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书文稿 > 正文内容

《华严经》184(第五八卷)离世间品 第三十八之五(下)




▲点击上面“醍醐分院”关注我们!

在前面,普贤菩萨说:菩萨摩诃萨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个方面都有「十种清净」,又讲在慈悲的「慈」方面也有「十种清净」。今天开始讲,在慈悲的「悲」方面也有「十种清净」。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悲。何等为十?所谓:无俦伴清净悲,独发其心故。】
普贤菩萨说:这些大菩萨他们有着「无俦伴清净悲」,独发其心的缘故。在他们发心想要利益一切众生、拔除一切众生痛苦的时候,可能他们是独自在发心,周围可能没有善友跟他们发同样的心,但是他们还是发起了这样拔除一切众生苦的心。即便是独自在发心、独自在行动,他们依然会发心、依然会行动。
【无疲厌清净悲,代一切众生受苦,不以为劳故。】
而且,这些大菩萨他们愿意代一切众生受苦,并不觉得这件事很辛劳,看到众生受苦就想代替这个众生受苦,他们爱众生真的就像爱孩子一样。而且,在代替一切众生受苦的这个过程中,他们没有疲惫和厌倦。
大多数的师兄我们自认为自己还比较慈悲、比较善良,但是我们愿意代替一切众生受苦吗?
学了《悲华经》,很多众生都会被释迦佛的「大悲」感动——释迦佛愿意永远处在地狱,把众生救出来,让众生享受安乐,而我们有这样的「大悲」吗?
【难处受生清净悲,为度众生故。】
普贤菩萨说:为了度众生,有的时候这些大菩萨主动去到任何的八难之处。
「八难」,是指八种不能够遇到佛、不能听闻佛法的情况,包括生到「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或者去到了「北俱芦洲」。虽然北俱芦洲寿命比较长(能达到一千岁),中途也不会夭折,但是北俱芦洲的人贪著享乐,不能见佛闻法,所以去到那里其实是悲剧。
或者说投生到了「无想天」(寿命是五百劫),就一直也没什么念想——就好像鱼被冻死了一样,又好像虫子在冬眠一样……也不能够见佛闻法。那这五百个大劫的寿命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像无情众生一样的。所以,生到无想天也属于八难之一。
还有的众生「残疾」(是盲人、聋哑人……),他们很难遇到佛,在听闻佛法方面或者交流佛法方面也有种种的障碍,这也属于八难之一。
还有「世智辩聪」。世间有的人非常聪明,但是我执、我见炽盛,偏偏不能觉悟。他们的所谓聪明只是加深了自己的迷执,所以这属于八难之一。
还有,「生在了佛前或者佛后」——佛没出现于世的时候你走了,你走了佛又出现于世了,或者佛涅槃了你才出现等等,就是遇不到佛。这样的情况都属于八难。
一般的修行者都愿意避开八难,希望有大福报可以见佛闻法。但是这些大菩萨为了度众生,有的时候偏偏主动去八难之处受生,就是行「同事摄」、也行「利行摄」去利益众生。正是因为八难之处很难见佛闻法,所以菩萨们主动去这样的地方。
【善趣受生清净悲,示现无常故。】
有的时候,这些大菩萨也会在善道(人道、天道)去示现受生,但是他们示现无常。
本来这个人各方面都挺好的,身体情况、事业、家庭……都挺好的,突然走了,示现无常;或者本来是个天人,各方面也挺好的,突然走了,示现无常……也是为了度众生。

【为邪定众生清净悲,历劫不舍弘誓故。】
而且,这些大菩萨历劫以来(无数劫以来)一直都不会舍离自己弘大的誓愿(发下了很大的誓愿)。有的时候也会主动去利益那些修禅定修成了邪定的众生,有时候主动去利益这样的众生。
我们知道:禅定,有正定、有邪定。基本上,你听闻佛法,按照佛的指引持戒、念佛……这样修得的禅定都是正定;但不重视持戒,有的时候入禅定就入了邪定了。
但是大菩萨不会舍离这些入了邪定的众生,还是会去救度他们的。所以有的师兄看到自己的师父或者老师主动亲近有问题的弟子的时候,也不要惊讶,也可能这个师父或者老师正是为了度他才去亲近他。
【不著己乐清净悲,普与众生快乐故。】
普贤菩萨说:这些大菩萨也有着「不著己乐清净悲」,他们不会爱著自己的享受快乐,他们以众生的快乐为快乐,普遍地给予一切众生快乐,不会把自己的快乐当作是头等大事的。
【不求恩报清净悲,修洁其心故。】
而且这些大菩萨其实已经无我了。他们做任何事出发点其实都是利益他人,而且他们一直利益众生,无私地付出,却不求众生记得自己的恩情,也不求回报,做完了就忘记了,完全放下了。从来没想着谁应该念我的恩,谁应该报答我,他们从来不会这样想。因为他们修的内心已经非常净洁了,已经空了。一个空空的心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他又怎么样去期求别人念恩、报恩呢?不会的!
【能除颠倒清净悲,说如实法故。】
而且这些大菩萨讲说如实之法,把一切的真相揭示给大家,能够除掉众生的所有颠倒。
【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本性清净、无染著、无热恼,以客尘烦恼故而受众苦;】
普贤菩萨说:这些大菩萨了知一切法(一切的万有)本性都是清净的,本性都是无有染著的。就是这样随缘显现,没有染著。他们了解一切的万有本性里没有燥热和烦恼。那么众生的种种痛苦是哪里来的呢?把外在的客尘当真了,把假的当真了,所以痛苦。
【如是知已,于诸众生而起大悲,名本性清净,为说无垢清净光明法故。】
这些大菩萨了知了这一点,对于所有众生起了大悲,他们起的这种大悲其实也可以叫作「本性清净」。他们给众生讲说无有垢染的清净光明之法。
说「净极则光通达」,「身、口、意」净到极致的时候,光就遍满整个法界了。任何人只要修,都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只要你的「身、口、意」清净到极致了,你就会感受到尽虚空遍法界的那种明澈、清透、净洁。
【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如空中鸟迹,众生痴翳不能照了;观察于彼,起大悲心,名真实智,为其开示涅槃法故。】
普贤菩萨说:这些大菩萨了知一切法的存在(一切万有)就好像空中鸟儿的痕迹划过,都是生灭无常的,都是如幻的。但是众生的眼睛被这个愚痴覆盖住了,他就看不清楚一切的万有都是如幻的。
看到了众生的这种愚痴的情况,这些大菩萨就起了大悲心,他们的这种大悲心可以说是「真实之智慧」,因为他们想要为众生开示涅槃解脱之法,所谓的涅槃解脱也并不是说马上舍离肉身,其实就是契入到一切万有的真相,契入到我们光明净洁的本来面目,那个就是涅槃。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悲。】
普贤菩萨说:如果诸位菩萨安住在以上十种清净的大悲,那么就能够得到如来无上广大的清净悲。
如来的这种悲心是无上广大的,也是非常清净的。
「慈、悲、喜、舍」,讲完了「慈」和「悲」,又讲「喜」。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喜。何等为十?】
说菩萨摩诃萨在「喜」方面也有十种清净。
【所谓:发菩提心清净喜;】
首先他们都发下了成正觉的菩提心(都想要成佛,想要彻底圆满的觉悟),这是一种清净喜。
在我们发菩提心的那一刻,我们是喜悦的,好像生命从此被点亮了,我们有了方向了,有了目标了,这种喜悦是非常清净的。
【悉舍所有清净喜;】
那么这些大菩萨为了众生可以舍掉自己的所有(什么都可以舍掉),他们此时也是非常愉悦的、非常欢喜的,这种愉悦和欢喜是无比地清净。
【不嫌弃破戒众生而教化成就清净喜;】
而且他们在教化众生的时候,面对那些破戒者,依然不会嫌弃他们,依然会去教化他们、去成就他们。或者说看到这些破戒的众生,就有了更迫切的想要教化他们的心,这种心是清净的、是喜悦的。
【能忍受造恶众生,誓愿救度清净喜;】
有一些众生是造了恶业的,有的众生造的恶还比较严重,还比较多,甚至一直不停,但是这些大菩萨也能够忍受他们,发下了誓愿想要救度这些造恶的众生。当发了这种心的时候,他们也是清净的、喜悦的。
【舍身求法不生悔心清净喜;】
而且他们为了求法,可以舍掉自己的身家性命,可以舍身而求法,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后悔、懊恼的心。这种舍身求法对于这些大菩萨来讲是非常喜悦的,这种喜悦是极其清净的,为了法可以舍掉一切。
【自舍欲乐,常乐法乐清净喜;】
他们对于这种(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他们也是可以舍掉的。他们总是处在那种法乐当中,以法乐为自己恒常的快乐。这个「欲」并不会给这些大菩萨很强的快乐的感受,但是法、智慧、觉悟却让他们恒常地喜乐,这种喜乐是极其清净的。
【令一切众生舍资生乐,常乐法乐清净喜;】
而且这些大菩萨也感召得一切众生舍掉了对于物质的贪著之乐,让一切众生都恒常地爱乐法之乐,爱乐智慧和觉悟。当能够带动众生都享受法乐的时候,这些大菩萨也是非常喜悦的,这种喜悦是极其清净的。
【见一切佛恭敬供养无有厌足,法界平等清净喜;】
而且他们见到一切佛,都喜欢恭敬、供养,没有厌倦和知足的时候(一直想恭敬供养)。这些大菩萨的心无比地广阔,遍及整个法界。当我们的心遍及整个法界,就会感觉法界内的一切万物都是平等平等的。在这种平等的感受里,有极致的喜悦,这种喜悦是极其清净的。
【令一切众生爱乐禅定、解脱、三昧游戏入出清净喜;】
而且他们也帮助一切众生都爱上了修习禅定,帮助一切众生都爱上了解脱,爱上了三昧(禅定)游戏。他们帮助一切众生都轻松地能够入定、出定,这个时候感觉到自己的教学效果不错,这些大菩萨也非常欢喜,这种欢喜也是非常清净的。
所以带动众生修禅定、证解脱、游戏三昧神通,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自己享受禅定、解脱或者神通游戏,固然很快乐,但是带动一切众生都喜欢、都去享受这些,是更快乐的。
【心乐具行顺菩萨道一切苦行,证得牟尼寂静不动无上定慧清净喜。是为十。】
普贤菩萨说:这些大菩萨,他们的内心喜欢去修各种各样的菩萨道(哪个菩萨所行的圣行,他们都喜欢去行),甚至说一切苦行他们也不觉得苦,他们能够证得释迦牟尼佛那样的寂静不动,获得释迦佛那样的无上的定和慧。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是极其喜悦的,这种喜悦是极其清净的。
所以,行菩萨道,甚至行苦行,对于这些大菩萨来说都是一种享受。那么,当能够证得释迦佛一般的寂静不动,无上的定、慧,他们更是极其喜悦的,这种喜悦是极其清净的。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喜。】
普贤菩萨说:如果诸位菩萨安住在以上十种「清净喜」,就能得到如来的无上广大的清净喜了。
那么,慈、悲、喜都讲完了,接下来讲「舍」。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舍。何等为十?】
在「舍」方面,菩萨摩诃萨也有十种清净。
【所谓:一切众生恭敬供养,不生爱著清净舍;】
首先,对于一切众生的恭敬、对于一切众生的供养,这些大菩萨不会生起爱著之心(他们真的都放下了),包括众生对自己的恭敬和供养,他们毫无粘著(都放下了)。
【一切众生轻慢毁辱,不生瞋恚清净舍;】
当有一些众生轻蔑自己、轻慢自己、毁谤自己、侮辱自己的时候,这些大菩萨也不会生起嗔恚心,他们早已经放下了那个对于「我」的强烈的维护,他们没有我执,所以不管众生对我好、对我坏,没感觉。
【常行世间,不为世间八法所染清净舍;】
这些大菩萨恒常地在世间利益众生,却不会被世间的八法所染污。
就是不会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法所染污(也就是说「八风吹不动」的意思),他们是真的做到了顺境、逆境都不动心。
【于法器众生待时而化,于无法器亦不生嫌清净舍;】
那么见到了有一些众生是载法之器(是个好苗子),他们也会选择最恰当的时机去度化这个众生;那看到众生暂时还不是个载法之器(还不是个好苗子),这些大菩萨也不会生起嫌弃之心的,不会的。
【不求二乘学、无学法清净舍;】
普贤菩萨说:这些大菩萨不求二乘的学、无学之法,他们追求的是无上的大乘。
【心常远离一切欲乐、顺烦恼法清净舍;】
他们的心恒常地远离了一切的欲乐,远离了那些顺烦恼之法(就是说一切让自己起贪、嗔、痴的所有法,他们都舍弃了,都远离了)。
【不叹二乘,厌离生死清净舍;】
二乘之人是缘觉乘或者说辟支佛乘,也有所觉悟。但是这些大菩萨不会赞叹二乘的觉悟,因为他们彻底地厌离了生死,想要获证佛那究竟的觉悟。
【远离一切世间语,非涅槃语、非离欲语、不顺理语、恼乱他语、声闻独觉语,略说乃至一切障菩萨道语皆悉远离清净舍;】
这些大菩萨远离了一切世间的杂话,远离了一切世间的闲言杂语,他们远离了一切跟涅槃无关的话语(就是说只讲或者只对跟涅槃解脱有关的感兴趣,其他的都没兴趣);跟「离欲」无关的那些话语,他们也都放下了、远离了;那些不合乎真理实相的句子,他们也都远离了;他们讲话从来不会恼乱他人;这些大菩萨讲的都是佛所讲的话,所以他们讲的也不是声闻、独觉所讲的话(就说三乘二乘的圣者讲的话不是他们讲的话,他们讲的就是佛所讲的话)。可以说一切障碍菩萨道的言语,这些大菩萨全远离了,他们放下得无比地彻底,所以这种放下真的非常清净。
【或有众生,根已成熟发生念慧而未能知最上之法,待时方化清净舍;】
当然有的众生根性已经成熟了,也开始有一些正念、有些智慧,但是现在这个众生的程度还不能够去听那最上之法,这大菩萨就先不讲(等时机到了再讲)。
【或有众生,菩萨往昔已曾教化至于佛地方可调伏,彼亦待时清净舍;】
那么,这些大菩萨在过去也曾教化过一些众生,这些众生必须等到这个大菩萨示现成佛的时候,他才能够被调伏,那这个大菩萨也是会等到最恰当的时机,去调伏这个众生。
也就是说,有的众生跟着大菩萨修很久,这个大菩萨成佛的时候,他们也就真的实现了解脱。这个大菩萨还没成佛,这众生就得不到彻底的调伏,也有这样的情况。所以说,当我们成佛的时候,会有很多众生跟着我们一起成就。
【菩萨摩诃萨于彼二人,无高无下,无取无舍,远离一切种种分别,恒住正定,入如实法,心得堪忍清净舍。】
不管是面对什么样的众生,是那些根性自己就成熟的,还是这些大菩萨过去教化过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众生),这大菩萨对于这些众生都没有高下的那种分别心,也没有刻意的取舍。他们远离了一切种种的分别,恒常地住在正定当中(正定就是始终安处在实相当中),他们入到了如实之法,入到了这个真实的、实际的「真如」当中,他们的心松、空、化开,与「真如」无二无别。所以说,他们的心就成了能够究竟忍受一切的「真如」之心了。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舍。】
普贤菩萨说:如果诸位菩萨安住在以上十种「清净舍」,就能得到如来那无上广大的清净舍了。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义。何等为十?】
接着又讲,这些大菩萨还有十种义。
【所谓:多闻义,坚固修行故;法义,善巧思择故;】
首先「多闻义」,他们拥有着多闻义,他们广学多闻,他们内心很坚固地在修行,一直爱乐广学多闻。而且他们也了解很多法、很多智慧,因为可以善巧地思惟和选择。
【空义,第一义空故;寂静义,离诸众生喧愦故;】
这些大菩萨也拥有「空义」,因为他们已经证得了第一义谛(大空)了。
他们也拥有着「寂静义」,他们始终是寂静的,离开了一般凡夫众生的那种喧闹。
【不可说义,不著一切语言故;】
这些大菩萨也有着「不可说义」,他们不会著一切的语言,总是直接处在实相本身当中,语言只是对他们状态的一种描述,其实并不是他们的状态本身。
【如实义,了达三世平等故;法界义,一切诸法一味故;】
普贤菩萨说:这些大菩萨也有着「如实义」,他们了达(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平等,平等都是整个法界,平等都是自己的心。
他们也拥有着「法界义」,他们彻底地成为了整个法界,感受着法界内一切万有的同一种味道(就是法界自身的味道)。
【真如义,一切如来顺入故;实际义,了知究竟如实故;大般涅槃义,灭一切苦而修菩萨诸行故。】
这些大菩萨也有着「真如之义」。可以说,一切如来都入到他们这里,他们也入到了一切如来这里,因为他们已经跟「真如」无二无别了。
而且这些大菩萨也有着「实际义」,究竟如实地了知了一切,不再绕弯子,不再兜圈子,他们就是实际本身。
这些大菩萨也有着「大般涅槃义」,他们修着、修着,灭尽了一切的苦,而一直在行菩萨的种种圣行。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智无上义。】
普贤菩萨说:如果诸位菩萨安住在以上「十种义」,就能得到佛那一切智的无上之义了。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法。何等为十?】
接下来又讲,这些大菩萨有「十种法」(「法」,在这个语境当中代表「存在状态」)。
【所谓:真实法,如说修行故;】
说这些大菩萨有着「真实之法」,因为他们怎么说就怎么做,如说而修行。
【离取法,能取、所取悉离故;】
他们还有着「离取法」,他们离开了所有的「能取」、「所取」,就是放下了一切的「能、所」(能、所双亡了)。
【无诤法,无有一切惑诤故;】
他们也有着「无诤之法」,没有任何的疑惑、斗诤,不需要跟谁吵,不需要跟谁辩论。
【寂灭法,灭除一切热恼故;】
这些大菩萨也拥有着「寂灭之法」,他们已经灭除了一切(所有的)热恼。
【离欲法,一切贪欲皆断故;】
这些大菩萨也有着「离欲之法」,一切对于「欲」的贪著都停止了。对于「财、色、名、食、睡」的贪著,或者说对于「色、声、香、味、触」的贪著,全都停止了。
【无分别法,攀缘分别永息故;】
这些大菩萨也有着「无分别之法」,他们永远地停息了攀缘和分别,他们就是实相本身,不需要去攀缘,也不需要去分别。
【无生法,犹如虚空不动故;】
普贤菩萨说:这些大菩萨也有着「无生之法」,他们就像虚空一样不动。
【无为法,离生、住、灭诸相故;】
他们也有着「无为之法」,他们离开了一切的生、住、灭的所有相。他们就这样静静地、空空地存在着……
【本性法,自性无染清净故;】
他们也有着「本性之法」,自性的、无有任何杂染的清净就这样完全地展现出来,他们就是自性清净的象征。
【舍一切乌波提涅槃法,能生一切菩萨行,修习不断故。】
这些大菩萨也有着「舍一切乌波提涅槃法」,他们能够生一切菩萨行,一直修菩萨行不断绝。
「乌波提涅槃」,就是指的外道的那种不太究竟的涅槃,还是有苦的。就是舍掉了那种不究竟的涅槃,所以入到了究竟的涅槃,他们一直行菩萨行不断绝。
可以讲,这些大菩萨已经跟「真如」无二无别,他们一直行菩萨行不断绝,就等于「真如」在一直行菩萨行不断绝。想想也确实是这样,也非常美好!「真如」才是最究竟、最广阔、无边际的大佛。「真如」,作为一切佛的母体,祂一直在行菩萨行不曾断绝,也永不会断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法。】
普贤菩萨说:如果诸位菩萨安住在以上「十种法」,就能得到如来的「无上广大法」——那你就成佛了,就跟佛无二无分别……
所以这节课也是比较重要的。
感谢普贤菩萨的讲法!
感谢普慧菩萨的提问!
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加持!
感谢《大方广佛华严经》!
正如宣化上人所说:《华严经》就意味着整个法界,《华严经》就意味着「真如」本身……

《华严经》184(第五八卷)离世间品 第三十八之五(中)

《华严经》184(第五八卷)离世间品 第三十八之五(上)

《华严经》183(第五七卷)离世间品 第三十八之五(下)


相关文章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8

80卷《华严经》▏要点复习008

《华严经》要点复习008CELEBRATION---------醍 醐---------?华严境界,真实不虚...

【随缘分享】诸佛都是以“愿”而成就

【随缘分享】诸佛都是以“愿”而成就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Tihu Buddhist Institut...

【佛教故事】未曾闻死亡声响

【佛教故事】未曾闻死亡声响

关注「醍醐禅院」公众号佛教故事|Buddhist stories|未曾闻死亡声响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

【随缘分享】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

醍醐随缘分享 醍 醐 学 院醍醐老师鼓励大家发“大愿”Tihu Buddhist Institut...

【醍醐随笔】2021年12月 第二期(下)

【醍醐随笔】2021年12月 第二期(下)

---------醍醐---------?常…乐…我…净…点亮星标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华严经》274(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华严经》274(第八〇卷)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二十一(下)

▲点击上面“醍醐禅院”关注我们!上节课讲到,善财童子在普贤菩萨的毛孔中,修得终于与普贤菩萨以及所有诸佛无二无...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