种种法,悉入法界无所入故,如其法说无所取著」。
当以上的这种种表现我们都具足的时候,我们就成佛了,绝对绝对成佛了。
所以有的师兄问:学了《华严经》,才知道成佛也没那么容易呀,从古至今,释迦佛之后哪个成佛了?看看哪个大德都没成佛(要跟《华严经》讲的这些一对照,哪个大德都没成佛),最多就是个应化身行使特定的使命,行使一段时间就走了。
那么目前为止公认的佛还是只有一个——释迦牟尼佛,当然这是就着娑婆世界来讲的。但是我们都了解,《华严经》并不是用来打击我们的,是用来提升我们、激励我们的。经常学习《华严经》,没有谁会傲慢,没有谁会退转,没有任何人会得少为足。《华严经》真的是非常非常地重要!
目前,我们学院的很多师兄都已经掌握了佛法基本的教理,很多在「理」上都悟了,甚至在「证」上也有所证了,但是对照《华严经》,我们会发现,佛所拥有的很多很多神通,我们现在还没有勘测到呢,所以接下来「六度」的重点其实是「禅定」。
「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很多菩萨也做了很多;「持戒」,很多菩萨持菩萨戒持得也还可以了;「忍辱」,当这个「我」空了的时候,忍辱也就不在话下了;「精进」,大家都比较精进;「智慧」,一直坚持听经闻法,对吧?「六度」的其他「五度」我们都做得还可以,但是唯一唯一让我们与佛的距离拉得比较远的地方就是「禅定」这一块儿了。基于我们对于释迦佛的了解,他总是花很多很多的时间修禅定。在原始佛教经典《巴利三藏》中,佛也反复反复强调修禅定。他强调广学多闻的重要性,强调讲法的重要性,强调行一切善的重要性,而且也反复强调独处(在阿兰若处)修禅定的重要性。所以未来我们学院会把修学的重点多多地放在「禅定」这里,提升我们的禅定功夫,提升我们的神通力,渐渐地与佛靠拢……
可以说,「万里长征」我们才刚刚开始,未来是充满挑战性的,也是充满希望的。因为有着佛陀经文的指引,我们不会走偏,只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向前迈进就可以了。相信我们这一生会有很多菩萨成正觉……
感恩本师释迦牟尼佛!
感恩我们伟大的善知识普贤菩萨的指导!
感恩普慧菩萨的发问!
感恩无上经王——《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经》172(第五三卷)离世间品 第三十八之一(下)

58《悲华经》第八卷  第五品之一“种种三昧门(一)”

‍‍‍‍‍


相关文章

【禅修课】第三期 033 “众生界即是法身”

【禅修课】第三期 033 “众生界即是法身”

 ▼禅修课▲         ∧第三期∨“众生界...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禅坐感悟◎“文殊智于普贤行,人人皆是毗卢那”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禅坐感悟◎“文殊智于普贤行,人人皆是毗卢那”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醍醐老师禅坐感悟◎“文殊智于普贤行,人人皆是毗卢那”Tihu Budd...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Tihu Buddhist Institut...

【禅修课】第三期 025 “虚空”

【禅修课】第三期 025 “虚空”

 ▼禅修课▲         ∧第三期∨&nbs...

【禅修课】第三期 024 “甘露”

【禅修课】第三期 024 “甘露”

 ▼禅修课▲         ∧第三期∨&nbs...

《华严经》267(第七八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十九

《华严经》267(第七八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十九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弥勒菩萨依然在强调着「菩提心」的重要性……【善男子,如转轮王,有摩尼宝,置于...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