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华严经》终极版 > 正文内容

《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 第53课(上)

音频首发平台:蜻蜓FM
搜索关键字:醍醐学院


在前面,法慧菩萨用了很多个比喻来形容:菩萨初发菩提心的功德以及善根的不可称量、难以思议!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世界所有众生种种烦恼;念念如是,尽阿僧祇劫,此诸烦恼种种差别,无有能得知其边际。有第二人,于一念顷,能知前人阿僧祇劫所知众生烦恼差别,如是复尽阿僧祇劫。次第广说,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佛子,此十方众生烦恼差别,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根边际,不可得知。何以故?佛子,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世界众生烦恼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尽知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烦恼差别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到了这节课,首先,依然是又打了个比方,说:就算是十方世界,所有众生的烦恼差别都能算清楚,菩萨初发菩提心的善根边际却不可得知。还是在反衬——菩萨初发菩提心的功德以及善根是无量无边、难以计算的。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法慧菩萨解释说:伟大的佛子——忉利天王,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菩萨,他们发菩提心的目的,都是为了了知相应世界所有的众生烦恼,了知这些众生的烦恼。就好像医生给病人治病之前,先诊断:看看都得了哪些病,一共有多少病,都是什么病……
 
法慧菩萨说:菩萨们发菩提心的目的,就是为了完全了知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的烦恼差别。不同类型的众生,有不同类型的烦恼,每一个世界里都包含着无量的众生。
 
又讲:菩萨想要了知一切世界的所有众生的烦恼差别,也就是说「众生不度尽——我就不成佛」,类似这样的意思。就像医生发一个愿,说:我要不把病人所有的病都搞清楚,我就誓不罢休,就类似这样子。
 
【所谓:欲尽知轻烦恼、重烦恼、眠烦恼、起烦恼,一一众生无量烦恼种种差别、种种觉观,净治一切诸杂染故;】
 
菩萨们都想要了知众生烦恼的哪些差别呢?法慧菩萨说:包括轻烦恼、重烦恼、眠烦恼、起烦恼。比较轻的烦恼、比较严重的烦恼,或者是随着业习带来的烦恼,或者现在又生起的新烦恼。
 
每一种众生,可能都有无量的烦恼,有各种各样的差别。而且在觉观这些烦恼的过程中,众生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觉观到了自己的烦恼,有的只能觉观到比较重的烦恼(轻烦恼呢——意识不到)。
 
菩萨们想要帮助众生,净治一切诸杂染(消除本有佛性中不存在的一切杂染)。所有众生原本都是佛,只是比佛多了一些杂质,菩萨们想要帮助众生去除这些杂质、这些染污。
 


【欲尽知依无明烦恼、爱相应烦恼,断一切诸有趣烦恼结故;】
 
法慧菩萨说:菩萨们发菩提心,也是为了完全了知,众生是怎样依着无明的烦恼和与爱欲相应的烦恼而开始痛苦生涯的。
 
什么是无明?「无明」,其实就是意识不到「我们本来是佛」的本质,不了解「佛性」,不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
 
与爱欲相应的烦恼:只要有了爱欲,你就有了贪著、有占有欲、患得患失、还会嫉妒……等等等等。菩萨们想要帮助众生断掉一切三界诸有六道轮回当中的烦恼结。
 
【欲尽知贪分烦恼、瞋分烦恼、痴分烦恼、等分烦恼,断一切烦恼根本故;】
 
菩萨们发菩提心,也是为了完全了知众生跟贪欲有关的烦恼、跟瞋怒有关的烦恼、跟愚痴有关的烦恼,或者贪、瞋、痴都占点儿所导致的烦恼。
 
菩萨们想要帮助众生断掉一切烦恼的根本(必须断这个根本),因为如果不断烦恼的根本,就好像割韭菜,只割地上的一部分,很快又长出来了,那个根还在的。
 


那烦恼的根本是什么呢?可能有的师兄回答说:执著。其实可以这样讲,烦恼的根本是「执著」。你要是对什么都不太执著,还真的不容易有烦恼。
 
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修对了,我们的烦恼肯定是越来越少的,我们的欢喜是越来越多的。是否修对了,直接看烦恼是否在减少就可以。
 
当我们的烦恼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什么叫身心的寂静(是一种很寂静的感觉);在这种身心的寂静当中,甚至都忘了有「身心」的存在。
 
如果说身体某个地方有病苦,我们肯定感受不到寂静,因为是不舒服的、是有烦恼的;如果内心有痛苦、有纠结、有怨恨,那么我们也感觉会有「心」的存在、会有种种情绪。
 
当我们真的没烦恼了身心寂静了就会让自己忘了「身心」的存在。就好像有的人开车行驶在路上,就这样开着……慢慢地……车我两忘,好像是很空荡荡的感觉……如果不是路况出现问题或者车子出现问题,一直就是「车我两忘」的那种状态。
 
【欲悉知我烦恼、我所烦恼、我慢烦恼,觉悟一切烦恼尽无余故;】
 
法慧菩萨说:菩萨们发起菩提心,也是为了了知众生的我烦恼、我所烦恼、我慢烦恼。关于「我」(执著「我」)的那些烦恼,或者执著我所拥有的东西的那些烦恼,或者因为自我的憍慢而生的烦恼,这一切烦恼,菩萨们都想了知,而且想要帮助众生从一切烦恼(不管是什么烦恼)当中觉悟
 
如果把烦恼形容为沼泽地的话,菩萨们希望不管什么样的沼泽地都不会让众生沦陷。
 



【欲悉知从颠倒分别生根本烦恼、随烦恼,因身见生六十二见,调伏一切烦恼故;】
 
法慧菩萨说:菩萨们发菩提心的目的,也是为了了知众生从「颠倒分别」而生的根本烦恼、以及「随烦恼」,或者因为执著肉身是自己而产生的无量种邪见。
 
从「颠倒分别」而生的根本烦恼,这个「颠倒分别」,就是没有认清实相——颠倒了(倒过来了);把「真」和「妄」弄颠倒了,以「妄」为「真」、以「假」为「真」、以「真」为「假」,甚至完全想不到「什么是真正的真」,就产生了根本烦恼,这种根本烦恼其实是「无明烦恼」。
 
「随烦恼」,就是随着业力带来的烦恼。比如说,上辈子是个蝎子,他今生嗔心就很重、不由自主地爱发火,管也管不住;或者说连着很多生都是在畜生道的,做一些低级的动物,今生很幸运——投生为人了,但是智慧跟不上,听法的时候总是听不懂,别人一听就懂,他又很费劲,很焦虑、焦燥,也烦恼;
 
还有的众生,比如说过去世就跟这个人是夫妻关系或者情侣关系,今生见到了还是喜欢(不由自主),但那个人呢,还不一定属于自己,这也是烦恼的根源了,这就是「随烦恼」,就是随着业力带来的烦恼。
 
有的人执著肉身是自己,抱持种种邪见。这些「邪见」其实也是烦恼,因为「邪见」并不能真的解决问题。「邪见」就好像开错了的药方、写错了的病例,它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只会带来更多、更严重的问题,甚至让原来的病情恶化。
 
所以菩萨们想要帮助众生调伏一切的烦恼,就发了菩提心了,根本上还是慈悲哀愍众生,不想让众生受苦,所以才发了菩提心。
 


【欲悉知盖烦恼、障烦恼,发大悲救护心,断一切烦恼网,令一切智性清净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法慧菩萨说:菩萨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佛)之心,也是为了了知众生的盖烦恼、障烦恼。
 
这个「盖」,是指「五盖」。「五盖」就是五种覆盖我们的心识,使我们不能够了解本心、不能够了解佛性的烦恼。这「五盖」分别是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还有怀疑
 
贪欲心过重的众生,这个贪欲就是「五欲」(包括财、色、名、食、睡)各个方面的,「五欲」有的时候也被理解为色、声、香、味、触,有的人太贪这些,放不下,肯定影响他证道。
 
「嗔恚盖」,有的人嗔恚心太强了,这个欲念难以压住,别人说他一句话,听着不爽,就火烧功德林了,甚至在策划怎么样让对方又难过又痛苦,他才开心。嗔心过重的众生都是跟业力有关。
 
「昏沉睡眠盖」,正常来讲,如果你睡六七个小时,也没人讲你怎样不好,但怕就怕「打坐」的时候犯困怎么样防止打坐犯困?我们过去其实也支了很多招,但是每一个师兄的具体情况也不太一样。
 
宣化上人讲,你少吃点东西,就没那么容易犯困了(你不吃东西,就不用睡觉了,这是宣化上人讲的)。但也有一部分师兄,她本身身体就很弱了,甚至贫血,让她再少吃一点,健康就受影响了。
 
防止困的方法:首先,身体上不能过于劳累,要保证基本的睡眠时间。如果是设计师,白天一直盯着电脑、又看手机,眼睛极度地疲惫,你让他睡四个小时,他肯定困了,所以要因人而异;
 
还有,我们少吃一些食物,确实能够防困;有的时候,适度做一些运动也能防困;或者你一个人打坐容易困,你找另一个师兄,再找几个师兄一起共修,那就不困了,这样的情况也是蛮多见的;
 
如果早起打坐容易困,我们过去给大家推荐过,可以用刮痧板给自己的手心、脚心都仔细刮一刮,甚至给手指、脚趾都刮一下,能迅速地清醒,效果还是不错的;
 
佛陀当年还介绍过,在很困的时候按摩耳朵、用冷水洗脸、或者直接就起来——去来回地走路、经行……等等方法。到最后的最后(就是实在还是困,必须要睡,什么方法用尽了——都不行),那就观想着光明(观想着你在佛的光明中)……右侧卧,这样睡。
 


五盖当中还有个「掉举恶作盖」,就是心静不下来,思虑过重。佛陀给思虑过重的众生的对治方法是「观呼吸」。如果你平常杂念不是特别多,可能念佛也还好。有的人说:念佛对他效果也不好,那就「观呼吸」,试一下;注意力一直在「呼吸」那儿,不想别的,这样就容易静下来。
 
还有一些众生受困于「疑盖」,知道佛法好,但是又总怀疑,在这种怀疑中又信着,很痛苦、很纠结,其实这也是业障。一定要配合拜佛,多拜佛,每天一零八拜。同时,再多读经多听经,学久了,深入进去……一旦悟入进去,甚至证入进去……这个怀疑就会消失不见了。
 
修行的过程中,我们有的时候,还会遇到种种的障碍,除了业障之外,身边可能也有一些逆境(当然这些逆境,也可以理解为「业障」的显现),这些也会带来烦恼
 
菩萨们知道,众生是真不容易——到处是烦恼,所以发了大悲,想要救护众生,想要帮助众生断掉一切的烦恼网,帮助大家证得一切智性的清净,所以就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
 
其实前面提到的「五盖」也好,「业障」也好,这一切——我们可以理解为「魔业」。魔鬼的「魔」,在最初的最初,古代经文中写为磨砺的「磨」、磨难的「磨」,不磨不成佛。这一切的逆境都是来磨砺我们的,那是「磨业」。
 
那怎么战胜魔业呢?在《信力入印法门经》中,佛陀说:「信力」能够帮助我们越过一切的魔业。你对于佛法有着至诚的信心,你对于成佛有着坚定不移的决心,那就够了,一切的障碍都不算什么。
 
比如说,打坐犯困,你可以采用各种方法都试一下,看看哪个对治效果最好。只要你想成功,那就一定能找到方法;你要是不想成功或者不太想成功,那时时刻刻看到顺境也成了逆境了。
 
发了菩提心,想要帮助众生断烦恼,就像医生发了大誓愿——想要给一切病人都治好病。但治疗的过程中,总有不理解医生的病人,短期内没治好,或者留下了后遗症,或者出现了什么问题,病人就怪医生了,甚至会责骂医生,甚至会体力上攻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知道,医护人员也不好当,经常有一些医闹的事件。其实也许医生也尽力了,但病人在恶劣的情绪中,他不理解;或者病人的家属甚至还有用凶器去伤害医生的情况。
 


佛陀说:在教化一切众生的时候,好心好意帮众生断烦恼的过程中,菩萨们也可能会遇到:有的众生我们、侮辱我们、嗔恨我们、伤害我们……你要做好心理准备;菩萨不是那么容易当的,你就算好心好意地去利益他,他未必感恩于你的,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你要能忍这一切,你才是真菩萨。
 
想当个好菩萨,想让众生欢喜我们,那我们还要少一点憍慢,多一点真诚佛陀总是强调:我们不要憍慢,尤其是菩萨,一有憍慢,你就不可爱了,大家就不喜欢你了。
 
所以,就算你内在有憍慢,最好也藏着点儿。要想掩饰你的憍慢或者消除你的憍慢,最好就是教化一切众生,身体力行地去做;该随顺众生的时候,随顺众生,该用四摄法的时候,用四摄法,甚至把众生都看作是自己的师父一样,自己才是弟子。学众生的优点,去赞美他们、去协助他们,这样去做。
 
就好像法界内,任何事情想做到极致都没有止境一样;菩萨的自律、自我苛责,其实也是没有止境的。就算我们已经如履薄冰似的、很小心翼翼地对待众生了,也无法确保每一个众生都喜欢我们,但我们尽力了、仁至义尽了,就可以了;面对佛菩萨没有惭愧就可以了。
 
菩萨的自律、自省、自我苛责,也是释迦佛在所有经中几乎都会强调的。在《信力入印法门经》当中,佛陀说,菩萨生这样的心:我已经养成习惯了,喜欢观察自己的过失;我不盯着别人过失看,我总喜欢观察自己的过失;只要发现有过失,我就去改正,同时影响周围的众生也是少盯着别人的过失,多看自己的过失。
 
就这样,总是盯着自己的过失看,总是去努力地找自己还有哪里做得不好、做得不足,修着修着……我们的心就真的寂静下来,这是佛的经验之谈。向内找、向内苛责……可以让我们的心寂静下来。
 
反之,如果我们总是向外找,盯别人的过失看,我们的心就愈发地烦躁,甚至讨厌众生,不想度众生,甚至着急:赶紧走吧!厌离娑婆,是吧?
 



释迦佛说,真正的菩萨还要生这样的心:「我已得住能护他心故,生安隐心;为令他住能护他心故,起安慰心。有言能护他心者,谓见他过不生嗔恨故」。
 
讲的这一切,都是圣人的圣行,说真菩萨是这样的:想要爱护其他所有众生,想把最好的都给其他人,这样心就慢慢地安隐舒适了。
 
总是想着利益别人、不想回报,也不想着「别人得怎么对我好」;天天想的就是「我怎么对别人好」,这样很快乐。因为自己得到了这种安稳、舒适、快乐了,也希望众生都得到,所以要告诉众生:我们都要多多地去利益别人,少想着「让别人利益自己」;要爱护他人守护他人,甚至见到谁犯过失了,我们也不要生瞋恨
 
其实看到周围有谁犯过失了,很多师兄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第一,先问自己,那个人是佛弟子吗?回答:不是。那算了,不跟他计较,所以不生瞋恨;如果看到一个佛弟子,犯了过失了,就问:他是几地菩萨?哦,算了,还没有登地,那更应该原谅,所以不生瞋恨。
 
以后我们也是,所有师兄们:看到谁犯过失了,先问问自己,他是佛弟子吗?如果不是,不跟他计较,不生瞋恨;如果是佛弟子,他是几地菩萨?还没到,那更不生瞋恨。就这样习惯了,那瞋恨就消失不见了。没有瞋恨,只有体谅、只有包容、只有耐心。就好像父母安安静静地等着孩子长大,等着孩子成熟。
 
释迦佛在《信力入印法门经》中说:真正的菩萨会生出这样的心,「我已得住无生法忍故,生安隐心;为令他住无生法忍故,起安慰心。有言无生法忍者,谓证寂灭故」。
 
我自己已经契入到不生不灭的诸法实相了,在这里——心灵安隐而舒适。我也希望其他众生,也能够契入到这样安隐舒适的状态中;希望其他众生,也能够入到「无生法忍」。这样就想安慰众生的心,帮助他们。
 
什么是「无生法忍」?释迦佛说:你真正得证了「寂灭」了;你的心真的寂静下来,没有多余的贪求、没有太多的杂念,很安然地、安定地、舒适地活在当下;有一种整个法界都很寂静,甚至寂灭的感觉,这是「无生法忍」。
 



释迦佛说:真正的菩萨还会生出这样的心,「我已得住受念智故,生安隐心;为令他住受念智故,起安慰心。有言受念智者,谓息一切受故」。
 
菩萨们在「受、想、行、识」的「受」这里,得到了安隐、舒适了。安隐、舒适意味着无所受、不著受(不著任何受,无论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不著它),这才是在「受」方面得到了安隐、舒适。这种感觉很美好,所以想要让众生也能够安住在「受念智」。
 
「受念智」其实就是在「受」这里,你这个「念」定了,拥智慧了;「受念智」就意味着我们停息一切「觉受」,没有对于「觉受」的感知和贪著,或者弃舍。
 
我们在身心最舒服的状态中,就感受不到身心有什么觉受了(大家能理解);最舒服最舒服的状态,你感觉不到有什么觉受的(没有苦受、没有乐受、没有不苦不乐受,好像什么都没有);就融化在真如里,真如就融化在我们里,就是这样的……
 
真正的菩萨在「心」方面,总是觉得「心」像幻影一样,起的念头也像幻影一样(不太真,也不太假,难以形容),反正就是像过去那么粘著了。
 
过去我们粘著外境,粘著五欲六尘,也粘著自己的念头,修着修着……什么都像幻影、像幻觉,什么都不粘著。这个时候,心就舒适了、就淡然了、淡定了,有一种内在的怡悦,就这样,柔柔地、很柔和地扩散着……菩萨们享受到这样的舒适了,所以也想让众生都享受到,所以就会发菩提心。
 


释迦佛说,真正的菩萨还会生起这样的心:「我已得住定根故,生安隐心。为令他住定根故,起安慰心。有言定根者,谓得心解脱故」。菩萨们内心真的定下来了,很舒适。然后想帮助众生内心都定下来;想要安慰众生,协助众生。
 
真正的「定」,大家注意!不是死压念头,刻意不著相,不是的。真正的「定」是心的解脱(是心灵的解脱),彻底地解脱了;没有什么束缚我们,没有什么捆绑我们,好像卸下了所有的担子。无比的轻松,但是又不虚浮;沉稳,又不沉重;安静,又不枯燥;好像时时有松松的、柔柔的风吹着一样,心是解脱的,这是真的「定」。
 
如果你没有证得「心」的解脱,你只是盲目地用意识心控制自己,你还是你意识心的傀儡,那你没有真的「得定」,你没有获得「定根」
 
当你真的获得了「定根」,真的定下来——那是很舒适的,那是心灵解脱而自然显现的;你不需要刻意做任何事情,本然就是这么舒服,那是「心的解脱」,「心的解脱」才意味着真正的「定」——这个很关键啊!
 
前面讲了「定」,接下来又讲「三昧」。「定」和「三昧」,有的时候是一回事,有的时候又不是一回事。谈到「三昧」的时候,有的时候也被翻译成「三摩地」,「三昧」或者「三摩地」侧重于指一个人修「禅定」。
 
那真正的「入三昧」,佛陀说:代表你远离了一切「觉观」——这是真正「入三昧」了。所以,如果我们在听经的时候,听着听着……入「三昧」了,那一定是「听」和「所听」消失了。「能听」、「所听」消失了(空掉了),你就入了「三昧」。如果你还感觉自己在听着呢,内容还听得到呢,那还没有入「三昧」呢。
 
念佛也一样,你念佛还感觉有个「我」在念佛,或者「我」看到什么了,「觉观」到什么了,那还没有入「三昧」。真正的「入三昧」就是「能所双亡」;「能觉所觉」、「能观所观」都没有了,那是入「三昧」了。所以,真正的「三昧」,代表远离一切的「觉观」。
 
所以,「般舟三昧」——我们再一次强调:虽然由念佛而起,念着念着……诸佛现前,那依然是「色阴区宇」。还要继续念下去,一直念到佛的「法身」,你跟「法身」融为一体……远离了一切「觉观」,那才是真正究竟的「般舟三昧」。
 
不然只叫「般舟」,不叫「三昧」,那叫「般舟色阴区宇」。你说:我持续多少天……念佛念得……佛都来了,围绕着我……那叫「般舟色阴区宇」。一直念到这儿——来了的佛,又没了;没有「能觉所觉、能观所观、能见所见、能闻所闻……」,彻底地断离一切意识心——融于真如本身,那才是真正的「般舟三昧」!
 
好,今天我们先讲到这里。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感谢《大方广佛华严经》!


往期回顾



相关文章

《华严经》 011(第〇五卷)〔终极版〕

《华严经》 011(第〇五卷)〔终极版〕

大家好!这个时候,镜头又切回到刚刚成道的「释迦牟尼佛」这里。【尔时,如来师子之座,众宝、妙华、轮台、基陛,及...

《华严经》 015(第〇六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 015(第〇六卷)上〔终极版〕

上节课我们讲到,从释迦牟尼佛眉间白毫这里,喷涌出了无量无数的菩萨摩诃萨。这些菩萨们,他们当中的代表,一一地讲...

《华严经》 019(第〇七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 019(第〇七卷)上〔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七世界成就品 第四【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应知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微...

《华严经》 020(第〇八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 020(第〇八卷)下〔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八华藏世界品 第五之一大家好!上节课讲到,伟大的「毗卢遮那佛」,祂的「华藏庄严...

《华严经》 035(第一三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 035(第一三卷)下〔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尔时,光明过百万世界,遍照东方一亿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华严经》 040(第一四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 040(第一四卷)上〔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贤首品 第十二之一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华严经》,已经到了「贤首品」第十二之一...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