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课】第三期 030 “放牛的比喻”

2021-12-30 经书文稿 1539 0
A⁺AA⁻






 ▼禅修课


         ∧第三期∨


  “放牛的比喻”





点亮星标

---------醍醐---------?1分钟前

不懂圆融的智者,一板正经,遭人记恨。

一无所知的傻瓜,笑脸迎人,人人喜欢。

若不圆融,智不如傻。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
大家好!我们继续回到《佛遗教经》,聆听佛陀临走前最后的叮嘱……
佛陀说:你们这些比丘们啊,你们已经能够安住于基本的戒律,你们已经受戒了,你们要注意:要制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五根),不要放逸你们的眼、耳、鼻、舌、身,不要放逸它们入于「色、声、香、味、触」(五欲)当中去。就好像牧牛的人,手里拿个杖子,看护好自己的牛,让牛在适当的地方吃草,不要随便地侵害别人的禾苗与庄稼。
你们这些比丘们哪!千万不要放纵你们的眼、耳、鼻、舌、身。如果你们放纵「眼、耳、鼻、舌、身」,去贪著「色、声、香、味、触」,那将是无止尽的一种放逸,收都收不回来了。每天坚持禅修打坐,就是把我们的五根从「色、声、香、味、触」中收回来、抽回来,这是必要的。
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墬于坑陷。
佛陀说:就好像一些恶劣的马匹,你还不给它套上嚼子,不拴好缰绳,这样的恶马如果不好好地控制它,可能会把你都牵拉到深深的坑里面去,让你掉在这个深坑里……
如被劫贼,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
世间的众生,有的人被打劫,只是害他受苦这一辈子而已。但是,「眼、耳,鼻、舌、身」这五根之贼啊,偷掉我们累积了无量劫的福慧资粮啊!它们将殃及我们累生累世!「眼、耳、鼻、舌、身」(五根)为害甚重,不可不慎哪!
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
佛陀说:大家要知道,真正的智者会好好地制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不会轻易地跟着它们跑;真正的有智慧的这些人,管理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就好像抓住了「贼」,不让这个贼到处乱窜一样。我们的五根可能是贼,危害我们累生累世的福慧资粮。
大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放逸五根。如果你尽情地放逸五根(眼、耳、鼻、舌、身)去贪恋一切的色、声、香、味、触,你不久就会看到:你的福慧资粮都在流失,一直在流失,到最后消磨殆尽了……

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
这「眼耳鼻舌身」(五根),「心」是它们真正的主人,所以你们这些比丘们,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心」。
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心」是如此的甚可畏惧,甚于毒蛇、甚于恶兽、甚于怨贼、甚于大火……如果你不能够管控好自己的心,一旦「心」这个城池失守了,你就将失去一切。
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其蜜,不见深坑。
就好像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装满蜜的器皿,心里很开心(这个器皿里全是蜜啊),这个人的心为之动转,他的心性开始轻浮、躁乱……他只盯着手中的这些蜜,却看不见脚下的深坑。
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又好像疯狂的大象,没有钩锁去套住它;又好像上蹿下跳的猿猴,在树间跳来跳去,难可禁制。
我们一定要最恰当地管好我们的心,及时地管好五根,千万不要让它们放逸。如果你放纵、放逸你的心,你将渐渐地远离一切善事。
如果你能管好你的心,你能调御好你的五根,你将无事不办——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佛陀说:比丘们哪!一定要勤精进,折伏其心,不要成为心念的奴隶,要成为它的主人,时时地对于所有的心念有觉照。一旦发现苗头不对,及时掐灭,不要跟它走。
就像上节课提到断邪淫(断淫欲心)。欲心起来的时候,你一跟它走,那就漫无边际,把你淹没了……你不跟它走——我念佛、念咒去转化它,我用透视(用白骨观、去做不净观)去降伏它,它就不存在了——欲心起时不要跟它走!五根想要放纵时,不要跟它走!要时常地保持觉观。
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
佛陀说:你们这些比丘啊!在服用种种饮食的时候,也不要贪恋饮食的味道,要把饮食当作是吃药一样。为什么吃药呢?我的肉身需要吃这个药,我就去吃这个药。这个药啊,味道是好是坏呀?——你不要起心灵的贪著和分别!这个药只要能够医好我们的肉身,支撑好我们的肉身,让他好好地精进修行,这就够了(除掉基本的饥渴就够了),不要贪恋饮食的味道!

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
就好像蜜蜂采花蜜的时候,只取蜜的味道,不会损坏花的色和香。比丘们!你们也是这样,接受人供养的时候,就拿自己需要的那些,除掉自己各种各样的烦恼就可以了。
比如说:缺吃少穿,你无法修道,这让你烦恼(衣服、卧具、汤药等等,如果缺少了,你会有烦恼)……你接受人供养的时候,只拿自己所需的,除掉自己在饮食、衣服、卧具、医药方面的烦恼就可以了——不要贪多,不要求多!这样会败坏你们的善心、清净心的。
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就好像真正有智慧的人,他养了一头牛,让这个牛去驮东西的时候,他会掂量一下,这个牛能承载多重的分量?如果说太少了,那是浪费这个牛的力气了;如果太多了,这个牛可能就被压垮了。真正有智慧的放牛者,他让他家的牛所承载的重量是刚刚好(不多也不少的,不会过分的),不然就把这个牛累坏了,甚至累死了……如果竭尽了这个牛的力气,你以后再用什么驮东西?
比丘们哪!你们接受人供养的时候,只取自己刚刚好需要的那部分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多求,坏其善心哪!
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
佛陀说:你们这些比丘啊!在每个白天要勤心修习种种善法,不要忘记这些善法;在初夜、后夜也要精勤地修习善法。
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你们这些比丘啊!中夜如果犯困的话,可以诵经来抵御这种昏睡、困倦的感觉。不要因为贪睡的缘故,让一生就空过了,就无所得了。
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你们要经常想着:「无常之火」始终烧着三界世间!你们要精勤地自度,寻求自我的解脱,千万不要贪睡呀!

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
你们要了解:诸多的烦恼贼一直就埋伏着……烦恼贼所杀灭的众生,比怨家害死的众生可多得多了,你们怎么能贪睡呢?赶快从睡梦中惊醒吧!
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
烦恼的毒蛇就睡在你的心中,就好像一条黑色的毒蛇在你的卧室里睡着呢,你要认真地持戒,用「持戒」之钩,把这个黑蛇赶走。
睡蛇既出,乃可安眠。
睡眠之蛇一旦赶走了,你才真的可以安住于正法。
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
如果你过于贪睡,你就是佛门里没有惭愧心的人哪!怀有惭愧心的这些人,他们就好像把惭愧、羞耻的衣服披在身上一样,他们在所有庄严者中最为第一。
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愧,无得暂替。
惭愧就像铁钩,能够防止人行非法之事。所以说,比丘们哪!你们要经常地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生起惭愧和羞耻心——严于律己。
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
如果你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连惭愧心、羞耻心都丢失了,那么你们将失去所有修行的功德。
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那些心里时常怀着惭愧的人,他们才能真正地保有善法;如果你对于自己的懈怠、懒惰都没有惭愧心了,那么你简直与禽兽没有什么差异。
比丘们!不要贪恋睡眠,在每个白天勤心地修习善法;在初夜后夜也不要忘记修习善法;中夜特别困的时候可以来读经,防止自己犯困——千万不要因为睡眠的缘故,让这难得的人生空过而无所得呀!
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
你们这些比丘啊!要是有人来向你们索取你们身体的某个部位,某些肢节,你们要摄持好自己的心,不要生任何的嗔恨;你们要守护好自己的嘴,千万不要发出粗恶的语言。
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如果你们放纵自己的嗔恚心,你们就自己障碍了自己的解脱之道,你们就失去了无限的功德利益。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忍——忍辱、安忍,包容,这本身就是最高的美德;忍,它真的是一种美德,一般人的持戒和苦行都没有办法和「忍」相提并论!
不管别人怎么伤害你,不管他伤害你的肉身还是心灵,你们不要起任何的嗔恨;你们的嘴不要暴出恶劣的语言,否则你们将妨碍自己「证道」,也失去一切的功德大利。你们能够真的行「忍辱」的话,才真的有力量,才是人中之龙。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智慧人也。
如果我的弟子中,有谁不能够欢喜地去忍受别人的恶骂之毒,不能够把别人的恶骂之毒当作甘露一样地去服用的话,这个人就根本不是入道者,不是证道者,不是智慧者。
如果你是入道者、证道者、智慧者,你要把别人对你的恶骂,对你的这些毒害当作「甘露」一样去欢喜地服用。
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嗔恚这种毒害能够破坏所有善法,也能够坏掉你那本有的好名声。
今世后世,人不喜见。
如果你是一个脾气很差的人,如果是个情商很低的人,连自己的心和嘴都管不好,那么今生和后世没有人喜欢看见你。
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
大家要知道,嗔恚心的毒害甚于猛火,我们常当防护自己的嗔恚心,千万不要被嗔恚之毒所射中啊!
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
大家要知道,所有的贼中,劫走我们功德最多的贼就是「嗔恚心」了。一定要擅长「忍辱」,把所有的伤害都当作是「甘露妙药」。
像有很多的白衣居士们,他们陷在五欲六尘中,他们中有很多人并不是真正的行道之人,他们无法自我调控自己的心,偶尔发点儿脾气、起点儿嗔恚,还可原谅。
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
但是,我们这些出家之人,我们是真正的行「解脱道」的无欲之人,我们怎么可能心怀嗔恚呢?
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我们这些出家人(这些行道的无欲之人)就好像是世间清冷的云彩,霹雳是不可能在我们这清冷的云彩中起火的。
如果你的心无限的大、无限的空,不管别人怎样地伤害你,你都不可能有嗔恚心,你才是真正的入道者,才是真正的智慧人!


点亮星标





END
  • 儿童节快乐

    儿童节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 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 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 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禅修课」目录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猜你喜欢

发布评论

发表评论: