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华严经》终极版 > 正文内容

《华严经》056︱明法品 第十八(中)

音频首发平台:蜻蜓FM
搜索关键字:醍醐学院






大家好!我们继续回到忉利天王的宫殿,聆听法慧菩萨的讲法。

 

我们知道,菩萨里面有小菩萨、有大菩萨,大菩萨叫摩诃萨。什么样的叫「摩诃萨」呢?登地了(进入初地果位了),从初地开始,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这都叫大菩萨(都叫摩诃萨)。

 

【佛子,有十种法,令诸菩萨速入诸地。何等为十?】

 

怎么样快速地从小菩萨变成大菩萨呢?法慧菩萨说:有十种方法。

 

【一者、善巧圆满福、智二行;】

 

一定要想办法圆满「福德、智慧」两种胜行。「福德」就是断恶修善「智慧」是破迷开悟,我们要围绕着这两方面下功夫。

 

【二者、能大庄严波罗蜜道;】

 

第二种从小菩萨变成大菩萨的方法——「能大庄严波罗蜜道」。「波罗蜜」,在佛法当中代表「彼岸」、代表「解脱道」。要想「大庄严解脱道」,意味着我们要先证解脱。

 

怎么证解脱呢?跟成功者去学习。谁是成功者?佛是成功者。佛的一切成功经验都放在「经藏」、「律藏」里面了,所以一定要深入经藏、律藏,去学习成功者的经验。这样,从学习解脱道开始,慢慢自己证了解脱道,才能庄严解脱道。

 

【三者、智慧明达,不随他语;】

 

法慧菩萨说:要想从小菩萨变成大菩萨(摩诃萨),第三个方法——「智慧明达,不随他语」。你自己要拥有智慧,能明了通达一切;不是总跟着别人走、受人摆布,人云亦云、没有立场。你自己明了通达了,就不需要受别人影响了,是吧?所以小菩萨要敢于向大菩萨去学习、去请教问题,若向佛请教,那是更好了,是吧?

 

【四者、承事善友,恒不舍离;】

 

法慧菩萨说:从小菩萨变成大菩萨的第四个方法——「承事善友,恒不舍离」。要是找到这种善友(非常好的朋友),一定不要舍离他(她)。

 

在佛法当中的「善友」,就代表修得比我们好的、能够为我们的修行提供帮助和指引的朋友,这也相当于是贵人,或者说这一个朋友就相当于是半个老师。当然,我们和老师(或者师父)关系处好了,也可以讲是我们的朋友,「良师」和「益友」这两个词也经常是连着的。

 

「承事善友」,要辅助善友做事情。其实这里的「善友」,一方面是指好朋友,另一方面就是老师、师父、贵人这些。我们要去帮助他(她)们,而且不要舍离他(她)们。因为跟着他(她)们在一起,总在学习、总在进步,你说我们舍离他(她)们干什么?是吧?

 

【五者、常行精进,无有懈怠;】

 

想要从小菩萨变成大菩萨,第五个方法是「常行精进,无有懈怠」,要精进,不要懈怠。网友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比我们优秀的人竟然比我们还努力。一般的菩萨都够精进了,但是摩诃萨大菩萨更精进。

 

所以,我们要保持精进,不要懈怠。你懈怠、懒惰、睡大觉的时候,人家也在精进啊!你精进的时候,他在精进;你懒惰的时候,他也在精进……慢慢地这个差距就拉开了。心心念念都要精进,不要懈怠,保持觉观!


【六者、善能安住如来神力;】

 

从小菩萨变成大菩萨的第六个方法——「善能安住如来神力」。要想安住于如来的种种神力,首先要了解如来都有哪些「神力」。如来的神力主要就展现在《乾隆大藏经》「华严部」当中了,当然其他个别的经典也有体现。要了解如来有哪些神力,然后才能够学习、拷贝(复制)……安住在佛的神力当中。

 

【七者、修诸善根,不生疲倦;】

 

「诸善根本」其实就是慈悲心(一切善的根本是慈悲心),让我们的慈悲显发、显现出来,具体落实出来,不要只是喊口号,具体地去做;而且在做的过程中,不要生起疲倦(不要感觉烦了、累了,不要有这样的情绪),这样才能够由普通的菩萨变成摩诃萨(大菩萨)。

 

【八者、深心利智,以大乘法而自庄严;】

 

我们要有深刻的心、猛利的智慧。不要有很肤浅的心,看问题只看个表面,然后就开始动荡、有种种情绪——不要这样子。心一深刻,你不跟着表层的「相」走,你这心就稳定。

 

要有猛利的智慧、犀利的智慧,看破一切的智慧,要「以大乘法而自庄严」,也要学习「大乘法」。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最初的含义是交通工具的区别(小乘是小的交通工具,大乘是大的交通工具)。比如说:小乘法是一艘小船,也能救几个人,但不多;大乘法就是大船,甚至航空母舰,能救很多很多的众生。

 

当然也有人讲说:小乘,重自我的解脱大乘,自我解脱之外,还要去帮别人。我们要学「大乘」,这样才能够成为「大菩萨」。

 

【九者、于地地法门,心无所住;】

 

法慧菩萨说:想要从小菩萨变成大菩萨,第九点,「于地地法门,心无所住」。我们都知道,登地之后,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到十地,这每一地都有不同的特点——也是低处的这一地不了解高处的那一地。

 

该到哪一地就到哪一地了,学习一下每一地的特点,这是没问题的。但是不用刻意追求,只要我们按照「六度」去下功夫,自然而然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就上去了,不用着急。

 

现在还处于「几住位」的时候,比如说:看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菩萨的介绍,有的师兄就着急了——说我什么时候才能修到那儿啊?不要着急,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走。

 

其实,我们有时候去旅游景点登山,台阶很高很高,向上一看,有点绝望,但是不管,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着走着就上去了,就是这样。

 

这里说「于地地法门,心无所著」,就是说「别着急」;同时,你到了初地的时候,也不要就满足了(得少为足了),不要「住著」在这里,你一旦住著在这里,你就没有办法向上走了。

 

【十者、与三世佛善根方便同一体性。佛子,此十种法,令诸菩萨速入诸地。】

 

法慧菩萨说:想要从小菩萨变成登地的大菩萨,第十点,「与三世佛善根方便同一体性」。我们要融化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善根和方便当中去(善根——慈悲心,方便——智慧),我们要学习三世一切佛的慈悲和智慧,融于他们当中(跟他们站在同样的队伍里),这样你不仅仅由小菩萨变成了大菩萨,你还变成了佛。

 

在《信力入印法门经》当中,释迦牟尼佛跟文殊菩萨聊天,就讲:真正的菩萨「于一切佛法善作所作」,就是面对一切佛法——利益众生的这一切法,我们善于学习,而且在落实的过程中也善于落实,不会很笨拙,不会像东施效颦一样的。这期间就充满着真诚,有了真诚,才会有智慧;你都不用心,智慧(它)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了。

 



【复次,佛子,诸菩萨初住地时,应善观察;随其所有一切法门,随其所有甚深智慧,随所修因,随所得果,随其境界,随其力用,随其示现,随其分别,随其所得,悉善观察。】

 

接下来,法慧菩萨又讲:伟大的佛子(精进慧菩萨),诸位菩萨如果已经登地了——成为初地菩萨了,就要善于观察;「随其所有一切法门,随其所有甚深智慧,随所修因,随所得果,随其境界,随其力用,随其示现,随其分别,随其所得,悉善观察」。

 

已经成为初地菩萨了,站到摩诃萨的队伍里了,这个时候,我们更要去观察、学习所有一切的法门(世间有多少法门,我们就要去学习和了知多少法门),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已经登地了(成为摩诃萨了),跟小菩萨不一样了,所有甚深智慧我们都要去观察了解。任何事情发生了,它一定有原因,我们要去找那个原因。

 

比如说:身边突然发生一个事件,无论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是他人身上,你要观察那个原因。自己去看因果,可能你不跟别人讲,但你要明了前因后果,这是在训练自己的神通。这个众生在造这个因以后会有什么果,你要有预见性,就好像看到那个果一样,这是在训练天眼通。

 

而且在修行过程中,有种种境界(好境界,不好的境界)也要注意观察,这一切的境界中包含着智慧。作为摩诃萨(大菩萨),跟小菩萨是不一样的:小菩萨可能就是经历了,没注意;但大菩萨要观察,要穷根究底

 

而且菩萨摩诃萨要了解发生的任何事情的力用——它的价值是什么(凡事皆有价值,这个世界上任何存在物都有它的价值),你要观察它的价值、明白它的价值,你就能利用一切。

 

还要了解这个事物示现出来了,为什么示现?它示现出来了多少种相?怎么示现的?想得很细了……而且这个事物和那个事物之间的分别是什么?世间存在物有种种类别,每一类别里不同的个体之间的差别微细之处在哪里?这些都要找到。大菩萨(摩诃萨)就是跟小菩萨不一样!

 

「随其所得,悉善观察」,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在「相」的世界,我们都要善于观察。只有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得到深刻的、常人难见的智慧

 

这就意味着,相对于小菩萨,大菩萨更像是有哲学思维的菩萨。小菩萨可能就是慈悲为主,或者初步的了悟;但是大菩萨在深度上、高度上,还有广度上就拓展了。

 


【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无所著;如是知已,入菩萨地,能善安住。】

 

虽然观察这一切相,但是也知道,这一切存在物都是我的自心显化的(都是阿赖耶识显化的)。说执著吧,并不执著,只是留意它、勘破它、看透它,但是并不真的执著于它。

 

我们知道,观察不意味着执著,观察可能就是一个瞬间就洞彻了,洞彻并不意味着执著。那个很执著的人(他)可能根本就没有洞彻,因为他的执著让他的眼睛好像被蒙住了一样,他看不清、看不准、看不透,他怎能洞彻呢?洞彻的人反而不执著,越是执著的人反而没有洞彻。

 

法慧菩萨说:就这样地了知一切相,就是从「相」里和「空性」的层面,我都很了知这一切相,这才入到了菩萨之地——成为登地的「摩诃萨」;登地了,就善于安住在这种摩诃萨的境界了。

 

【佛子,彼诸菩萨作是思惟:‘我等宜应速入诸地。】

 

而且登地之后,这些菩萨们还会这样想:「我等宜应速入诸地」,我现在是初地,但是还不够,我上面还有那么多层级,我要速入诸地。我要速速地突破自己目前的局限,越过这个瓶颈,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八地、九地、十地,一定要更加精进。

 

【何以故?我等若于地地中住,成就如是广大功德;具功德已,渐入佛地;住佛地已,能作无边广大佛事。是故宜应常勤修习,无有休息,无有疲厌,以大功德而自庄严入菩萨地。】

 

为什么这样讲呢?「我等若于地地中住,成就如是广大功德」,如果我们能够次第地走到上一个台阶,然后,再上一个台阶、再上一个台阶……就这样成就了广大的功德;具足了广大的功德,我们才能够到达佛地——到达佛的境界

 

为什么把「境界」称之为「地」呢?因为它像一个平台一样,说是台阶,其实你站上去它像一个平台一样。境界(它)是稳固的,会有很多的内容展现出来,所以用「地」去形容它,就好像一层地面、一层地面一样的……

 

所以,登地之后的菩萨已经很优秀了,对自己要求更高了,越优秀的人对自己的要求就越高。就好像这个人已经成为中国首富了,他下一步的目标就是世界首富一样的。

 

登地的菩萨就希望自己赶紧圆满诸地的功德,渐入佛地;到达佛地之后,「能作无边广大佛事」,做什么都究竟圆满,那多好呢!

 

所以,他们就感觉:我要更加精勤地修行,甚至不想休息了,也不觉得疲惫、厌倦了。「以大功德而自庄严入菩萨地」,越优秀者越精进,因为这些菩萨们很精进,就获得了很大的功德;也因为他们精进,显得无比的庄严,就这样他们成为了摩诃萨(大菩萨)。

 


【佛子,有十种法,令诸菩萨所行清净。何等为十?】

 

接下来,法慧菩萨又讲:伟大的佛子(精进慧菩萨),有十种方法能够帮助菩萨们所做的一切都清净。哪十种方法呢?

 

【一者、悉舍资财,满众生意;】

 

为了满足众生的需要,我可以把我拥有的一切的财富都舍掉。在舍财方面——财布施方面,这种大慷慨就使得菩萨们非常的清净。他哪怕有一点点的自私心、贪婪心、吝啬心,他不可能把自己的所有资财都能舍掉。

 

但是这些菩萨们可以把自己拥有的一切都舍掉,只为了满足众生的需要。所以,显得菩萨们非常清净。

 

那么,我们问问自己:如果真的有众生需要(有这个必要),我们会(或者说我们敢于)把我们拥有的一切财富都舍掉吗?房子、车子、票子……一切一切,这些物质财富都舍尽(一点不留),我们愿意吗(或者我们敢吗)?如果我们真心的愿意,而且真的敢这样去做,说明我们已经很清净了。

 

【二者、持戒清净,无所毁犯;】

 

法慧菩萨说:我现在受持着什么戒律,我就持得很好。作为菩萨,肯定守菩萨戒啊。菩萨戒的极致就是《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同时,结合关于菩萨戒的其他经典,该补充的补充,该圆融的圆融。

 

「持戒清净,无所毁犯」,任何一条戒律,哪怕是最微细的戒律,我都不犯,肯定是显得非常清净。十万个魔来找你的过失也找不到,你是多么的清净!

 

【三者、柔和忍辱,无有穷尽;】

 

法慧菩萨说:「柔和忍辱,无有穷尽」,也会帮助菩萨们所行清净。我们有着柔和之心,不跟人争、不跟人抢,愿意吃亏、不怕吃亏,也不怕别人误解、伤害,打骂等等都不怕,能够忍辱忍到极致,无有穷尽。你怎么对我、怎么伤害我,我都没有怨恨心、没有瞋怒心,如果做到了,那这个菩萨绝对非常清净。

 

我们问问自己:能做到吗?始终保持柔和之心,不管别人怎么对我们、怎么伤害我们、遇到怎样的逆境……我们的心都是空空的,没感觉。我们能做到吗?如果能做到,我们就非常清净。

 

【四者、勤修诸行,永不退转;】

 

菩萨们要修「六度」万行,精勤地修习,永不退转。「六度」就是我们的使命,就是每天的例行功课,永远不会忘记,就算忘了吃饭都不会忘记「六度」。就这样,就会使我们非常清净。

 

【五者、以正念力,心无迷乱;】

 

极致的「正念」是「无念」,跳脱二元分别,觉悟一实相;总在觉悟当中、心不迷乱,也使我们非常清净。



【六者、分别了知无量诸法;】

 

首先「分别」,我懂这些法和那些法的区别;而且「了知」(什么是「了知」?我能讲出来,我能讲明白),我了解种种法的差别,我又能够讲清楚、讲明白,让无量众生听懂,这个时候,菩萨们就会显得非常清净。可以说,这种没有障碍的智慧会使人显得非常清净。

 

【七者、修一切行而无所著;】

 

该做的一切都去做,但是无所执著;只有无所执著,才会使人显得清净。我们想一想,是不是?你不管执著什么,都会显得很不清净;但你无所执著,就会很清净。

 

【八者、其心不动,犹如山王;】

 

他的心非常的稳定,可能经历「相」的无常变幻,但是心很定,就好像山王一样。山就已经够稳定了,又说山中之王,非常有权威性,也等于是一切山的中心了——山王。「其心不动,犹如山王」,这形容定功,这种极致的定功会使菩萨们显得非常清净。

 

【九者、广度众生,犹如桥梁;】

 

上节课讲了「此岸」、「彼岸」的事情,众生在烦恼河的此岸,要把他们带到彼岸。菩萨们能够广泛地、普遍地度脱众生,就好像是烦恼河上的桥梁,一直把众生从此岸带到彼岸,也不贪求什么回报,这就使得菩萨们显得非常清净。

 

【十者、知一切众生与诸如来同一体性。】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反复地强调:众生与诸佛如来无有高下之别。同时,在本性上讲,一切众生他们的佛性与诸佛如来的佛性也是完全相同的(一切众生的法身与诸佛如来的法身,其实也是同一个法身)。

 

知道这一点,我们不会瞧不起众生,也不会像奴仆一样地陷入到对诸佛如来的偶像崇拜,不会的。诸佛如来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导师;诸佛如来的存在,是让我们成长起来,也成为诸佛如来。

 



了知众生与诸佛如来同一体性,面对众生和佛就有了平等心。《华严经》的平等心就体现在:「供养」这个词汇,同时用在诸佛如来身上,也用在众生身上。在前面的经文中,「供养」这个词用于诸佛如来,也用于一切众生,当然也用于我们的父母。

 

这就显示着《华严经》的思想(佛的这种思想)里,众生与佛同一种高度、同一体性,本质是一,显化不同。祂显化妄想、分别、执著的时候,祂就显众生相了;祂显示清净、平等、觉悟的时候,祂就显示佛相。能显化的那个,祂始终是一个呀,随着不同的因缘,显不同的相。

 

众生的本源和佛的本源是同一个本源,就好像《楞严经》讲,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全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它并不是染污的。五阴——色、受、想、行、识,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再加个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六尘加一块儿是十二处,再加个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六尘、六识加起来是十八界,这一切它不是染污的,它是清净的。

 

在佛看来,世界上不存在染污,本性只有清净,为什么呢?因为佛透过了五阴、六入(或者叫六根)、六尘、六识,透过了这一切,他本性清净,他的清净又不会被干扰,任何事物都不干扰他的清净,所以佛看什么都清净。

 

你要是被干扰了,你就感觉干扰你的是不清净的,实际上是你自己不清净,你才会被干扰。如果不被干扰,说「其心不动,犹如山王」,那什么事物都是清净的。

 

就好像,如果这个地球上发生了很多的天灾人祸,但是我们的心不动荡、不著相,这些天灾人祸就好像不存在一样,我们就感觉是平安的;就算发生了什么不平的事情,我们也感觉是平安的,因为心没有跟着它动。

 

我们都知道,在《六祖坛经》里讲过一个故事,说:六祖慧能在给弟子讲经的时候,突然就刮起了一阵风,讲堂里的旗子(幡)就随着风轻轻地飘动着。这个时候,有两个弟子就在争论:一个弟子说,你看风在动;另一个弟子说,是旗子(幡)在动。然后六祖惠能就说: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是你们的心在动。

 


因为六祖慧能总是处在第一义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这种状态。「本来无一物」,哪有风和幡?你还说风动了、幡动了。六祖慧能处在「第一义」当中,他就觉得你们是心动了、是著相了,什么也没动。

 

所以,世间众生就是看着我们的环境也染污,然后疫病的流行,或者甚至有些地方传说又有战争,很多众生很焦虑、焦躁。但修得好的禅师如如不动,他很开心地处在六祖慧能一般的「第一义」当中,就感觉没有风、没有幡,什么也没动,就是你的心在动。

 

「第一义」永恒不变、不生不灭,本来无一物,那你还着什么急?焦虑什么?害怕什么?恐惧什么?第一义永远就是这个样子。我们的真身就是第一义嘛!所以说,如果常处在「第一义」,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众生的一切烦恼都消失了

 

禅宗,因为它总是研究「第一义」,总是把我们拉回到第一义,所以禅宗一直很流行的。经历了很多年历史的演变,佛教很多宗派渐渐地就衰落了,但是净土宗和禅宗一直都很盛行。

 

因为净土宗是在「相」里——在「有」里讲终极解脱的,在「相」里(在「有」里)的终极解脱那不就是成佛吗?有佛国去享受,是吧?然后又乘愿再来利益众生,这是「有」里的极致幸福。

 

那禅宗讲的是什么呢?是「无」、是「空」,在无、空里的这个极致就是「第一义」,这第一义永远不变、永远不动。一切相的源头也是第一义嘛!

 

所以说净土宗和禅宗的盛行,其实一个是「有」,一个是「空」,两者并行其道,一直到现在,也一直绵延到未来……甚至我们可以简单地讲:「无念」就是禅宗;「念佛」就是净土,就这样区分这两个宗派就可以了。

 

好,今天先到这里。感谢法慧菩萨的启发!我们拥有的一切智慧,可以讲都是世间一切人、事、物启发而来;不然,即便我们拥有,也看不见——也就等于没有。所以,感谢一切人、事、物对我们的启发!感谢《大方广佛华严经》!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往期回顾


相关文章

002.华严经 002(第〇一卷)世主妙严品 第一之一

002.华严经 002(第〇一卷)世主妙严品 第一之一

第002课昨天我们提到,《华严经》并不是阿难尊者整理的,据《涅槃经》的记载,佛陀在六十岁的时候,感觉自己需要一个侍者,他就在身边众多的弟子中选中了阿难。那么,佛什么时候讲的《华严经》呢?佛陀刚刚成道,有说三十岁、有说三十五岁,就算是三十五岁的话,距离六十岁还有二十五年的时间差。可见阿难当时确实不在场。关于这个问题就先说...

《华严经》 009(第〇四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 009(第〇四卷)下〔终极版〕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华严经》。    &nb...

《华严经》 014(第〇六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 014(第〇六卷)上〔终极版〕

上节课我们讲到,释迦牟尼佛牙齿间放射的无量光明,把上、下、四维十方世界的无量无数的菩萨摩诃萨,都招引过来了。...

《华严经》 015(第〇六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 015(第〇六卷)下〔终极版〕

前面提到,从释迦牟尼佛眉间白毫这里,喷涌出了无量无数的菩萨摩诃萨,这些菩萨摩诃萨当中的一些代表讲说偈颂。【尔...

《华严经》 016(第〇七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 016(第〇七卷)上〔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七普贤三昧品 第三大家好!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七卷,「普贤三昧品」第三。一看章...

《华严经》 026(第一一卷)〔终极版〕

《华严经》 026(第一一卷)〔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毗卢遮那品 第六‍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十一卷,「毗卢遮那品」第六。‍【尔时,普贤菩萨...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