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地藏十轮经》20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时天藏大梵,请问两足尊,利根等有情,乐修定诵福,聪慧王成法,为升进沉沦,所修三事中,谁除惑不退?世尊告彼言,若犯无依行,虽觉慧猛利,而趣无间狱。非真聪慧故,乐行十恶轮,断灭诸善根,速趣于地狱。定能断烦恼,非听诵福业,故欲求涅槃,常当修静虑。有慧勤精进,护持我正法,由敬信袈裟,能渡烦恼海。乐处空闲林,远造无同类,敬持戒修定,能渡诸有海。普信敬三乘,兴隆我正法,供养染衣者,当成功德海。能伏难调心,不举苾刍罪,修知足圣种,当成两足尊。远离恶苾刍,亲近圣行处,不食用僧物,速证大菩提。三界中安乐,皆由三宝生,故求安乐人,常供养三宝,旃荼罗王等,朋党恶苾刍,于三宝起过,速堕无间狱。十压油轮罪,等彼一淫坊;置彼十淫坊,等一酒坊罪;置十酒坊罪,等彼一屠坊;置彼十屠坊,罪等王等一。真善国王等,兴隆我正法,普供养三乘,当成功德海。七宝满赡部,奉施佛及僧,彼所获福聚,不如护佛法。为佛僧造寺,量等十四洲,彼所获福聚,不如护佛法。造佛窣堵波,量等三千界,彼所获福聚,不如护佛法。解阿罗汉缚,种种修供养,不障我正法,其福胜于彼。千俱胝劫中,智者勤修定,所生胜觉慧,不如护我法。真善国王等,远离十恶轮,护持我正法,及著袈裟者。不毁谤我说,三乘法及人,普听闻供养,护持说法者。不损三宝物,不障著袈裟,当敬器非器,福胜无伦匹。如五日并现,大海皆枯竭,如是护我法,能枯竭烦恼。如风灾起时,诸山皆散灭,如是护我法,能除灭烦恼。如水灾起时,大地皆漂坏,如是护我法,能坏非爱果。如如意宝珠,随所愿皆满,如是三乘法,能满众生愿。如遇得贤瓶,除贫获富乐,如是遇佛法,灭惑证菩提。如十五夜月,明照满虚空,如是护法人,智慧周法界。如虚空平等,无物亦无相,如是护法人,知诸法一味。如日放光明,恒除世间闇,如是护法者,常普照世间。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于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颂问曰:

昔言破戒失净德,非贤圣器非我子,诸沙门法弃如烬,不应居我清众中。三垢所污失灭道,彼不堪消胜供养,于施四方僧众物,少分我亦不听受。四根本罪随犯一,清众所弃如海尸,云何今说恶苾刍,应忍应悲遮谪罚,复劝应勤供养彼,悲愍勿生微恶心,恭敬听受所说法,当获福慧大悲者?六通救世余经说,汝等皆当信大乘,正直微妙菩提道,应舍二乘解脱路。云何今复说三乘,普劝听持修供养,根力觉道沙门果,此经中有余处无?八支圣道无等伦,三乘皆同行此道,欲求解脱勤精进,各随所愿证菩提。有情中尊当照察,会今昔教使无违,令诸天人菩萨众,解悟心欢证真实。闻说大乘谁有益?闻说大乘谁有损?十种解脱声闻乘,闻说谁损谁有益?何人闻法转升进?何人闻法翻退没?云何厌患诸有为,能速枯竭于老死?昼夜勤修诸善者,依何妙理御何乘,能渡深广四瀑流?救世皆当为宣说。尔时,佛告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有情,为诸天、人、阿素洛等,作大义利,请问如来如是深义。汝应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金刚藏菩萨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醍醐】

各位尊者,大家好!欢迎继续回到地藏十轮法会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此时释迦牟尼佛想要把地藏十轮法会前面的内容做一次重新强调,然后就讲了个偈颂回顾了一下前面别场景从哪里开始回顾呢?从天藏大梵天王请法开始回顾的。

【时天藏大梵,请问两足尊,利根等有情,乐修定诵福,聪慧王成法,为升进沉沦,所修三事中,谁除惑不退?】

十地菩萨,这个叫天藏的大梵天王上场的时候先向释迦牟尼佛——福慧具足的两足尊——请法,说有情众生中有一些是利根之人,他们喜欢修习禅定,喜欢颂学佛陀的经典,也喜欢供养三宝供养善知识累积福报在有情众生中也有聪慧的大王,喜欢修习佛法,修习十善业道,像这样的众生是会上升还是会继续沉沦在六道呢?那么前面讲的无论是修习禅定,还是颂习经典,还是累积福报,这三者当中哪一项可以除掉众生所有的疑惑困惑,使众生不退转呢?

【世尊告彼言,若犯无依行,虽觉慧猛利,而趣无间狱。】

释迦牟尼佛就回答天藏大梵天王说不管这个众生是不是非常有智慧,是不是猛利根之人,如果他触犯了无依」,他就会下地狱。

 

就是说如果他触犯了不该触犯的像前面提到的十恶轮种种不该做的,如果他做了他就会下地狱这个与他是否觉慧猛利没有关系的关键看他的行为本身。

【非真聪慧故,乐行十恶轮断灭诸善根,速趣于地狱

如果他觉慧猛利却触犯了无依行触犯了不该触犯的佛陀说,那就说明他不是真的聪明不是真的有智慧因为他竟然喜欢十恶轮,他就断灭了诸多的善根,他会速速地下地狱

定能断烦恼,非听诵福业,故欲求涅槃,常当修静虑。

佛陀进一步讲,修习禅定,能够帮助我们断除烦恼就是很多众生有很多烦恼,心不这些人多多打坐修禅定,能够帮你断烦恼并不是说我只听听经读读经,或者供养一下三宝供养一下善知识我就能够断烦恼不是这样子一定要配合修禅定所以佛陀说你要想证涅槃,一定要勤修静虑,就是勤修禅定,多打坐

有慧勤精进,护持我正法,由敬信袈裟,能渡烦恼海。

如果有的众生有智慧又能够一直精勤地、勇猛在佛道上努力他又能够护持佛陀的正法,非常尊敬信任袈裟的含义,这样的人就能够渡过生死轮回的烦恼海

乐处空闲林,远造无同类,敬持戒修定,能渡诸有海。

如果有的众生喜欢处在安静的阿兰若处山林里面空闲之处),喜欢远离同伴独自去持戒修习禅定,并且他能够尊敬那些持戒修习禅定的人,这样的众生也能渡过三有轮回的大海

普信敬三乘,兴隆我正法,供养染衣者,当成功德海。

佛陀说,有的众生普遍地信受、恭敬三乘的教法无论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乘教法,他都普遍恭敬那么这样的众生就能够兴隆佛陀的正法如果这样的众生还能够供养那些出家人他就成就了自己的功德海

能伏难调心,不举苾刍罪,修知足圣种,当成两足尊。

还有一些众生能够调伏那难以调伏的心他不会轻易在不适宜的场所不适宜的场合去检举比丘的罪过能够知足知足常乐,欲望很淡薄,并且学习贤圣者的做法这样的众生一定能够成佛,成为福慧具足的两足尊

远离恶苾刍,亲近圣行处不食用僧物,速证大菩提。

佛陀说,还有的众生远离了恶性的比丘,远离了恶性出家人,亲近贤圣僧,他不会滥用僧人的物品这样的众生也能速速证得大菩提大觉悟

三界中安乐,皆由三宝生,故求安乐人,常供养三宝。】

在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所有众生的安乐都是三宝赐予我们的所以想要寻求安乐的,三界内的众生,一定要供养三宝

旃荼罗王等,朋党恶苾刍,于三宝起过,速堕无间狱。

但是,那些很多有问题的旃荼罗国王,已经被洗脑了头脑有问题或者心理有问题,他们竟然勾结一些恶性的不持戒的比丘在一起行事作为——「恶」喜欢跟「恶」在一起。「于三宝起过」,他们对于佛法僧三宝就起了重大的过失了,他们会堕到无间地狱去的

十压油轮罪,等彼一淫坊;置彼十淫坊,等一酒坊罪;置十酒坊罪,等彼一屠坊;置彼十屠坊,罪等王等一。

佛陀说,前面提到的像十个轮子不停榨油压榨油挤压油,会杀死无量的虫子,那个罪过相当于你了一个淫欲的罪过你造了十个淫欲场所的罪过相当于你开设了一个酒店酒馆或者造酒卖酒的地方你设了十个造酒卖酒的地方,相当于开了一个屠宰场的罪过你开了十个屠宰场的罪过,相当于那些有问题的旃荼罗王等等人随意地呵责、辱骂出家人,随意地伤害出家人的罪过

真善国王等,兴隆我正法,普供养三乘,当成功德海。

世间毕竟也有真善的国王他们能够兴隆佛陀的正法普遍供养声闻乘缘觉乘菩萨这些修行者这样的国王,就能成就自己的功德海

七宝满赡部,奉施佛及僧,彼所获福聚,不如护佛法。

即便有人用整个南赡部洲的七宝一直去供养供奉佛和僧人他们的福报都不如保护佛法的那个人的福报啊。


——所以一定要保护佛法,守护正法

为佛僧造寺,量等十四洲,彼所获福聚,不如护佛法。

佛陀你为佛或者僧人造了很多的寺庙,寺庙面积非常大,这个面积像十四个大洲那么大,这个福报都不如你守护佛法维护正法的福报啊

造佛窣堵波,量等三千界,彼所获福聚,不如护佛法。

很多的佛塔佛塔非常巨大巨大到像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那你这个福报都不如你保护正法的福报啊

解阿罗汉缚,种种修供养,不障我正法,其福胜于彼。千俱胝劫中,智者勤修定,所生胜觉慧,不如护我法。

你解开阿罗汉的束缚,救了很多阿罗汉,并且供养这些阿罗汉都不如你不障碍正法流通的福报啊

 

再多的阿罗汉,供养他们,或者说阿罗汉涅之后供养阿罗汉舍利,那个福报都不如你保护正法不障碍正法的福报啊

 

一定要护法护法的福报胜过任何物质上形象上法上做的一切一定要守护法!

 

正法是佛的啊,法身慧命法身慧命——以法为身以慧为命,正法是佛的命脉,所以一定要护佛的命脉。

【千俱胝劫中,智者勤修定,所生胜觉慧,不如护我法。】

佛陀说,在「千俱胝劫中」,就是在无量劫中,有智慧的人在那儿修习禅定,一直打坐修禅定他所生的那种殊胜的觉明智慧都不如你去守护正法传承正法呀

这个人一直在打坐,也明了了,但是他还没有给大家讲法,他没有办法别人是不是?但是呢,佛陀已经有这么多正法流通在世间,你去保护正法、流通正法,这个福报就胜过你「千俱胝劫」无量劫在那打坐修禅定

 

——所以一定要守护正法传承正法

【真善国王等,远离十恶轮,护持我正法,及著袈裟者。】

佛陀说,真善的国王等等人,他们会远离前面提到的十种恶轮,远离不恰当的行为,一定会护持佛陀的正法,也保护那些穿著袈裟的人。

【不毁谤我说,三乘法及人,普听闻供养,护持说法者。】

不要毁坏、伤害佛所讲的话,也不要起任何的诽谤不要毁谤」(是伤害,是诽谤,不要毁谤佛所讲的一切,不要毁谤佛所讲的三乘教法」。

 

三乘教法是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而讲的,本质上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引众生觉悟,向无上正等菩提所以三乘教法,它有的是权宜方便,但是你不能随意诋毁也不要毁谤那些三乘教法的人,不管他修习声闻乘、缘觉乘还是菩萨乘,不要去毁谤他


那应该怎么做呢?佛陀说,要普遍「听闻供养」,普遍听闻三乘教法,要供养这些说法者,供养这些讲说三乘教法的法师们。

【不损三宝物,不障著袈裟,当敬器非器,福胜无伦匹。】

不要损坏三宝的财物,也不要障碍人出家有人想出家,不要去障碍他,不要障碍他不让他披袈裟

 

一定要尊敬出家人,不管他是不是贤圣僧是不是法之器,首先,他披着袈裟,要先尊敬他这样你有这个尊敬心了,你的福德就「胜无伦匹」。你这个福德福报,就已经没有办法讲说了,没有办法去比喻了。

【如五日并现,大海皆枯竭,如是护我法,能枯竭烦恼。

就好像五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大海都会被晒干枯竭掉如果众生能够像前面提到的那样去守护佛陀的正法,就能够枯竭一切烦恼之海

【如风灾起时,诸山皆散灭,如是护我法,能除灭烦恼。】

就好像风灾起来的时候,所有的山都会散灭,吹成灰烬如果你很好守护佛陀的正法,就能除灭所有的烦恼大山

如水灾起时,大地皆漂坏,如是护我法,能坏非爱果。

就好像水灾起来的时候,所有的大地都会被「漂坏了,淹坏了。如果你很好守护佛陀的正法,就能坏灭所有的「非爱之果」,就是所有让你痛苦的果就能碎灭掉

【如如意宝珠,随所愿皆满,如是三乘法,能满众生愿。】

就好像如意宝明珠,想什么有什么——「随所愿皆满」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乘教法」,能够满足众生的心愿,根据他不同的疾病来治他的病症,让他痊愈

如遇得贤瓶,除贫获富乐,如是遇佛法,灭惑证菩提。

又好像遇到贤胜的宝瓶子,使得这个人远离了贫穷,获得了富贵和安乐。如果众生遇到佛法,就能灭除他的困惑,证得觉悟,证得智慧

【如十五夜月,明照满虚空,如是护法人,智慧周法界。】

又好像十五的月亮在夜晚挂在空中,它的光明照满虚空真正认真护法之人,他的智慧周遍法界

如虚空平等,无物亦无相,如是护法人,知诸法一味。

又好像虚空,非常平等,「无物亦无相」虚空非常平等,在里面无物亦无相,没有什么事物,也没有什么形象

 

护法之人,他「知诸法一味」,他是真的了解法的价值的人,知道什么叫法身什么叫法性什么叫涅,什么都懂,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一味」也叫「一yī味」,这是《涅槃经》中提到的,大涅槃的境界——「一yī味」)。

【如日放光明,恒除世间闇,如是护法者,常普照世间。】

又好像太阳放出光明,可以永恒地除掉世间的黑暗真正护法的这些人他们身上就有光明,他们可以铸就正法的光明,普照世间,驱走一切的无明黑暗。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今见闻并护持

如来真实义


我们接着看「有依行品·第四之一」。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于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颂问曰:】

这个时候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大众中从座位上起来,向顶礼,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对释迦牟尼佛讲了一个偈颂,向释迦牟尼佛

【昔言破戒失净德,非贤圣器非我子,诸沙门法弃如烬,不应居我清众中。】

金刚藏菩萨说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在法会的前面也提到那些破戒行恶行的比丘,失去了清的德行他们根本不是贤圣僧,也不是法之器,甚至说并不是佛弟子都不承认这些破戒行恶行的人是您的弟子在佛法当中我们已经像抛弃灰烬一样抛弃了他们他们不应该居住在佛法的清净大众当中

【三垢所污失灭道,彼不堪消胜供养,】

这些破戒的、行恶行的比丘们,他们被贪痴三种污垢所染污他们已经失灭了佛法的正道了信众布施的殊胜供养,他们根本不值得去享用,他们也消不掉这些供养他无法消受这些供养,因为他不值得供养。

【于施四方僧众物,少分我亦不听受。】

您在前面也提到这些破戒行恶行的比丘,信众布施给四方僧人的物品,一丁点我们都不应该允许他们听受,不允许他们接受信众供养供养没他们的份儿。

【四根本罪随犯一,清众所弃如海尸

妄四种根本罪,只要是犯了其中任何一个,那么清的大众们这些清净僧就可以抛弃这些行恶行的破戒比丘像抛弃海里的死尸一样好像大海不留死尸过夜一样清净的比丘可以抛弃那些破戒行恶行的比丘。

【云何今说恶苾刍,应忍应悲遮谪罚

但是今天您在讲法的时候,这一段落怎么又在讲,恶性的比丘,我们也应该忍他们,不要随意去谪罚他们

 

我们应该悲悯他们吗应该忍着他们吗不应该随意谪罚他们吗?

【复劝应勤供养彼,悲愍勿生微恶心,恭敬听受所说法,当获福慧大悲者?】

释迦牟尼佛呀,刚才您在讲法的时候,还劝大家要精勤地供养披着袈裟的人,不管他持戒破戒,不管他受没受戒,一定要有悲悯心尊敬心,不要生起丝毫的恶心还要恭敬地听受他们讲法,这样能够获得福慧

 

大慈悲的尊者释迦牟尼佛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前面提到那些破戒的佛弟子您都不承认他是佛弟子了,他们也不应该领受信众的供养,那后面又讲,大家要忍,要悲悯,不要随意地惩罚他们,不要随意地呵责辱骂伤害断他们的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前后矛盾吗

【六通救世余经说,汝等皆当信大乘,正直微妙菩提道,应舍二乘解脱路。云何今复说三乘,普劝听持修供养

这个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又说,在您所讲到的六通经》《救世经等等经中,都提到说我们应当信受大乘经典我们要沿着正直而微妙的菩提之道而行,应该舍掉那些什么三乘二乘的不究竟的解脱道路我们应该专行大乘妙道但是您刚才又说,只要是在修学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我们就应该劝大家去听人讲法,劝大家去认真受持甚至还要供养讲说三乘大法的法师们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您曾经在其经里讲唯有一乘法,余二皆非真法华经不是也这样讲吗只有一乘大法,其的两乘都不是最究竟的,我们要学一乘但是您在这次地藏轮法会上讲,三乘教法都很殊胜,大家都要尊敬,还要供养相应的法师这不是矛盾么

根力觉道沙门果,此经中有余处无?

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又问释迦牟尼佛说,像五五力七觉支、圣道,这些使沙门使修行能够证得正果的这些方式方法在这一部经中有在其经中也有吗还是说仅仅在地藏十轮经中有经中没有啊?

八支圣道无等伦,三乘皆同行此道欲求解脱勤精进,各随所愿证菩提。

但是我所了解的八圣道,是无与伦比殊胜啊,不管修习声闻乘缘觉乘还是菩萨乘,一定都要同行八圣道才能够得最后的解脱呀如果想要求得解脱一定要精勤修习八圣道,这样大家才能随着各自的心愿得自己想要的菩提妙果

有情中尊当照察,会今昔教使无违,令诸天人菩萨众,解悟心欢证真实。

金刚藏菩萨对释迦牟尼佛说,伟大的一切有情众生中最尊贵的人,伟大的觉悟者,您今天一定要明照、明察呀,一定要让大众解除困惑,难道您过去讲的法和现在讲的法充满矛盾吗一定让大家感觉到它是和谐圆满统一的,没有矛盾的,让在座的所有天人和菩萨以及大众们解您的真实义呀一定欢喜想要证得诸法的真实之相啊

过去的讲法和今天的讲法,在有些语句上看上去是矛盾的,难道真的有矛盾吗你要大家解除这些困惑,让大家了解没有违(违」,就是没有违,「违」是违背的意思),就是没矛盾

闻说大乘谁有益?闻说大乘谁有损?

听受大乘妙法的这些众生到底谁能真正获益呀还是说有的众生听了大乘妙法反而受到了损害真的有这样的可能吗

十种解脱声闻乘,闻说谁损谁有益?

各种各样的解脱方法,包括声闻乘的教法,大众听了以后谁能够受到损害,谁能够真的受益呀什么样的人听经闻法以后能够转生增进呢就是突然上升了无数个新台阶一样,能够增强他的道心道力啊?

何人闻法转升进?何人闻法翻退没?

什么样的人听经闻法之后,没有上升,没有进步反而还翻退了了,退转了沉沦了

【云何厌患诸有为,能速枯竭于老死?

那些真正厌患了生老病死有为法的众生,怎么样速速地枯竭生老病死的轮回之河呢?

昼夜勤修诸善者,依何妙理御何乘,能渡深广四瀑流?】

那些昼夜精勤地修习一切善法的圣者,到底依靠着什么样的妙理,依靠着具体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能够渡过生死轮回的瀑布一样的急流呢?

救世皆当为宣说。

伟大的救世主啊,伟大的觉悟者释迦牟尼佛,请为我们讲说清楚吧!

金刚藏菩萨问了这么多问题,也是在座的所有师兄所关心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学经的时候,有的前言和后语都好像不太一致,甚至互相矛盾,这个经和那个经讲的说法好像也经常会有一些差异。这是为什么呢?都是佛讲的还是后人瞎编的?如果是同一个佛讲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矛盾之处呢?为什么有那么多不统一的地方呢?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有情,为诸天、人、阿素洛等,作大义利,请问如来如是深义。汝应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告诉金刚藏菩萨摩诃萨,金刚藏菩萨呀,善哉!善哉!太难得了,善男子,你今天完全是为了利益安乐无量有情众生的缘故,为了给天人们阿修罗大众们大的义利,所以才向如来请问这样甚深的无上法义啊你一定要仔细听,要「善思念之」要仔细地思),一定要消化吸收啊我会为大家分门别类讲说清楚的。

金刚藏菩萨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金刚藏菩萨就说,太好了世尊,我们都非常愿意听您解除我们的困惑呀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于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颂问曰:

 

昔言破戒失净德,非贤圣器非我子,诸沙门法弃如烬,不应居我清众中。三垢所污失灭道,彼不堪消胜供养,于施四方僧众物,少分我亦不听受。四根本罪随犯一,清众所弃如海尸,云何今说恶苾刍,应忍应悲遮谪罚,复劝应勤供养彼,悲愍勿生微恶心,恭敬听受所说法,当获福慧大悲者?六通救世余经说,汝等皆当信大乘,正直微妙菩提道,应舍二乘解脱路。云何今复说三乘,普劝听持修供养,根力觉道沙门果,此经中有余处无?八支圣道无等伦,三乘皆同行此道,欲求解脱勤精进,各随所愿证菩提。有情中尊当照察,会今昔教使无违,令诸天人菩萨众,解悟心欢证真实。闻说大乘谁有益?闻说大乘谁有损?十种解脱声闻乘,闻说谁损谁有益?何人闻法转升进?何人闻法翻退没?云何厌患诸有为,能速枯竭于老死?昼夜勤修诸善者,依何妙理御何乘,能渡深广四瀑流?救世皆当为宣说。

 

相关文章

《华严经》274(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华严经》274(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讲到,善财童子在普贤菩萨的毛孔中,修得终于与普贤菩萨以及所有诸佛无二无...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在前面的两节课当中,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一下三昧之王——伟大的普贤菩萨有着怎样...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讲到,善财童子至心恳切地想要见普贤菩萨……【时,善财童子即见普贤菩萨,...

《华严经》272(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下)

《华严经》272(第七九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尔时,善财童子依弥勒菩萨摩诃萨教,渐次而行,经由一百一十余城已,到普门国苏...

【禅修课】第三期 026 “四句百非”

【禅修课】第三期 026 “四句百非”

 ▼禅修课▲         ∧第三期∨&nbs...

【随缘问答】关于“持戒”

【随缘问答】关于“持戒”

2021年12月03日摘录于醍醐学院微信群醍醐老师随缘问答关于「持戒」的随缘问答有师兄破戒了,我当着其他人提...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