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华严经》法界实相189


诸欲不染故,敬礼无所观。——《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五十九卷

离世间品  第三十八之七 

 

佛子,菩萨摩诃萨示现处胎,有十种事。何等为十?

普贤菩萨继续对普慧菩萨说:佛子,菩萨摩诃萨从兜率陀天降下来,示现「处胎」,有十种事。哪十种呢?

佛子,菩萨摩诃萨为欲成就小心劣解诸众生故,不欲令彼起如是念:‘今此菩萨自然化生,智慧善根不从修得。’是故菩萨示现处胎。是为第一事。

佛子,菩萨摩诃萨为了成就那些心量很小的、对于佛法的见解狭劣的众生,不想让这些众生生起这样错误的概念,认为:「这个菩萨是从天上降下来直接化生的,他的智慧善根是从天上带来的,不是修得的。」菩萨摩诃萨不希望众生这样想,所以示现处于母胎。

菩萨摩诃萨为成熟父母及诸眷属、宿世同行众生善根,示现处胎。何以故?彼皆应以见于处胎成熟所有诸善根故。是为第二事。

菩萨摩诃萨也是为了成熟自己的父母以及诸位眷属、宿世以来同行众生的善根的缘故,示现处于母胎。为什么呢?这一切菩萨的父母、眷属、宿世以来同行的众生,他们从兜率陀天降下来的时候,也会示现处于母胎。菩萨也这样做,周围的父母、眷属、宿世同行的众生都是这样,只要是在人界受生就示现处于母胎,目的是成熟所有诸善根。

菩萨摩诃萨入母胎时,正念正知,无有迷惑;住母胎已,心恒正念,亦无错乱。是为第三事。

菩萨摩诃萨从兜率陀天降下来入到母胎的时候,其实他是一点儿都不迷的,是正念正知的,没有迷惑的;就算是在母胎安住,他的心也是恒处于正念,没有任何的错乱。

菩萨摩诃萨在母胎中常演说法,十方世界诸大菩萨、释、梵、四王皆来集会,悉令获得无量神力、无边智慧,菩萨处胎成就如是辩才、胜用。是为第四事。

菩萨摩诃萨从兜率陀天降下来,就算是在母胎当中的时候,也经常地讲法,十方世界的所有大菩萨、帝释天、大梵天、四大天王都来集会,菩萨摩诃萨在母胎中给大家讲法,可以让大家获得无量的神力、无边的智慧,菩萨摩诃萨处于母胎就能够成就这样的辩才和殊胜妙用。

但是,在我们人界的众生看来,是没有任何响动的,因为不在一个维度。实际上,只要这是一个菩萨摩诃萨,从兜率陀天降入母胎,他在胎中都能够讲说佛法,而且十方的大菩萨、帝释天、大梵天、四大天王都来听法,还能获得利益。


菩萨摩诃萨在母胎中集大众会,以本愿力教化一切诸菩萨众。是为第五事。

普贤菩萨说:菩萨摩诃萨从兜率陀天降下来,在母胎当中就可以集大家一起开法会了,以本愿力(根本的誓愿力)去教化一切的菩萨大众们。因为过去发愿就是时刻教化(众生),就算是入于母胎也去教化众生。

菩萨摩诃萨于人中成佛,应具人间最胜受生,以此示现处于母胎。是为第六事。

菩萨摩诃萨示现在人中成佛,那么他自然应该显得是人间最殊胜的一种受生,所以示现处于母胎。

菩萨摩诃萨在母胎中,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见菩萨,如明镜中见其面像;尔时,大心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皆诣菩萨,恭敬供养。是为第七事。

菩萨摩诃萨在母胎当中的时候,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都能够看到菩萨,像在明镜中见到自己的面像一样;这个时候,有着无量大心的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天龙八部们),都会来参拜菩萨,来恭敬供养菩萨。

菩萨摩诃萨在母胎中,他方世界一切最后生菩萨在母胎者,皆来共会,说大集法门,名广大智慧藏。是为第八事。

普贤菩萨说:从兜率陀天降下的这个菩萨摩诃萨,就算是在母胎当中的时候,其他世界的一切最后生菩萨,就是这次在轮回中最后一次化现的「最后生」的菩萨们(在母胎中的这些菩萨们)也来集会,他们的肉身可能显现在母胎,而实际上这些菩萨们真正的神识都来集会,汇集在从兜率陀天降入母胎的这个菩萨周围,来集会了,这个时候讲说大集法门,名字叫「广大智慧藏」。


这是我们人道的众生,单凭着我们狭小维度的认知所无法了解的事情。肉身可能在母胎,好像还是一个婴孩,而且是未发育完全的婴孩,但实际上神识在忙着开法会呢。



菩萨摩诃萨在母胎时,入离垢藏三昧,以三昧力,于母胎中现大宫殿,种种严饰悉皆妙好,兜率天宫不可为比,而令母身安隐无患。是为第九事。

普贤菩萨说:菩萨摩诃萨在母胎当中的时候,就能够入到「离垢藏三昧」,靠着「三昧力」,在母胎当中现化出大的宫殿,种种的庄严装饰着,非常的妙好,兜率陀天的天宫都没有办法跟这个宫殿相提并论。但是他所入母胎的这个母亲却没有任何感觉,「安隐无患」。实际上菩萨靠着三昧力,在他所处的母胎中已经现化出一个大宫殿,但是母亲却什么感觉没有,这也是非常神奇的。

菩萨摩诃萨住母胎时,以大威力兴供养具,名开大福德离垢藏,普遍十方一切世界,供养一切诸佛如来,彼诸如来咸为演说无边菩萨住处法界藏。是为第十事。

普贤菩萨说:从兜率陀天下来的这个菩萨摩诃萨住在母胎的时候,以大威力兴起种种的供养之具,这些供养之具名字叫开大福德离垢藏」,用这种种的供养之具普遍十方一切世界,去供养一切诸佛如来。

就算是在母胎,菩萨也没闲着,还去十方世界供养一切如来,这一切如来都给这个菩萨讲说「无边菩萨住处法界藏」。这也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示现处胎十种事。若诸菩萨了达此法,则能示现甚微细趣。】

普贤菩萨说:佛子,以上就是从兜率陀天降下的这个菩萨摩诃萨示现处于母胎时候的十种事了。如果菩萨能了达此法,就能够示现「甚微细之趣」。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甚微细趣。何等为十?】

普贤菩萨又说: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甚微细之趣。哪十种呢?

【所谓:在母胎中,示现初发菩提心,乃至灌顶地;在母胎中,示现住兜率天;在母胎中,示现初生;在母胎中,示现童子地;在母胎中,示现处王宫;在母胎中,示现出家;】

分别是:菩萨摩诃萨在母胎中,就可以示现初发菩提心,乃至到达灌顶地(佛地);在母胎中,就可以示现住于兜率陀天(就是肉身在母胎,但是神识依然示现住在兜率陀天);在母胎中,就可以示现初生;在母胎中,就可以示现童子地;在母胎中,就可以示现处于王宫;在母胎中,就可以示现出家;

【在母胎中,示现苦行,往诣道场,成等正觉;在母胎中,示现转法轮;在母胎中,示现般涅槃;在母胎中,示现大微细,谓:一切菩萨行一切如来自在神力无量差别门。】

在母胎中(还没有出胎,就可以示现修苦行,参拜道场,成等正觉;在母胎中,就可以示现转法轮;在母胎中,就可以示现般涅槃;在母胎中,就可以示现大微细,可以示现一切菩萨行一切如来自在神力无量的差别门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在母胎中十种微细趣。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慧微细趣。】

普贤菩萨说:佛子,这就是菩萨摩诃萨在母胎中的十种微细之趣。如果诸位菩萨安住此法,就可以得到如来的无上大智慧微细趣

(菩萨摩诃萨)他只是肉身限制在母胎当中,但是他的神通变化根本就没有受任何的限制。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生。何等为十?】

普贤菩萨说: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哪十种呢?

【所谓:远离愚痴正念正知生;放大光明网普照三千大千世界生;住最后有更不受后身生;不生不起生;知三界如幻生;于十方世界普现身生;】

分别是:远离愚痴正念正知而生;放大光明网普照三千大千世界而生;住于最后有,再也不在轮回中受后身而生;不生不起之生(就如同法界本体一样);知三界如幻而生;于十方世界普遍地现化受生;

【证一切智智身生;放一切佛光明普觉悟一切众生身生;入大智观察三昧身生;】

证一切智智之身而生;放一切佛光明普觉悟一切众生身而生;入大智慧观察三昧身而生;

【佛子,菩萨生时,震动一切佛刹,解脱一切众生,除灭一切恶道,映蔽一切诸魔,无量菩萨皆来集会。】

普贤菩萨说:佛子,菩萨出生的时候,震动了一切佛国,解脱了一切众生,除灭了一切恶道,映蔽了一切诸魔,无量菩萨都来集会了。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生,为调伏众生故,如是示现。】

佛子,这就是菩萨摩诃萨的十种,为了调伏众生的缘故,才作以上种种的示现。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十事故,示现微笑心自誓。何等为十?】

普贤菩萨说: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情况下会示现微笑,他们的心里充满了往昔发的誓愿。哪十种情况会示现微笑呢?

【所谓:菩萨摩诃萨念言:‘一切世间没在欲泥,除我一人无能勉济。’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

首先,菩萨摩诃萨心里就这样想:一切世间都埋没在欲望的淤泥里了,看来除了我,没有谁能够救拔这些众生了这样想的时候,就会发出一种熙怡的微笑

一切世间都埋没在欲望的淤泥里了,还好还好,我还没有在欲望的淤泥里面。因为我没有在欲望的淤泥里面,所以我才能把众生救出来。(大家都陷入沼泽地,在往下陷的时候,如果我也在沼泽地里,我怎么救他们呢?幸好我没有在里面,我可以救他们)。所以这样想的时候,菩萨就很开心,就熙怡微笑。


【复念言:‘一切世间烦恼所盲,唯我今者具足智慧。’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

菩萨还在想:一切世间被烦恼障蔽着,好像盲人一样,幸好我今天具足智慧可以救他们。这样想着的时候,就熙怡微笑。

【又念言:‘我今因此假名身故,当得如来充满三世无上法身。’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

菩萨摩诃萨也想着:我现在化现出这样一个假名之身,我早晚有一天会重新回归我的法身,我会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充满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我会回归我的法身,我本就是如来,我还会再回归如来的无上法身」。这样想的时候,他就熙怡的微笑,心里怀着往昔的誓愿,一直没有忘。

【醍醐】

这就说明,其实菩萨摩诃萨的「真体」也没有入胎之迷,他始终是明明了了的,但是他示现「有」


【菩萨尔时,以无障碍眼,遍观十方所有梵天,乃至一切大自在天,作是念言:‘此等众生,皆自谓为有大智力。’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

菩萨摩诃萨这个时候,以无障碍的眼目,就可以遍观十方所有梵天,甚至一切大自在天,心里就这样想:「这十方的所有梵天,甚至一切大自在天,都自己感觉自己有甚大的智力」。实际上他们的这点智慧根本没有办法让他们出离轮回。这样想的时候,菩萨就熙怡微笑。

【菩萨尔时观诸众生,久种善根,今皆退没;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

菩萨有的时候也观这所有的众生,很久以来就种了善根了,但是善根却退没了这样想着的时候,就熙怡的微笑。毕竟种了善根的,暂时性地退没了,还可以把这些浮尘打扫干净的,所以菩萨就熙怡微笑了。

【菩萨观见世间种子,所种虽少,获果甚多;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

菩萨摩诃萨观见世间的种子,有的时候种一粒种子,却可以收获很多的果实;这样想着的时候,熙怡微笑。


哪怕是播撒一颗佛种,到最后收获的可能就是无量了。所以非常开心。


【菩萨观见一切众生,蒙佛所教,必得利益;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

菩萨们观见一切众生,只要是听受了佛的教化,他必然得到利益;这样想的时候,他就熙怡微笑,非常开心。

【菩萨观见过去世中同行菩萨,染著余事,不得佛法广大功德;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

菩萨们有的时候,观过去世中同行的那些菩萨也来到了人世间了,但是他们忘记了自己的使命了,染著于其他的事情了,没有办法得到佛法的广大功德想起来这一点,就熙怡微笑。


过去我们都发愿一起来度众生的;结果来到了世间,有一些菩萨就被染污了,他无法得到佛法的广大功德,就形同凡夫一样了。这样想的时候,觉得有一种幽默感,就熙怡微笑。


【菩萨观见过去世中同共集会诸天人等,至今犹在凡夫之地,不能舍离,亦不疲厌;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

菩萨们观见过去世中共同集会的很多天人(当时菩萨摩诃萨即将从兜率陀天降下来的时候,很多天人跟着也下来了),但是有很多天人现在变成凡夫了,下来之后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而来,就变成凡夫了,不能舍离凡夫之地,而且还不生疲惫厌倦,爱上了凡夫之事了这样想的时候,觉得有点搞笑,菩萨摩诃萨就熙怡微笑——这些天人跟着我一起下来的,结果自己迷掉了。


【菩萨尔时,为一切如来光明所触,倍加欣慰,熙怡微笑心自誓。是为十。】

菩萨摩诃萨这个时候,被一切如来的光明所照触,倍加欣慰,被一切如来的光明所加持,他也熙怡微笑。

过去世所发的大誓愿之心,从来没有退,他会感觉在一切如来光明所照触下,自己拥有无穷的力量可以改变一切,所以熙怡微笑。

【佛子,菩萨为调伏众生故,如是示现。】

普贤菩萨说:佛子,菩萨摩诃萨为了调伏众生,所以就这样地示现,经常的微笑。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十事故,示行七步。何等为十?】

接下来,普贤菩萨又说:菩萨摩诃萨从兜率陀天降下来出生之后,示现走了七步(示现刚出生就会走路,走七步)。为什么呢?有十种情况(十种原因)。

【所谓:现菩萨力故,示行七步;现施七财故,示行七步;】

首先,为了示现菩萨之力,刚出生我就走七步;也为了示现七种圣财(也叫七种法财)的缘故,示现刚出生就走七步;


七种圣财,也叫七种法财,或者七种德财——成就佛道的七种圣法。在《华严经》前面讲过了,「信、戒、惭、愧、闻、施、慧」这七种圣财。在佛门当中,「七」这个数字非常的重要,反复地出现。


【满地神愿故,示行七步;现超三界相故,示行七步;现菩萨最胜行超过象王、牛王、师子王行故,示行七步;现金刚地相故,示行七步;】

菩萨摩诃萨出生就示现走七步,也为了示现圆满他过去果地的神伟的大愿(有无限的神力,刚出生就会走路);也是为了示现已经超越了三界之相了;也是为了示现菩萨摩诃萨最殊胜,像大象王、牛王、狮子王,他们的后代刚刚下生的时候,或者说大象王、牛王、狮子王,他们自己最初刚刚出生的时候,未必刚出生就会走路。但是菩萨摩诃萨刚出生就会走路,这是非常殊胜之行,就超越了世间的象王、牛王、狮子王;同时也为了显现「金刚地」之相,示现走七步(到处是金刚之地,我在哪里都可以走)。

【现欲与众生勇猛力故,示行七步;现修行七觉宝故,示行七步;】

示现想要给与众生勇猛之力——我是多么的不一样(跟大家都不同),刚出生就会走路;也示现修行的时候,要修「七觉分」(是三十七道品里面的七觉分,也叫七觉支),所以我示现走七步。

七觉分分别是: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轻安觉分、念觉分、定觉分、舍觉分。

因为我要修「七觉分」,所以我走七步,有这个意思。

【现所得法不由他教故,示行七步;】

同时,也示现所得法不由他教,所以走七步;


无师智

世间的众生要想学走路,还要有人教教他。这就示现菩萨摩诃萨带着本有的智慧而来,不需要别人教,生下来就会走路了。所以佛陀是有「无师智」,到最后没有师父可以教他,他自己证悟了。



【现于世间最胜无比故,示行七步。是为十。】

同时,刚出生就会走七步,也示现在世间最殊胜,无可比拟。

【佛子,菩萨为调伏众生故,如是示现。】

普贤菩萨说:佛子,菩萨摩诃萨为了调伏众生,就作这样的示现。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十事故,现处童子地。何等为十?】

同时,菩萨摩诃萨以十种情况(以十种事),现处于童子之地(刚出生,不是大人,是个小孩儿)。为什么呢?

【所谓:为现通达一切世间文字、算计、图书、印玺种种业故,处童子地;】

所谓:为了示现通达一切的世间文字、算计、图书、印玺种种业故,所以处在童子地。刚出生是个小孩儿,在王宫里,父王就会让他学一切世间的这些文字、算计、图书、印玺种种业,目的也是为了未来行菩萨道。

【为现通达一切世间象马、车乘、弧矢、剑戟种种业故,处童子地;】刚出生示现是个小孩儿,也是为了示现他以后会学习一切世间的象马、车乘、弓箭、武器种种业,以后就会完全通达这些,也是为了度化众生。

【为现通达一切世间文笔、谈论、博弈、嬉戏种种事故,处童子地;为现远离身、语、意业诸过失故,处童子地;】

刚出生显现为童子之相,也是为了示现通达一切世间文笔、谈论、博弈、嬉戏种种之事;也是为了示现远离了身、口、意业诸多的过失。

看到一个大人,我们就觉得任何一个大人都是有故事的,他可能都在身、口、意方面都造作过过失,但是看到一个婴孩儿的时候,就会觉得他很纯洁,还没有太多的造作,所以为了示现已经远离了「身、口、意」业的诸多的过失,示现处于童子之地。

【为现入定住涅槃门,周遍十方无量世界故,处童子地;】

也是为了示现入定、入涅槃门,周遍十方无量世界的缘故,处于童子之地。表面上是个小孩,而实际上定功了得,在母胎中就可以有种种的神通变化。

【为现其力超过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释、梵、护世、人非人等故,处童子地;】

也是为了示现他的力量超过一切的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释、梵、护世、人非人等,所以处于童子之地。

【醍醐】

在佛陀刚出生的时候,天龙八部就开始来顶礼了,一看小婴孩都被顶礼,所以大家就更重视他

【为现菩萨色相威光超过一切释、梵、护世故,处童子地;】

也是为了示现菩萨的色相威光超越一切的帝释天、大梵天、护世天的缘故,所以处在童子之地。单单一个小婴孩降生的时候,三界六道都被光明照彻,就可以突显菩萨的色相威光超过一切的帝释天、大梵天和护世天了。

【为令耽著欲乐众生欢喜乐法故,处童子地;】

也是为了令耽著欲望和爱乐的众生,把他们的心转移到正法上来。本来是耽著爱欲之乐的,但是后来喜爱佛法,喜欢修习法,以法乐为乐(法喜充满),所以示现处于童子之地;童子之地(小婴孩)就有无数的可能性,我不爱欲乐,偏爱「法」,这就是给世人做榜样,从孩子的时候就给世人做榜样。

【为尊重正法,勤供养佛,周遍十方一切世界故,处童子地;】

也是为了尊重正法,勤供养佛,周遍十方一切世界的缘故,处于童子之地。

【醍醐】

看一个小孩子的做法,其实很会影响大人的。一个小孩从小就开始爱乐法、喜欢供养佛等等,就可以影响很多很多人

【为现得佛加被蒙法光明故,处童子地。是为十。

为了现得到佛的加蒙法光明的缘故处于童子之地释迦佛刚出生的时候就非常与众不同得到了佛的加持得到了正法光明的这一切都会给世人震撼所以出生的时候,不是示现为大人也是示现为小婴孩的

【佛子,菩萨摩诃萨现童子地已,以十事故现处王宫。何等为十?

菩萨摩诃萨示现是一个小婴孩出生了后来又十种事显现他处于王宫当中为什么呢

【所谓:为令宿世同行众生善根成熟故,现处王宫;

为了令宿世以来的同行众生善根成熟的缘故所以示现处在王宫没有处于平民百姓的家庭为了让宿以来行的众生善根成熟的缘故,示现处在王宫当中。

【为显示菩萨善根力故,现处王宫;

为了显示菩萨善根之力的缘故,示现处在王宫(这是非常尊贵);

【为诸人、天耽著乐具,示现菩萨大威德乐具故,现处王宫;

为了诸人天耽著乐具,示现菩萨大威德乐具,现处王宫。因为人界和天界的众生他们耽著种种的爱乐之具,那么人的王宫有最美好的爱具,所以菩萨刚拥有这一切的大威德具,就可以摄受那些耽著的人。

【顺五浊世众生心故,现处王宫;

也是为了随顺五浊恶世的众生的心现处在王宫因为五浊恶世的众生都比较贪爱权力地位菩萨摩诃萨在王宫当中,比较有说服力你要是平民家的小孩发生什么神迹,有的时候不具有震撼性也不具有太多影响力但是王宫里太子身上发生的一切往往会牵动着众生的心。

【为现菩萨大威德力能于深宫入三昧故,现处王宫;

也是为了现菩萨的大威德力能够在深宫就入三昧所以处在王宫在王宫这样一个欲纵横的地方都能够入三昧就显现菩萨的定功了,示现他的大威德力

【为令宿世同愿众生满其意故,现处王宫;

也是为了令宿世以来发了相同誓愿的众生能够圆满自己大的缘故所以处在王宫了。

【醍醐】

有地位、有权力确实好办事情

【欲令父母、亲戚、眷属满所愿故,现处王宫;

也是为了让父母亲戚眷属圆满自己所愿的缘故所以处在王宫当中也是为了照顾自己所爱的人的一些心愿。

【欲以妓乐出妙法音供养一切诸如来故,现处王宫;

也是为了以最美好的妓乐发出美妙的法音,去供养一切如来的缘故处在王宫基本上最好的乐队都集中在王宫里面了所以可以用最好的音乐去供养如来的缘故处在王宫比较方便。

【欲于宫内住微妙三昧,始从成佛乃至涅槃皆示现故,现处王宫;

也是为了在宫内微妙三昧,始从成佛乃至涅槃皆示现的缘故,示现处在王宫如果不是在王宫的话有些事确实不太方便处在王宫有很多的侍从帮你打理好了生活琐事你就可以经常微妙三甚至可以现从成佛到涅槃。

【为随顺守护诸佛法故,现处王宫。】

也是为了随顺守护诸佛法的缘故,现处在王宫。佛是法王,那么我今生处在王宫当中,世人就会觉得佛法很尊贵(佛法来自王宫很尊贵)。

【是为十。最后身菩萨如是示现处王宫已,然后出家。】

就是以上十种原因(十种情况)。最后身菩萨就这样地示现处在王宫,然后才出家。

【醍醐】

一个太子的出家和一个平民的出家,他的影响力绝对是不一样的,太子拥有一切的一切最美好的物质,他却出家了,对于世人的影响是震撼性的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十事故,示现出家。何等为十?】

接下来,普贤菩萨说:佛子,菩萨摩诃萨为什么示现出家呢?有十种情况(十种原因)。

【所谓:为厌居家故,示现出家;】

首先,因为他厌离了居家生活,所以示现出家;

【为著家众生令舍离故,示现出家;】

也是为了那些贪著家庭的众生,想要让这些众生舍离这种贪著,所以示现出家;

【为随顺信乐圣人道故,示现出家;】

也是为了随顺信乐圣人之道,所以示现出家(因为在古印度修道者多半都出家);

【为宣扬赞叹出家功德故,示现出家;】

也是为了宣扬赞叹出家的功德,所以示现出家。

【醍醐】

我们在家人都没出家,我们要是去讲出家的功德就显得没有说服力,但是如果自己本身出家了,再讲出家有多好,就让众生有信受力

【为显永离二边见故,示现出家;】

也是为了显现自己远离了常见、断见、任何偏邪见解的缘故,所以示现出家;

【为令众生离欲乐、我乐故,示现出家;】

也是为了令众生离开对于欲望的贪乐、离开对于「我」的执著,所以示现出家;

【为先现出三界相故,示现出家;】

也是为了示现出离「三界」之相,所以示现出家(出家代表出离「三界」);

【为现自在不属他故,示现出家;】

也是为了示现自己非常自在,不属于任何事、任何地、任何人,无比的自由自在,所以示现出家;

【为显当得如来十力、无畏法故,示现出家;】

也是为了显现自己当得如来的十种神力、无所畏惧之法,所以示现出家;

【最后菩萨法应尔故,示现出家。】

好像注定的,我(最后生菩萨)就是会出家,我已经出离了「三界」「六道」之家,所以这就是适合我的生活方式。

【是为十。菩萨以此调伏众生。】

就是这十种情况。所以菩萨摩诃萨示现出家来调伏众生。

【佛子,菩萨摩诃萨为十种事故,示行苦行。何等为十?】

菩萨摩诃萨有的时候也示现修苦行。为什么修苦行呢?

【所谓:为成就劣解众生故,示行苦行;】

首先,为了成就那些对于佛法有狭劣见解的众生,所以示现修苦行。我不修苦行,他认为我没在修行,为了成就这些众生的心,让他们满足、满意,我就修苦行。

【为拔邪见众生故,示行苦行;】

或者为了拔除有邪见的众生故,我来示现修苦行。那个有邪见的众生认为修苦行才是修行,所以我就示现修一下苦行。

【醍醐】

佛陀曾经六年苦行,甚至不怎么吃饭

【为不信业报众生令见业报故,示行苦行;】

也是为了那些不信业报的众生,让他们感受到业报,所以我去示现修苦行。告诉他们,你看我修苦行,我为什么这么苦?我过去世造恶了,以身来说法。

【为随顺杂染世界法应尔故,示行苦行;】

有的时候,也是随顺杂染的世界法,然后我就修苦行。这个世界很杂染,任何能够伤害众生的方式我都放下了(我放下了一切伤害众生的行为),我去修苦行,甚至不吃东西,就这样也是随顺这个杂染世界法。

【示能忍劬劳勤修道故,示行苦行;】

也是示现为了修道,我能够忍受一切的辛苦,这是给世人做榜样的。所以有的时候,菩萨从兜率陀天降下来,他会后来出家,修苦行,就是示现为了「无上道」可以忍受一切,给众生做榜样。

【为令众生乐求法故,示行苦行;】

有的时候,也是为了让众生乐求法,所以示现修苦行。

有的众生会觉得修苦行的人非常神圣,他的「法」也非常神圣,我去追随这个修苦行的人。为了让这些众生去求法,所以修苦行。

【为著欲乐、我乐众生故,示行苦行;】

也是为了那些贪著欲乐和贪著小我」的众生,放下对于欲乐的贪著、放下对于小我」的执著,所以示现修苦行。

「你看我能做到放下一切的欲乐、放下一切的我执」这样去带动大家。

【为显菩萨起行殊胜,乃至最后生犹不舍勤精进故,示行苦行;】

有的时候,也是为了显菩萨起行殊胜,乃至最后生犹不舍勤精进,来修苦行。也是为了显现菩萨非常的殊胜,行众生难行之行,甚至这是我在轮回中的最后一次示现了,我不会再来轮回了,但是我依然如此地精进。我已经不会再来轮回了,我其实不修也不来轮回了,但是我依然不舍我的精进,为了示现这个,去修苦行。

【为令众生乐寂静法,增长善根故,示行苦行;】

有的时候,也是为了令众生乐于寂静之法,增长善根的缘故,修苦行。修苦行往往在很僻静的、很苦的地方,为了让众生也爱上寂静,所以去修苦行。

【为诸天、世人诸根未熟,待时成熟故,示行苦行。】

有的时候,也是因为天界、世间的众生根性没有成熟,我先舍他们一段时间,让他们的根性慢慢成熟,所以我远离他们去修苦行。

【是为十。菩萨以此方便调伏一切众生。】

有以上十种情况(十种原因)。所以从兜率陀天降下的菩萨就以种种的方便去调伏一切众生。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菩萨摩诃萨

南无普贤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相关文章

【随缘分享】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

【随缘分享】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修行核心在哪儿呢?回归那个「虚空」「不著」「不住」Tihu Buddh...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6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6

《华严经》要点复习006CELEBRATION---------醍 醐---------?华严境界,真实不虚...

【随缘分享】诸佛都是以“愿”而成就

【随缘分享】诸佛都是以“愿”而成就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Tihu Buddhist Institut...

【佛教故事】未曾闻死亡声响

【佛教故事】未曾闻死亡声响

关注「醍醐禅院」公众号佛教故事|Buddhist stories|未曾闻死亡声响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华严经》274(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华严经》274(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讲到,要是能够听闻普贤菩萨的名字,或者说见到普贤菩萨的身形,这样的众生...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在前面的两节课当中,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一下三昧之王——伟大的普贤菩萨有着怎样...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