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43《悲华经》第六卷 第四品之四“大悲释迦愿(二)”

我们继续来学习释迦牟尼佛的过去世(作为宝海梵志)所发的大愿。
【“‘世尊,我应如是久处生死,如一佛世界微尘等劫,以诸所须供养诸佛,为一众生种善根故,以一佛世界微尘数等诸供养具,供养十方无量无边一一诸佛;】
宝海梵志对宝藏佛说:世尊,就这样,我愿意久久地处在生死轮回中,用一个佛世界打碎成微尘一样(无量)的劫数,用诸佛所需要的物品去供养诸佛;为了让一个众生种下善根,我愿意用一个佛世界打碎成微尘一样(无量)的供养之具,去供养十个方向无量无边的每一个佛。
【亦于十方无量无边一一佛所,得如一佛世界微尘数等诸善功德,于一一佛前复得教化如一佛世界微尘数等众生,令住无上菩提之道;】
而且,我会在十个方向无量无边每一个佛所在的地方,得到像一个佛世界打碎成微尘一样(无量)的种种善功德,在每一个佛面前教化像一个佛世界打碎成微尘一样(无量)的众生,让他们安住在无上菩提之道。
【缘觉、声闻亦复如是,随诸众生所愿而教。】
有一些众生,如果暂时不愿意安住在无上的菩提之道,我会让他们安住在「缘觉乘」或者「声闻乘」,总之,会随顺着众生的愿望而教化他们。
【若有世界佛未出世,愿作仙人教诸众生,令住十善、五神通中,远离诸见。】
宝海梵志说:要是有的世界,佛并没有出现于世,我就化现成仙人去教化所有的众生,让他们安住在「十善业道」和「五种神通」当中,远离种种的邪见。

【若有众生事摩醯首罗天,我愿化身如摩醯首罗,而教化之令住善法;】
要是有的众生喜欢奉事摩醯首罗天(大自在天),我就愿意化身成摩醯首罗(大自在)天去教化这些众生,让他们安住在善法。
【事八臂者,亦愿化为八臂天身,而教化之令住善法;】
要是有的众生喜欢奉事八臂天,我就化身为八臂天身去教化这些众生,让他们安住在善法。
【事日月梵天,亦愿化为日月梵身,而教化之令住善法;】
如果有的众生喜欢奉事日月梵天,我也愿意化身为日月梵天之身而教化他们,让他们安住在善法。
【有事金翅鸟乃至事兔,愿化为兔身,随而教化令住善法。】
如果有的众生喜欢奉事大鹏金翅鸟,或者奉事兔子,我也愿意化现成大鹏金翅鸟身,甚至兔子的身形,就这样去教化他们,让他们安住在善法。
【若见饥饿众生,我当以身血肉与之令其饱满。】
要是看见有饥饿的众生,我愿意把我自己的血肉布施给它,让它得以饱满。
我们知道,这些不是释迦佛说说而已。在他无数世以来,确实经常「舍身饲虎」、「割肉喂鹰」,也有一世他化现成兔子,主动跑到火堆里,把自己烧熟了,去供养僧人……释迦佛在「六度」方面做得非常极致,真的是很难超越的!你最多最多就跟他一样而已,你不可能超越释迦佛的奉献!
【若有众生犯于诸罪,当以身命代其受罪为作救护。】
释迦佛的过去世——宝海梵志,他对宝藏佛说:要是有众生犯了种种的罪过,我愿意用我自己肉身的生命,代替这个众生去受罪过、受惩罚,去救护他们。
代众生受罪苦,或者把身家性命都舍给众生……这些,《华严经》也反复提到,释迦佛不是说说而已,他全都做出来了!
【“‘世尊,未来世中有诸众生,离诸善根,烧灭善心,我于尔时为是众生,当勤精进行菩萨道,在生死中受诸苦恼。】
宝海梵志对宝藏佛说:世尊,未来世中,有很多众生离开了种种善根,烧灭了善心,我在那个时候,为了这些众生,会精勤地修行菩萨道,在生死轮回中承受种种的苦恼。
【乃至过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后分初入贤劫,火鬘摩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字拘留孙如来时,我所教化离诸善业,行不善业,烧燋善心,离圣七财,作五逆罪,毁坏正法,诽谤圣人,行于邪见,重恶之罪犹如大山,常为邪道之所覆蔽,无佛世界所弃捐者,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行檀波罗蜜乃至行般若波罗蜜,安止住于不退转地,】
这样,过一恒河沙一样无量劫,入到第二恒河沙一样无量劫,在这些劫的后分,世界进入到贤劫的时候,我弟子当中的火鬘摩纳会成佛,称为「拘留孙佛」。
那个时候,我所教化的那些离开种种善业,行不善业,烧燋了善心,离开了「七圣财」,造作「五逆罪」,毁坏正法,诽谤圣人,行于邪见,重恶之罪犹如大山,总是被邪道所覆蔽,那些被没有佛的世界所抛弃的众生,我会让这些众生都发起成正觉的菩提心,我会让他们都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度」(六波罗蜜),我会让这些众生安止在不退转的境界,最终使他们都成佛。
【皆令成佛在于十方如一佛土微尘数等诸佛世界转正法轮,令诸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诸善根,出离恶道,安止得住功德智慧助菩提法者,愿我尔时悉得见之。】
宝海梵志说:那个时候,在十个方向,像一个佛国打碎成微尘一样(无量)的诸佛世界,正在转正法轮(讲说正法)的佛,他们帮无量众生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他们让众生种下种种善根,出离恶道,安止得住功德智慧和种种助菩提之法,这十个方向像一个佛国打碎成微尘一样(无量)的诸佛,希望我当时都能见到他们。
【世尊,若有诸佛在在处处,遣诸众生至于佛所,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令得陀罗尼三昧忍辱,即得次第上菩萨位,得于种种庄严世界,各各悉得随意所求取净佛土,如是众生悉是我之所劝化者。】
宝海梵志对宝藏佛说:世尊,要是有诸佛到到处处,派遣众生到佛那儿,得到授记,并且得到陀罗尼三昧忍辱,然后得到次第上菩萨位(增上自己的菩萨位次),得到种种庄严世界(他们可以往生到种种庄严世界),他们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愿去到自己想去的清净佛国,这些众生,都是我所劝化的。
这个是宝海梵志对于未来的讲述,其实他这一世就已经这样做了:他已经劝转轮圣王以及转轮圣王的所有的王子、所有的臣子、所有的眷属,周遭所有的众生都发了菩提心;而且宝海梵志也劝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弟子都发了菩提心,他未来世也是这样子。
所以说,只要有佛在度化众生,那个众生在成佛之道上有进展、有提升,其实这些众生跟释迦佛都有渊源,追根溯源可能都是释迦佛曾经劝化过的众生。

【入贤劫中拘留孙佛出世之时,如是等众亦于十方如微尘等诸佛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在处处住世说法,亦令我见。】
宝海梵志说:入到贤劫当中,在拘留孙佛出现于世的时候,自己所劝化的这些众生就会在十个方向,如同微尘一样(无量)的诸佛世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些众生成佛之后,到到处处都会住世、讲说正法,而且他会亲眼目睹这一切。
【“‘世尊,拘留孙佛成佛之时,我至其所,以诸供具而供养之,种种咨问出家之法,持清净戒,广学多闻,专修三昧,勤行精进说微妙法,唯除如来,余无能胜。】
宝海梵志说:世尊,拘留孙佛成佛的时候,我会来到他那里,用种种的供养之具供养他。
大家注意,这个拘留孙佛,他在因地——火鬘摩纳,明明是宝海梵志的弟子,但是拘留孙佛先成佛了;自己的弟子成佛之后,宝海梵志也会来到自己的弟子这里,用种种的供养之具去供养他。
我们也知道,宝海梵志面对宝藏佛的时候非常尊敬、非常恭敬,而宝藏佛是自己的儿子。不管这些关系,只要成佛了,就同等地恭敬、供养。
自己的弟子成佛之后,他也是抢着去供养,而且会提出种种的问题:会请教怎么样跳出轮回之家……然后在拘留孙佛那里,宝海梵志说:我会持清净的戒律,广学多闻,专修三昧禅定;我也会勤行精进,讲说微妙之法,当时除了佛,谁也不能胜过我(就是说,在讲法方面,除了佛,谁也不能胜过那个时候的宝海梵志)。
【是时,或有钝根众生无诸善根,堕在邪见,行不正道,作五逆罪,毁坏正法,诽谤圣贤,重恶之罪犹如大山,我时当为如是众生,说于正法摄取调伏。】
宝海梵志说:那个时候,可能有一些钝根的众生,没有什么善根,堕落在邪见中,行不正之道,造作五逆重罪,毁坏正法,诽谤圣贤,他们累积的重恶之罪就好像大山一样,我当时就会为这些众生,讲说正法,摄取他们,调伏他们。
【佛日没已,我于其后自然当作无量佛事。】
「佛日没已」,这个指的就是拘留孙佛涅槃之后,就是说佛的太阳落山了。
拘留孙佛涅槃之后,宝海梵志说:我会在他后面自然作无量的佛事(包括收取遗骨啊,舍利啊,供养啊,传扬正法呀……做这些)。
【伽那迦牟尼、迦葉佛等住世说法,乃至自然作于佛事亦复如是。】
而且,宝海梵志说:在拘那含牟尼佛以及迦叶佛等等佛住世说法的时候,他都会这样去供养,而且在佛涅槃之后,他也会去作无量的佛事。
而我们知道,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过去也都曾经是宝海梵志的弟子,他就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弟子都成佛了,他都去护持。
【乃至人寿千岁,我于尔时劝诸众生于三福处,过千岁已上生天上,为诸天人讲说正法令得调伏。】
宝海梵志说:到了人的寿命一千岁的时候,我就会劝所有众生安住在「净业三福」之处。那么过了一千岁,这些众生就可以生到天上,那个时候,我会生到天上去给这些天人讲说正法,去调伏他们。
【乃至人寿百二十岁,尔时众生愚痴自在,自恃端正种姓豪族,有诸放逸、悭吝、嫉妒,堕在黑闇五浊恶世,】
宝海梵志对宝藏佛说:到了人的寿命一百二十岁的时候,当时众生愚痴自在,非常傲慢,仗着自己长相端正或者种性比较豪贵(是豪门望族),他们就有着种种放逸、悭惜吝啬、嫉妒,堕落在黑暗的五浊恶世。
【厚重贪欲、瞋恚、愚痴、憍慢、悭吝、嫉妒,非法行欲,】
那个时候的众生,有着厚重的贪欲、瞋恚、愚痴、憍慢、悭吝、嫉妒,总是行一些非法的欲望(「行非法之欲」,就是不合理的、不如法的欲)。
【非法求财,行邪倒见,离圣七财,不孝父母,于诸沙门、婆罗门所不生恭敬,应作不作,作不应作,不行福事,不畏后世,】
他们在求财的时候,也总是行非法之事;他们行邪恶的颠倒知见,离开了「七圣财」,不孝顺父母,对于出家人和婆罗门也不能生起恭敬心。该作的不作,总是作不该作的事,也不行福德之事,不害怕未来世的果报。
【不勤修集于三福处,不乐三乘,于三善根不能修行,专为三恶,不修十善,勤行十恶,】
那个时候的众生,不能够勤修「净业三福」,也不爱乐「三乘」的教法(「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那个时候的众生,不爱乐佛法,任何一乘的佛法都不爱乐。对于「身、口、意」三个方面的善根,不能很好地修行,总是在「身、口、意」方面造作种种恶行;他们不修「十善业道」,总是行「十恶业道」。
【其心常为四倒所覆,安止住于四破戒中,令四魔王常得自在,[漂+寸]在四流,五盖盖心。】
那个时候的众生,心经常被四种颠倒所覆盖着(「四种颠倒」就是对于「常、乐、我、净」的颠倒:把「无常」的当成「常」;把「不乐」的、「苦」的当成「乐」;把「无我」的当成「我」;把「污浊」的、「染污」的当成「清净」的,这是颠倒)。
那个时候的众生,总是会破「杀、盗、淫、妄」这四重戒,使得四种魔王常得自在(「四魔」就是天魔、死魔、五阴魔和烦恼魔)。那个时候的众生,就使得四种魔常得自在了;他们总是在四种瀑流中,被「五盖」盖住了自己的心。
【当来世中,如是众生六根放逸,行八邪法,入大罪山,起诸结缚,不求天上人中果报,】
宝海梵志说:在未来世中,这些众生六根放逸,行「八邪」之法(各式各样的邪法),入到大罪之山(罪恶之山),起种种的结缚,不求天上和人中的果报。
【邪倒诸见趣于邪道,行于五逆,毁坏正法,诽谤圣人,离诸善根,贫穷下贱,无所畏忌,不识恩义,】
他们总是奉行邪见、颠倒的种种见解,就滑向了邪道,行于五逆重罪,毁坏正法,诽谤圣人,离开了种种善根,贫穷下贱,又什么都不害怕,也没有什么忌讳,不懂得报恩,总是忘恩负义。
【失于正念,轻蔑善法,无有智慧,不能学问,破戒谀谄,以嫉妒心于所得物不与他分,互相轻慢无有恭敬,懒惰懈怠,诸根缺漏,】
他们失去了正念,轻蔑善法,没有智慧,也不能够认真地去学、去问;他们总是破戒,总是谄媚、巴结人,总是充满嫉妒心,得到什么物品的时候也不喜欢与别人分享;他们总是互相轻慢、互相之间没有恭敬心,又懒惰懈怠,可以说,在诸根上都是缺漏的。
【身体羸劣,乏于衣服,亲近恶友,处胎失念,以受种种苦恼故恶色燋悴,】
他们的身体也经常是羸劣的(不健康的),很多众生甚至缺乏衣服;他们亲近恶友,处在母胎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正念;他们受无量的苦恼,所以脸色非常的憔悴。
【其眼互视无惭无愧,互相怖畏,于一食顷身口意业所作诸恶无量无边,以能为恶故得称叹。】
这些众生之间,互相看对方的时候,内心是没有任何的惭愧心,但是又觉得对方很凶,互相害怕。在一顿饭的功夫,他们「身、口、意」就造了很多的恶业了,简直无量无边。甚至说,他们还觉得造恶是很光荣的,是值得称扬赞叹的事情,以造恶为荣了。
【尔时,众生专共修集断常二见,】
那个时候,众生专共修集「断常」二见(就是总是抱持「断见」或者「常见」;要么就以为生命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要么就以为是恒常的)。
【坚著五阴危脆之身,于五欲中深生贪著,】
宝海梵志说:那个时候的众生很固执地执著「色、受、想、行、识」(五阴)构成的危脆之身形,对于「色、声、香、味、触」(五欲)深深地生起贪著。
【常起忿恚怨贼之心欲害众生,心常瞋恼秽浊粗朴,未得调伏悭吝贪著,】
总是起一些忿恚、怨贼之心想要害众生;内心总是会瞋恚、烦恼,内心非常的污秽、污浊、粗陋;内心是未调伏的状态,又非常悭惜、吝啬,很贪著。
【不舍非法无有决定,】
明明自己正在修学的是非法,不是正法,但又舍不下这些非法之事。
【互相畏怖起于诤竞,】
那个时候的众生,不知道道路该往哪里走,互相怨恨、互相害怕对方,然后又起了种种的斗诤心。
【以秽浊心共相杀害,远离善法,起无善心作诸恶业,】
因着内心的污秽、污浊,互相杀害,远离了善法,起不善心,造作种种恶业。
【于善不善不信果报,于诸善法起违背心,于灭善法生欢喜心,】
对于行善或者行恶,他们不相信有果报,甚至总是会违背种种的善法,对于那些灭掉善法的方法反而生起欢喜心。
【于不善法起专作心,于寂灭涅槃起不救心,】
那个时候的众生,总是喜欢去专作那些不善之法;对于寂灭、涅槃,却总觉得根本不能够救护自己。
【于持戒沙门、婆罗门所生不敬心,于诸缚结起悕求心,】
那个时候的众生,对于持好戒的出家人和婆罗门也没有恭敬心,却喜欢陷入到越来越多的束缚和烦恼结当中,甚至爱上了轮回,轮回得很有瘾。
【于老病死起深信心,于诸烦恼起受持心,于五盖法起摄取心,】
对于老、病、死起了深深的信心,喜欢受持种种的烦恼,喜欢摄取「五盖」之法。
也就是说,宝海梵志在预言末法时期的娑婆世界的众生相:这些众生都陷入到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和疑盖当中了。
【于正法幢起远离心,于诸见幢起竖立心,常起相违轻毁之心,共起斗诤相食啖心,各各相违、共相侵陵、】
宝海梵志说:在那个时候,众生远离了正法,却喜欢亲近种种的邪见;常起相违、轻毁之心(互相之间总是对着干、很轻蔑对方),所以总是会起斗诤,甚至互相食啖(你吃我、我吃你,互相伤害),而且各个相违、共相侵陵。
【摄取怨恨恼乱之心,于诸欲恶起无厌心,于他财物起嫉妒心,】
人、我的对立很严重,摄取怨恨、恼乱之心,对于种种的欲恶又起贪得无厌之心,对于别人的财物又很嫉妒(看到别人有很多财物,有嫉妒心)。

【于受恩中起不报心,于诸众生起贼盗心,于他妇女起侵恼心。】
当领受了别人的恩惠,又不懂得报恩;对于种种的众生起贼盗之心(想要偷、想要抢);对于别人家的女人也起一些侵恼之心,真是贪得无厌!
【是时众生一切心中无有善愿,是故常闻地狱声、畜生声、饿鬼声、疾病声、老死声、恼害声、八难声、闭系声、杻械枷锁缚束声、】
那个时候的众生,他们的心中没有善愿,所以就总是能够听闻地狱之声、畜生之声、饿鬼之声、疾病之声、老死之声、恼害之声、八难之声、闭系(关在大牢里了)之声、杻械枷锁缚束之声(用刑了)……
【夺他财物侵恼声、瞋恚轻毁呵责声、】
在末法时期,总是会听到谁又侵夺别人的财物了,或者谁又瞋恚、诋毁、呵责别人了。
【破坏众人和合声、他方国贼兵甲声、饥饿声、谷贵偷盗声、】
在末法时期,又总是会听到谁又在破坏众人的和合了;或者说,其他地方又有国贼兵甲(又要有战争)了,不太平了;或者哪里又闹饥荒了;或者哪里的粮食涨价了;或者哪里有偷盗的情况。
【邪淫妄语狂痴声、两舌恶言绮语声、悭贪嫉妒摄取声、若我我所斗诤声、】
末法时期,在娑婆世界也很容易听到邪淫、妄语,还有一些痴狂的声音;还有两舌或者恶口或者绮语的声音;或者悭贪、嫉妒摄取之声;或者说,因为众生执著「我」和「我所」相互斗诤的声音。
【憎爱适意不适意声、恩爱别离忧悲声、怨憎集聚苦恼声、各各相畏僮仆声、】
在末法时期的娑婆世界,也经常会听到憎爱、适意不适意(互相爱恨情仇)这些声音;也会经常听到恩爱别离忧悲之声(非常相爱的两个人无奈分离了,非常忧愁悲伤的声音);还有一些冤家对头聚在一起了,怨、憎、恚种种苦恼的声音;还有互相都很害怕对方,还有一些僮仆(手下人)也都过得胆颤心惊的,非常不安。

【处胎臭秽不净声、寒热饥渴疲极声、耕犁种植匆务声、种种工巧疲厌声、疾病患苦羸损声,是时众生各各常闻如是等声。】
在末法时期的娑婆世界,也经常会听到众生处胎时的臭秽不净之声;或者一会儿天太冷了,一会儿太热了,或者饥饿、焦渴,或者太累了等等各种声音;或者说,耕地啊,犁田啊,种植啊……匆忙地做这些劳务的声音;还有「种种工巧」,这些工匠非常疲惫厌倦的声音;还有疾病,种种痛苦、羸损之声……在末法时期,在娑婆世界,众生就总是会听闻以上这种种不祥的声音。
——这也是众生恶业的感招啊!
我们要是联系当今社会,与《悲华经》里的这一段落去对照的话,很多都讲得很准,好像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一样。
【如是众生断诸善根,离善知识,常怀瞋恚,皆悉充满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诸佛世界之所摈弃。以重业故,于贤劫中寿百二十岁。】
宝海梵志说:这些众生断掉了所有善根,远离了善知识,总是怀着瞋恚心,这样的众生充满了娑婆世界,这些众生都是其他的佛国所抛弃的众生。
你去不了其他佛国,太恶了;因着这些众生造的业太重,所以来了娑婆。所以那句话是对的:业不重,则不生娑婆。
我们都来到了娑婆,说明过去真的造了极重的业,在贤劫当中,当时人的寿命最高可能能活到一百二十岁。——但是,世界的情况就是这样子——污秽不堪!
【如是众生业因缘故,于娑婆世界受其卑陋,成就一切诸善根者之所远离。】
这些众生因着业因缘的缘故,在娑婆世界就承受着自己的卑陋人生(「卑」,卑下的;「陋」,粗陋的)。这些业太重的众生都集中到娑婆世界来了,那些成就了一切种种善根的圣者就远离了这里,也远离了这批众生。
【娑婆世界,其地多有碱苦、盐卤、土沙、砾石、山陵、堆阜、溪谷、沟壑、蚊、虻、毒蛇,诸恶鸟兽充满其中,粗涩恶风非时而起。】
宝海梵志说:娑婆世界,这片大地经常有碱苦、盐卤、土沙、砾石、山陵、堆阜、溪谷、沟壑,有蚊、虻、毒蛇,种种恶的鸟兽充满其中,又有粗涩的恶风总是在不该刮的时候刮起这种恶风。
【当于非时恶雹雨水,其雨水味毒酢碱苦,以是雨故,生诸药草、树木、茎节、枝、叶、华果、百谷诸味皆悉杂毒。】
然后,可能在不恰当的时候,又会降下恶性的冰雹或者是雨水降个不停,这个雨水的味道都是酸的、碱苦的。就是因为这个雨本身都有问题,它都是含毒的,所以在娑婆世界这里长出的药草、树木、树木的茎,它的枝节,这个树木的叶子和花果,还有娑婆世界这里的百谷诸味(就是一切的粮食),其实都是含着毒的。
【如是非时粗涩恶浊杂毒之物,众生食已增益瞋恚,颜色燋悴无有润泽,于诸众生心无慈愍,诽谤圣人各各无有恭敬之心,常怀恐怖共相残害生恼乱心,啖肉饮血,剥皮而衣,执持刀杖勤作杀害,自恃豪族色相端正,读诵外典,便习鞍马,善用刀槊、弓箭、射御,于自眷属生嫉妒心。】
就这些粗涩的、恶浊的、杂毒之物(含着毒的这些物品),众生就吃了呀,结果就进一步地增益了众生的瞋恚,他们的面容、形色看上去非常憔悴,也不润泽;对于所有的众生,他们的内心没有慈愍;他们总是喜欢诽谤圣人,都没有恭敬之心,常怀着恐怖,喜欢互相残害,生起恼乱之心;娑婆世界的很多众生又喜欢啖肉饮血(喜欢吃肉,或者喜欢吃动物的血,是吧?鸡血、鸭血、猪血……这些);而且他们还喜欢剥动物的皮当作自己的衣服(你看看,讲的真的就是现状);而且他们执持刀杖勤作杀害,经常会有暴力攻击事件;有一部分人的福报大一点,自己仗着自己是豪门望族,色相长得比较端正,就喜欢读诵一些外道的杂七杂八的典籍,或者喜欢去骑马、射箭之类的;但是有一些众生,虽然福报比较大,生在豪门望族了,他们对于自己的眷属和亲人却总是生起嫉妒心。
可以说,娑婆世界的众生内心里充满着恨,爱太少了,对于自己的眷属——这是亲人哪,他都生嫉妒心,那就别说外人了。
【“‘若诸众生修习邪法,受种种苦。世尊,愿我尔时从兜术天下,生最胜转轮王家,若自在王家处,在第一大夫人胎,为诸众生调伏其心。】
宝海梵志对宝藏佛说:如果这所有的众生都修习着邪法,承受着种种的痛苦。世尊,我那个时候就会从兜率陀天降下来,生在最殊胜的转轮圣王家中,或者自在王的家中,在第一大夫人这里入胎(就是说,会在王后这里入胎),为所有众生调伏他们的心。
【修善根故,寻入胎时放大光明,其光微妙遍照娑婆世界,从金刚际上至阿迦尼吒天。】
宝海梵志说:我入胎的时候,因着一直修善根的缘故,我入胎的时候就会放射大光明,这个光明微妙遍照娑婆世界,从金刚地狱一直照到阿迦尼吒天(照到色界的最高处)……
【令彼所有诸众生等,若在地狱、若在畜生、若在饿鬼、若在天上、若在人中、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悉愿见我微妙光明,若光触身亦愿得知;】
让这所有的众生,无论是在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还是在天上、人中,无论是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我会让这所有的众生都见到我微妙的光明,我也希望我的光明照到这些众生身体的时候,他们都能了知。
【以见知光故,悉得分别生死过患,勤求无上寂灭涅槃,乃至一念断诸烦恼,】
他们见到了我的光明,了知了我的光明,他们就开始觉醒,开始能够分清楚生死轮回有着怎样的过患,他们就将开始勤求无上的寂灭涅槃;有一些众生业障轻一点,可能一念之间(瞬间)被这个光一照,就断除了所有烦恼。
【是名令诸众生初种涅槃之根栽也。】
宝海梵志说:就这样,我会让这些众生先种下涅槃之根(就是自己刚刚入胎就开始放光照了,就开始酝酿着未来的成佛转法轮了)。这个时候放光照耀,这是最初步地对于众生的一个熏陶,给他们种下涅槃的种子……
好,今天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吧。
今天讲的就是宝海梵志发愿,在末法时期,众生的心污浊到极致的时候,他从兜率陀天降下来,准备干一件大事情了……
那么在这里、在此时,我想:我们所有娑婆世界的这些师兄们,我们一起来作一个忏悔——
说「业不重,则不生娑婆」,娑婆世界的众生是被其他佛国所抛弃的、所舍弃的众生,那么我们都不知道无量世以来,我们造作了怎样的恶业,也可能经文中提到的这些恶业我们都造作过,所以我们生在了娑婆。
此生有幸闻得佛法,我们真的不能再继续过往的这些恶行。我们在娑婆世界出生,想一想有一些圣者,具足种种善根,他们是在佛国的莲花中化生,我们有着怎样的差别?我们面对其他佛国的众生,我们是惭愧的……我们就生在了这个「差生班」,就意味着自己是差生,我们应该生起惭愧,并且我们要转变自己的命运……
现在,我们学院已经开设了好几个法门的课程,有一些师兄,近期在专修「阿弥陀法门」,也有专修「药师法门」的,还有个别师兄一直在修「观世音法门」,也有专修「地藏法门」的……今天得知一个师兄把《地藏经》读诵了2500遍,说在读到1500遍的时候,种种神通就激发出来了。
我们想一想大家的精进,这些精进的师兄都是不愿意继续做差生的师兄,我们真的要对我们的未来作一个好好的规划!
接下来——我们怎么做?如果年纪尚轻,立志于此生修成佛,那么在「六度」上一定要下极致的功夫,要向我们的榜样来学习;如果年纪稍长了,这些师兄,就定于某一个法门,无论是「观世音法门」、「药师法门」,还是「阿弥陀法门」,就专心地多念佛,这样力求在无常来的时候(命终之后),可以往生到佛国,去优等班,离开这个差生班!
当然,也有很多师兄会受到本师释迦佛的影响,会觉得这个差生班善知识太少了(这个差生班的老师太少了),立志于在这个差生班做老师,不走,协助释迦佛普度众生,肯定有很多这样的师兄……
但不管怎样,我们真的要好好规划一下我们的未来!学了佛经,我们都是明眼人,我们不再是被动地随业流转的,我们将随「愿」决定自己未来的命运!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让我们如此清醒地看清自己!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主动发愿来到这样污秽不堪的地方成佛!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了整个法界的各种佛、各种佛国!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让我们明了了生命的方向!

往期推荐


42《悲华经》第六卷  第四品之四“大悲释迦愿(一)”

41《悲华经》第六卷  第四品之四“释迦之根”

40《悲华经》第六卷  第四品之四“伟大的韦陀菩萨”

39《悲华经》第五卷  第四品之三“弥勒得授记”

38《悲华经》第五卷  第四品之三“一切为了众生”

37《悲华经》第五卷  第四品之三“拘留孙佛”

36《悲华经》第五卷  第四品之三“云何得菩提(三)”

35《悲华经》第五卷  第四品之三“云何得菩提(二)”

34《悲华经》第五卷  第四品之三“云何得菩提(一)”

33《悲华经》第五卷  第四品之三“伟大的释迦佛”




相关文章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禅坐感悟◎“文殊智于普贤行,人人皆是毗卢那”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禅坐感悟◎“文殊智于普贤行,人人皆是毗卢那”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醍醐老师禅坐感悟◎“文殊智于普贤行,人人皆是毗卢那”Tihu Budd...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Tihu Buddhist Institut...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3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3

《华严经》要点复习003CELEBRATION---------醍 醐---------?华严境界,真实不虚...

《华严经》274(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华严经》274(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上)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讲到,要是能够听闻普贤菩萨的名字,或者说见到普贤菩萨的身形,这样的众生...

【禅修课】第三期 031 “正念”

【禅修课】第三期 031 “正念”

 ▼禅修课▲         ∧第三期∨&nbs...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华严经》273(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在前面的两节课当中,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一下三昧之王——伟大的普贤菩萨有着怎样...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