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华严经》终极版 > 正文内容

华严经 067(第二〇卷)十行品 第二十一之二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醍醐语录



不要总做出一副修得很好的

样子给别人看,

让离你最近的人说一说,

你修得怎么样。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


我们继续回到夜摩天王的宫殿,聆听功德林菩萨献给释迦牟尼佛的偈颂:
【诸佛灌顶第一法,已得此法灌其顶,心恒安住正法门,彼广大心行此道。】
功德林菩萨说:伟大的释迦牟尼佛,您已经得到了「诸佛第一法」的灌顶(最高的、最上的、无上的、最顶巅的),得到了这种法的灌顶,您的心恒常地安住在正法门(总是安住在正法当中)。只有那些拥有广大心的圣者,才走在您所走的道路上。

         

【一切众生无量别,了达其心悉周遍,决定护持佛法藏,彼如须弥行此道。】
功德林菩萨说:一切众生有着无量种差别,您能够周遍地了达所有众生的心,一直以来,您都很好地护持着佛法宝藏。那些言行如同须弥山一样高广的圣者,就能够走在您所走的道路上。
【能于一一语言中,普为示现无量音,令彼众生随类解,此无碍见行斯道。】
伟大的释迦佛!您能够用任何一种语言给大家示现无量种音声、音色,使众生根据自己的类别和理解力,都能听懂您所讲的法。那些拥有对于实相的无有障碍的知见的圣者,才能够走在您所行的道路上。
【一切文字语言法,智皆善入不分别,住于真实境界中,此见性者所行道。】
伟大的释迦佛!您的智慧善于入到一切文字和语言法当中,而且又不会充满法执(「不分别」指的就是没有法执),总是住在真理实相当中。那些已经明心见性的圣者,才能走在您所行的道路上。因为要始终安住在真理(真实境界)中,这必须是明心见性者才能做到的事情。
【安住甚深大法海,善能印定一切法,了法无相真实门,此见实者所行道。】
功德林菩萨说:伟大的释迦佛,您安住在甚深的大法海中(「法海」,指的就是关于真理实相一切法的大汇总,因为非常渊深、广博,所以说是「法海」,有时也叫「法藏」,释迦佛就安住在这里),所以,他「善能印定一切法」,就是能够去判断、定夺、确认,就好像鉴宝一样,鉴定你这个法是正、是邪,是几乘的,能够判断你这个「法」是给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讲的,还是给几地菩萨讲的……这一切都能判定。

         

      能够印定一切法,其实也代表能印证菩萨、阿罗汉或一些有学果位的圣者们的修行境界。有时候你向释迦佛描述你目前的状态,释迦佛就知道你在什么果位;甚至你不用描述,你一过来他就知道你在什么果位;甚至你不过来,释迦佛在禅定中依然能知道你的修行位次。
伟大的释迦佛已经契入了明了一切法无相的真实之门(这里的一切法,指的是一切存在物,一切万有。一切万有「性空无相」,他已经了解了一切万有的本质,这是真实之门),所以只有见到真理实相的圣者,才走在释迦佛所行的道路上。
      你偏「空」或偏「有」,都离释迦佛很远,必须要「空、有」极度地圆融。
【一一佛土皆往诣,尽于无量无边劫,观察思惟靡暂停,此匪懈者所行道。】
功德林菩萨说:伟大的释迦佛!您可以到达法界内的任何一个佛世界(任何一个佛国),而且在无量无边的时间里,您可以去到任何一处,去观察这些佛国的样貌,去思惟这些佛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而且在这期间没有暂时的停止和休息,只有那些不怕苦、不怕累、没有疲惫和厌倦的圣者,才会走在佛所行的精进道上。

         

      我们知道,法界内有无量无数的佛国,而且分分秒秒间、念念间都有佛国生、灭……因为这些佛国太多太多了,如果用神足通去到这所有佛国,好像也挺耗时间的,所以功德林菩萨说,可能要用掉无量无边劫了。
      因为总有新的佛国建立,总有旧的佛国消失,总是更替变化的。有没有捷径呢?其实也有捷径:当你到达一个佛国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定在某处,你想从这个屏幕这儿看到其他所有佛国的样子,我们知道,这是可以实现的。当然,即便你还没有到达任何一个佛国,如果你能在禅定中很清晰地见到一个佛在你面前,并且能让这个佛停住,你就把你的注意力落在这个佛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你就起个念:我要见法界内的一切佛国!然后你就会发现,你的注意力所停留的点,它就变成了一个屏幕,你就在屏幕这儿,就能看到法界内的所有佛国了(即便我不通过神足通过去,我也能见到一切佛国)。
      所以真正的天眼就是这样地无有障碍,可以跨越所有的空间以及时间,已经消失的佛国也都可以看见,当然未来的佛国想看也能看见。本身时间、空间其实是不存在的,如果说存在,只存在于我们这个三维的世界,跳出这个三维的世界,你就可以随意地掌控时间、空间了。

         

【无量无数诸如来,种种名号各不同,于一毛端悉明见,此净福者所行道。】
功德林菩萨说: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在法界内这无量无数的佛国之内,有着无量无数的佛,他们的名号都不一样(当然也有同名的、同姓的,有的还非常多,动不动就是几万个、几十万个,都是同名的佛),但是纵观整个法界的话,佛的名号还是各个不同的,有很大的差别。但是这么多的佛,释迦佛能够做到:在一根毛的毛端(毛的尖儿)这里,就能见到这所有佛国。就是只要我们把注意力落在某处,那个注意力的落脚点就变成了屏幕,它就会显化这所有你想看到的内容,无论是佛国还是佛,都能明了地见到。

         

      当纵观这些佛国、佛的时候,这些佛真的是穿梭往复,就有点像我们有时候在阳光明媚的时候打扫房间,就看到那个光线中的灰尘,密密麻麻的、无量无数的,在上下地起落。看这些佛就是这样,密密麻麻的像芥子一样的无穷无尽,而且也能感受到这些佛的这种更替的速度,由此就感觉「一切相本空」,就连佛这殊胜的相也是「本空」。
只有「净福者」才能够走在佛所行的道路上,什么叫「净福者」呢?「净」,意味着持戒清净;「福」,就是断恶修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有非常清净地一直「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的圣者,才能走在佛所行的道路上,也就是说很轻松地就见到法界内所有佛国和所有佛,我都不用挪动地方就能看到了。
【一毛端处见诸佛,其数无量不可说,一切法界悉亦然,彼诸佛子行斯道。】
刚才提到了,释迦佛以及很多的圣者都是可以在一根毛的毛端这里,就见到所有诸佛了,而且数量数也数不清,难以讲说。在一切法界都是这样子的,在一切法界的任何一处,你的注意力落在哪儿,你就可以从那儿看到其它所有的内容,你可以理解为「全息」的影像展现。其实所有的佛子都在认真地修,都希望能够具备佛的这种能力(感觉非常酷),「见一知无量」,这不就是「一即无量」?注意力落在哪儿,就遍知一切法界了。
【无量无边无数劫,于一念中悉明见,知其修促无定相,此解脱行所行道。】
功德林菩萨说:伟大的释迦佛,您在一念之间就能够明了地彻见无量无边无数劫了,时间在您这里是不存在的,「过去、现在、未来」尽在一念之中,而且您了解这无量无数劫哪个劫要长一些,哪个劫要短一些。我们知道一个大劫少说也是十三亿年(有的世界维系的劫数长,有的世界维系的劫数短,是不一定的)。修习「解脱行」的圣者修到某种程度,就可以像释迦佛一样自在了。

         

【能令见者无空过,皆于佛法种因缘,而于所作心无著,彼诸最胜所行道。】
「能令见者无空过」,就是无论我们见到佛国、见到佛,还是见到时间的虚空,我们具备这样的能力,目的都是利益众生。众生要是见到了修得这么好的我们,就开始与佛法结缘了,因为众生内在都是很向往和崇拜神通的,觉得我们这么厉害,那么就开始对佛法生起信心了,当然对你也有信心了。而实际上,释迦佛虽然拥有这样的能力,但是对于他所拥有的一切成就,心没有任何的执著,所以这才是释迦佛真正的殊胜之处。大家都觉得他很伟大,只有他觉得不算什么,他没觉得自己有多伟大,只有那些修到最殊胜境界的圣者,才能够像释迦佛这样。
【那由他劫常遇佛,终不一念生疲厌,其心欢喜转更增,此不空见所行道。】
释迦佛过去世(无量世)修行的时候,超级超级的虔诚,我们知道。在燃灯佛住世的时候,他担心燃灯佛走在泥水路上会弄脏脚,他甚至就直接趴在那个泥水上,让佛踩着他的身体(当作桥梁)过去,就虔诚到这种程度,一般人都做不到的。所以释迦佛特别喜欢遇到佛,无量劫以来他也经常遇到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总是遇到佛。而且他见佛不会生起疲惫厌倦心,不会说:「我见过佛,他不过如此嘛,不想再见了」,不是的。他就一直想见佛,见了一个,不行,还要见下一个,这就相当于是「奉事善知识无有疲厌」了,一直希望自己能够遇见佛。每一次见到佛,释迦佛的心都非常的欢喜,而且每一次见到下一尊佛的时候,那个欢喜的程度又增加了。因为像释迦佛一样的那些圣者这么虔诚,那么他们见佛一定会得到利益的,心这么诚,一定会得到利益,甚至佛什么都不用做,他们就会陶醉得不行了、仰慕得不行了,就是这样子。所以说「不空见者所行道」,什么叫「不空见」呢?就是我见佛没白见,我真的受益了,哪怕佛没有跟我讲法、没有进行开示,就是看了我一眼,我都觉得得到了极大的加持,这就是「心诚」的力量。
      释迦佛在过去世修行的时候,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痴狂」——如痴如狂,到达了极致。他都可以让佛踩在他的身体上走过去(他趴在泥水中),那你想想看,佛让他割块肉啊、献点儿血呀,那就更是毫不犹豫的事情了。在《法华经》里讲:有的菩萨把自己的手臂烧了,甚至全身都烧了,去供佛,在所不惜,释迦佛也是这样子的。必须承认,有绝大多数的佛弟子还做不到如此的地步,所以成就跟释迦佛也是暂时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
【尽于无量无边劫,观察一切众生界,未曾见有一众生,此坚固士所行道。】
释迦佛虽然在「无量无边劫,观察一切众生界」,这么纷繁复杂,但是他知道众生「性空」,见了那么多众生,又好像一个都没见过。只有悟了空性的这些坚固人士,才能够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见了那么多众生,其实我一个众生也没看见。终日吃饭不见一粒米,终日走路不见一步路……类似这样的禅境,渐渐契入到法身的「性空」。
【修习无边福智藏,普作清凉功德池,利益一切诸群生,彼第一人行此道。】
释迦佛修习了无边的福德智慧之藏,修「福」,就是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修「智」,就是破一切迷,开一切悟。说「福德智慧藏」是无边的,就说明释迦佛修行用了很久很久的时间,他可以普遍地作所有众生清凉的功德池塘,这里有无量的清凉甘露,可以利益一切各种各类的众生。只有众生中罕见的(甚至说排在第一名的人),才能够走在释迦佛所走的道路上,你做什么事情要有「争第一」的那种精神,你才能够成为释迦佛这样的人。

                   

【法界所有诸品类,普遍虚空无数量,了彼皆依言说住,此师子吼所行道。】
法界内有各种各类的众生,充满了整个虚空,数量难以计算。但是一提到「各种各类的众生」,是不是我们在用意识心分别啊?是不是在用言语描述啊?就可以讲,这各种各类众生的丰富性都是建立在哪儿的呢?建立在我们的「意识心分别」和「言语表达」上的。如果没有意识心的分别和言语的表达,这一切「存在」就像不存在,所以说言语表达很重要。你不分别、不表达的时候,「有」也像「没有」。能够大作狮子吼的辩才无碍者,才能够走在佛所行的道路上,因为最终你证得的一切,还是要讲给众生听的。不讲,他们又怎么知道呢?
      古人说:「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其实绝大部分的众生都是学而知之者,并不是「生而知之者」,就算他前世是个佛,因为入胎之迷的原因,他今生还是要修学一段时间,还要用功,然后才能慢慢地找回记忆,就连佛都是这样,何况其他的众生了。可以讲,释迦佛也是「学而知之者」,他不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刚出生就会走路、又会说话,那是宿世带来的一些能力吧。但是在「觉悟」方面的智慧,毕竟还是掩埋了一段时间。当然释迦佛是否真的生下来就会走路、就会说话,这个也是有待考证的,因为所有的传记都倾向于把一些历史人物神圣化,我们知道。之所以说:佛从母亲的肋骨这里出生,又能够有一些超能力,就是想让我们明确地了解这是「圣胎」(非「凡」人),要突出他的这种特别性,但即便是佛陀出生时的一些所谓的特异功能是后人编的,但是他在出家之后苦行六年(或者说七年)之后觉悟了,觉悟之后所证得的一切智慧、一切神通也是没有人质疑的。
【能于一一三昧中,普入无数诸三昧,悉至法门幽奥处,此论月者行斯道。】
释迦佛能够在每一种三昧中都入到其他无数种三昧,就是你一旦入定之后,很容易从一种定境切换到其他的无数种定境,这一点大家应该是能理解的。能入一种三昧,入进去了,就能够通过这扇门进入其他无数的三昧,直到入到法门幽奥之处,这已经无法用三昧来形容了,这是法性的渊底了。那些喜欢讨论月亮的人,才走在佛所行的道路上。这里的「月」是个比喻,就是讨论真理实相的这些圣者。喜欢讨论真理实相的这些圣者不太著表相、妄相,所以他们将悟得佛所悟的。但是否能够证到佛所证的位置,不一定。理上悟,能悟到那儿。

【忍力勤修到彼岸,能忍最胜寂灭法,其心平等不动摇,此无边智所行道。】
功德林菩萨说:伟大的释迦佛,您的忍辱之力无人能及,您一直勤修忍辱,到达了解脱的彼岸,到最后的最后,就契入无生法忍,这是最胜的寂灭之法,你的心始终是如此的平等不动摇,只有拥有无边智慧的圣者,才走在您所行的道路上。
【于一世界一坐处,其身不动恒寂然,而于一切普现身,彼无边身行此道。】
说,释迦佛在法界内的某一个世界打坐,安住不动,一直很寂静安然,但是,他却可以在定中有无量的分身、应化身,或者说意生身,到到处处去显化身形,这显化的身形有的长得就像他的原身,但有的就像众生的种种样子,不一定是六道哪一道的,但就是可以在一切处显现身形。
      我们什么时候能做到这一点呢?要修到法身菩萨位(无边身位)。成为法身菩萨的时候就能做到了,定功不错,在定中我们就可以明明在这儿安坐不动,但是有无量个分身出去了,到这儿,到那儿,我们也不管他们,反正放出去了就放出去了。想收回,在禅定中也能收回,瞬间就回来了。

【无量无边诸国土,悉令共入一尘中,普得包容无障碍,彼无边思行此道。】
释迦佛可以让无量无边的所有世界,都入到一粒微尘当中来,这是禅定境界。无量的世界放到一粒微尘当中,而且这些世界都挤到一粒微尘里了,世界当中的众生还没感觉,没有觉得突然变得狭窄了、逼迫了,不会有感觉的。就算世界挤着世界、重重叠叠、互渗互入了,也没有影响这个世界内部的任何变化,这是非常神奇的事情。
      我们想,如果世界是实有的,这简直是不可能的。比如说,家里的桌子和椅子是实有的,你能把两者完全合在一起又不乱吗?桌子和椅子已经互相嵌套在对方里面了(桌子里有椅子,椅子里有桌子),但是椅子还感觉自己就是纯椅子,桌子还感觉自己就是纯桌子,被挤进自己内部的事物丝毫没有干扰自己的原有状态,这可能吗?如果是实有,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一旦嵌套或者重叠,它结构就开始变了,构成这个物质的元素也互相渗入对方了(已经乱套了)。
      但是在禅定中,你把无量的世界都挤到一粒微尘当中去,它重重叠叠的、互渗互入,有的平行、有的交叠、却还是各自是各自,你能想象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是「幻有」,因为是幻有,所以无障碍。
      这种感觉有点像我们在电影院看电影,3D、4D5D电影,它是相当立体的,好像那个世界已经跟我们原有的世界交叠了,但是它影响我们原有世界的结构了吗?没有。虽然感觉上已经错乱了,实际上完全没影响。但是又不同于3D或者4D5D电影,因为在禅定中,这无量世界挤到一粒微尘当中,更像是,比如说不同频率的电波都入到收音机当中;或者说,不同维度的、不同振频的世界同时存在于虚空当中,我们只能辨识几个维度,辨识不了更多维度,实际上有无量个维度,每个维度有无量的世界,它们互相都挤在虚空中,其实是互渗互入的,但是你并没有觉得乱套,你原有的世界依然充满秩序。

      这种感觉又有点像,比如说:我们此时都在这个小地球上,心清净的人看到地球就像个佛国一样——「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到处都是珍宝,非常漂亮;然后有一些心不够清净的众生看上去这是娑婆世界,甚至还有战乱,还有种种的灾难和瘟疫、天灾人祸各种;然后有一些犯了罪过,在监狱里受刑的众生过得就苦一点,感觉这个世界像地狱一样。地球还是这个小地球,在法界内就像一粒微尘,但是不同的人看上去显得这个世界就是不一样的。这好像是无量个世界,无量的众生心就显出无量的世界来了。地球变大了吗?没有。变小了吗?没有。地球还是这么大。但是有多少众生的心,就有多少个世界,同时就装在这一粒小地球上了。这世界与世界是同时共存的吧?是互渗互入的吧?是交叠的或者平行的吧?是有关系的吧?好像有关系,又好像彻底没关系,各自是各自;世界与世界之间不一也不异。不能说没在小地球,都在小地球;但是又各自是各自。
      还有,我们经常提到说:这水到底是什么样子。说,我们人看是水,鬼看是火。实际上鬼有很多种,比如说:来到恒河边了,我们人看着恒河,那是水呀!但有的鬼看到,还真是水,但他就是喝不到(有的鬼看上去也像人看到的一样,真是水);有的看上去就是灰(就好像草木烧的灰一样);有的看上去这恒河里流的全是脓血,很恶心人的;有的甚至一看,这不是粪尿(大小便)吗?恒河里是这些东西;有的看这恒河里全是垃圾。鬼因为他的「业」不同,他看恒河水也是不一样的。也不是说,所有的鬼看着水全是火(并不是这样)。
      那么回到法界这个角度,法界内为什么有无量多的世界呢?不都是众生的心不同所造出来的吗!这无量的世界放到一粒微尘中,是不是像无量的世界放在一粒地球中?一样的道理。
      说,只有「无边思者」才懂这种道理。什么叫「无边思」呢?就是你的智慧真正地已经开了,你有着这种虚空一般的头脑,你能够理解前面我们所讲的内容;你的思维已经没有围墙、没有界限,完全打开了,你才能了解刚才我们讲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了达是处及非处,于诸力处普能入,成就如来最上力,彼第一力所行道。】
功德林菩萨说:伟大的释迦佛,您了解轮回内的一切,也了解关于「真如」(自性)的一切,您也拥有佛的十种神力,您成就了佛的最上之力。所以在众生中,拥有第一力的圣者,才能够走在您所走的道路上。大家都是佛弟子,都在修行,那个修得最好的(排第一的)才离佛最近。一定要争取做「第一名」,你才离佛最近。
【过去未来现在世,无量无边诸业报,恒以智慧悉了知,此达解者所行道。】
这讲的是佛的「宿命通」,说「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众生造作了无量的业,有着种种无量的果报,释迦佛全都了解。他的智慧可以透过时间的限制,只有当我们的宿命通也达到佛这个程度的时候,才跟他离得最近。这里的「达解」两个字,「达」——意味着我们修行达到这种程度了;「解」——就是了解这一切了。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走在释迦佛所行的道路上。
【了达世间时非时,如应调伏诸众生,悉顺其宜而不失,此善了者所行道。】
关键的关键,我们虽然度众生,但一定要掌握好时机。什么时候该讲法,什么时候不该讲;这个众生到底应该用什么法或者什么方式去调伏,一定要掌握清楚。不然,如果很笨拙的话,就总是给佛法帮倒忙,甚至还造业,一定要掌握好时宜。「此善了者所行道」,就是最聪明、最有机巧的、有智慧的这些圣者,才走在佛所行的道路上;「善了」,其实就是用善巧方便去了解的意思。

         

      我们去传法、去度众生,并不是很机械化地完成任务。这个事情要很巧妙,要做得让众生舒服,甚至有一定的美感和艺术性,甚至在众生不知不觉间,很自然地这个事情就完成了(这是最好的)。
      像我们学院有一个师兄,想让她的老母亲念佛,她就善巧方便,说自己每天都有念佛的任务的,每天要念多少遍的,自己太忙了念不完,完成不了任务,让母亲帮忙。那母亲疼爱女儿,就愿意去帮忙,帮着去念佛,帮着女儿完成任务……这也算是善巧方便。其实,时时处处都充满了善巧方便,我们要多多地学、多多地用。
【善守身语及意业,恒令依法而修行,离诸取著降众魔,此智心者所行道。】
释迦佛守戒,那叫一个「严」(我们知道),「身、口、意」挑不出任何过失的。魔王在释迦佛身边待了六年了,都没有找出来半点过失。释迦佛住世的时候,教化弟子也是相当的严(我们知道的)。让弟子全都依着正法而修行——「以戒为师」。他离开了所有的「取著」,不贪着一切了,放下了一切对于「五欲六尘」的这种贪恋。降服了众多的魔。
      只有那些心灵真正智慧的圣者,才走在佛所行的道路上。
      真正的智慧会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值得做的,什么是不值得做的。想一想啊,凡夫贪恋的很多事情,就是浪费生命、浪费时间,真的不值得做。我们做那些值得做的事情,就说明我们的心充满智慧了。
      好,今天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
      感谢功德林菩萨!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
      感谢《大方广佛华严经》!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华严经》目录

相关文章

001.华严经 001(第〇一卷)世主妙严品 第一之一.

001.华严经 001(第〇一卷)世主妙严品 第一之一.

第001课大家好!我们学院已经讲过了两遍《华严经》,这一次是第三遍讲。如果说第一次是学习、了解《华严经》,第二次是深入解析《华严经》,那么这第三次的讲解就是追踪《华严经》的来源,无论是略本、中本、还是全本,我们来追踪一下《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来源——毗卢遮那如来性海。我们所用的经文依然是实叉难陀尊者所翻译的八十卷的《华严...

《华严经》 009(第〇四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 009(第〇四卷)下〔终极版〕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华严经》。    &nb...

《华严经》 013(第〇六卷)〔终极版〕

《华严经》 013(第〇六卷)〔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六如来现相品 第二大家好!今天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六卷,「如来现相品」第二。章...

《华严经》 017(第〇七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 017(第〇七卷)上〔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七世界成就品 第四上节课提到,很多的菩萨摩诃萨们都祈请普贤菩萨来回答问题。接下...

《华严经》 041(第一四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 041(第一四卷)下〔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众生苦乐利衰等,一切世间所作法,悉能应现同其事,以此普度诸众生。】贤首...

《华严经》043(第一五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043(第一五卷)上〔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又放光名眼清净,能令盲者见众色,以灯施佛及佛塔,是故得成此光明。】贤首菩萨说:...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