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禅修课】第三期 025 “虚空”






 ▼禅修课


         ∧第三期∨


      “虚空”




点亮星标

---------醍醐---------?1分钟前

小肚子壶不懂大肚子壶,

大肚子壶不懂小肚子壶。


只有将自己化为虚空,

才能懂所有物……



                     

大家好!我们这个禅修课现在「第三期」都已经进行了一半了,我看微信群里还有师兄在讨论打坐姿势的问题……
有的师兄是来得晚;有的是来得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前两期的禅修课就没坐进去。现在看着那么多师兄都在打坐,效果挺好,他也加入了,所以问了很多问题。
最多的师兄就是困惑:臀下要不要垫垫子?如果你容易腿麻(你的腿很僵硬,坐几分钟甚至就麻了);或者腰背到底挺直到什么程度搞不清楚——那就先垫一个垫子(四五厘米、五六厘米这样子)。坐上去自然而然的背就直了,就比较放松。这样一旦垫了垫子的话,你会感觉腿的压迫力就小了很多,不容易腿麻。打坐时间长的很多师兄,就不需要这个垫子,我们看诸佛菩萨(他们)几乎臀下不垫垫子,直接双盘的。
关于脊背挺直到什么程度,我们过去也讲过了,要有弹性地挺直。但是,很多师兄还是搞不懂这个「有弹性」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记得QQ群里有一个师兄菩萨也提过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就是当我们坐在这里的时候,假设你没有垫一个垫子,你坐在这里,腰自然而然就习惯了前倾啊,弯啊,是不是?先坐直身体,然后你就观想:你头顶的百会穴上方有一根绳子一直往上在拉你,大家都做这样的观想——百会穴上方一根绳子,从下往上地拉你(往上提你),你这身子就很笔直地上去了嘛,该舒展开的也舒展开了,一直拉你……
这样坚持那么一分钟左右(一两分钟),然后你再观想这个绳子慢慢地消失了……当绳子消失了,向上的拉力就消失了,然后你就随着自然就放松自己的身体,这个时候就已经很直了,而且很放松,这就是有弹性的坐直——「直而不僵,松而不软」,这个状态就比较对了。
但是,长期保持这个状态,可能一开始你是不太习惯的,总是坐、总是坐……然后,你身体就会自然而然地协调到一个最适合的程度。说我「直」到什么程度?放松「松」到什么程度?——你自然会协调好的,身体是有自协调的功能的。

佛陀讲:甚至很多师兄你既然今世能够听闻佛法,过去世都种过善根。有的师兄是上根利器,你过去世都修行过无量劫,打坐也坐过无量劫,只是你忘了,有一些记忆会找回来的。
你在这儿坐久了,可能慢慢不由自主地就找回了很多的记忆。甚至说,你在定中看到过去世的自己正在某个岩洞打坐、在雪山打坐,或者是在蒲团上正给弟子讲法等等,那些场景你可能都能看到……
我们作为人,我们能够看到的事物太少,有的师兄说:我能出体了!那出体的这些师兄,你现在看我们地球还是个小圆球吗?他说是。然后,月亮就跟天文学家拍到的宇宙的这些形象是一样,他所见的世界跟天文学家拍的是一样的——那你见的还不是佛所见的,对吧?因为佛所见的须弥山你看不到,须弥山周围的这些景色,你全看不到……


                     

 佛法概论 2从凡夫世界到佛世界
那么,佛将看到怎么样的景象呢?以佛眼看,我们娑婆世界的一个小世界,我们所在的南阎浮提这里是这样子的: 
既论身,须论土,上为依,身为主。
首先,一个「须弥山」在中央,这个须弥山上头大,下头大,中间细小,像少数民族的一种鼓的形状(这个我们在讲《地藏经》的时候提到了);又有点儿像你吃剩的苹果核的那个样子(上面大,下面大,中间细小),这是须弥山。

四大洲,共铁围,七金山,绕须弥。为大地。风力持,水火金,不相离。
须弥山的最底下是「虚空」,虚空你也可以理解为空轮;空轮上面是风轮;风轮上面是水轮;水轮上面是金轮;金轮上面是地轮。
然后上面就有山了(有须弥山),七重金山围绕着须弥山;七重金山和铁围山之间有碱水海(有的时候也叫咸水海)。
碱水海中飘着四块大的陆地:南边的是南赡部洲,也叫南阎浮提,我们就生活在这里;北边的叫北俱芦洲;西边的叫西牛贺洲,也叫西牛货洲;东边的叫东胜神洲——这是四大洲。
那么,已经出体的师兄,你有没有看到四大洲啊?——没有!北俱芦洲人长什么样还一次没见过……那证明我们距离佛还差很远!千万不要因为我能出体了就沾沾自喜,真的还差很远……包括,你能看到四大天王吗?——没有!没见到,是不是?那忉利天天王呢?——也没见到!什么都没见到。所以,我们真的还差很远……
四大洲的上方,在须弥山的中间,比较窄的(腰这个位置)山腰这儿有「四天王天」,四大天王就生活在这里;再往上(须弥山的顶上),这里是「忉利天」,忉利天由三十三天组成,其实是三十三个天国构成了忉利天。
四天王天和忉利天都是地居天,都是依着须弥山而住的,叫地居天从「夜摩天」开始就是居天了。夜摩天上面是「兜率天」,然后「化乐天」,然后「他化自在天」……
很多人认为魔王波旬住在他化自在天,但有的资料显示在他化自在天上面一点儿还有个「魔天」。但是,魔王经常去他化自在天玩儿,为什么呢?——他化自在天:他自己都不需要费什么神、费什么力气,可以尽情地享用他人所化的一切。重点是享受一切的快乐,别人化现的一切他都可以拿来享用,不需要什么神力的。
他化自在天是欲界的顶层,如果说还有淫欲心的话,那你是出不去欲界的。最好最好是变成个欲界的天人,能够飞行变化,有不少神通,可以放光、可以隐形等等,有很多天人也可以穿越维度来到低维度看着你……
欲界天往上是,色界必须禅修打坐才能去(理论上,必须禅修打坐才能去),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就这样上去……色界上面是无色界,有四天,我们也都讲过了。
那么,我们刚才所提到的这些景象,有哪个师兄在定中完完整整地看到了?最多是只鳞片甲地看到一点点,然后突然就消失了,是不是?证明我们还有无限多的潜能啊!
所以说,「常与佛比」就没有任何的傲慢了。不要与凡夫去比,凡夫不修行,跟他比什么?——跟佛去比。

水轮含,十方界。性流动,如何载?业力持,得自在。风金摩,火现彩。
那为什么有的众生在单单一个小世界就有种种的分别?说:在南阎浮提的众生能活到八十多、一百多岁已经不错了;北俱芦洲能活一千岁,为什么?——都是业力导致的结果!前世经常地护生、放生、不杀生,是吧?今生的福报大,寿命也长——这一切都是业力的结果。
当你看到有人运气特别好,你也知道人家福报大,过去世做得好,我要想像他这么幸运,我好好地做嘛!从当下开始,过去的都过去了,就不想了,永远不要执著在过去里面。就活在当下,用当下去改变未来。
庵摩果,比阎浮,果体圆,圆如球。
佛经上讲,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他看大千世界就好像手中的「庵摩勒果」一样,就像个小核桃一样,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看,那么轻松。这是付出了极多的心力修证来的,不是天上掉馅饼掉下来的。
那有的师兄确实对于探测宇宙的这些「相」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对于神通也没有兴趣。只对念佛有兴趣——那也很好!往生到极乐世界,这简直是一条捷径啊,去了就是不退转的菩萨,有神足通,哪儿都能去,那个时候你不见而见,你不想修禅定,那也见到了。有的人觉得打坐很困难,那就疯狂念佛,那没问题,早晚会见这一切的。
彼上下,与四周,人与物,如何留?《楞严经》,秘密说,善会通,不可执。 
喜欢打坐的师兄,也知道在虚空法界中,其实「方向」是很奇怪的一个事情,在这个一望无垠的虚空法界,从哪儿定方向(东南西北、东北西南),从哪儿定的?——都是就着「相」来说,站在一个点上,以这个点为基准,然后看。

日与月,绕虚空,不堕落,谁之功。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三世改。南与北,西与东,并四维,上下通,
比如说,释迦佛给阎浮提的众生讲法的时候,他就以阎浮提作为一个坐标,说:从这儿往西多远有极乐世界;往东多远,有净琉璃世界,是吧?——他要是在净琉璃世界讲法呢?那娑婆世界在他西边,是不是?所以说,方向依着坐标而生,坐标可以变换,方向也是空的——大家要了解:南北西东,四维上下,这都是就「相」说。
方向是空的,时间也是空的,过去、现在、未来其实也是空的。你是把自己定在了一个点上,比如说:定在当下,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分的这个点上,就着这个点来谈过去、现在、未来。
如果不定在这儿,茫茫的无边无际的虚空法界,哪个是过去、现在、未来?你现在「当下」就是永恒本体啊!哪有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空间都是「幻相」内之事啊!幻相虽然是幻相,但是说它没有呢,它还存在,虽然变幻不住,但是它存在。不能说它没有,对吧?它是「非有」「非没有」的,这是幻相。
这一切世界都是这样,包括佛世界——「非有」「非没有」。所以,菩萨度众生「非有价值」「非没有价值」。所以,该做的还是做,「没价值」也「非没价值」,就是这样子。
观十方,人在中。人居地,地居空,数此地,至大千。凡圣居,各有缘。同居土,方便土,实报土,寂光土,分四土,自台教。前二粗,后二妙。法性土,净化土,染化土,分三土。贤者教,如是说,从本源,生枝节。
婆婆界,极乐界,华藏界,及余界,
要是禅定中,我们化为虚空法界去看这一个个幻相中的世界:看娑婆界,看极乐世界,或者看《华严经》中讲的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的时候,感觉世界还是相当的缤纷多彩的。

界非界,非界界,重重界,各无碍。
《佛教三字经》上讲:「界非界,非界界」。为什么说「界非界」呀?这一个个幻影,它并不是真正的分界——「非界而界」。本来是分不开的,其性本空,在「相」上为了有秩序,为了好谈论它,还是要界定一下。
实际上,如果深入「华严境界」会发现:这世界一个套一个的,像我们前面讲一部经《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一个套一个,一个比一个大的……极乐世界够大了吧?——比它大的有的是……「至小无内,至大无外」,就一重一重又一重的,永远没有边际,又各自非常的空灵,没有挂碍——这就是法界内佛所见的。
那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天台宗的智顗(智者)大师就给这种种的世界划分出了四大类。我们经常听某某大德讲法的时候,提到这四大类佛土(四大类国土),其实不是释迦牟尼佛说的,是天台宗的智顗大师划分出来的,沿用至今,因为大家觉得挺有道理。
这四种国土分别是:「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
首先说什么是「常寂光净土」。「常、寂、光」,顾名思义,恒常寂静之光。常寂光净土又被称之为是纯理性之土,是全然地断除了根本无明业惑之后证得的——诸佛所依住的地方(诸佛都在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其实某种意义上有点类似「密严剎土」,或者「一真法界」那个意思。诸佛在这里,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证下来,证到「妙觉」,到最后就来到这里,来这里成佛,常期在这里。这里是常住的,是寂灭的,是光明的,这就是「常寂光」的含义。
常寂光净土之外还有一个「实报庄严土」,也叫「实报无障碍土」,也叫「果报国」。这里是断除了一分无明的菩萨们所生之处,这也是无所障碍的自在国土了——实报庄严土。这里只有菩萨,没有凡夫,也没有二乘。实报庄严土其实也非常的清净美好……

第三种是「凡圣同居土」。顾名思义,凡人、圣人都在一起居住的地方,也叫「染净同居土」,或者「染净国」。像人界、天界两道的凡夫,还有「声闻」「缘觉」的圣者共同居住在这样的国土上,这就是凡圣同居土。
我们就处于凡圣同居土,有很多的圣者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也许我们尚未辨识出他们,因为很多圣者很低调,甚至把自己藏起来。其实有足够自信的这些圣者,往往并不会高调地去炫耀什么,他们很安静。
在这个「凡圣同居土」就肯定是有恶道了。「恶道」,像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修罗道(这都不太好);人道、天人道也在这里;然后「圣者」,像证得声闻果、辟支佛果的这些圣人,他们也在这里。
然后,智者大师划分的四种国土,还有一种是「方便有余土」,也叫「方便土」,或者叫「有余土」。是阿罗汉、辟支佛、证得「初地」前的菩萨们所居住的地方。这个地方听上去也不错,是不是?都是阿罗汉、辟支佛,或者是证得「初地」前的菩萨们(也都算是圣者了)……这些圣者修习方便之道,断除了见思烦恼,但是还有一些根本无明没有断尽,所以这里叫「方便有余土」,还有剩余,剩余的是根本无明。这「根本无明」被什么盖住了?——被业障盖住了,被习气覆盖了。但是他们在断除无明的过程中……
智者大师这四种土的划分,我们看一下:「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根据什么来划分的?根据这个国土里住的是什么人来划分的(是这样划分的)。
但事实上,我们知道,在以上这四土的任何一土,都有佛菩萨善巧方便的示现……不一定化现成什么,但佛菩萨无处不在。这四土只是一个概说,按实际来讲,也都是心所化现的(都是心化现的),只是它的显相是不同的,在相上是实有的,在性上是真空的。

大家平常都知道一句话:心小了,事就大了心大了,事儿就小了」……我们一直说,我们佛弟子不要看事情只局限在某一个点上。你最好是在「面」上,甚至在「体」上,在「体之外」去看一切事情。
能够证得实相的最好方法,其实首先「观想实相」,观想佛眼看到的世界的模样(哦,原来世界是这样的!),你的心量就大了,大了就空了,就不著了嘛!
你想想,比娑婆世界大无量倍的极乐世界,还有比它大无量倍的那么多佛国……极乐世界连微尘都不如,那地球更是连微尘都不如,我们的肉身更是连微尘的微尘分之一都不如……还在执著什么呢?
我们知道,佛眼看世界,这个小世界的须弥山,它的最下面是虚空。你就可以观想:你走路的时候,每一步都踩在虚空中,你已经踩透了碱水海……你每一步踩破了须弥山,踩透了碱水海……你都踩在虚空中,本身「相」就是非有(就是幻)嘛!说踩透须弥山,理论上也是可行的呀,有神力者就直接可以证得了……他用什么踩透须弥山?——用虚空,用空性。
你走路的时候,每走一步都观想:我踩在虚空中……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周围的这个城市、这个世界,就像浮在虚空海洋当中的漂泊不定的小船那么虚幻不实,你就不那么执著各种事情……我们头上就是天空,脚下踩着虚空……你就这样融在虚空里的时候,你的心量慢慢就大了……

然后,我们说:根性好的师兄,前面课程听得也差不多了。听《华严经》打坐,《华严经》是佛见的实相,你虽然没见到,你先听说呀,对吧?佛也是打坐给这些菩萨们讲法,菩萨们打坐听,你就观想你是菩萨们在听……你虽然还没见、没证,但是你听(这个样子、那个样子),听久了就真的见了……像《观无量寿经》中讲,观着观着它就来了,就成了……
你要听《华严经》,一直听,反复听,听着打坐,慢慢的《华严经》的那些「相」你全见了,你说你实证了没有?——你也实证了!当全见了的时候,你的心和凡夫还能一致吗?——不会了!
观想和观像是我们成就得很快的一种捷径,因为佛陀描述得非常详细和具体,你简直根据佛陀的描述都可以画画「画」出来了。佛陀毫不隐藏地告诉你虚空法界的样貌。你就听着经,像在头脑里画画一样的,或者也不刻意地画,你就入三昧,入着入着,很多奇迹就发生了……
所以,根性好的师兄,尤其是过去世打过坐的,一听《华严经》,他突然就证得了某些境界、某种三昧,很正常。当然,还有一部经(我们知道)——《僧伽吒经》,也是讲了很多定中的境界,大家也可以关注。

点亮星标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禅修课」目录

相关文章

【随缘分享】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

【随缘分享】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Tihu Buddh...

【禅修课】第三期 033 “众生界即是法身”

【禅修课】第三期 033 “众生界即是法身”

 ▼禅修课▲         ∧第三期∨“众生界...

【佛教故事】佛为生漏梵志说法

【佛教故事】佛为生漏梵志说法

关注「醍醐禅院」公众号佛教故事|Buddhist stories|佛为生漏梵志说法往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华严经》272(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下)

《华严经》272(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尔时,善财童子依弥勒菩萨摩诃萨教,渐次而行,经由一百一十余城已,到普门国苏...

《华严经》270(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

《华严经》270(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又见一切诸宝镜中种种形像。所谓:或见诸佛众会道场,或见菩萨众会道场,或见声...

《华严经》268(第七八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十九

《华严经》268(第七八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十九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弥勒菩萨继续在赞美着菩提心……【善男子,譬如有人,善入大海,一切水族无能为害...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