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华严经》终极版 > 正文内容

《华严经》109(第三五卷)十地品 第二十六之二(上)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大家好!今天的这节《华严经》,一定一定一定要打坐听!
我们继续入到释迦佛的定境当中,来到他化自在天宫。此时,远道而来的金刚藏菩萨,在无量金刚藏如来的加持下,也在释迦佛的加持下,正在讲说菩萨摩诃萨「十地」当中的第三地——「发光地」的情况。
【佛子,是菩萨住此发光地时,即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住初禅;】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们,菩萨们安住在第三「发光地」的时候,就已经真正地离开了一切的「欲恶」(离开了一切不善的欲),离开了所有的不善之法;他们有「觉」、有「观」,渐渐离开了轮回的欲界,生起无边的喜乐……这个时候,他们开始入到「初禅」。
【灭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住第二禅;】
在「初禅」安住、放松……渐渐地,所有的「觉」和「观」都消失了,内、外如此的清净,「心」如此的清净,无有「觉」、无有「观」,在这样的「定」中,生起越来越多的喜乐……这样就入到了「二禅」。
【离喜住舍,有念正知,身受乐,诸圣所说能舍有念受乐,住第三禅;】
在「二禅」,放松地安住……渐渐地,喜乐消失了,安住在平静当中,这里如果有什么念头,也完全在自己的「觉照」当中,身体感觉无比的喜乐……这里就是所有的圣人所讲说的「念能起却又能舍」,身体在觉受上非常喜乐的第三禅——这是「离喜妙乐地」。
【断乐先除,苦喜忧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住第四禅;】
在三禅安住,「乐」也会渐渐地消失,一切的「苦、喜、忧」都消失了,这里是不苦不乐的状态,也没有什么杂念,非常清净……这里是第四禅——「舍念清净地」。
 
【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种种想,入无边虚空,住虚空无边处;】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超离了一切关于色相的念头,也消除了一切「有能」、「有所」,「有主」、「有客」(有二元对立)的念头。此时,我们什么念头都没有,入到无边的虚空当中,安住在虚空无边处。

我们就是这虚空,无边无际的虚空……

【超一切虚空无边处,入无边识,住识无边处;】
渐渐地,我们又超越了一切的这无边处的虚空,入到了无边际的「识」当中。
「识」就是能认知、能察觉,这种认知和察觉简直是没有边际的……
【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少所有,住无所有处;】
渐渐地,我们又超越了这没有边际的「一切识」(一切认知和察觉),入到了一种好像不存在什么(好像什么都不存在一样),入到了这样的状态中……
好像什么都不存在,这样继续地坐下去……
【超一切无所有处,住非有想非无想处。】
我们又超越了这似乎什么都不存在的无所有处,到达了语言难以形容的「非有想非无想处」……
这里好像有觉知,又好像没有觉知,非常难形容……
【但随顺法故,行而无所乐著。】
金刚藏菩萨说:处在第三「发光地」的大菩萨们,经常修习以上的「四禅八定」,随顺着生命内在的真相而行。
修习「四禅八定」已经成了习惯,他们其实并没有对于禅定的贪乐和执著,这只是他们的习惯,像呼吸一样,只是习惯。

每个人都在呼吸,也谈不上我们贪爱呼吸,或者我们执著呼吸,但是我们一直在呼吸。三地「发光地」的菩萨们总是修禅定,就像呼吸一样,这么平常。但是又一直进行,他们似乎融化在了「四禅八定」当中。

【佛子,此菩萨心随于慈,广大无量不二,无怨无对,无障无恼,遍至一切处,尽法界、虚空界,遍一切世间;】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们,处在第三「发光地」的菩萨们,他们的心随顺着慈悲,广大无量,无有分别。在他们这里没有冤家对头,他们的心没有任何的障碍,没有任何的烦恼,周遍到一切处,尽法界、虚空界,他们的心、他们的慈悲周遍一切世间。
 
【住悲、喜、舍亦复如是。】
他们慈心、悲心、喜心、舍心都是这样的——「广大无量不二,无怨无对,无障无恼,遍至一切处,尽法界、虚空界,遍一切世间」。

其实这里讲的就是「慈心观」。前几天我们在《巴利三藏》中,刚刚给大家介绍过释迦佛亲自讲解的「慈心观」,怎么样观自己的慈心、悲心、喜心、平静心遍至所有世界,遍至法界的到到处处。

「慈、悲、喜、舍」的「舍」,有的地方翻译成「放下」、「不执著」。但是在《巴利三藏》中释迦佛说,「舍」其实是一种平静,当我们把所有的慈心、所有的悲心、所有的以众生的欢喜为自己的欢喜的喜心完全放舍出去,遍至一切处的时候,我们就获得了一种金刚一般的平静。这个「舍」其实指的是平静,放舍了一切之后的那种大平静。

所以,结合着原始佛教经典《巴利三藏》,我们才能够更准确地了解释迦佛最初的法义内容。而在学习《巴利三藏》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够发现汉传佛教的这些经典当中,很多重要的内容都已经继承下来了。同时,确实在个别细节上有一些后人的发挥,这些发挥倒是也不无道理,整个的「根」倒是没有错,这一点很重要,也给我们继续学习「汉传」这些经典的信心。虽然在南传佛教地区,很多人并不认可汉传以及藏传的很多经典,认为都是后人造的,不是佛最初讲的。但实际上这些所谓后人造的经典当中,它最根本的法义并没有变。我们可以理解为:佛教的树根扎在南传地区了,但是根上长的树干,树干又伸出了枝、叶、花、果……这所有的树干以及枝、叶、花、果并没有离树根,真的,并没有离开树根。

就我们目前学的一点点内容来看,《涅槃经》非常非常符合原始佛教思想,而《华严经》也非常符合。所以大家大胆地学吧!

【佛子,此菩萨得无量神通力,能动大地;以一身为多身,多身为一身,或隐或显;】
金刚藏菩萨说:佛子们,处在三地「发光地」的这些大菩萨因为整天修习「四禅八定」,所以证得了无量的神通之力,他们能够震动大地,也能够把自己的一个身形突然就化现为很多个身形,也可以把很多个身形化为一个身形,他们可以隐身或者显身。
【石壁山障,所往无碍,犹如虚空;】
一切的石头墙壁或者高山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障碍,他们可以穿墙透壁,透过高山,这一切的石、墙壁、一切的高山对他们来说就像虚空一样。
 
【于虚空中跏趺而去,同于飞鸟;】
三地「发光地」的菩萨摩诃萨们在虚空中结着跏趺坐,飞来飞去,像飞鸟一样自在。
【入地如水,履水如地;】
他们也可以钻入到地底下,像钻入到水中一样;他们也可以走在水面上,就像走在地面上一样。

这里讲的就是种种神通了。很多不学《华严经》的师兄、谈神通色变的,请一定看一下《华严经》这部分的内容吧!在《菩萨善戒经》当中,释迦佛专门讲「神通」,也讲了很多篇幅,在《华严经》也是,总是这样。此处金刚藏菩萨讲三地「发光地」的菩萨们特质的时候,又再次强调他们的神通。这些神通是修习四禅八定必然拥有的,必然拥有!除非你不修。

而在原始佛教经典当中,我们也发现释迦佛也是整天显神通,一会儿在这儿显身了、一会儿又隐形了,一会儿飞到那儿了、一会儿飞到这儿了……也是这样。

而且释迦佛也经常跟弟子分享自己的定境和感应。在《巴利三藏》中有原文的(我们已经分享过那个段落),比如说:释迦牟尼佛本来在这儿打着坐呢,然后消失了,到舍利弗尊者所在的地方又出现了,互相问讯之后,都坐在打坐垫上,释迦佛就直接对舍利弗讲:舍利弗,刚才有很多证得了「平等心」的天神来见我,他们的数量是十个、二十个、三十个、四十个、五十个、六十个这样多,这么多的天神都站在像锥子尖儿那么小的地方,等等等等;说:舍利弗,说明这些天神修得不错,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等等等等。

这是释迦佛亲自找到弟子讲自己的定境啊,师兄们!这也是我们的理论依据了,是吧?学的经少的人呢,总是诽谤别人……是多么可惜!当释迦佛讲过的所有经典都能够大肆流行的时候,相信就没有人诽谤我们了……

【身出烟焰,如大火聚;复雨于水,犹如大云;】
金刚藏菩萨说:处在三地「发光地」的菩萨们,因为整天修习四禅八定,他们也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冒出烟或者冒出火焰,甚至冒出很多的火焰,像大火堆一样,炽烈燃烧;他们也可以让自己的身体降雨,就好像他们是大云朵一样。
【日月在空,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扪摸摩触;】
太阳、月亮在空中,三地「发光地」的菩萨们就能够伸出手,直接摸摸太阳、摸摸月亮,又不会受伤。
 
【其身自在,乃至梵世。】
他们的身体非常自在,想要去大梵天玩一玩,也非常轻松。
【此菩萨天耳清净过于人耳,悉闻人、天若近若远所有音声,乃至蚊蚋、虻蝇等声亦悉能闻。】
而且处在三地「发光地」的菩萨们,他们的「天耳」非常清净,天耳的能力当然远远超过了人的耳朵了,他们能够听到人界、天界不管近还是远的所有音声……

我们知道,在讲到初地「欢喜地」、二地「离垢地」的时候,都提到这些大菩萨有神通,但是具体有哪些神通呢,讲得不细,从三地「发光地」这里开始讲细了。

金刚藏菩萨说,三地「发光地」的菩萨们,他们用他们的天耳可以听到无论是人道还是天道,无论是近处还是远处的所有音声——不管你在哪里,讲什么话,三地「发光地」菩萨只要想听,都听得到。

所以前几天一个师兄去寺庙里拜观世音菩萨,跟观世音菩萨说了很多悄悄话,也许了愿,过来问我们,说:观世音菩萨能听到我讲的话吧?我们很确定地告诉这个师兄:当然能了!

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他示现为「等觉」果位的菩萨,都在「十地」之上了,你说他能不能?这三地「发光地」就能听到不管远近的所有音声了。

当然我们起个恶念、骂句脏话、挑拨离间、背后诽谤……这一切,三地「发光地」的菩萨们想听也能听到;而且不仅仅听到人道,天界的所有音声,不管远近,都能听到……这才是真正的「顺风耳」。

而且不仅仅能够听到人道、天道的声音,畜生道——小昆虫,蚊子、牛虻、苍蝇……这些声音,也全都能听到,只要他们想听。

【此菩萨以他心智,如实而知他众生心。】
刚才讲的是「天耳通」,又讲「他心通」。说,三地「发光地」的菩萨们,他们能够如实地了知其他众生的心。
【所谓:有贪心,如实知有贪心;离贪心,如实知离贪心;】
这个众生心里有没有「贪」呢?他们非常了知;这个众生心里是不是离开了「贪」呢?他们如实地了知。
 
【有瞋心、离瞋心,】
这个众生心里有没有「嗔」?他们如实地了知;这个众生的嗔心是不是已经了去?他们非常了知。
【有痴心、离痴心,】
这个众生是不是比较愚痴?他们非常了知;这个众生的愚痴已经开始消失、智慧开始增长,他们非常了知。
【有烦恼心、无烦恼心,】
这个众生是不是内在有烦恼?他们非常了知;这个众生是不是没有烦恼?他们非常了知。
【小心、广心,大心、无量心,】
这个众生的心量是小,还是广大?他们非常了知;这个众生是不是有着无量广大的心呢?三地「发光地」的菩萨非常了知。
【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定心、非定心,解脱心、非解脱心,有上心、无上心,杂染心、非杂染心,广心、非广心,皆如实知。】
而且,众生内心是简略还是复杂,内心是散漫还是不散漫;内心是定,还是不定;内心已经解脱,还是没有解脱;内心是殊上的,还是不殊上;内心是杂染的,还是不杂染;内心是广大,还是不广大。一切一切……三地「发光地」的菩萨们完全了知。
【菩萨如是以他心智知众生心。】
金刚藏菩萨说:三地「发光地」的菩萨们,就这样靠着「他心通」,了知所有众生心。
因为「了知」就算作是一种智慧,所以说「他心通」也叫「他心智」。
【此菩萨念知无量宿命差别,所谓:‘念知一生,念知二生、三生、四生,乃至十生、二十、三十,乃至百生、无量百生、无量千生、无量百千生,】
而且金刚藏菩萨说:三地「发光地」的菩萨们,「宿命通」也很厉害,能够了知无量的宿命差别。比如说:他们能够了知一生(一世)、能够了知两世、三世、四世,乃至十世、二十世、三十世、百世、无量百世、无量千世、无量百千世的一切情况……

刚好前几天分享的《巴利三藏》中,释迦佛讲:修习「四禅八定」就会证得「宿命通」、「天眼通」等等神通。当然修到极处,最根本的能够让人解脱的神通是「漏尽通」,释迦佛也讲过了。所以我们现在对照着释迦佛讲的这个「添加剂」——最少的《巴利三藏》,来学习《华严经》,经常会很契合!这也意味着《华严经》也是值得我们依止的。

 
【成劫、坏劫、成坏劫、无量成坏劫,我曾在某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如是饮食,如是寿命,如是久住,如是苦乐。】
金刚藏菩萨说,三地「发光地」的菩萨们,他们的「宿命通」也能够了知:「成劫、坏劫、成坏劫、无量成坏劫」,这期间我是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姓什么,我的种族是什么,我吃的是什么,喝的是什么,寿命有多长,当时是不是住世挺长时间,是苦还是乐……这些都知道。
【我于彼死,生于某处,从某处死,生于此处,如是形状,如是相貌,如是言音。’如是过去无量差别,皆能忆念。】
他们的「宿命通」也使得他们了知:他是在哪里死的,生在哪里了,从哪里又死了,又生在哪里了,当时的形状、样貌、语言、音声……都知道。

前几天在网上还看到,说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一个好像是布依族四五十岁的女人,很确定地讲:我上一世是汉族人,她了解汉族的很多文化,很多智慧。

而三地「发光地」的菩萨们对于自己的每一世都非常地了知,了知得非常详细,甚至当时用的什么语言音声,也非常了知。过去世的无量差别都能回忆起来,与其说是回忆起来,不如说是看到了(在禅定中明确地看到了当时的情景,就像看电影一样)。
【此菩萨天眼清净过于人眼,见诸众生生时、死时、好色、恶色,善趣、恶趣,随业而去。】
金刚藏菩萨说:处在三地「发光地」的菩萨们,他们的天眼非常清净,远远超过了人眼(其实讲的是「天眼通」)。他们能够见到所有众生生的时候,死的时候,长的好还是坏,是去了善道还是恶道,随着什么业而去的。

如果说「宿命通」是了知自己过去世的话,「天眼通」就是能够看到一切众生过去世的种种情况。

【若彼众生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诽谤贤圣;具足邪见及邪见业因缘,身坏命终,必堕恶趣,生地狱中。】
金刚藏菩萨说:三地「发光地」的菩萨们不需要去推理和推论,也不需要根据佛的经文去对照,他们用他们的「天眼通」就能够看到这些众生:如果造作了「身、口、意」方面的恶行,或者诽谤了贤人、圣人,具足邪见,以及因为邪见的业因缘在身坏命终之后是怎样堕到恶道的,是怎样生在地狱当中的,他们亲眼看见了。
 
【若彼众生成就身善行,成就语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谤贤圣,具足正见;正见业因缘,身坏命终,必生善趣诸天之中。】
他们用他们的天眼也亲眼看到了:这所有众生如果在「身、口、意」三个方面造作了善行,不诽谤贤人、圣人,具足正见,因为正见的业因缘在身坏命终之后是怎样生到善道,或者说生到天界的,他们全用天眼看到了。
【菩萨天眼皆如实知。】
金刚藏菩萨说:三地「发光地」的菩萨们,他们的天眼就真的能够如实了知这一切。

如果你不修禅定、没有天眼,请不要诽谤这些有天眼的菩萨们。

【此菩萨于诸禅三昧、三摩钵底能入能出,然不随其力受生,但随能满菩提分处,以意愿力而生其中。】
金刚藏菩萨说:三地「发光地」的菩萨们,对于诸种禅定三昧、三摩钵底能入能出(想入定、想出定,都很容易、很轻松);但是他们的使命如果没有完成的话,不会一时性起就入到定中去投生了,不会的——「但随能满菩提分处,以意愿力而生其中」。

他们修禅定其实也是为了「觉悟」的(「觉悟」是根本目的),修禅定就是把自己该有的功能开发出来,与佛靠拢而已,所以并不会沉迷在某个定境中直接受生了事。

有的时候,我们在禅定中见到一些极其美好的世界,真的让我们陶醉,会有那么一念:啊,我就在这永远地住下去吧!舍离人道,就永远在那个世界住下去吧。有时候会有这样的一念或者想法。

但是三地「发光地」的菩萨们,他们就不会真的去住到自己定境当中受生,他们还会回来。该怎么修就怎么修,还是要修菩提分(「菩提分」就是「七觉支」——择法、精进、喜、轻安、念、定、舍)。

「以意愿力而生其中」,其实他们有能力化生在定境中。有时在禅定中见到一些世界非常好,直接就走了(就去了)。他们有这个能力,不是没有,但是他们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所以暂时还不去,就是感受一下、经历一下,很快就放下了……

 

好,今天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吧。

「四禅八定」很重要!这几年来,我们一直比较重视「禅定」,大家修得也越来越好了,能够证得二禅、三禅、四禅的师兄也越来越多了,相信以后会更多……

生命终会展现出它前所未有的奇妙,《华严经》就是来告诉我们生命可以有多奇妙……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

感谢《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经》108(第三五卷)十地品 第二十六之二(下) 2020-09-13
                               
                           
                                ◎ 回向时为什么不建议提到「冤亲债主」?如何回向比较好? 2020-09-13
                               
                           
                                ◎ 修行人『昼日不得____。夜卧不得____。』 2020-09-12
                               
                           
                                ◎ 开悟了就不执着了?|随缘问答 2020-09-11
                               
                           
                                ◎ 为什么修行人最好不要喝酒?佛说喝酒的人易有这6种变化 2020-09-10
                               
                           
                                ◎ 用哪个角度看世界才能更好的生活?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角度? 2020-09-07
                               
                           
                                ◎ 如何冲破命运的枷锁把命改?这个视频认真听认真悟。。。 2020-09-06
                               

设置星标 添加到桌面

能更方便更快捷的找到我们





阅读原文, 查看华严目录
 点赞认同, 点在看法布施
 

相关文章

001.华严经 001(第〇一卷)世主妙严品 第一之一.

001.华严经 001(第〇一卷)世主妙严品 第一之一.

第001课大家好!我们学院已经讲过了两遍《华严经》,这一次是第三遍讲。如果说第一次是学习、了解《华严经》,第二次是深入解析《华严经》,那么这第三次的讲解就是追踪《华严经》的来源,无论是略本、中本、还是全本,我们来追踪一下《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来源——毗卢遮那如来性海。我们所用的经文依然是实叉难陀尊者所翻译的八十卷的《华严...

《华严经》006(第〇二卷)〔终极版〕

《华严经》006(第〇二卷)〔终极版〕

大家好,今天的这节课包括五个部分,每一部分的结构依然是类似的。首先讲,某某贵宾证得了什么样的解脱门,之后就是贵宾代表的发言(讲说偈颂)。我们今天重点看一下五个偈颂。【复次,知足天王,得一切佛出兴世圆满教轮解脱门;喜乐海髻天王,得尽虚空界清净光明身解脱门;最胜功德幢天王,得消灭世间苦净愿海解脱门;寂静光天王,得普现身说法...

《华严经》 019(第〇七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 019(第〇七卷)下〔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七世界成就品 第四【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应知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尘数...

《华严经》 021(第〇八卷)〔终极版〕

《华严经》 021(第〇八卷)〔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八华藏世界品 第五之一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讲了毗卢遮那佛那极美极美的华藏庄严世界...

《华严经》 037(第一三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 037(第一三卷)上〔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聆听高人与高人之间的对话。【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勤首菩萨言:佛...

《华严经》044(第一五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044(第一五卷)下〔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上节课我们讲到:海中的大龙王兴云,云中有闪电,闪电之后又打雷。这种种的云彩、闪电...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