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华严经》终极版 > 正文内容

《华严经》第52课︱初发心功德品 第十七(上)


音频首发平台:蜻蜓FM

搜索关键字:醍醐学院





初发心功德品  第十七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七卷,「初发心功德品」第十七。——依然是跳跃的章节。

 

【尔时,天帝释白法慧菩萨言:佛子,菩萨初发菩提之心,所得功德,其量几何?】

 

此时,在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佛依然没有动,但是在禅定中他有一个分身(也可以讲叫意生身,或者应化身)升上了忉利天王的宫殿。


从十方世界来了无量的菩萨们,此时忉利天王就问远道而来的法慧菩萨:佛子啊,菩萨初发菩提之心的功德大概是怎样的呢?

 

【法慧菩萨言:此义甚深,难说、难知、难分别、难信解、难证、难行、难通达、难思惟、难度量、难趣入。虽然,我当承佛威神之力而为汝说。】

 

法慧菩萨说:伟大的天王啊,菩萨初发菩提心的功德,这相关的法义甚深,难说、难知、难分别、难信解、难证、难行、难通达、难思惟、难度量、难趣入啊!


总的来讲,非常难懂,非常难讲,但是我会承佛威神力的加持,给天王您讲一讲。

 

【佛子,假使有人以一切乐具,供养东方阿僧祇世界所有众生,经于一劫,然后教令净持五戒;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法慧菩萨说:伟大的佛子——忉利天王啊,假使有那么一个人,用一切的爱乐之具,供养东方无量世界的所有众生,供养一个大劫的时间(最少也是13亿年)。


而且在这一个大劫里教化这无量的众生都清净地守好「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并且这个人还能用一切的爱乐之具,供养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十方世界的所有众生,供养一个大劫的时间,然后让这些众生都持好「五戒」。

 

【佛子,于汝意云何?此人功德,宁为多不?】

 

法慧菩萨就问忉利天王说:佛子啊,您感觉呢?这个人的功德多不多呀?

 

【天帝言:佛子,此人功德,唯佛能知,其余一切无能量者。】

 

忉利天王就回答说:佛子啊,这个人的功德,只有佛才能了知,其他任何众生都不能了知啊,这功德简直无量啊!

 


【法慧菩萨言:佛子,此人功德比菩萨初发心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如是,亿分、百亿分、千亿分、百千亿分、那由他亿分、百那由他亿分、千那由他亿分、百千那由他亿分、数分、歌罗分、算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法慧菩萨说:伟大的天王——佛子啊,这个人的功德这么大、这么无量,但是跟菩萨初发菩提心的功德相比,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类似的,亿分、百亿分、千亿分、百千亿分、那由他亿分、百那由他亿分、千那由他亿分、百千那由他亿分、数分、歌罗分、算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就是说,前面提到的这个人,用一个大劫的时间供养十方无量世界的所有众生,又让这些众生都能持好「五戒」,虽然他的功德是无量的,但是跟菩萨发菩提心的功德相比,根本没法比,乘以多少倍都没法比。

 

为什么发「菩提心」这么重要呢?因为我们知道,「菩提心」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其实就是成佛之心。这菩萨发了成佛之心,就好像「乌鸡敢于变凤凰」了。

 

原来可能是凡夫,现在想变成大圣人、变成无上士、变成世尊了,这是要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质的)转变的。


一旦你发了真正的菩提心,你就有了意志力的坚固,你就会愿意成就佛(世尊、薄伽梵)那种威仪之行了。

 

一旦我们发了菩提心想要成佛,在修行的过程中,就不会再生起那些恶的(不善的)念头了,慢慢地生起的就都是善念了。

 

在《信力入印法门经》当中说:「有言归依佛者,谓不毁犯如来戒故」


你说:我信佛,我皈依佛了,我想成佛。你知道「皈依佛」意味着什么吗?释迦佛说:「皈依佛」意味着你不会毁犯如来的戒律,这叫「皈依佛」。

 

普通众生和诸佛如来最鲜明的第一区别,就是戒律方面的区别。普通众生一般是不守戒律的,他可能守法律,或者有一定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也稍微自我约束一下,如果他有文化素养,可能对自己要求高一点,但还谈不上(守)戒律。


戒律,就是防非止恶的。让我们不要生起恶的(不善的)念头。让我们生起的善念一直持续、不要散灭,这是戒律的意义。

 

戒律,它会从「身、口、意」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从我们所做的事情、所说的话、脑中的这些意识(意念、想法),会从「身、口、意」这三处体现出来。

 

佛陀说:你想成佛,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你不要毁犯如来的戒律,这是第一位的。是不是佛弟子,先看戒行。


佛陀的临终遗言说:「以戒为师」,《涅槃经》《楞严经》也反复强调:辨认他是佛是魔,主要看戒律。其他都不管用的,先看戒律;这一关没过,其他免谈!

 

在《信力入印法门经》中,佛陀说:「皈依僧」意味着什么?观察戒律。就是,你成为僧人了,无论是出家僧、在家僧,你成了佛弟子了,你要观察你的戒律守好没有?一直观察这个戒律守好没有。


所以佛陀在成佛前和成佛后一直都重视戒律,从来不曾停息啊!

 


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佛弟子,他就是想要成佛的,想要跟佛靠拢的,想要变作佛,就如同金矿想要提炼成黄金,最先注意的就是戒律。

 

所以我们说,皈依佛门了,受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五戒」是同时受的。受了「三皈五戒」,算是居士了,在这个「三皈五戒」的基础上可以再受「在家的菩萨戒」或「出家的菩萨戒」。《梵网经》(菩萨戒)是在家、出家都可以受。

 

戒行的清净,意味着我们一直在向佛靠拢——这非常重要啊!真正发了菩提心了,发了成佛的这种大誓愿了,这样的菩萨都没有骄慢。


    其实,无论是《梵网经菩萨戒本》《菩萨璎珞本业经》《瑜伽菩萨戒》还是《菩萨善戒经》,也经常提到:菩萨不能有骄慢,要对于一切众生都生尊重之心。

 

在《妙法莲华经》当中也提到:释迦佛过去世有一世作为「常不轻菩萨」,他看到谁都顶礼。不管这个众生持戒、犯戒,不管这个众生是谁,他见了谁都顶礼。人家还说他是疯子,他说:我不敢轻视你们,你们未来都将作佛。

 

真正发了菩提心的这些菩萨们(有望成佛的菩萨们),心里是一点骄慢都没有的。看到不如自己的众生,他有悲愍心;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众生,他会有随喜赞叹心、向往学习心。所以对一切众生都是非常尊重的。

 

这个「一切众生」就包括六道众生。我们知道,六道众生,在人道之上的众生,不用提,大家都很尊重。比如说,一些师兄见到天人了,说:哎呀,这天人身形是无比巨大,又散发着香味,实在是太美好了!自然就尊重了。


对于人道的所有众生,你是否能始终地尊重呢?对于畜生道、鬼道、地狱道的众生,你还能一直尊重吗?释迦佛说:真正没有骄慢,代表对于一切众生都要有尊重心。

 

当我们遇到人道那些不如我们的众生,或者遇到畜生道、鬼道、地狱道的众生,我们可以这样想:这些众生无始劫以来都做过我们的父母,我们要尊重他们,而且在这所有道中都有佛菩萨的分身、应化身或者「卧底」,所以我们面对着这个众生,不管他示现成什么样子,他都可能是佛菩萨。

 

而且他若像常不轻菩萨学习,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他现在受苦可能在消他的业,这个业消完人家就往上升了,但是你若对别人傲慢了,你可是往下降。你现在看自己有一点点的优势,如果你内心有骄慢,你就将往下降,人家消业消完了是往上升,所以要一直警惕我们内在的骄慢心。

 


那么面对讲法的法师,我们内心是否还怀有骄慢呢?如果那个法师讲法真的讲得好,我们可能没有骄慢,但是若在他万千言语中看到或听到了一两句可能不太妥当的话,你是不是骄慢心就开始冒头了呢?

 

释迦佛说:「有言于法师所尊重心者,谓于法师生佛想故。」只要这个法师在讲正法,你要把他当成佛一样去尊重、去看待。这一点在《地藏十轮经》《般舟三昧经》等等经中也提到,只要这个法师此时在讲正法(他传承的是佛的正教),你要把他当成佛一样去尊重、去尊敬。

 

在你有尊重心、恭敬心的时候,你的受益绝对是大大的;你要是起了骄慢了,鸡蛋里开始挑骨头了,你就没法听他讲的法了,你就没有办法受益了。所以表面上尊重别人,实际上利益的还是自己

 

如果说一个法师真是佛菩萨的应化身,他也未必是十全十美的,因为应化身多半都是专才,不一定是通才,他不是佛的原身嘛,他是应化嘛。

 

如果他是专才,他就可能在万千言语当中有那么一部分不够圆满、不够圆融,甚至不恰当,甚至是错误,但我们依然要看他是不是百分之八九十都讲得对,我们学那些(讲得对的),所以依然要尊重他。

 

即便一个法师是佛菩萨的应化身,他也是佛菩萨呀,你要是对他起了傲慢、起了诽谤,这个果报依然是很惨痛的!

 

接下来再回到《华严经》。

 


【佛子,且置此喻。假使有人以一切乐具,供养十方十阿僧祇世界所有众生,经于百劫,然后教令修十善道;】

 

法慧菩萨说:伟大的佛子——忉利天王啊,先把刚才的比喻放到一边,我们再打一个比方:假使有一个人用一切的爱乐之具,供养「十方十阿僧祇世界」(无量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多久呢?供养一百个大劫,而且能够让这「十方十阿僧祇」(无量世界)的所有众生都修习「十善业道」。

 

【如是供养,经于千劫,教住四禅;】

 

就这样供养下去,经过了一千个大劫,又让这「十方十阿僧祇」世界的所有众生都能住于禅定的「四禅」。

 

【经于百千劫,教住四无量心;】

 

这样继续供养下去,供养「十方十阿僧祇」世界所有众生,经过百千个大劫,使他们住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经于亿劫,教住四无色定;】

 

这样继续供养下去,经过一亿个大劫,使这些众生都能住于「四无色定」。

 

【经于百亿劫,教住须陀洹果;】

 

再供养下去,使「十方十阿僧祇」世界的所有众生能够安住于「初果」。

 

【经于千亿劫,教住斯陀含果;经于百千亿劫,教住阿那含果;经于那由他亿劫,教住阿罗汉果;经于百千那由他亿劫,教住辟支佛道。】

 

之后再继续供养下去,供养千亿劫,使他们成为「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就这样依次供养下去,到最后再经历「百千亿那由他劫」,使这十方世界这无量的众生都成为「辟支佛」。

 

【佛子,于意云何?是人功德,宁为多不?】

 

法慧菩萨说:伟大的佛子——忉利天王啊,您感觉呢?前面提到的这个人,他的功德多不多呀?

 


【天帝言:佛子,此人功德,唯佛能知。】

 

忉利天王回答说:佛子啊,这个人的功德只有佛才能了知,已经讲不清楚了。

 

我们再复习一下这个比喻:假使有一个人,用一切的爱乐之具,供养十方十阿僧祇世界所有众生,经于百劫,然后教令修十善道;如是供养,经于千劫,教住四禅;经于百千劫,教住四无量心;


经于亿劫,教住四无色定;经于百亿劫,教住须陀洹果(初果);经于千亿劫,教住斯陀含果(二果);经于百千亿劫,教住阿那含果(三果);经于那由他亿劫,教住阿罗汉果(四果);经于百千那由他亿劫,教住辟支佛道。

 

这简直是像父母又像老师一样,养育着这十方无量世界的所有众生,又教化他们、度脱他们,最终使他们成为「辟支佛」。

 

忉利天王说:这功德,只有佛才能知道,只有佛才能了知啊。

 

【法慧菩萨言:佛子,此人功德比菩萨初发心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法慧菩萨说:伟大的佛子——忉利天王啊,这个人的功德要是跟菩萨初发心的功德相比,百分不及一,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这个人的功德虽然很大、很无量,但是跟菩萨初发菩提心的功德没法比,可以说是无量分之一都不到。——还是在反衬菩萨初发菩提心的功德。

 

【何以故?】

 

接下来法慧菩萨说:为什么菩萨发菩提心功德是如此不可思议呢?

 

【佛子,一切诸佛初发心时,不但为以一切乐具,供养十方十阿僧祇世界所有众生,经于百劫,乃至百千那由他亿劫故,发菩提心;】

 

法慧菩萨说:伟大的佛子——忉利天王啊,您要知道,一切诸佛初发菩提心的时候,他们不仅仅是用一切的爱乐之具供养「十方十阿僧祇」世界无量的(所有)众生,而且供养经历了百劫甚至百千那由他亿劫(无量劫),就这样(供养)。

 

【不但为教尔所众生,令修五戒、十善业道,教住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教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故,发菩提心;】

 

首先是供养一切众生,之后是教化这所有众生,让众生持「五戒」,修习「十善业道」,帮助众生修学禅定,安住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而且教化众生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辟支佛道。

 

诸佛如来最初发菩提心都是这样发的,经历了这么久的时间,一直在为众生付出,一边养着众生,一边教化众生。

 


【为令如来种性不断故,为充遍一切世界故,为度脱一切世界众生故,】

 

那么,诸佛如来这样发菩提心为的是什么呢?

 

法慧菩萨说:为了让如来的种性不断绝。发菩提心就是发成佛之心,你想成佛,未来才能成佛;都成佛了,佛的种性才不会断绝。


而且,发菩提心也是为了充遍一切世界,你修得好了才能够到处遍在。发菩提心也是为了度脱一切世界的所有众生,成佛了才真正能够究竟圆满地度一切众生。

 

【为悉知一切世界成坏故,为悉知一切世界中众生垢净故,为悉知一切世界自性清净故,为悉知一切众生心乐烦恼习气故,为悉知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故,为悉知一切众生诸根方便故,】

 

法慧菩萨说:发菩提心,也是为了能完全了知一切世界成与坏所有的秘密;发菩提心,也是为了完全了知一切世界中众生是清净还是不清净;发菩提心,也是为了完全了知一切世界的自性清净;发菩提心,也是为了完全了知一切众生内心的爱乐,以及他们的烦恼、习气;

 

发菩提心,也是为了了知一切众生是怎样在轮回中从这儿死了到那儿生了……这一切的因果业报;发菩提心,也是为了完全了知一切众生在根性上的种种差异(了知了众生根性的不同,就可以依着他的根性给他对症下药,开药方)。

 

【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故,为悉知一切众生三世智故,为悉知一切佛境界平等故,发于无上菩提之心。】

 

发菩提心,也是为了完全了知一切众生内心所行,就是证得他心通,了知众生内心都在想什么;发菩提心,也是为了完全了知一切众生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这一切,拥有宿命方面的智慧。

 

发了菩提心,到最后修成佛了,拥有了正遍知,拥有了一切智,就等于把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所有众生的智慧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了,这才是真的一切智。

 

法慧菩萨说:发菩提心(发成佛的心),也是为了完全了知一切佛境界的平等,其实就是平等地了知一切佛境界。成佛才能懂佛的所有境界呀,所以要发菩提心。

 

你不成佛怎么懂佛呀?在「十住位」的时候,每一「住」都不知道上一「住」;在「十地位」的时候,每一「地」都不知道上一「地」。你到了「十地」了,成了十地菩萨还不懂佛呢,所以成佛才能懂佛

 

就是为了以上种种目的,所以菩萨们发起了菩提心,诸佛如来在过去因地修行的时候,作为菩萨发起了无上的菩提之心。

 

在《信力入印法门经》中,释迦佛曾经讲:修行意味着什么呢?其实,修行就是为了给予所有众生安隐、舒适和快乐。

 

这个「安隐」,虽然这个「隐」字通「稳」(安稳的「稳」),但是读「安隐」的时候,好像内在的那种幽幽的喜悦才能体现出来,一说「安稳」还是不如「安隐」好,所以我们还是读「安隐」。

 


修行的目的,不仅仅是利益自己,是先想着利益所有众生。当我们让所有众生都安隐、舒适、快乐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也安隐、舒适、快乐了。

 

因为众生都是我们识心显化出来的,换句话讲,众生都是自己的显化。你让自己的显化都安隐、舒适、快乐了,你自己不就安隐、舒适、快乐了吗?

 

释迦佛说:「有言寂静心者,谓心不悔。」佛是证得了大寂静、大寂灭的。这种心的寂静指的是什么状态呢?是心没有懊悔,没有后悔。就是不做不该做的事情,也就是说「诸恶都不做,众善都奉行」,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没有悔恨,没有懊悔,没有后悔,这样我们的心才能寂静。

 

佛陀在《大般涅槃经》中又讲:「真解脱者,无有等侣」。好像没有同伴,好像是独行者一样。这指的是什么呢?证得了那种离开语言、意识、思惟、分别的境界,是这种「无有等侣」(无有同伴)。


不是说我就是个独行侠,一个人修行,周围连个师兄陪伴都没有,不是这个意思。「无有等侣」,是说我们证得了超越语言、意识、思惟、分别的境界,超越了这一切,这是「无有等侣」的意思。

 

只有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想要成佛了,向佛学习了,我们才不会再做过去所做的那些卑鄙恶劣的行为。在学佛之前,可能我们谁都没少干坏事,没少说坏话,没少起恶念,成佛就意味着要净化自己,净化自己到极致。

 

开始修行就是开始净化自己了,把自己的心调伏了,不再做那些卑鄙恶劣之事,也要去帮助众生不要再做卑鄙恶劣之事,这就意味着要调伏自心,也帮助众生调伏他们的心。

 

释迦佛说:菩萨们都会生这样的心,菩萨们会感觉自己就是一切众生的弟子,向一切众生去学习,因为每个众生身上都有优点,菩萨们天天盯着众生的优点看,看一切众生都是我的老师、我的师父,我是他的弟子,所以众生做什么他都愿意去帮忙,这是真菩萨。

 

释迦佛说:真正的菩萨会生出这样的心,他会想要随顺(服从)一切众生,他愿意随顺众生,愿意帮助众生调伏自心。

 

外在表现就是,菩萨,即便他已经出家了,他作为福田僧,众生供养他,都能得到福报,但是他依然没有骄慢心,这是真正的菩萨。每当众生供养自己的时候,他都会想:我值得吗?我对得起这份供养吗?

 


释迦佛说:「有言求法成就者,所谓教化一切众生不疲倦。」前面也提到了,真正的菩萨都是老师,老师就要教化、教导一切众生,不要疲惫、厌倦。


作为老师就要修得很好,甚至说能够去到清净的佛国,甚至自己建立清净的佛国,而且在修行的过程中一直走上坡路,福德、智慧一直增上,这是真菩萨。

 

真正的菩萨,常「求戒、闻法」。他总是觉得自己持的戒还太少,是不是还有更严苛的戒律需要我去持呢?他四处找,找戒律去学、去持,这是真菩萨。

 

真正的菩萨常求闻法。他愿意广学多闻,听说有一部经自己还没听过、没学过,他就愿意去了解戒。他就想,佛所讲的经里肯定有我尚未了知的智慧。所以,真正的菩萨「常求闻法」,愿意听闻佛法。

 

当菩萨修行渐渐入到第一义谛的时候,他这个心就空了、就定了,该做的都做,但是也没那么执著。虽然「六度」一直在做,但是呢……

 

佛陀在《信力入印法门经》中说:「真菩萨不取布施,不舍悭嫉;不取持戒,不舍毁禁;不取忍辱,不舍嗔恨;不取精进,不舍懈怠;不取禅定,不舍觉观;不取般若,不舍愚痴;不取善根,不舍不善根。」

 

什么意思呢?是说真正的菩萨依然在行「六度」,他不用刻意地提醒自己「我要布施」,他一直都在行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但是看到有一些众生是悭贪吝啬的,是爱嫉妒的,这个菩萨也不会舍弃他们,会对他们有包容心、有耐心。

 

关于持戒,菩萨是一直在持的,但是看到有谁毁犯了戒律,菩萨也不会因为生气就舍弃他,会有包容心、有耐心。

 

菩萨不会刻意地说「我修忍辱」,其实当有一些逆境(一些不良的境遇)降临的时候,菩萨忍辱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他甚至不用天天念叨「我要修忍辱」,但是忍辱的功夫还是可以的。(如果)看到有一些众生忍辱功夫差,总是生嗔恨,菩萨也不会轻易地舍弃他们。

 

释迦佛说:真正的菩萨,他不会刻意地提醒自己「我要精进,我要精进」,但是一直就没有懈怠过,看到周围有懈怠、懒惰的众生或师兄,他也不会盲目地厌离和舍弃。

 

真正的菩萨,可能也不用总提醒自己「我要修禅定,我要修禅定」,但事实上他那个「觉观」一直在。而看到有一些众生失去了这种「觉观」的能力,这个菩萨可能还会帮助这个众生恢复觉观的意识。要保持觉观:觉观念头,也觉观是否对于五欲六尘还有粘着……觉观这些。

 

真正的菩萨,不会刻意地执著「我一定要去寻求般若,我就去执著这个般若」,他不会的。其实「般若」在一切处,关键你是否能领会到「般若」。当看到有的众生比较愚痴的时候,菩萨也不会盲目地舍弃这些愚痴的众生。

 

菩萨不会刻意地提醒自己「我要让善根增长,不要退失」,因为菩萨的善根一直在暗暗地增长。同时看到有一些众生有不善根,根性比较差,或者骨子里带着恶(从恶道来的),菩萨们看到他们的时候也不会盲目地舍离。甚至这个众生(在)恶道没谁跟他做朋友,这个菩萨就主动跟他做朋友——都有这样的情况。

 


真正的菩萨是多么高尚、多么纯净、多么无上啊!这样修着修着慢慢就成佛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发菩提心——发成佛之心!

 

发菩提心,是向佛靠拢的第一步:你做了一个选择,做了一个决定。你选择了,你就愿意改变;你不选择这条道路,你就不会愿意配合一些方式方法让自己走上这条道路。发菩提心就是一种选择,选择是一切的开始。

 

真正的菩萨,为了利益众生,他不舍众生。拥有了涅槃解脱的能力了,他也不着急走,还回到种种业当中,回到「三界六道」当中。

 

有一些师兄也发现了,我们最近在讲《华严经》的时候经常引用《信力入印法门经》当中的内容,为什么呢?因为《信力入印法门经》以及其他多部的经典,都包含在《乾隆大藏经·华严部》当中。

 

我们计划把《大藏经·华严部》的所有精华都浓缩在此次终极版的讲解中。可能进度会慢,但是当我们把「终极版」学完的时候,整个「华严部」的所有精华就都学完了,所以是值得的。

 

「华严部」就是佛境界最完美的体现。释迦佛成道之后,佛的一切境界尽在《乾隆大藏经·华严部》当中。可以说「华严部」是《大藏经》所有其他部经的一个标杆、一个指南、一个纲领,对于我们所有想要成佛的佛弟子来讲非常重要!学习它也非常必要!

 

好,今天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




往期回顾





相关文章

《华严经》006(第〇二卷)〔终极版〕

《华严经》006(第〇二卷)〔终极版〕

大家好,今天的这节课包括五个部分,每一部分的结构依然是类似的。首先讲,某某贵宾证得了什么样的解脱门,之后就是贵宾代表的发言(讲说偈颂)。我们今天重点看一下五个偈颂。【复次,知足天王,得一切佛出兴世圆满教轮解脱门;喜乐海髻天王,得尽虚空界清净光明身解脱门;最胜功德幢天王,得消灭世间苦净愿海解脱门;寂静光天王,得普现身说法...

《华严经》 022(第〇九卷)〔终极版〕

《华严经》 022(第〇九卷)〔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九华藏世界品 第五之二大家好,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九卷「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二。...

《华严经》 026(第一一卷)〔终极版〕

《华严经》 026(第一一卷)〔终极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毗卢遮那品 第六‍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十一卷,「毗卢遮那品」第六。‍【尔时,普贤菩萨...

《华严经》 036(第一三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 036(第一三卷)上〔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菩萨问明品 第十大家好!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十三卷,「菩萨问明...

《华严经》 041(第一四卷)上〔终极版〕

《华严经》 041(第一四卷)上〔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譬如大海金刚聚,以彼威力生众宝,无减无增亦无尽,菩萨功德聚亦然。】贤首...

《华严经》 041(第一四卷)下〔终极版〕

《华严经》 041(第一四卷)下〔终极版〕

‍‍音频首发于蜻蜓FM:醍醐学院‍‍【众生苦乐利衰等,一切世间所作法,悉能应现同其事,以此普度诸众生。】贤首...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