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华严经》终极版 > 正文内容

《华严经》094(第二九卷)十回向品 第二十五之七(下)


音频首发于蜻蜓FM

搜索:醍醐学院

第094课(下)
我们继续回到释迦牟尼佛的定中,来学习菩萨摩诃萨的十回向。此时依然是在兜率陀天……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得一切功德清净欢喜法门,无量功德圆满庄严。】

金刚幢菩萨说:佛子们,这第七「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位的菩萨摩诃萨们作以上这些回向的时候,就得到了一切功德清净欢喜法门,他们被无量功德所圆满庄严。

【如是回向时,众生不违一切刹,刹不违一切众生;】

在他们这样回向的时候,「众生不违一切刹,刹不违一切众生」。

什么意思呢?众生不违背一切世界,就是说众生该去什么世界就去什么世界;「刹不违一切众生」,就是世界不违逆、不违背一切众生(这个世界该迎来什么众生,就迎来什么众生:佛国肯定迎来佛、迎来即将成佛的圣众;天人世界就迎来更多的天人;鬼世界就迎来更多的鬼;动物界迎来很多的动物;植物界迎来更多的植物;人界迎来更多的人,就是这样的)。

【刹众生不违业,业不违刹众生;】

「刹众生不违业,业不违刹众生」,就是说,相应的这个世界的众生,他就会造作相应的业。他在鬼道肯定造作鬼事,是吧?在人道造作人事;在天人道造作天人之事。

「业不违刹众生」,只要是在相应的世界一看(放眼望去),都是相应的业。天人这里福报多,造业的不太多,但偶尔也有犯错误的,会遭受到惩罚,严重的直接就掉落下去了。那么,畜生道呢,愚痴比较多;鬼道的话,贪心比较多,嗔心也比较多,愚痴也不少。

【思不违心,心不违思;】

下面讲「思不违心,心不违思」。说我们的思想不会违背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内心不会违背我们的思想。什么意思呢?这里的「内心」代表的其实就是阿赖耶识。因为阿赖耶识是我们无量劫以来所有经验、所有经历的这些记忆,还有相应的轮回惯性。

「思不违内心」,我们的思维不会违背我们的内心——阿赖耶识。我们所起的任何思维、思想、思考,都是符合我们的阿赖耶识的惯性的。

又讲「内心不会违背我们的思维」,你不停地累积这些思想、思维、思考、思索……它们就形成了新的阿赖耶识仓库的内容(又壮大了这个阿赖耶识了),所以阿赖耶识不会违背我们所有的所思所想,甚至可以讲,阿赖耶识就是我们无量劫以来无数的所思所想的大集合、大汇总(档案馆)。

【思、心不违境界,境界不违思、心;】

又讲「思、心不违境界,境界不违思、心」,我们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显化什么样的境界。

今天刚刚有师兄说:她妈妈以前其实不信佛的,最近受她影响,开始抄《法华经》了,也在听我们讲解的《法华经》(也就是《妙法莲华经》)。结果呢,好像天眼开了,整天看到佛菩萨,而且还能看到她女儿过去世都做过什么。

「思想不会违背我们的境界」,就是我们见的境界跟我们的思想息息相关(我们的思想安住在佛菩萨这里了,安住在佛法当中了,跟佛菩萨调频调得越来越一致了,这功能就开始显发出来了)。

「心不违境界」,就是我们的内心(阿赖耶识)也不会违背境界,我们看到的所有境界都是阿赖耶识的这个大仓库里的内容的显现,对吧?

「境界不违思、心」,所有境界都与我们的当下思考有关,都与我们无量世以来所有的经历、经验以及惯性有关。

【业不违报,报不违业;】

「业不违报,报不违业」,就是你造什么业,就受什么报;有什么报,就说明你造了什么业,真实不虚。前世爱杀生的,今生一般就爱生病,身体不好。而且有个别众生在死的时候死得很悲惨,因为前世他让其他众生死得很悲惨,今生就要偿还这个果报。

「报不违业」,任何的果报,一看——全是因果,全是自作自受。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的幸运,全都是自己造,自己受;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偶然的倒霉,全都是自己造,自己受。

【业不违业道,业道不违业;】

「业不违业道,业道不违业」——不好理解的话,我们把这个「业」改一下,说「善业不违善道,善道不违善业」,这样就好理解了。所有的「善」都符合善道,「善道」是由所有的「善」构成的;同样的道理,「恶业不违恶业之道,恶业之道不违恶业」(所有的「恶」造成了「恶业之道」,「恶业之道」是由无量的「恶」所构成的)。

【法性不违相,法相不违性;】

「诸法真性不违相」,其实指的就是「空不异色」,也可以说「空即是色」;那么「法相不违性」,其实就是「色不异空」,也就是「色即是空」。

「法性」,其实就是「真性」(空性),本身确实是很清净(什么都没有),但是不妨碍祂显化各种「相」出来,显化了各种相不妨碍他的本体(依然是那个空性)。

【法生不违性,法性不违生;】

看着在「相」里,有存在物生成了,但是并不违逆「空性」(内在还是空性的——当体即空)。虽然「当体即空」,但是「空性」并不妨碍祂又显化一些存在物出来——并不妨碍。

所以仔细地品《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都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不异空,空不异受、想、行、识」。
其实《心经》反复在讲的也是空、有的圆融,在这里换了一种表达方式,道理还是同一个道理。

【刹平等不违众生平等,众生平等不违刹平等;】

这个「刹」,是「世界」的意思。说「世界平等不违背众生平等」,也就是说,世界平等与众生平等是一致的。正是因为世界平等,所以众生平等;也正是因为众生平等,所以世界平等。因为众生即是世界,众生即是构成所有世界的元素,所以众生平等了,那么世界就平等了。所有世界都平等了——比如说「都成佛国了」,那意味着所有众生都成圣众了(都平等了)。

可以说,这一段落讲得非常精彩,所以我们就细一点讲。

【一切众生平等不违一切法平等,一切法平等不违一切众生平等;】

这里的「法」,就是指人类的意识、思维、思考。说一切众生平等与一切意识、思维、思考的平等是一致的,这很显然了——比如说:众生都是佛菩萨,那他们的意识、思维、思考都是一样的,都是类似的。如果说,这一切的意识、思维、思考都是一样的、都是一致的,那就证明这一批众生全都是平等的,怎么讲都是成立的。说「伟大的人,常有伟大的思维」,对吧?反过来也成立——「伟大的思维,说明这个人挺伟大的」。

【离欲际平等不违一切众生安住平等,一切众生安住平等不违离欲际平等;】

有些师兄说:《华严经》个别的地方搞不懂(很难)。还是文字表达的原因。因为我们现代常用白话文,古代文言文经常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有很多种意思,要看语境的。

这里说,「离欲」状态的这种平等,就相当于是「一切众生安住的平等」。这里的「不违」,就相当于「与……一致」的意思。当众生都没有对于「五欲六尘」的贪欲了,我们想一想,多么清净啊!是吧?这么清净,那么一切众生肯定就安住在这种平等、祥和的氛围里了。如果说一切众生都安住在平等、祥和的氛围里了,说明什么呢?说明大家修得都很清净,都离开了对于「五欲六尘」的贪著了。

【过去不违未来,未来不违过去;】

又讲「过去不违未来,未来不违过去」(「不违」,还是「与……一致」的意思)。就是说,「过去与未来」其实是一致的,有什么过去就将有什么未来。

上节课讲:如果是古佛再来,他就很容易再次成佛,对不对?那他是鬼再来,他很容易再次做鬼,是不是啊?潜意识贪恋的很多东西,这一世可能还贪恋,或者还有类似的习惯。
有个别众生,前世可能是只蟑螂,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有垃圾的地方,那么他今生即便是有福报——变成了人,他还是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有垃圾的地方。甚至有一些众生,他是蛆变的人,他喜欢生活在厕所里;他投生为人了,到最后找了一个工作——是在公共厕所里居住的(还有这样的)。但是也不能够因为人家在公共厕所里居住,就瞧不起人家,因为他能从蛆虫变成人,这是多大的福报啊!为什么呢?当然,原因很多种,其中一种原因:这个蛆虫在厕所里爬的时候,去上厕所的人内心念佛了、诵咒了,超度了它了,所以他今生当人了。但他前世的习惯还在,可能今生也从事过各种职业(上上下下的各种职业),上来下去都不稳定,到最后稳定在厕所里了(年老了、退休了,找工作……去做环卫工人,打扫公共厕所)。所以,这一点也让我们看到:「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念咒,因为到哪里都可以超度众生。不是对佛菩萨不恭敬,其实佛菩萨无处不在,难道厕所里不在吗?也在的。你一念圣号,就在超度众生。
有师兄问:洗澡的时候能不能念佛、念咒?《大悲心陀罗尼经》里不讲了嘛:你洗澡的时候念「大悲咒」,所有的水都成了大悲水了,也可以超度无量众生。
很多事情,不是说我们能不能做,而是我们用什么心去做。只要怀着善心去做,是没有过失的,因为佛菩萨是很明理的(也不是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
经文里讲,「过去不违未来,未来不违过去」,我们的未来与我们的过去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你将有什么样的未来,看看你现在以及看看你的过去就明了了。
有的人说:我学《易经》,学「六爻」,学各种算命之术,学了之后,一算特别准,就好像有一个公式能推导出来一样。那个公式从哪儿来呀?从过往的经验而来,过往经验慢慢形成一条路线出来了,那个就是公式。「未来不违过去」,指的就是「公式」。
那么「未来不违过去」,是不是指的宿命论(注定的事,没法改变)呢?不是。因为我们的每一个「当下」都在变成「过去」,它都成为了「过去」,它都决定着「未来」。所以,你改变了「当下」,「未来」的结果就会有变化。只要你学会了掌控「当下」,你绝对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了,因为公式一直在变化。这就有点像我们在做加法,比如用计算器做加法:3000加5等于多少?3005;但是30006的时候呢,它就变成了3006了。这5678910……一直排下去,这就相当于这个「当下」。因为每一个「当下」都在瞬间就变成「过去」了,都加进「过去」里面去了,它就一直在改这个公式,所以得出的结果就一直在变化了。我们确实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就从「当下」改。

【过去、未来不违现在,现在不违过去、未来;】

过去、未来与现在是一致的,现在与过去、未来是一致的。意思就是说,这个「现在」(这个当下)就参与到了「过去」里面,也参与到了「未来」里面,对不对?

比如说,刚才我们举的这个例子,说3000,大概代表我们过去经历的一切,加5、加6、加7、加8……一直变动的这个数字代表「当下」、代表「现在」,这个「现在」是不是影响着「过去」?影响着,因为「过去」一直在变多嘛。有没有影响未来呢?也影响。所以,「当下」既影响了「过去」,也影响了「未来」。

「过去、未来不违现在」,就是说过去、未来与当下息息相关。

「现在不违过去、未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卡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这个「当下」。说它没有定数吧,也有一定的定数,为什么呢?前面提到了:我们当下所起的每个意识、意念,都来自于阿赖耶识的识心(阿赖耶识的识心不是等于过去嘛),我们现在所有当下的这一念都跟过去息息相关,所以说「现在不违过去」,它是某种程度上受「过去」影响和控制的。

又说「现在不违未来」,就是说我们的这个「现在」(这个当下)必然影响未来(此处的「不违」,就是「必然影响」的意思)。「当下」在变,在哪儿变呢?在过去的基础上变着……所以未来变了。

《华严经》的这一部分其实很精彩,是科学、是数理学、也是哲学。

【世平等不违佛平等,佛平等不违世平等;】

又讲「世平等不违佛平等,佛平等不违世平等」,这个「世」指的是什么呢?不是世界。

因为在经文中,「世界」这个词,经常用刹尘的「刹」、刹那的「刹」来表示。这里的「世」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代表时间。所以这里其实讲的是时间的平等与佛的平等是一致的,佛的平等与时间的平等是一致的。

什么意思呢?一提「世」(时间),就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了,对吧?如果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平等无二、无分别,意味着什么呢?我们透过了时间限制了,对吧?没有时间的限制,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阻隔,意味着什么?——法界身的状态,是不是?只有法界身——穿透一切(过去、现在、未来),才能讲过去、现在、未来是平等的。

那么,「法界身」的状态是不是意味着佛的完全平等呢?是的,诸佛共一法身嘛,对吧?所以说,时间的平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平等,意味着「法界身」——佛的平等。那么佛(法界身)的平等,当然也意味着可以超越时间限制,所以说佛的平等意味着时间上的平等。就是过去、现在、未来对于佛来讲是一样的,一念之间抵达了——看到过去了、看到现在了、看到未来了……所以对他来讲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只有那些超不过时间限制的人,才会感觉有时间的限制存在(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佛已经可以超越了这所有的限制了,没有任何障碍了;存在于一个无有时间、空间限制的状态当中,所以对佛来讲,过去、现在、未来其实是一回事(一念的事,就是一念而已)。

【菩萨行不违一切智,一切智不违菩萨行。】

这句话比较好理解,对不对?(「不违」,就是「与……一致」的意思)。那么因地制宜去做翻译(因着语境的改变而改变我们表达时用的言词),这里讲的就是菩萨行其实是趣向一切智的,一切智其实是由菩萨行推导而来的,是由菩萨行积累而来的。菩萨行的目的(行无量菩萨行,行至圆满),不就是为了获得佛的一切智吗?一个人成佛了,拥有了一切智了,就意味着他在成佛前行了无量的菩萨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得业平等,得报平等,得身平等,】

接下来,金刚幢菩萨说:佛子们,第七回向位的大菩萨们这样回向的时候,就得到了业的平等、报的平等,为什么呢?这就跟前面这一段落息息相关了。总是回向、总是回向……使得众生都慢慢地趋于一致,都很像圣众了;越来越像圣众了,到最后修成佛了,所造作的业肯定平等,所拥有的果报肯定平等,所以,所得的身相肯定平等(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了)。

【得方便平等,得愿平等,得一切众生平等,得一切刹平等,】

渐渐成为佛了,那得到的善巧方便也是一样类似的;拥有的大愿也是类似的;度化的一切众生也是类似的;拥有的一切世界也是类似的。

【得一切行平等,得一切智平等,得三世诸佛平等;】

都渐渐成佛了,所行的一切行也都是类似的;得到的一切智也是类似的。

「得到了三世诸佛的平等」,是什么意思啊?就是说,渐渐修着修着……这些众生在第七回向位的菩萨们的祝福下,越修越好……渐渐不是成佛了吗?成佛了之后,就与过去佛一样了,就与现在佛、未来佛一样了(平等无差别了)。

【得承事一切诸佛,得供养一切菩萨,得种一切善根,得满一切大愿,】

在第七回向位的菩萨们回向、祝福的过程中,他们所度化的众生也会像他们一样,可以去承事一切诸佛(辅助一切佛做事情);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去供养一切菩萨;可以像他们一样种一切善根,圆满一切大愿。

【得教化一切众生,得了知一切业,得承事供养一切善知识,得入一切清净众会道场,得通达一切正教,得成满一切白法。】

第七回向位的菩萨们在回向的过程中,他们所回向的众生也会像他们一样去教化一切众生,可以了知一切业(拥有了天眼通、宿命通等等)。他们所回向的众生也可以承事供养一切善知识,可以像他们一样入到一切清净的众会道场,可以通达一切正教,成就圆满一切白法(就是善法)。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七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金刚幢菩萨说:以上就是菩萨摩诃萨们十回向的第七「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等随顺一切众生」——平等地随顺一切众生,一直回向、回向……去加持、去祝福、去鼓励、去灌顶,慢慢地众生跟他们一样了,越修越好……

【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回向,则能摧灭一切魔怨,】

金刚幢菩萨说:这些大菩萨们成就了第七回向,就能够「摧灭一切魔怨」,其实就是「怨魔」(对我们有怨害心的魔)都被摧灭了。

【拔诸欲刺,得出离乐,住无二性,】

这样回向的时候,就可以拔出所有的欲望之刺,得到出离之乐,住于无二之性(就是真性、佛性)。

【具大威德,救护众生,为功德王;】

这样回向的过程中,就具足了大威德,救护众生,成为了功德之王。

【神足无碍,往一切刹,入寂灭处;】

在这样回向的过程中,神足没有任何障碍了(拥有了神足通),可以去到一切世界,入到寂灭之处。

【具一切身,成菩萨行,于诸行愿心得自在,】

这些第七回向位的大菩萨们,可以有境界,也可以没境界;可以入「灭尽定」,也可以游戏神通。他们成就了「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他们就具足了一切身,成就了菩萨行,于所有的行愿心得自在。

【分别了知一切诸法,悉能遍生一切佛刹;】

可以分别了知一切诸法,能够周遍地生在任何一个佛国。

这里就告诉我们了:第七回向位的这些大菩萨们,想去哪个佛国化生都可以。

【得无碍耳,闻一切刹所有音声;】

而且他们拥有了「天耳通」,得到了无有障碍的耳朵,能够听到一切世界的所有音声(只要想听都能听到)。

【得净慧眼,见一切佛未尝暂舍;】

而且他们得到了清净的慧眼,能够见一切佛未尝暂舍。就是他们想见一切佛,而且也能见到一切佛(中间没有空白,只要想见就能见到)。

【于一切境界,成就善根,心无高下;】

这第七回向位的大菩萨们,于一切境界,成就了善根,心没有高下、没有分别。

【于一切法,得无所得。】

就是究竟地明了了「一切法」,「法」在他们这里像消失了一样,但是他们却拥有着这「一切法」。「真正地拥有」——就好像消失了一样,一切法都在自己身上(就好像我们的神识住在我们的身体上,好像看不到一样,其实在这里)。

【菩萨摩诃萨以一切善根,等随顺一切众生,如是回向。】

这第七回向位的大菩萨以一切善根,平等随顺一切众生,就这样地回向。

相对于第六回向位的话,第七回向位讲得还是比较快的,但是相当的重要!

【尔时,金刚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这个时候,金刚幢菩萨再一次地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讲了一个偈颂作总结(在这个偈颂中,回顾了一下第七回向位这些菩萨们的特质):

【菩萨所作诸功德,微妙广大甚深远,乃至一念而修行,悉能回向无边际。

菩萨所有资生具,种种丰盈无限亿,

香象宝马以驾车,衣服珍财悉殊妙。

或以头目并手足,或持身肉及骨髓,

悉遍十方无量刹,普施一切令充遍。

无量劫中所修习,一切功德尽回向,

为欲救度诸群生,其心毕竟不退转。

菩萨为度众生故,常修最胜回向业,

普令三界得安乐,悉使当成无上果。

菩萨普兴平等愿,随其所集清净业,

悉以回施诸群生,如是大誓终无舍。

菩萨愿力无限碍,一切世间咸摄受,

如是回向诸群生,未曾暂起分别心。

普愿众生智明了,布施持戒悉清净,

精进修行不懈废,如是大誓无休息。

菩萨回向到彼岸,普开清净妙法门,

智慧同于两足尊,分别实义得究竟。

菩萨言词已通达,种种智慧亦如是,

说法如理无障碍,而于其中心不著。】

这里强调了:第七回向位的大菩萨们言词通达,拥有种种智慧,讲法的时候讲得是如理的(恰如真理),没有任何障碍,而且在讲的过程中,心里没有任何的执著。

【常于诸法不作二,亦复不作于不二,于二不二并皆离,知其悉是语言道。】

——这里很究竟。

对于诸法不作「二」想,也不作「不二」想(就是泯灭了意识、思维、分别),知道「二」、「不二」——不过就是语言文字相而已,他们不执著这些。

【知诸世间悉平等,莫非心语一切业,众生幻化无有实,所有果报从兹起。】

这里讲,所有世间一切相都是平等的,一切业也都是平等的。因为都是「阿赖耶识」(这个内心)所讲的话、所显的相(一切众生都是幻化,都不真实)。

【一切世间之所有,种种果报各不同,莫不皆由业力成,若灭于业彼皆尽。】

一切世间,你看——纷繁复杂,有各种各样的果报,是吧?都是造作的结果;要不造作,就没有世间的所有一切了,也就没有果报了。

【菩萨观察诸世间,身口意业悉平等,亦令众生住平等,犹如无等大圣尊。】

这第七回向位的大菩萨观察所有世间,他们的身、口、意业很平等(其实就是已经不起心动念了),也让众生住在不起心动念的真理实相本体上,就好像诸佛所做的一样。

【菩萨善业悉回向,普令众生色清净,福德方便皆具足,同于无上调御士。

菩萨利益诸群生,功德大海尽回向,

愿使威光特超世,得成勇猛大力身。

凡所修习诸功德,愿使世间普清净,

诸佛清净无伦匹,众生清净亦如是。】

这第七回向位的大菩萨们修的所有功德,都希望使世间普遍清净,因为诸佛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清净,他们希望众生的清净能够像诸佛的清净一样。

【菩萨于义得善巧,能知诸佛最胜法,以众善业等回向,愿令庶品同如来。

菩萨了知诸法空,一切世间无所有,

无有造作及作者,众生业报亦不失。

诸法寂灭非寂灭,远离此二分别心,

知诸分别是世见,入于正位分别尽。】

当入到正位(佛位)的时候,一切分别都尽了,懒得分别任何相(无论是意识思维相、境界相、语言文字相……都懒得分别),就是大自在的随缘任运状态了。

【如是真实诸佛子,从于如来法化生,彼能如是善回向,世间疑惑悉除灭。】

第七回向位的这些大菩萨们,是真正的佛之真子,是从佛的法化生的(他们就代表着佛的正法)。如果大家都能够像第七回向位的这些大菩萨这样擅长回向的话,世间的所有疑惑都消除了,都消失不见了。

学到这里,我们能够感觉到:第七回向位的这些大菩萨们,无论在慈悲方面还是在智慧方面,确实都比第六回向位的大菩萨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有了很大的突破。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后面第八回向位、第九回向位、第十回向位的法义内容,一定会给我们一些惊喜……
感恩金刚幢菩萨的讲解!
也感恩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入定!
更感恩释迦佛的觉悟!
释迦佛的觉悟,必然会帮助我们觉悟!
一个完全打开的人,才知道怎样让别人打开……

文章推荐 《华严经》094(第二九卷)十回向品 第二十五之七(上) ◎ 时时刻刻,清空所有 【禅修课】第一期048 松空定,自由泳 药师法门感应六则,心诚则灵 ◎ 心若常佛,则见一切一切皆佛 ◎ 治病的根本,还是在治心 【禅修课】第一期047 舍掉游泳圈 ◎ 傲慢易生过,谦谨养法身 ◎ 无量法门皆归心之路,皆本心之用。 ◎ 自律无止境,完善无尽头,加油…… ◎ 坐看风浪起, 坐看风浪去。不随风浪起, 不随风浪去。 禅定加强班-021“数 随 止 观 还 净” 神奇的药师佛法门(感应篇)

设置星标 添加到桌面

能更方便更快捷的找到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华严目录
点赞是认同, 点在看即法布施 

相关文章

《华严经》 013(第〇六卷)〔终极版〕

《华严经》 013(第〇六卷)〔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六如来现相品 第二大家好!今天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六卷,「如来现相品」第二。章...

《华严经》 014(第〇六卷)中〔终极版〕

《华严经》 014(第〇六卷)中〔终极版〕

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讲到,被释迦牟尼佛牙齿间的光明吸引来的十方世界的无量的菩萨摩诃萨们,他们的毛孔又放射光明,...

《华严经》 019(第〇七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 019(第〇七卷)下〔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七世界成就品 第四【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应知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尘数...

《华严经》 020(第〇八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 020(第〇八卷)上〔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八华藏世界品 第五之一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八卷。(《...

《华严经》 026(第一一卷)〔终极版〕

《华严经》 026(第一一卷)〔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毗卢遮那品 第六‍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十一卷,「毗卢遮那品」第六。‍【尔时,普贤菩萨...

《华严经》 027(第一一卷)中〔终极版〕

《华严经》 027(第一一卷)中〔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毗卢遮那品 第六‍上节课我们讲到,大威光太子来到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佛这里听法,觉悟了,后来他也...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