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华严经》终极版 > 正文内容

《华严经》063(第一九卷)十行品 第二十一之一(中)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只盯一时者,难以谋一世。
只盯世间相者,难以证无生。
               ——【醍醐】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

大家好!我们继续回到夜摩天王的宫殿,聆听功德林菩萨的讲法。
昨天介绍完了「十行位」的第四——「无屈挠行」。今天开始讲解第五——「离痴乱行」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离痴乱行?】
「离痴乱行」字面的意思是:离开所有的愚痴和迷乱。
【此菩萨成就正念,心无散乱,坚固不动,最上清净,广大无量,无有迷惑。】
功德林菩萨说:
处在「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已经成就了正念,心里没有任何的散乱,坚固不动,最上清净,广大无量,无有迷惑。
要是单看这句话,可以说是形容「离痴乱行」位菩萨们的,也可以说是形容佛的(乍一看,佛也是这样的)。
成就了正念(正念就是清净之念,没有杂染之念,不会犯戒之念;正念也是觉悟之念,而不是无明之念),心无散乱,比较定,所以说坚固不动。因为成就了正念,心又比较定,所以「最上清净」(非常清净)。
处在「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他们的心,可以说广大无量,而且内在没有任何的迷惑。

【以是正念故,善解世间一切语言,】
就因为他们拥有了正念,可以说已经阶段性地觉悟了,所以善于了解世间的一切语言。
【能持出世诸法言说,】
就能很好地给大家讲说出离六道轮回之法。自己真的觉悟了,跳脱轮回了,出离世间了,才能把出世间的这些「法」讲好,讲明白,不讲错。
【所谓:能持色法、非色法言说,】
详细点,功德林菩萨说:处在「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他们能够讲说一切色法和非色法。
「色法」,就是色相之法;「非色法」,是非色相之法。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他们能够讲说一切「有」法和一切「空」法。
【能持建立色自性言说,】
而且他们也能够讲说「建立色自性之法」。
一切色相没有自性啊,怎么说建立色自性呢?这个建立的就是色的「真性本质」。一切色相不都是如来藏(真心自性)化现出来的吗?它们没有个我的、恒定不变的属性,但它们共有「通我」的属性——佛性。
      「佛性」这个词,一般侧重于讲有情众生,说一切有情众生都有佛性;讲到无情众生的「真空」(稳定性)时,一般用「法性」这个词。但也不绝对,我们知道,因为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本质里是「不二」的,能互变的,所以并不绝对,尤其在禅定中,我们可以把自己变成无情众生,也可以变成有情众生。既然能够互通互变,你还非要执著说:只能有情众生有「佛性」,无情众生必须是有「法性」。需要执著这个吗?——不必过于执著。

「建立色自性言说」,就是说,我们究到底,一切「相」其实就等于是一切「性」,「性相一如」,讲的是这回事。如果你怀着「二心」去看一切,那么从哪里都能挑出「二」(分别和对立)来。你怀着「二心」去看这一切色相,那它跟「真空」肯定是对立的,是吧?但你怀着「不二心」去看的时候,就能看到内在的统一性了:根源是一个,只是显化不同。我们看着同一个根源的时候,着眼点不同,也会影响到这个根源显个什么样子给我们。
      量子物理学有个观点:观察者决定了被观察者。你不观察的时候,可能量子都是分散的,到处都有的;但你一观察,它就呈现为微粒或波动。你不观察的时候,它就如同道家讲的那个「炁」,难以形容,可以说是无极态,也可以说就是虚空态……就类似这样;但你一观察,你有了这个观察的意识意念(主观性)在里面,你就开始塑造它了。「观察者决定了被观察者」,是不是这样呢?绝对是这样啊。
      前阵子我们举过例子:显微镜下放大三百倍的沙子,美丽得像舍利子、像宝石一样;我们用肉眼看,它就不那么美;一般的放大镜,放大五倍、十倍……它也没那么美。是不是观察者决定了被观察者啊?还有「龙王降的雨」不也是吗?龙王降的雨,也说不上来是什么,在不同的世界显不同的「相」,那不还是观察者决定了被观察者吗?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绝对的「相」,「相」都是随着我们的主观意念而变化的,也就是说,一切唯「心意识」(主观意识)所影响。因为被影响的程度又很强,所以就说一切唯「心意识」(主观意识)所造——万法唯「心」所造。

【乃至能持建立受、想、行、识自性言说,心无痴乱。】
处在「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他们讲法就能讲得比较透彻、比较究竟了,不仅仅色相是「真如」的体现,受、想、行、识也是「真如」的体现。表面上看,色、受、想、行、识跟「真如」不是对立的吗?一个有妄动、有生灭,一个不生不灭,如此地恒定。你怀着「二心」去看,那当然是对立的;你怀着「不二心」(统一心)去看,怀着「一实相」之心去看,就都是一样的。色、受、想、行、识与「真如」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性」就是「相」,「相」就是「性」。
你意识到这一点:一切「相」就是一切「性」,一切「相」都是「真如」。你看到「相」都是「真如」,心依然像你见到离相的状态一样恒定,你的心自然就没有愚痴和杂乱,没有迷乱。
【于世间中,死此生彼,心无痴乱;】
所以,处在「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他们在这个世间也是随顺着一些因缘,从这儿死了、到那儿生了……在轮回相里,不马上走,陪着众生轮回。在陪众生轮回的过程中,心也没有愚痴和迷乱。
这里讲的,不是说他们没有入胎之迷;讲的是,如果证到了「离痴乱行」位,他自然一直很清醒,很明了:我在轮回里陪着众生呢,一世又一世……他很明了。你必须证到这里的时候,你才明了。
【入胎出胎,心无痴乱;发菩提意,心无痴乱;事善知识,心无痴乱;勤修佛法,心无痴乱;觉知魔事,心无痴乱;离诸魔业,心无痴乱;于不可说劫,修菩萨行,心无痴乱。】
所以下面就说,「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他们神识入胎的时候,或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时候,他们的心是没有愚痴、迷乱的;发菩提心(想要成佛)的时候,心没有愚痴和迷乱;他们奉事善知识的时候,心没有愚痴和迷乱;勤修佛法的时候,心没有愚痴和迷乱;觉知到有些事情是魔王或魔子魔孙在捣乱,他们心里没有愚痴和迷乱;当他们离开了魔的干扰,离开了魔子魔孙的障碍,他们心里也没有愚痴和迷乱;他们在不可说(无量)劫修菩萨行,心里都没有愚痴和迷乱。

我们一个一个讲:
「入胎出胎,没有愚痴迷乱」。也就是说,他们的这个圣种子一直在。我们举个例子:草木的叶子,如果落到土壤里就会腐烂,慢慢被土壤同化为土壤;但是一块金子,掉到土里也不会腐烂,更不会被同化为土壤。就是这个意思。
「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有「圣胎」呀,所以跟着众生在轮回,但他们不会「泯然众生矣」。(《伤仲永》里说,少年仲永是个天才,到后来变成了一个凡夫——泯然众人矣。)
天天陪着众生轮回的这些「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他们的圣胎永远在,他们注定是菩萨!哪怕一段时间内做梦把梦当真了,但他总会醒来;醒来的时候他就知道:哦,刚才只是个梦而已。不是说他不做梦——这个地方大家注意:不是说他没有入胎之迷、不做梦,而是说他注定能醒过来!
当一个人真的醒过来,即使他做了再长时间的梦,对他都造不成什么影响,也不会影响他的果位(果证)。也就是说,这个「离痴乱行」位的菩萨,哪怕他没有证到这一行位,只在这行位之下,表面看上去还跟凡夫没差别的时候,他也注定要醒过来。
你当时不要忙着判断他是不是凡夫、是不是圣人,因为时机未到。注定那个时候要做梦的,梦注定做那么长时间的,但他总归要醒的。比如金子埋在土里,你看不见它了,不是说它就不是金子了,不是说它就不出来了,它早晚出来还是金子。就是这个意思。
「离痴乱行」位菩萨的圣胎不会变,那么在发菩提心(想要成佛)的时候,心自然更没有愚痴、迷乱了。这些菩萨往往都是无数世的佛或菩萨再来,他总是会恢复记忆的。可以说,一发了菩提心,就是恢复记忆的开始,如同一个开关按下去了,接下来就很快了。

「在奉事善知识的过程中,心不愚痴、迷乱」。这一点还是很重要!我们对待老师和师父,我们信任他、尊敬他,甚至爱戴他,想要帮助他,做到什么程度?一定不能有染欲之心——这很重要!虽然很难。因为跟我们有善缘的,我们才会聚在一起,彼此印象都很好,一起共修,时间长了就会有感情。无论这个善知识是同性还是异性,我们要始终注意:我们这个心不能有污秽的染欲,一定要是清净的。当你发现苗头不对的时候,你就要想办法了。当然,如果他是真正的善知识,他也会想办法的:是保持距离呀,还是用一些大德的开示启发你一下、警醒你一下呀,或者他也警醒自己一下。因为人与人相处时间长了,总归会有感情的,这个感情向哪个方向转化呢?佛陀说,我们同修们(师兄们)在一起,就像「亲人」一样。这样就对了,但不可以像「爱人」一样,——大家要注意!
「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因为他们已经离开了愚痴和迷乱,所以在奉事善知识的过程中,这个尺度拿捏得非常好,就算陪这个善知识修了一辈子,也没出现任何问题,这就叫「心无痴乱」,——其实是很难做到的。相处久了,有越来越黏的,也有越来越分崩离析的情况,这也是各种因缘所致。修着修着,分崩离析了,倒也无所谓,不用担心去控制自己的心,也不用防止一些事情发生;关键就怕越走越近,近到什么程度,这一点要拿捏好。
其实佛真的是把该讲的全讲了,一切佛法,包含着一切出世间法,也包含了一切世间法。因为,该注意的问题,从佛住世的时候就屡次出现,所以对治的方法已经有很多了。
接下来讲,「勤修佛法,心无痴乱」。在修佛法的过程中没有愚痴和迷乱。
什么意思呢?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量的宗派。有一些师兄也困惑:我是应该花很多时间去学习经律,还是花很多时间去打坐?纠结的师兄是忘了「六度」了——忘了佛的指引了。佛早就知道这一点,怕你会纠结,就告诉你「六度」圆满就成佛了。门门功课都要满分,那你就按照「六度」去分配你的时间,如果「六度」的某一度已经接近圆满了,你就可以抽出一部分精力放在薄弱的那一度嘛。大家了解,合理地规划和管理我们的时间,这样在学佛法的时候,心就不会愚痴、迷乱了。

当然也有一些师兄,他的愚痴、迷乱是源于他不知道该修哪个法门。他知道要聚焦才好,放大镜要把阳光聚于一处才能烧着一张纸啊;挖井的人东挖一锹、西挖一锹,这水也不出来呀……知道早晚要「聚焦」的,但到底修哪个法门?有困惑。
对于法理还没搞明白的佛法初学者,先别急着专修,你可以广学多闻,法理基本上没什么迷惑了,这时候就去挨个了解一下诸位佛菩萨,看看你最喜欢哪个?你最喜欢的,就是你那一段时间内应该重点修学的法门的导师了。当然,不同的时期会变化,专修某一个法门这个「专修」也会变化,但总归你要在一段时间内「专」一下,你才知道它跟「不专」确实绝对不一样。
像我们学院,也是随顺因缘一直主修「药师法门」,修了很长时间;后来另一个因缘修「观世音法门」,也修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回到「药师法门」,归根结底还是会定在「药师法门」。但是一切的经历,都在增益我们的智慧;回顾一下过去的这些经历,也并没有浪费时间。
还有,「觉知魔事,心无痴乱」。就是,我要知道哪些行为是魔的行为,了解了就不上当了嘛。《楞严经》讲得很清楚了,尤其「五十阴魔」部分,我们在讲《药师经》共修课的时候又复习了一些要点。总体来讲,魔,就是不持戒的,甚至一开始装着持戒,到最后总会破戒的。只要不持戒,绝对就不是佛事了,就偏向魔事了。这一点很重要!
「离诸魔业,心无痴乱;于不可说劫,修菩萨行,心无痴乱」。那么离开了种种魔业,又回归到了佛业,那肯定是心不痴乱;在无量劫修菩萨行,心没有愚痴和迷乱。就是说,这金子一直都没有腐烂变质,还是块纯金。

【此菩萨成就如是无量正念,于无量阿僧祇劫中,从诸佛、菩萨、善知识所,听闻正法,】
功德林菩萨说:
处在「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成就了以上无量的正念,在无量阿僧祇劫,从诸佛、诸菩萨、善知识这里听闻正法。这些法,其实也是我们过去已经听闻,或者现在正在听闻,或者未来将要听闻的法。
听闻了哪些正法呢?
【所谓:甚深法、广大法、庄严法、种种庄严法、演说种种名句文身法、菩萨庄严法、佛神力光明无上法、正希望决定解清净法、不著一切世间法、分别一切世间法、甚广大法、离痴翳照了一切众生法、一切世间共法不共法、菩萨智无上法、一切智自在法。】
分别是:甚深法、广大法、庄严法、种种庄严法、演说种种名句文身法、菩萨庄严法、佛神力光明无上法、正希望决定解清净法、不著一切世间法、分别一切世间法、甚广大法、离痴翳照了一切众生法、一切世间共法和不共法、菩萨智无上法、一切智自在法。
【菩萨听闻如是法已,经阿僧祇劫,不忘不失,心常忆念,无有间断。何以故?】
功德林菩萨说:「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听闻了这么多法,经历了阿僧祇(无量)劫,却不会忘记、不会遗失,心里经常会忆念着这些法,甚至都不曾间断过。为什么呢?
【菩萨摩诃萨于无量劫修诸行时,终不恼乱一众生,令失正念;】
因为「离痴乱行」位的这些菩萨们,在无量劫修种种圣行的时候,从不曾恼乱任何一个众生而使这个众生失去正念。不会这样,也不曾这样。就是,我修的时候,不会造成你的困扰,也不会让你的正念失去,我会让你一直保持正念。

【不坏正法,不断善根,心常增长广大智故。】
而且,这些菩萨们,在无量劫修行的时候,从来不会毁坏正法,不会断灭善根,心常增长广大智慧。
【复次,此菩萨摩诃萨,种种音声不能惑乱,所谓:高大声、粗浊声、极令人恐怖声、悦意声、不悦意声、喧乱耳识声、沮坏六根声。】
而且,「离痴乱行」位的这些菩萨们,什么样的声音都不能惑乱他们:无论是高大的声音、粗浊的声音,非常让人恐怖的声音,非常让人喜悦的、不喜悦的声音,或者一些噪音(让耳朵听了很不舒服的声音),甚至会沮坏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声音……什么样的声音都不能惑乱他们。
【此菩萨闻如是等无量无数好恶音声,假使充满阿僧祇世界,未曾一念心有散乱,】
「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听到了以上无量种好的坏的音声,这些音声就算充满了无量世界,他的心也不会散乱。
      这一点也很重要!心真正非常定、非常清净的师兄,不会抱怨说:哎呀,我听经的时候那儿有杂音,我打坐的时候那儿有噪音……不会的!这一切声音不会影响他的心。这一点也比较重要!
      如果说听经的时候有噪音,确实影响你听经,那么打坐的时候有噪音,会影响你打坐吗?如果会影响,说明你的定功还不是很厉害。

【所谓:正念不乱、境界不乱、三昧不乱、入甚深法不乱、行菩提行不乱、发菩提心不乱、忆念诸佛不乱、观真实法不乱、化众生智不乱、净众生智不乱、决了甚深义不乱。】
功德林菩萨说:
「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他们一直保持正念不乱、境界不乱、三昧禅定不乱,能够契入甚深佛法不乱;他们行菩提行不乱,发菩提心不乱,一直忆念着诸佛不乱(外在声音再嘈杂,可能他们心里还在默默地念佛,不会受干扰、受影响);他们观真实法不乱(就是一直观真理实相,不会被「相」左右);他们化度众生的智慧不乱,清净众生的智慧不乱,决定、明了甚深法义不乱。
这说明,「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抗干扰能力超强,心真的是很定,很清净。因为他们不造作恶业,所以没有这些恶的业障。
      在《佛说如来兴显经》当中提到,「众生罪福,所积行故」。众生的罪报和福报,不是说他干了一件坏事、做了一件好事就来了,不是的,都是积累的结果。你做的大的小的好事都算在内,哪怕起个好的念头都算在内,累积在一起形成了你的福报;那么你做的大的小的坏事,哪怕起一个恶念,都加在一起形成了你的罪报。
      有的师兄说:我这个亲人一直很善良,怎么会得这种恶性肿瘤呢?什么这癌症晚期、那癌症晚期……怎么会啊,他那么善良?你不能只看这一世啊。都学佛这么久了,我们有无量世呀;他过去世做了什么,你知道吗?你只看这一世,那因果是很不公平的。但因果通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啊,所以不要只盯着一世看。罪报、福报,都是累积的结果,所以我们要谨慎哪!

【不作恶业故,无恶业障;】
「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因为他们就像真金埋在土壤里一直不会腐烂变质一样,他们已经修了很多世了,很多世都不造恶业,只行那些清净之业,所以他们就没有那些恶性的业障,可以说非常地幸运、幸福了。
【不起烦恼故,无烦恼障;不轻慢法故,无有法障;不诽谤正法故,无有报障。】
他们因为不生烦恼(不起烦恼),没有烦恼,所以也就没有烦恼方面的障碍了;他们一直爱法,也不毁坏正法,不轻慢法,所以也没有法方面的障碍;他们一直未曾诽谤正法,所以也没有这方面罪报的障碍。
所以说,「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他们就拥有了一种良性循环:总是不做错事嘛,就一直正确下去了。
【佛子,如上所说如是等声,一一充满阿僧祇世界,于无量无数劫未曾断绝,悉能坏乱众生身心一切诸根,而不能坏此菩萨心。】
功德林菩萨说:
伟大的佛子们,上面提到的种种音声,就算每一种音声(不管好的坏的)充满无量世界,在无量无数劫都不断绝,这些声音可能坏乱众生身心的一切诸根,但却无法影响「离痴乱行」位菩萨们的心。
不管多少种好的坏的声音充满了无量世界,绵延了无量劫,不管这些,「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完全不受影响。
这真的是很厉害了!我们仔细想一想,如果好的声音我们愿意听,那么坏的声音、差的声音,我们最讨厌的声音(噪音),或者是骂詈之声……如果这些声音充满无量世界,且无量无数劫都不断绝,你是不是要崩溃了?但是「离痴乱行」位的菩萨——没感觉,这肯定是因为安住于真心自性的缘故。

【菩萨入三昧中,住于圣法,思惟观察一切音声,善知音声生、住、灭相,善知音声生、住、灭性。】
接下来功德林菩萨说:
这些「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入到三昧当中,住于神圣之法,他们思惟、观察这一切音声,知道这些音声都是「生住异灭」的「相」——无常的,也知道这些音声「生住异灭」之性,有「相」就有生灭,其性注定如是,所以没感觉。就好像春夏秋冬,注定会循环往复地变化,我又何必执著它呢?
【如是闻已,不生于贪,不起于瞋,不失于念,善取其相而不染著;】
就是因为,「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好像入在三昧且一直在三昧中一样,所以听闻的各种声音,对于好的声音不会生起贪,对于不好的声音不会生起瞋,永远不失正念。听是当然能听到了,但是不染著。耳朵是正常的呀,听是能听到呀,但是不染著,就好像没有一样。
【知一切声皆无所有,实不可得,无有作者,亦无本际,与法界等,无有差别。】
他们了知一切声音「皆无所有,实不可得」。都是幻有嘛,这些声音都是因缘和合而显的「相」,没有作者,亦无本际。其实好像也没有那个来处:不知怎么就来了,不知怎么就走了——亦无本际(本际是来处的意思)。这一切声音,它的真性跟法界是一回事——不生不灭,跟法界没有差别。
【菩萨如是成就寂静身、语、意行,至一切智,永不退转;】
你看,「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悟到哪儿?也是悟到「不二」这里。一切声音是「相」啊,但他们悟到的是声音和法界的「本质」没有差别,都是不生不灭的。这说明,「离痴乱行」位菩萨的心一直是真空的,一直是安住在真如自性的,所以他们就成就了寂静的「身、口、意」之行,他们能够一直证得一切智,在这个过程中永不退转。

【善入一切诸禅定门,】
他们善入一切(种种)禅定门。心如此定,什么都不能干扰他们入定,他们能够入到一切禅定门。
【知诸三昧同一体性,】
他们了知种种三昧同一体性。这种三昧、那种三昧,这种定境、那种定境……有「相」就有生灭——同一体性。
【了一切法无有边际,得一切法真实智慧,得离音声甚深三昧,得阿僧祇诸三昧门,增长无量广大悲心。】
知道这一切三昧定境也是幻有的,这样就得到了一切法的真实智慧,得到了离音声的甚深三昧,得到了无量种(各种各样的)三昧门,他们就增长了无量的广大悲心。
为什么说证得无量的三昧门,增长了无量的慈悲之心呢?我们想一想,什么三昧都证得了,证明心很净,始终在真如自性这里。在真如这里,意味着万物一体啊;因为「一体」,所以「大悲」,这不就是「同体大悲」吗?
【是时,菩萨于一念中,得无数百千三昧,闻如是声,心不惑乱,令其三昧渐更增广。】
这个时候,「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在一念中就能证得无数百千种三昧。听到再多的声音——好的坏的,就算这些声音弥漫到无量世界,延续无量无数劫,他们的心也不会迷惑、不会躁乱。而且在这种声音的衬托下,自己的三昧禅定功夫好像又提升了,更增广了。
这个「增广」有两重含义:一个是「深」,一个是「广」,就是入三昧入得更深更广了。

      这就有点像我们听着佛号或听着咒语打坐,明明有声音,——在《阿含经》中,佛陀给那些阿罗汉们讲:禅定以声音为刺。这个「声音」,确实是干扰初学者禅定的,但你要是定功到了一定程度,这声音不仅不干扰你,还帮你呢。像催眠一样,我们听着反复重播的佛号或咒语,初期有些师兄入不了定,到最后一听就入定了。它不会干扰我们的禅定,反而让我们的禅定更深更广了(加固了),像修了个围墙一样,把我们外在的其他噪音屏蔽了。佛号啊,咒语啊,像一堵金刚墙一样,把我们圈在里面,给我们形成一个坛场,我们就在里面修行。而这个坛场是佛力加持、咒力加持,佛菩萨无穷的力量加持我们、保护我们,我们就充满安全感地修,什么都不用怕!
      甚至说,个别师兄戒行不够圆满,应酬的时候还喝了点酒、吃了点肉,他还是坚持上座,这个时候有佛号、咒语保护他,就会防止着魔嘛。还有夜深人静的时候,万籁俱寂,说针掉到地上甚至头发丝掉到地上都能听见,那么静的时候打坐,有的师兄害怕,那你听着佛号、咒语,什么恐惧都消失不见了,是吧?所以,声音,它不一定干扰禅定,要看你处在什么阶段。
「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他们就更厉害了,不仅仅是佛号、咒语不会干扰他们的禅定,就连噪音(杂乱之声),不管乱七八糟什么声音,而且不管多响亮,弥漫多长时间,都不会干扰他们,都成了他们的屏障了(声音成了他们的护法了,成了护关者了),使得他们入定入得越来越深、越来越广……
这就比我们更厉害,是吧?我们可能还期求于佛号、咒语这样高能量的声音,高加持力的声音,但「离痴乱行」位的菩萨们,啥声音都可以。对于心真定真净的人来讲,有噪音、没噪音都等于「没有噪音」。

【作如是念:‘我当令一切众生安住无上清净念中,于一切智得不退转,究竟成就无余涅槃。’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五离痴乱行。】
而且,这些菩萨们,在无量的噪音中一念间得证无数百千三昧,三昧越来越增广的同时,内心还在发愿:「我当令一切众生安住无上清净念中,于一切智得不退转,究竟成就无余涅槃」。不仅自己功夫好,他们还希望能够帮到一切众生,希望一切众生都安住在无上清净的念中,对于一切智不会退转,究竟成就无余涅槃。
      这里就体现了他们没私心。不是说只要我修好了就行了,我修得神通具足,一念证得无数百千三昧,不管你们了。不是的。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想和众生共享,就是「独乐乐」永远是不如「众乐乐」开心的,这是菩萨们本能就会生起的念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今天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
      感谢功德林菩萨的讲解!
      也感谢夜摩天王提供的这个讲经场所!
      也感谢释迦牟尼佛把十方世界的这么多圣众都吸引过来!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华严经》目录

相关文章

《华严经》 017(第〇七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 017(第〇七卷)下〔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七世界成就品 第四大家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听一下普贤菩萨讲解法界的奥秘:【尔时...

《华严经》 027(第一一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 027(第一一卷)下〔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毗卢遮那品 第六‍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听普贤菩萨讲故事。上节课说到:波罗蜜善眼庄严王如来给大威光...

《华严经》 038(第一四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 038(第一四卷)下〔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大家好,我们继续回到《华严经》净行品。【若在宫室,当愿众生:入于圣地,永除秽欲。...

《华严经》 040(第一四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 040(第一四卷)上〔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贤首品 第十二之一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华严经》,已经到了「贤首品」第十二之一...

《华严经》044(第一五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044(第一五卷)下〔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上节课我们讲到:海中的大龙王兴云,云中有闪电,闪电之后又打雷。这种种的云彩、闪电...

《华严经》046(第一六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046(第一六卷)上〔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上节课我们讲到:释迦佛在禅定中,有一个分身来到了须弥山的山顶,进入到了忉利天王的...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